乐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乐文小说网 > 我一绿茶绑定人夫系统?不合适吧/夫君吸男我吸女,满城男女打光棍 > 第431小章

第431小章

嬴政非常担心,亲赴岭南视察,想知道老将军为何迟迟不归。

去了之后才知道,老将军不是不愿归,而是不能归。

若是五十万大军撤离岭南,从此岭南都将不再是华夏民族。

岭南地区有上百个民族,上百个小国家,每个民族所使用的文字,语言和习惯都不一样。

花费这么大的力气才将岭南地区纳入统一,成为华夏版图的一部分。

这时非但不能将驻守这里的秦军主力撤回去,反而还得再迁几十万人口过来通婚。

只有这样,才能将整个岭南地区彻底纳入华夏版图。

只是当时秦国所面临的局势已经非常严峻。

有灭国之仇的六国百姓对秦国虎视眈眈,一直在寻找复仇的机会。

秦国五十万大军守卫岭南,无法返回关中。

三十万大军由蒙恬率领驻守北长城,防止匈奴入侵,整个秦国几乎没有武装力量,连支撑秦国走到现在的老秦人也被大量消耗。

如果再把关中几十万年轻人迁入岭南,关中就只剩下老弱病残了。

可为了华夏统一,嬴政毅然决然同意了王翦的建议。

后来王翦去世,嬴政立马给他的部下赵佗下了一份密诏。

他日若是秦国有难,你不得班师勤王,无论如何也要保全华夏版图。

赵佗听完,泪流满面,后来的他一直恪守始皇的旨意,哪怕秦国灭亡,亦不敢忘记故人之约。

别说赵佗接到始皇的旨意后痛哭,就是楚易安想到后来,心里也闷闷的。

秦国本可以不亡,至少不会这么快亡

秦胜心里在此刻再次翻起惊涛骇浪,在他所知道的历史上,从未有人有嬴政这样的胆气和魄力,敢将整个国家的军队都驻守在别的地方,就为了华夏版图能再大一点,为了岭南能一统。

这是何等的气魄和胸襟?

这一次,秦胜是真正见识到了这位华夏历史上第一位帝王身上的强大人格魅力,还有内心深处的宏伟夙愿。

以前对这位帝王的佩服在此刻变成深深的折服。

秦胜不禁在心里问自己,换做他是嬴政,他能不能做到这般。

可不论怎么想,都不能。

他没有嬴政这么伟大

尤其秦国一统六国后没多长时间就灭亡了,战乱起,若是大军在关中,仍由君王调动,秦国怎会亡?

那可是横扫六国最精锐的部队。

不管在心里问自己多少次,秦胜都觉得他没有嬴政这么伟大。

所以楚易安喜欢嬴政不是没有道理的。

这般魄力,谁不喜欢?

这个故事震撼得秦胜心底都在发颤,浑身都有种战栗感。

王翦老将军葬礼结束,蒙恬率领军队又与匈奴大战一场后,嬴政又一次见识到了匈奴对华夏民族的威胁。

若是不能驱除匈奴,平定外患,在生死存亡的时候,华夏将有灭顶之灾。

想要驱逐匈奴于千里之外,就得修筑长城。

于是,人类历史上又一奇迹开始动工。

嬴政这个灭掉六国的皇帝对于后世人来说是伟大的,说起他就让人心生敬佩。

但是对于被灭国的山东六国来说他无疑是非常可恨的。

是以刺杀之事时有发生。

山东六国的老贵族们一心想要嬴政死,数次刺杀虽未成功,却惹怒了嬴政,于是便有了他人生历史上非常大的一个污点:焚书。

借着此事,他要杀杀那些复辟势力的威风。

焚书一直是后世人攻击嬴政,指责他是暴君的重要一点,但其实真正实施下去远没有政令所写的那么彻底。

一来官府收藏的诸子百家典籍仍在,二来民间收藏的书籍也不可能完全收缴上来,就秦朝那些官员,家里也有不少书根本没烧。

嬴政此举真正要针对的是复辟势力,又不是书籍。

是以这道政令下发之后执行的弹性很大,这在不少历史书籍里都有记载。

焚书与后来所发生的‘坑儒’事件一起,让嬴政乃至于整个大秦都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历史的真相究竟如何没有那么多人有心思去追究,仅这一点便足以让人将他当做暴君,当秦国当做暴政。

后世的儒家学者们究竟是怀着怎样的心思这般评价嬴政,评价秦国,里边夹杂了多少仇恨心理,又规避了多少政治本质,忽视了多少积极意义,将这完全说成一场针对文化的暴行,楚易安亦是无法评价。

但就目前来说,焚书是帝国新政面对强大的复辟势力所作出的被迫反击,也是新文明摆脱旧时代必然要付出的代价。

焚书政令施行下去后,当即便有人逃了,毕竟谁都能看出来皇帝对儒家的不满,谁知道什么时候会杀了他们这些文士?

嬴政没搭理他们,逃就逃吧。

只是慢慢的好像有点不对劲了,逃的人属实是有点多,还在外头散布谣言,他立马找来李斯商议对策。

李斯建议下发一道诏令,广招天下文士,不追究逃亡博士的罪名,这样一来能有效攻破儒生散布出去的流言。

不过都招文士了,顺便把方士术士也一并招了吧,免得他们在外边生乱。

只是这一招有点不得了,把徐福这瘟神给招来了。

楚易安抹了把脸,心痛如刀绞。

徐福虽来,但暂时还没轮到他做什么。

嬴政眼下的目光仍旧放在儒生们身上,为了展现秦帝国海纳百川的胸襟,嬴政决定用儒生统领天下文学。

谁知道这些人不仅不感恩,还勾结复辟势力妄图推倒秦国,妄为天下显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