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乐文小说网 > 我一绿茶绑定人夫系统?不合适吧/夫君吸男我吸女,满城男女打光棍 > 第430小章

第430小章

楚易安停了下来,等秦胜写完。

写这么多其实都是虚的,继续推行郡县制的最大原因是嬴政是商鞅的铁杆粉丝。

吕氏春秋宣扬仁爱思想,民贵君轻,跟法家思想冲突,跟嬴政的治国理念也冲突。

再加上嫪毐的事,他是一万个不同意实行分封制。

确立完治国制度后,这个新的帝国从上到下又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施政体系。

顺序大概是:皇帝,三公九卿,郡县,乡官。

乡官制度又分为乡,亭,里,十里为一亭,设亭长。

秦国的官员们只是在建立一套相对完整的制度并施行下去,完全没有想到在不久的将来,会冒出来一个叫刘邦的亭长,掀起波澜,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很多官名楚易安都不记得,过于复杂,只能让秦胜自己编。

但有一点她很清楚,这套治国体系在战国时期形成真挺神奇的,称一句奇迹都不为过。

毕竟就算是以两千多年后的后世人眼光来看,也能看出里边展现出的系统管理思维。

尤其是国,郡,县,乡这种划分,这不是只有华夏在用,而是整个人类社会都在用,这还不足以展现古人的智慧吗?

对比一下同时期的其他国家,他们都在干什么?

古希腊还是城邦制,罗马帝国还在萌芽,别说这种完善的官员制度了,就是秦国这样规模的国家都完全没有。

楚易安尾巴都要翘天上去了,目光灼灼的看着秦胜。

秦胜结合历史典籍和现如今的官员体系现编一套出来写到书里,也很厉害。

写完后就听楚易安道:“小胜子,这个世界虽然文化断层,但咱得努力啊,不管是我那个世界,还是这里,咱都得把他们甩得远远的。”

“文化搞起来,军事搞起来,武器更得搞起来!”

秦胜挑眉:“他们?”

楚易安:“异族人啦,哎呀先不说他们了,说起来就来气,咱们继续。”

确立官制后又发生了一些事,官员呈上来的文书上边的人连字都给认错了,导致政务处理错乱。

这当然不是上边的人不识字,而是文字形制太多,写法也多。

都不说让天下黔首统一语言,先把文字给统一了再说,不然沟通都沟通不了,还怎么治国?

于是嬴政又让人召集一批人手进行文字改制。

要求只有一个,能看清楚文字笔画。

文字改制在后世只笼统的称为三个字:书同文。

但这其实是件非常庞大且复杂的工程。

统计各国常用文字数量,调查文字起源,梳理文字历史脉络绝不是单纯的选择一种文字进行推广,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整理,升级,修改。

其中的艰辛和不易,三个字又如何概括得完?

‘书同文’之所以能成为始皇的不世功勋,意义已经远远超过将文字标准化本身。

它不仅是秦朝巩固统治的根本,更是华夏文明得以延续的重要核心要素。

政治整合,文化认同,经济互联,此次壮举可以说是古代最成功且最伟大的标准化工程,没有之一。

如果没有书同文,文化传承和交流会受阻,国家统一会受阻,国家认同感会非常低。

经济和社会发展会受阻,民族凝聚力会削弱

正是因为有了书同文,才有了现如今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华夏历史,才有那么多精彩的记述。

始皇之功,千秋万代,惠泽万民。

第325章 大帝陨落

经过很长时间的反复研究,琢磨,嬴政最终决定采用方块字,以方块字推行书同文政策。

秦胜一边写手下的字,一边对楚易安道:“这个世界的文字自有记载以来一直都是一样的,若大顺真有机会一统天下,倒是省去了这个麻烦。”

不过在这之前,倒是不曾有人想到所有国家使用相同的文字是有人花了大力气刻意推广,这才有了现在这般方便的交流。

始皇的政策不仅福泽楚易安生活的世界,对这个世界也是一样。

即便很多历史都已经丢失,但这么大的功绩,既然承受了他的恩泽,便该记住他的名字才是。

以前不知道,现在知道了,便该让所有人都牢记他的功劳。

颁布了书同文诏令之后,满朝文武开始思考改制华夏文明,盘整华夏河山。

华夏文明数千年,人口众多,为何总不能解决匈奴胡患?反而日渐严重?

问题出在哪里?

在内乱,在分治,在没有凝聚华夏民族的力量消除外患。

这是长久以来积攒下来的弊端,若是不能彻底盘整清楚,天下何以太平?

于是盘整华夏的政令很快下发下去,由左丞相李斯总览全局。

开山路,水路,官道,修沟渠。

其中勘定的天下大道足足有四百多条,著名的秦直道也是从这时开始修的。

秦直道最壮观的地方在于它似在山脊行走,平均宽度四十多米,堪称古代版高速军用大道。

只是这条军用大道几乎到了西汉时期才真正发挥它的作用,汉武帝之所以能‘勒兵十八万骑,旌旗径千余里,威震匈奴’,几乎全赖这条秦直道。

甚至在两千年后的明清时期,面对秦直道的遗址,都有人觉得非人力所能为,是以不少人称呼它为‘圣人道’。

修路的同时,李斯和扶苏还改革了币制,铸秦半两钱。

改革币制后,扶苏还想改革田制。

可人还没出函谷关就突然收到王翦将军去世的消息。

秦灭六国一统华夏的时候王翦带着大军一路南下,最后五十万大军驻守岭南,久久不肯回咸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