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走眼了?”
廖文冷笑一声,那眼神,像刀子一样刮在王建国的脸上,“王站长,你在这收购站干了多少年了?二十年份和五十年份的参,你都能看走眼?”
“那你这个站长,我看也别干了,趁早回家抱孩子去吧!”
这话,说得极重。
王建国“扑通”一声,差点没首接跪在地上。
他知道,自己完了。
得罪了这位县领导面前的红人,他这个“铁饭碗”,算是彻底砸了。
“廖秘书,我错了!我真的错了!我有眼不识泰山,我猪油蒙了心!”他哭丧着脸,就差给廖文磕头了,“您大人有大量,再给我一次机会吧!”
廖文懒得再理会这个跳梁小丑,他现在所有的心思,都在那株人参和赵昊身上。
他转向赵昊,脸上的冰冷瞬间化为春风般的和煦,语气里充满了真诚的歉意。
“赵昊同志,实在是对不住,让你见笑了。我们单位出了这种害群之马,是我们的管理失职。”
“没事。”赵昊摆了摆手,他压根就没把王建国放在眼里。
“赵昊同志,咱们里面说话。”廖文做了一个“请”的手势,亲自领着赵昊,走进了收购站的里间。
里间是一间小小的会客室,摆着一张桌子和几把椅子。
廖文亲自给赵昊倒了杯热茶,这才小心翼翼地将那株人参捧在手里,眼神里是掩饰不住的激动和感慨。
“赵昊同志,你可真是我的福星,不,是我们整个县领导班子的福星啊!”
廖文叹了口气,脸上带着一丝后怕,“不瞒你说,我这次来,是奉了李县长的命令。李县长的老首长,身体出了大问题,省城医院的老专家说了,必须要一株五十年份以上的野山参吊着命,才有希望挺过去。”
“上次那鹿茸,其实也是咳咳,我跑遍了周边好几个县,连根三十年份的人参都找不到,正愁得头发都快白了,没想到,竟然让你给碰上了!”
他看着赵昊,眼神里充满了感激:“赵昊同志,你这株参,不只是药材,它是救命的宝贝!你开个价,只要我能做主,绝不还价!”
赵昊沉吟了一下。
他来之前,心里大概有个底。
这株参在后世,价值连城,但在这个年代,价格体系完全不同。
他看着廖文那真诚而焦急的眼神,心里有了计较。
“廖秘书,钱不钱的,都是次要的。既然是给英雄首长救命,那我不能趁人之危。”赵昊伸出两根手指,“就按上次鹿茸的价格翻一倍,二百块钱。您看行吗?”
二百块!
这个数字,让廖文猛地一愣。
他原以为,赵昊至少会开出五百甚至更高的天价,他连申请款项的报告都想好了。
可他万万没想到,赵昊竟然只开了这么一个“实在”到让他都觉得有些过意不去的价格。
一时间,廖文看着赵昊的眼神,彻底变了。
原先,他只觉得赵昊是个运气好、有本事的年轻人。
可现在,在他眼里,赵昊不仅有本事,更有胸襟,有气度!这是一个值得深交的人!
“赵昊同志,你这个价格太低了!”
廖文摇了摇头,语气无比坚定,“不行!这绝对不行!这是救命的恩情,怎么能用这么点钱来衡量!这样,我做主,给你五百块!这是它应得的价值!”
赵昊笑了,他摆了摆手:“廖秘书,二百就二百,我赵昊说话,一口唾沫一个钉。钱再多,也就是个数字,我现在不缺钱。”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脸上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为难。
“不过钱虽然不缺,但我最近,确实碰到了一件比钱还难办的麻烦事,不知道廖秘书能不能帮我指条路子。”
廖文一听这话,精神立刻就来了。
他最怕的就是赵昊什么都不要,那这份人情就欠得太大了。
现在赵昊有求于他,这反倒让他松了口气。
“赵昊同志,你但说无妨!只要是我廖文能办到的,绝不推辞!”
“是这样,”赵昊组织了一下语言,“我最近在村里盖房子,准备盖个大点的青砖瓦房。图纸都画好了,可有两样东西,比较难搞。”
“什么东西?”
“钢筋和玻璃。”赵昊缓缓说出这两个词。
廖文的眉头,立刻就皱了起来。
在这个计划经济的年代,这两样东西,可都是严格管控的战略物资,尤其是钢筋,普通老百姓别说买,就是见都难得见一次。
玻璃虽然好点,但大尺寸的平板玻璃,同样需要指标。
他沉思了片刻,抬头看着赵昊,问道:“你要多少?”
“钢筋大概需要一吨左右,主要是用来加固地基和房梁。玻璃嘛,越大越好,有个二十来平米就够了。”
一吨钢筋!二十平米玻璃!
廖文倒吸一口凉气。好大的手笔!
这哪里是盖个瓦房,这简首是要盖个小洋楼啊!
他看着赵昊那平静的脸,心里对这个年轻人的评价,又上了一个台阶。
这不仅是个有本事、有胸襟的人,更是一个有远见、有魄力的人!
“赵昊同志,这件事确实有些难度。”
廖文没有把话说死,他站起身,在屋子里踱了几个来回,大脑飞速地运转着。
李县长的老首长,那可是从枪林弹雨里走出来的功臣,他这条命,现在就系在这株人参上。
而赵昊,就是这位功臣的救命恩人。
这个天大的人情,别说是一吨钢筋,就是两吨,也得想办法还上!
想到这里,廖文停下脚步,眼中闪过一丝决然。
“赵昊同志,你放心!”他一拍桌子,语气斩钉截铁,“这件事,包在我身上!钢筋,我去县钢厂想想办法!玻璃,我去县政府的后勤仓库给你匀!三天!你给我三天时间,我保证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
赵昊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
成了!
他知道,像廖文这种人,一旦开了口,这事儿基本就八九不离十了。
“那就太谢谢廖秘书了!”赵昊站起身,脸上是发自内心的感激。
这对他来说,可比拿到五百块钱,要重要得多。
“谢什么!应该我谢你才对!”廖文爽朗地大笑起来,“走,赵昊同志,今天说什么也得让我做东,咱们去镇上最好的国营饭店,我好好敬你一杯!”
“吃饭就不必了,我家里还有人等着。”赵昊婉拒了廖文的好意,他拿了钱,办了事,心里惦记着回家。
廖文见他坚持,也不强求,亲自将他送到收购站门口,又客客气气地寒暄了几句,这才依依不舍地拿着那株救命的人参,匆匆离去。
赵昊看着他离去的背影,嘴角的笑意更深了。
他没急着回村,而是牵着毛驴,去了镇上的供销社。
他花大价钱,扯了几尺时下最流行的“的确良”布料,准备给梁淑慧和叶芬妮做身新衣裳。
又买了两斤水果糖,一些糕点,还有一瓶给梁淑慧擦手用的蛤蜊油。
将大包小包的东西挂在驴背上,赵昊这才心满意足地踏上了回村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