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的下课铃声终于响起,像是解除了某种紧绷的咒语。操场上的喧嚣瞬间松动,同学们三三两两地往教室走,带着运动后的疲惫与松弛。
温雨慈走在人群中间,额前的刘海被汗水浸湿,黏在白皙的额头上。她抬手擦了擦汗,阳光斜斜地照进走廊,在地面上拉长出无数交叠的影子。
走进教室时,她的目光不自觉地投向靠窗的位置——顾泽野已经不在那里了。桌面上只剩一本摊开的物理练习册,页角被窗外的风吹得微微颤动,仿佛他刚离开不久。
“雨慈,你听我说嘛——”白初薇从后面追上来,亲昵地挽住她的胳膊,声音像欢快的雀鸟,“周末我们去新开的那家书店好不好?听说二楼有咖啡区,他们家的海盐拿铁特别棒……”
温雨慈静静听着,窗外的梧桐叶沙沙作响,温雨慈轻轻“嗯”了一声。
“所以周末到底去不去嘛?”白初薇晃了晃她的手臂,把她的思绪拉回现实。
“好啊。”温雨慈弯起嘴角笑了笑,声音轻得像叹息。
两个女孩收拾好东西一起走出门,夕阳的余晖将两人的影子拉得细长,在教学楼的瓷砖上交错晃动。
周末的书店比想象中更安静,仿佛踏进了一个被世界遗忘的温柔角落。
午后的阳光斜斜穿过高窗,在深色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空气里浮动着旧书纸张特有的干燥气息,偶尔传来书页翻动的轻响和远处时钟规律的滴答声。
温雨慈坐在靠窗的位置,面前摊开一本厚重的专业书籍。她微微蹙眉,指尖随着阅读缓缓划过一行行文字,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着什么,字迹工整清晰。阳光为她的侧脸镀上一层柔光,连细小的绒毛都看得分明。
这时,白初薇抱着几本书轻盈地走来,像一只灵巧的猫,几乎没有发出声音。她在温雨慈对面坐下,从帆布包里拿出笔记本和五颜六色的荧光笔,动作利落地铺开一个小小的工作站。
两人相视一笑,没有多余的寒暄。
接下来的时间,寂静在她们之间蔓延,却并不沉闷。温雨慈始终保持着挺拔的坐姿,沉浸在理论的海洋里,偶尔遇到难点,会停下笔,静静地思考。而对面的白初薇则活跃许多,她快速地浏览文献,遇到重点便用橙色荧光笔醒目地划出。她时而靠向椅背,抱着手臂若有所思;时而又前倾身体,在草稿纸上写画着只有她自己才明白的灵感图谱。
专注之中,温雨慈轻轻将滑落颊边的一缕头发别回耳后。这个细微的动作让白初薇抬起头,她注意到温雨慈手边的水杯已经空了,便自然地拿起旁边的水壶,无声地为她添上温水。温雨慈抬眼,报以一个感激的微笑。
窗外,天色不知不觉间转暗,细雨悄然落下,雨丝轻柔地划过玻璃窗,留下蜿蜒的水痕。温雨慈被窗外的动静吸引,抬起头,用目光示意白初薇。白初薇循着她的视线望去,嘴角漾起一抹静谧的笑意,随即又低下头,继续与她的文献“搏斗”。
温雨慈也收回目光,重新聚焦于书页,眼神变得更加坚定。雨声淅沥,并未打破室内的宁静,反而像一层柔软的衬底,让这片知识殿堂更显幽深。她们的身影在灯下显得格外清晰,一个沉静如深潭之水,一个跃动如林间之光,构成一幅和谐动人的画面。
雨不知何时已经停了,湿润的空气带着青草与泥土的清新气息扑面而来。图书馆的感应门在身后悄然闭合,将那片静谧的知识海洋隔绝在内。
路灯已经亮起,在湿漉漉的地面上晕开一团团暖黄的光晕。
白初薇站在台阶上,伸展了一下有些僵硬的四肢,随即利落地将帆布包甩到肩上。她转头对温雨慈笑道:“今天效率不错。我先回去啦,小慈你路上小心哦。”
“好,你也是。”温雨慈浅浅一笑,简单的道别后,两人走向不同的方向。
白初薇步伐轻快,几乎带着点跳跃,她戴上耳机,身影很快融入三三两两的人流中。
温雨慈则选择了另一条更安静的小径。她并不匆忙,步子从容而稳定,微微仰头深吸了一口雨后的空气。路灯的光线透过沾着水珠的梧桐树叶,在她身上投下斑驳摇曳的影子。她一边走,一边似乎还在思考着书中的内容,眼神沉静,与周遭的喧嚣保持着一段恰到好处的距离。
她们背向而行,身影在路灯下拉长,一个活泼,一个沉静,朝着各自的方向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夜色与灯火的交界处。只有清凉的晚风,拂过她们刚刚一同坐过的地方。
路灯昏黄的光晕在湿润的柏油路上拉长了她的身影,温雨慈走到家门前,还未掏出钥匙,门内隐约传来的碗碟轻碰声和温暖的饭菜香气已经透了出来。
她刚将钥匙插入锁孔,门就从里面被打开了。
温暖的光瀑顷刻间涌出,将她温柔地包裹。温母系着围裙,脸上带着盈盈笑意:“听着脚步声就像你回来了。” 屋子里弥漫着红烧排骨的浓郁酱香和米饭清甜的热气,那是家的,独一无二的味道。
温父正从厨房端出最后一道清炒时蔬,看见她,眼角的皱纹舒展开来:“回来得正好,快去洗手,汤还热着呢。”
客厅的灯光是柔和的暖黄色,餐桌上已经摆好了三副碗筷。简单的三菜一汤,冒着袅袅的热气。一切都是最寻常的模样,却瞬间抚平了她从外面带回的些许疲惫与凉意。
她放下书包,洗去手上沾染的灰尘。坐在桌前,温母已盛好一碗莹白的米饭递到她手边,温父则夹了一块最大的排骨放进她碗里:“学习费脑子,多吃点。”
窗外的夜色渐浓,寒意被牢牢隔绝。在这方明亮的、充满食物香气的空间里,只有碗筷轻微的碰撞声和父母关切的闲聊。温雨慈安静地吃着,听着,偶尔应答几句,心中那片在知识海洋里遨游后的空旷,被这具体而微的温暖,一点点填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