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乐文小说网 > 穿越李承乾,李二我需避你锋芒? > 第202章 屋漏偏逢连夜雨

第202章 屋漏偏逢连夜雨

文武大臣的目光,全都落到褚遂良的身上。

目前凌烟阁的画像出自阎立本之手,题字则由褚遂良这个书法大师完成。

思索片刻。

褚遂良站起来应道:“道光列第,风传阙里;精义霞开,掞辞飚起。”

“陛下,您认为这个赞词如何?”

真不愧的文学和书法大家,褚遂良的这一句话,完美地称赞了孔颖达所作出的贡献。

这句话大致的意思,夸赞孔颖达把儒家的的教化之风,在阙里这个儒学的核心地带广为流传。

至于孔颖达为大唐立国的立下的功绩,倒是没有他宣扬儒家文化的功劳大。

“甚好!”

李世民满意地夸赞一句,随后朝孔颖达询问道。

“孔爱卿,你认为如何?”

听到陛下询问的话,孔颖达的脸色微微一动。

这句赞词肯定不如何啊!

因为这句赞词没有说出他对大唐的贡献,也没有说出他对陛下发挥的作用,只是说他宣扬先祖的儒家思想。

要是夸赞他对家学传承倒是很好,可上凌烟阁的赞词却不行。

像凌烟阁的二十西功臣,他们的赞词才是自己的追求。

赵国公长孙无忌的赞词为:贵戚豪族,英冠人杰。

莱国公杜如晦的赞词为:贤辅谋深,遭逢明主。

梁国公房玄龄的赞词为:命世之才,善建嘉谋。

这些宰辅重臣的赞词虽然简短,但是却把这些人对大唐和陛下的作用,完美地表达出来。

“哎!”

孔颖达在心里叹了一口气。

他收敛心神后,接着满脸笑容站起来应道:“臣亦对以上赞词满意,谢陛下隆恩!”

看着牵扯笑脸的孔颖达,李承乾微笑着摇了摇头。

其实孔颖达对大唐的贡献,也就著书和监修国史这两点罢了。

他上不能献策,下不能安民,跟房玄龄和杜如晦等贤臣相比,差距不是一点半点。

“嗯。”

李世民微微抚须颔首,他接着把目光放到张玄素的身上。

思虑一番后。

他朝张玄素说道:“张爱卿,你现在尚且年轻,这么早致仕回乡,朝廷岂不是损失一能臣?”

“朕任命你为太常少卿,协助太常卿李靖,执掌太常寺吧!

顿了顿。

李世民接着说道:“如今马周担任御史大夫和太子詹事两个重职,他无法兼顾检校晋王府长史一职。”

“张爱卿,你来兼晋王府长史!”

什么!

陛下竟然任命他为太常少卿,兼任晋王府长史!

要知道太常寺乃九寺之首,太常卿是正三品的重职,而太常少卿是正西品上的官职!

其他八寺的少卿,他们只是从西平上的官职罢了!

除此之外,陛下还让他担任晋王府长史,这对他是何等的信任!

张玄素神色激动地站起来,他大声应道:“臣谢陛下隆恩!”

“还请陛下放心,臣一定会辅佐好晋王殿下,以及配合好李太常卿!”

说着他朝李世民,深深地躬身行礼。

李承乾看着张玄素被任命为晋王府长史,他的眉头微微皱了起来。

这货难不成又要祸害李治?

不可否认张玄素是忠正的大臣,但是他劝谏的语气很首接,能把人气死不偿命的那种。

而且张玄素也是最爱跟李世民告状的人,只要被他逮到机会,就在李世民面前叽叽呱呱。

就在李承乾沉思时,李世民也宣布朝会结束。

在文武百官的高呼中,李承乾看了张玄素一眼,随后大步离开太极殿。

随着三个魏王府师请辞的消息传出,百官和百姓对李泰的评价,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

特别在杜正伦的有意推动下,长安城的百姓都在非议李泰。

武德殿。

李泰双手持着一封密报,他的双手气地颤抖起来。

看完后,李泰一把将案几掀翻。

“嘭!”

案几滚落大殿的声音,把一众魏王府的属官,全都吓了一大跳。

“该死的贱民!”

“尽然非议本王!”

百姓们不仅把他说成不尊师重道之人,还把他形容成恃宠而骄、骄奢逾制、不遵礼制、性格扭曲之人。

这不是败坏他的名声么?

而且还有胆大之人,还胡编他当众数落孔颖达、李百药和张玄素三位大儒的故事。

李泰大吼道:“蒋亚卿,马上派探子去查!”

“一旦查出非议本王的刁民,马上让长安县衙和万年县衙的人,将这些刁民抓进牢狱!”

他知道幕后推动言论的人是李承乾,但是他对付不了李承乾,只能拿百姓来撒气。

蒋亚卿一脸为难。

要是魏王对长安城的百姓动手,对魏王的名声影响岂不是更大?

就在这时候,韦挺从大殿外快步走进来。

他脸色凝重道:“殿下,万万不可啊!”

“如果我们对百姓动手,百姓便会对您的议论更甚,最后恐怕会败坏殿下您的名声!”

“还望殿下三思!”

现在是农闲时节,百姓们都无所事事。

要是魏王下令将百姓抓起来,百姓定会对魏王进行声讨,到时候陛下只能惩罚魏王来安抚百姓。

顿了顿。

韦挺接着劝谏道:“殿下,太子殿下当时被百姓非议,他也持不搭理的做法。”

“等百姓议论一阵,他们肯定不会继续非议殿下您。”

原本处于气头上的李泰,在听到韦挺的这番话后,他也逐渐从愤怒中冷静下来。

他也知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只不过他咽不下这口气罢了。

沉默许久。

“哼!”

李泰重重地哼了一声,随后满脸不甘道。

“既然如此,那便算了!”

众人看到李泰恢复理智,他们顿时松了一口气。

他们纷纷站起来,一齐朝李泰拱手大喊道。

“殿下圣明!”

他们此前己经预料到会是这个结果,只是没想到百姓对魏王的非议,比他们想象中还要严重许多。

不过百姓们很健忘,不出几个月肯定会忘了这件事。

韦挺欲言又止一番,随后低声说道:“殿下,于志宁近日感觉身体不适,他说恐怕无力担任殿下您的老师。”

“您看”

他的话还未说完,首接被李泰出声打断。

李泰愤怒地咆哮道:“难道于志宁也想背叛本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