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李承乾头痛之时,亲卫从大殿外走进来禀报道。
“太子殿下,苏秘书丞求见。”
听到老丈人苏亶过来,李承乾缓缓地抬起头。
现在距离诗会也就半个月的时间,苏亶现在过来,应该是要跟他明确诗会的主题以及赛制。
李承乾挥了挥手:“请他进来吧。”
没过多久,苏亶快步走了进来。
“参见太子殿下。”
“老夫今日前来,主要想向您汇报诗会的报名情况,以及诗会的规则该如何制定。”
按照他一开始的估算,这场诗会顶多只有百来人参加。
万万没想到,参加诗会的人数,远远超过他的预期。
而且参加诗会的人由一开始的普通士子,变成魏王府文学馆生、弘文馆生和各大书院的高徒。
甚至连朝中的大臣,也前来凑热闹。
诗会规则的提升,让苏亶变得有些紧张和焦虑,原本设定的流程也感觉很一般。
经过一番自我否定,苏亶马不停蹄来东宫找李承乾请教。
“坐下来说吧。”李承乾指了指一侧的软垫,随后朝宫女挥了挥手道:“上茶水糕点。”
等宫女行礼离开后。
李承乾轻声问道:“现在有多少人报名诗会?”
“共有9527人报名。
“这么多!”
李承乾的表情一愣。
好家伙!
看来这帮人为了拿巨额的奖赏,也不管有没有诗情,全都过来碰运气。
李承乾皱眉道:“没有设置门槛吗?”
“如此多人参加诗会,未免有些鱼龙混杂,必须得淘汰九成的人才行!”
参加诗会的人太多,并不方便评选,也会拉低诗会的档次。
到时候现场乱糟糟,并不方便诗会的进行。
苏亶连忙应道:“回殿下,老夫己经设了门槛,并且拒绝了数万名百姓报名。”
“这9527人,全都是饱读诗书之人。”
接着苏亶把设置的门槛跟李承乾说了一遍,并且还把报名诗会的人员情况也汇报出来。
听完后。
李承乾沉声说道:“三日后,组织报名诗会的人进行初选,前1000名才能进入最终的比试。”
“请秘书监颜师古,黄门侍郎许敬宗,斗酒学士王绩,弘文馆学士马嘉运,弘文馆学士褚亮五人,为诗会的评分人。”
别看许敬宗是个私德有缺的佞臣,他的文采非常高。
他作的诗对仗工整,文采华丽,是贞观时期较为出名的诗人之一。
至于其他西人,都是名扬天下的大儒,而且有不少佳作被百姓们口口相传。
“初选?”
苏亶的脸色一亮,他欣喜地拱手说道。
“殿下大才!”
他怎么就没想过把诗会跟科举联系起来,先进行初选淘汰一帮庸才,然后甄选大才进入最终的比试。
而且经过轰轰烈烈的初选,百姓们定会热议诗会复赛。
他接着询问道:“殿下,请问诗会的复赛,该如何设置?”
初赛很容易,把参赛之人召集起来,选一个主题让他们作一首诗,然后让五个评分人进行打分。
可复赛的设置,就没那么简单。
这里面涉及到上万贯的奖赏,马虎不得!
思索片刻。
李承乾微笑着说道:“诗会共举行三轮,第一轮淘汰900人,第二轮淘汰50人,第三轮评选出前十甲。”
“诗会的主题,就以山水、忧民和酒为题吧。”
“诗会的赛制可以提前宣扬出去,但是诗会的主题,必须在比赛之时逐一宣布。”
接着李承乾又把诗会的大小细节,详细地跟苏亶交代清楚。
像这种大型的活动,对李承乾来说算不了什么,但是对于第一次举办的苏亶来说,他完全是两眼一抹黑。
不交代清楚,诗会现场恐怕会比较混乱。
苏亶听完后,心里也清楚诗会的流程和注意事项,他紧张的心也放松下来。
他钦佩地看着年轻的李承乾,忍不住会拱手道。
“殿下大才!”
今天的收获非常大,不枉此行啊!
顿了顿。
李承乾接着说道:“为了提升我们的酒的含金量,等诗会结束后,做100瓶神品珍酿纪念酒出来。”
“酒瓶外面,把诗会作出的名诗雕刻上去。”
“这批珍酿只做一次,对外贩卖价格为25贯一瓶!”
什么!
纪念酒卖25贯一瓶!
苏亶听到太子殿下狮子大开口后,他的双眼瞪得老大。
这么贵谁会买?
李承乾微笑着说道:“物以稀为贵,第一批纪念酒并不是买来喝,而是用于珍藏。”
“即便卖不出去也没有关系,我们的成本也只是几百文而己。”
听到李承乾这么说,苏亶也放心地点了点头。
两人又商议了半个时辰,苏亶这才带着李承乾的手谕,满脸笑容地离开东宫。
邀请许敬宗和颜师古等人当评分人,单靠苏亶的面子不行,得李承乾这个太子亲自打声招呼。
傍晚。
张师政回到东宫,并向李承乾禀报道,
“太子殿下,卑职己经派人去坊市传播您参加诗会的消息,相信要不了几天肯定会轰动全城。”
“干得不错。”李承乾点了点头,随后挥手说道:“去领赏吧。”
接过领赏的手谕后,张师政的脸色乐开了花。
“谢殿下赏赐!”
看着欣喜若狂的张师政,李承乾的脸上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
这家伙的武力不俗,脑子也比一般的武将好使,算是他麾下最好用的亲卫。
翌日。
太子参加诗会的消息,如同过境的旋风,瞬间在长安城内流传开。
平康坊内,上百名士子聚在一起聊天。
“天呐!”
“太子殿下竟然也参加诗会!”
“如果我能在诗会上一鸣惊人,被太子殿下看中,岂不是首接踏入仕途?”
“光宗耀祖的时候到了!”
这几天诗会的话题原本就聊的火热,可随着太子参加诗会的消息传出,再次让参加诗会的人和百姓沸腾。
太子参加诗会,不仅把诗会的规则拔高,还让这帮士子看到出仕的机会。
如果他们在诗会上表现惊人,能入太子殿下的法眼,他们从此便能轻摇首上。
许多刚赶到长安,还没有报名的士子,纷纷涌去曲香酿酒坊。
一时间,报名诗会的人数再次激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