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乐文小说网 > 我要当大官 > 第157章 平糶米粮 搞房地產

第157章 平糶米粮 搞房地產

安昕和武丽君说了一声,从青云钱庄里支取了五万两票证出来,划转到了军械局的帐上。

然后由军械局建设下属第一造船厂。

东阳水师的船舶修理厂,直接划转到第一造船厂。此事,张燕青不但没有意见,还非常乐见其成。

因为划转以后,修理厂不需要再过东阳水师的帐,日后维修船舶,只需要出修理费就可以了,能帮他省掉不少钱。

而接手了第一造船厂的葛绣干劲满满。

带著她研究所的人,又从製造厂挑选了部分工艺精湛的老师傅赶赴造船厂,继续改造试验船只,以適配蒸汽轮机。

在改造船只的同时,她还亲自监督修理厂的改造工作,龙门吊车、大型钻床、锻炉等在製造厂进行製造,然后运抵造船厂进行装配。

“现在因为南方的战乱,橡胶运输受到制约,只能选择从更远的小琉球和越南购买,价格高了很多,而且经常断货。”

这日,葛绒来匯报军械局,以及第一造船厂的工作其情况时提道。

因为大运河受到战爭影响而淤堵,导致东阳府很多物品受到影响。

这些日子,粮食价格屡屡抬头。

而在过去的九月份的秋税之中,百姓们为了上缴秋税,不得不贱卖粮食,换取银两来缴纳秋税。

进了十月,江南战爭没有结束的跡象,漕河依然淤堵,大量粮商、士绅开始囤积居奇,不断高价买粮,打算趁看天灾人祸,和往年一样操作,趁看现在收购粮食,待到冬天百姓家里缺粮饿肚的时候,再抬高价格,兼併土地。

在粮商惜售,士绅囤积,百姓存粮不足的情况下,粮价不断上涨,但在安昕的领导下,府衙反应很快,常平仓开仓放粮,价格一有抬升,就开仓平米粮,硬生生將粮价控制在了一个虽然比平常高上五成左右,但相对平稳的区间內。

现在比拼的,就是东阳府常平仓的粮食能坚持多久。

一旦粮仓粮食见底,那些粮商、士绅,肯定立即就能將粮食炒到天上去。

而一旦常平仓粮食见底之前,南方战事有平息的预期,漕河能恢復通航,则这些粮商现在高价收购的粮食就会对他们形成显著拖累。

这就是一场尿比赛。

但这些人显然没有预料到,安昕竟然已经掏出腰包,让商船在海外购买米粮了。

不过,隨著市舶司放话出去,一些消息灵通的士绅得到了消息,预期有海外粮食即將进入市场的情况之下,也不再继续高价收购粮食,反而开始反向卖粮,这倒逼粮食价格下降,东阳府没有因为粮食而造成什么乱子。

但其他东阳工业生產所需要的原材料,则变得困难了很多。

如今,东阳的生產,所需要的铜、铁、镍、锡、煤、橡胶、树脂、蚕丝、等等各类材料数不胜数,如今运输受阻,不只是成本上升的问题,一旦因为材料短缺,某些生產线立即就得减產,甚至要停產。

这也是安昕不得不考虑的事情。

“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內,该涨价收购就涨价,只要价格到位,总有人愿意冒险的。”

安昕说道。

这也是权宜之计,即便涨价,也未必能稳定供货。

“以后,军械局对於重要物资,尤其是货源不在我们东阳府的重要物资,一定要做好囤积,以应对这种突发状况。”

安昕嘱咐道。

“我记住了。”

葛绒应道。

实际上,军械局也有储备,只是储备的量不够,钢铁厂、製造厂又屡屡扩產,储存的原材料跟不上消耗。

待葛绒离去以后,安昕又让张良將最近的外来人口登记册拿来查看。

如今,南人渡江北逃的情况越来越多,而这些大多数都是富户。而距离江南较近的,富饶的东阳府,成为了他们的第一选择。

“登记在册的总共七千四百二十户,两万一千七百四十二人。”

张良在旁边递上一份报告。

“虽然只有七千多户,这钱可真是不少啊。”

私人钱財是非常私密的事情,登记的时候官府不会去问,这些南人也不可能如数说明。

只是通过一张问卷,上面有房產、车马、僕人等等选项,再根据他们的回答,大约推算的一个数。

不是很准,但至少能划分出对方大约处於一个什么样的財富层次,方便日后“收割而收割的第一波,就是房地產。

即便这些外来人再有钱,一下子涌入这么多人,城內掛牌的房子是有数的。

而城外才开始开发的长安坊的房子,自然就是这些人的首选之地。

再根据这些人的购买水平,分个三六九等,面积大小等,给他们標配上玻璃窗户。

一套一居室的,对標占地半亩的一进院,卖他个二百两不过分吧。

一套两居室的,对標占地一亩半的二进院,卖他个八百两也不过分。

一套三居室以上的,对標占地四五亩的三进院,卖他个两三千两也不算错。

一套独栋別墅,对標占地八九亩,加园林的四进宅院,卖个一万两银子似乎也能说得过去。

另外,还要把这些人的钱吸纳进青云钱庄里去,储存更多的金银,发出更多的票证注入更多活水,刺激工业发展。

再引导这些人將金钱投入到实业中去,带动东阳府的建设提质加速。

“长安坊那边建设的如何了?”

安昕问道。

“听说第一期房子的主体已经起来了。”

张良回答道。

安昕想了想,从桌后站了起来:“我们去看看。”

“好。”

张良连忙从衣架上取下官服。

安昕摆了摆手:“微服而行,也看看最近民间的情况。”

“是!”

张良在衣柜里选了一件浅蓝色的交领袍服。

换好以后,两人从后门出了府衙。

梁申带著人,穿著便服隱藏在周围保护。

“梁申。”

安昕喊了一声,梁申立即贴近过来。

“有没有想过去军队里锻链一下。”

梁申闻言表態说道:“属下只想跟在老爷身边做个护卫,已经是天大的福分了!”

“你是有能力的,不能永远跟在我身边作护卫。且好男儿志在四方,出去闯一闯也可慰平生之志。

你跟在我身边也快两年了,学了很多东西。

你也是我的心腹之人,去了军队也能为军队带去新的气象。”

安昕说道。 见老爷似乎心意已决,梁申恭敬道:“属下这条命是因为老爷才活下来的,属下以老爷马首是瞻,老爷让我干啥我干啥!”

“好!”

安昕闻言满意的点了下头:“安国军尚在改革,你先去新兵营当总教头,待安国军扩军调整的时候,你再正式调入到安国军之中担任军官。

“是!”

梁申知道这是老爷已经为他谋好了前程,心中感动。

整个东阳府,最为繁华的地方,就在龙山县城与梦龙县中间的洛河沿岸。

洛河与大运河在这里交匯,南来北往的货物从这里匯集。

如今大运河几乎停摆,还有著洛河运输,码头不至於停工。但在这里蹲活的人已经少了很多,一部分分流到了长安坊的工地上,一部分则去了西川县烧水泥,还有一些则被乡下的一些作坊吸收了去。

安昕没有走贴著城墙一侧的金银西街,而是到了钞关以后,沿著河边的道路朝著西走洛河河面上接连四艘拉著煤炭的船只缓缓的驶过,这些煤炭往下游走,肯定就是送往梦龙湖工业区去的。

洛河经过山西等盛產煤炭的矿区,煤炭的运输成本不高,但如今燕赵之地也在闹反贼,为了防止出现像是大运河因为战事而淤堵的情况,煤炭其实也要多买多占多存,只有到手的才是自己的。

葛绒应该已经有了计划。

过了西码头坊以后,就是正如火如茶建设中的长安坊了。

安昕看到,第一期的红砖房已经建起来了。

因为缺少钢筋,这些红砖房仅有四层。

外墙也没有条件做保温,但砖墙很厚,保温性应该十分不错。

此时,这些房子正在安装木质窗户,然后用细小对称的隼牟將玻璃卡在其中。

不知道是哪里的工坊供应的白色瓷砖,工人们正在外面张贴著,在阳光的照射下折射著熠熠的光。

“號外!號外!”

“余家军在瀘州大败教匪三万大军,收復瀘州城!”

一些机灵的报童跑到了长安坊叫卖。

“这是昨天加印的一期东阳报。”

张良解释说道。

“嗯。

安昕看著报童跑到一栋三层的小楼跟前叫卖。

而在小楼外面,排了长长的队伍,听口音儘是一些江南人。

听到余家军打败剿匪的新闻,人群顿时振奋起来。

“小子,你这是卖的?”

有人还没接触过东阳半月报,朝著报童问道。

“是的员外,一份只要三文钱。”

报童道。

“平时那么厚一沓,今天只有这一张纸,怎么也要三文钱?”

有人质疑道。

“这一期因为是加印,报社的先生们废了好多功夫,印刷厂也要进行排版,功夫並不比平时用的少呢。

而且,这一期还有几位大人对於江南战局的分析,光是润笔费就费不少。”

报童很有条例的介绍说道。

“快,给我来一份。”

这边的江南人对於老家的消息是极度渴求和焦虑的,现在有了解老家消息的渠道,以及战爭分析的权威內容,他们哪里还在乎这区区三文钱。

只是几分钟时间,报童手里的报纸就已经售卖一空。

“小子,还有没有?”

没买到的人焦急不已。

“员外別急,小子这就再去报社取。”

报童的挎兜里在已经塞满了沉甸甸的铜板,高兴的咧著嘴朝著金银西街跑去。

“梁申。”

安昕喊来梁申,指了指那个报童。

“明白!”

梁申不等安昕说完,就明白他要表达的意思。

他也已经看到,有人盯上了报童,並悄悄的跟了上去。十有八九是要等到个人少的地方施行抢劫了。

现在,不只是大量士绅富商逃来了东阳府,一些来自江南、燕赵等地,以及周边一些在朝廷苛捐杂税、在地主压榨之下活不下去的百姓、佃户,也有很多来到东阳府找活路的。

人一过百,形形色色。

总有一些想著不劳而获的人出现。

果然,一高一矮两个男人追上报童要抢劫的时候,被暗卫抓住现行打了一顿,捆了起来,並让报童去县衙报了官。

“府城的治安要抓起来、严起来、响起来,要让大燕律长出牙齿,不能让几个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安昕十分明白,没有强力管理,就会滋生治安的混乱。

东阳府里没有摄像头,一旦发生偷盗、抢劫、斗殴甚至杀人,所能依靠的基本上就是发动群眾的人海战术,最终真正能破的案子寥蓼。

所以,加强人员巡逻,加大惩罚力度,让犯罪的成本成倍上升,后果难以承担,才能真正震镊住一些法治观念薄弱的人。

治未病,防未然,才是最好的治安管理。

“回去以后,我和万师爷起草一份公文,发到南北两县去。让他们將各坊市的坊长、

市令发动起来。”

张良说道。

“嗯。”

安昕点头。

大燕朝的体制,皇权不下乡,与乡绅共治天下。

这是因伍仞乡的成本极高,生產力达不到,也养活不了那么多官吏。

但城內坊市不同,是覆盖於皇权三仞的,有基层里甲和铺舍的管理体系。安昕在东阳府浊於治安、民生关注较多,因此各县浊於这一套体系的维护也很上心,像是维护良好的发动机,运转是非常良好高效的。

哲到写著“售楼处”的三层小楼仞,安昕大偽一数,光是排队都得一损多人。

进了售楼大厅,里面从各处牙行挖来的牙人,忙的脚不沾地,一个个在印刷好的房契上面写字、印章等。

因伍购房的人太多,也没有现房,而且第一期的房子数量有限,先到先得,刚刚放补预售,就被一些有钱却买不到城里房子的江南人疯抢。

他们也没有户型的概念,只想著儘快有片瓦遮身,先安定仞。

如此,这些牙人也没有带看房的,只是机械工绍房型的不同,催促客人快点选择,然后再走签字、画押、印章再去衙丫备案、缴税的一套流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