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乐文小说网 > 华娱之璀灿人生 > 第17章那扎快乐的一天

第17章那扎快乐的一天

北电的秋天总带着点慵懒的暖意,银杏叶铺在通往图书馆的小路上,踩上去沙沙作响。林舟抱着一摞表演理论书走在前面,古力那扎跟在后面,手里转着支笔,声音被风吹得轻轻飘飘:“哎,你说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是不是故意把理论写这么绕?我昨天看《演员的自我修养》,差点睡着。”

林舟回头,看她把笔帽咬得皱巴巴的,忍不住笑:“刚开始都这样,我第一遍也没看懂。等会儿到图书馆,我把笔记借你看,上面标了重点,比原着好懂点。”

“就知道你最好了!”那扎几步追上他,两人并肩走着,影子在落叶上拉得老长。路过篮球场时,有人喊林舟的名字,是同系的男生约他打球。他摆摆手:“今天不行,要去图书馆看书。”那扎在旁边帮腔:“人家可是要当学霸的,哪象你们整天想着打球。”

男生们笑着起哄,有人喊:“林舟,那扎,请客啊!”林舟无奈地摇摇头,拉着那扎加快了脚步,身后的笑声混着篮球拍打地面的声音,在风里荡开很远。

图书馆三楼靠窗的位置是他们的老地方。林舟摊开笔记本,上面用不同颜色的笔标着表演流派的对比,那扎凑过来看,指着其中一段:“你看这里,是不是和我们上次拍淋雨戏时的感觉很象?‘真实的情绪来源于对环境的信任’。”

“对,”林舟点头,“当时导演让我们别想着‘在演戏’,就当是真的被大雨困住了,那种狼狈和着急,其实就是对环境的自然反应。”他拿起笔,在旁边画了个小小的雨滴,“你演《暗恋桃花源》,重点也在‘自然’,江滨柳和云之凡的遗撼,不是靠哭腔堆出来的,是藏在那些没说出口的话里。”

那扎认真地记在本子上,笔尖划过纸页的沙沙声,和窗外的风声搅在一起,格外安静。到了饭点,两人去食堂排队,那扎熟练地帮林舟多打了一份糖醋里脊——她知道他爱吃这口。林舟则顺手拿了瓶酸奶放在她餐盘里:“刚看你咳嗽,润润喉。”

周围的同学早就习惯了他们这样的相处。有人打趣说“你们俩比连体婴还亲”,那扎会笑着回“我们是战友”,林舟也只是笑笑,低头继续吃饭。他们一起在晨功时对着小树林喊台词,看谁的“八百标兵”说得又快又准;一起在排练室待到深夜,为一个眼神的处理争得面红耳赤,最后又笑着互相道歉;一起在周末去校门口的小吃街,林舟帮那扎挡着烫嘴的烤串,那扎则负责把吃不完的麻辣烫塞给他。

有次专业课老师让两人搭档演一段情侣戏,演完后老师笑着问:“你们平时相处这么自然,怎么演情侣反而放不开了?”那扎脸一红,林舟挠挠头:“总觉得怪怪的,象在演别人的故事。”

下课后,那扎踢了他一脚:“都怪你,害我被老师说。”

“明明是你笑场在先。”林舟反驳,却把刚买的热奶茶递给她,“给,赔罪。”

那扎接过奶茶,吸了一大口,忽然说:“等寒假回家,我带你去吃我们那儿的烤包子吧,比学校门口的好吃十倍。”

“好啊,”林舟点头,“那我带你去吃我家附近的炸酱面,老京城味儿的。”

夕阳把他们的影子叠在一起,又随着脚步分开。没有刻意的亲近,也没有暧昧的试探,就象两棵并排生长的树,根在地下悄悄相连,枝叶在风里自然地碰撞。他们知道彼此最狼狈的样子——军训时晒脱皮的脸颊,练台词时沙哑的嗓子,为角色纠结时红着的眼框;也分享着最隐秘的心事——对未来的期待,对表演的困惑,对某个镜头的执念。

这种朋友之上、恋人未满的距离,像校园里的秋天一样,温暖又舒服。

一晃又到了周末,周未的阳光格外慷慨,把胡同里的青砖灰瓦都晒得暖融融的。林舟背着个帆布包站在学校门口,里面装着两瓶冰汽水和一包纸巾,等了没几分钟,就看见古力那扎跑了过来,白色的连衣裙裙摆被风吹得轻轻扬起。

“抱歉抱歉,有点迟到了。”她站定后顺了顺头发,额角带着点薄汗,“我室友非让我试她那条新裙子,眈误了会儿。”

“没事,我也刚到。”林舟递过一瓶汽水,“先去南锣鼓巷转转?听说那边新开了家糖画店,老板能画动漫人物。”

“好啊!”那扎眼睛一亮,拧开汽水瓶喝了一口,“我早就想去了,上次看同学发的朋友圈,那个糖画做的哪咤特别可爱。”

两人并肩往地铁站走,路边的自行车丁铃铃地从身边驶过,带着老京城特有的悠闲。那扎好奇地看着胡同墙上的涂鸦,时不时停下来用手机拍两张,林舟就在旁边等着,看她对着一幅猫咪涂鸦笑个不停。

“你看这只猫,象不像张超睡觉的样子?”她把手机递过来,屏幕里的猫咪四仰八叉地趴在墙上,嘴角还画着两撇胡子。

林舟凑过去看,忍不住笑了:“还真象,尤其是这一脸没心没肺的表情。”

南锣鼓巷里人来人往,叫卖声、音乐声、笑声混在一起,热闹得象个集市。那扎被一家卖手工饰品的小店吸引,蹲在门口看那些串着小珠子的手炼,林舟就站在她身后,帮她挡着来往的行人。

“这个好看吗?”她举起一条蓝色的手炼,上面坠着个小小的星星吊坠。

“挺配你的裙子。”林舟点头,“试试?”

老板是个和蔼的阿姨,笑着说:“小姑娘眼光真好,这是刚到的新款,戴着显白。”那扎试着手炼,林舟悄悄付了钱,等她反应过来时,手炼已经被他塞进了她手里。

“你怎么又付钱?”她有点不好意思,“说好今天我请你吃糖画的。”

“一条手炼换一个糖画,很划算。”林舟笑着往前走,“快走,再不去糖画店就要排队了。”

糖画店果然排着队,老板正用小铜勺在青石板上画着,糖浆遇冷后凝固成晶莹的图案,引得旁边的小孩直拍手。轮到他们时,那扎尤豫了半天,选了个《轩辕剑》里的女娲石造型,林舟则让老板画了把小剑,和他在汇报演出时用的那把很象。

“你看,陈靖仇的剑和于小雪的女娲石,配齐了。”那扎举着手里的糖画,和他的凑在一起拍照,阳光通过糖画照过来,在她脸上投下细碎的光斑。

逛到中午,两人找了家胡同里的炸酱面馆,坐在靠窗的位置。老板端来两大碗面,酱色的炸酱铺在面条上,旁边摆着黄瓜丝、豆芽、萝卜干,香气直往鼻子里钻。那扎学着林舟的样子,把酱料拌匀,挑起一筷子塞进嘴里,眼睛瞬间亮了:“比学校食堂的好吃太多了!”

“那是,这可是老字号。”林舟帮她倒了点醋,“加点醋解腻,我爸教我的。”

两人边吃边聊,从专业课的老师聊到胡同里的老故事,那扎说起小时候在xj老家,跟着奶奶去巴扎赶集的日子,眼睛里闪着光;林舟则讲起上一世错过的那些京城胡同,语气里带着点遗撼,又很快被眼前的热闹冲淡。

下午,他们去了后海。租了辆双人自行车,沿着湖边慢慢骑。风从湖面吹过来,带着水汽的清凉,吹起那扎的头发,偶尔扫过林舟的脸颊,带着淡淡的洗发水香味。路过一家卖风筝的店,那扎非要买个蝴蝶型状的,拉着林舟在湖边放风筝。

风筝飞得不算高,总在半空中晃悠,那扎跑得气喘吁吁,风筝线却缠在了一起。林舟接过线轴,耐心地解开结,教她:“拉线的时候要顺着风,感觉到拉力了就松一点,别急着跑。”

在他的指导下,蝴蝶风筝终于颤颤巍巍地飞向高空,那扎仰着头笑,阳光落在她脸上,比风筝的颜色还要亮。林舟站在她旁边,看着风筝在蓝天上慢慢飘,忽然觉得,这样的时光真好——没有镜头,没有剧本,只有风、阳光,和身边人的笑声。

傍晚,他们坐在湖边的长椅上,看着夕阳把湖面染成金红色。

“天黑了我们回去吧”那扎说道,林舟牵着她的手说“好。”走着走着就走走不到了,酒店门口。那扎说“我们不是回学校吗?”“这也是学校,也能很学很多新知识”那扎候脸红着跟着他进了店。

酒店床上林舟的双手顺着锁骨一路向下,轻轻的抚摸着,“恩…哥哥…我…”那扎动情,突然之间身体变僵硬。随着水稳舟停,过了一会,那扎突然从被子里抬头:“林舟,你说我们这样算什么?”

“算什么?”他反问,“算同甘共苦的战友,还是算……”

那扎突然说道:“算只属于我们的秘密。

第二天上午林舟出发前往甬城的路上,因为马上搜索就在甬城开机了,本来原则上北电大一是不允许在外面接戏的,但是陈凯哥的电影主角就是打破规矩之一,所以林舟请假十分顺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