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安镇罐头厂,财务室。
办公室不大,靠墙摆着一排深棕色的木质文档柜,柜门上贴着泛黄的标签,标注着“记帐凭证”“财务报表”等类别。
正中央放着一张原木色的办公桌,桌面上摊着几本厚厚的帐本,旁边还放着一个墨水瓶和一沓空白单据,整个办公室弥漫着一股纸张和墨水混合的气味。
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女孩正低头看着文档,笔尖在纸上偶尔停顿,发出轻微的“沙沙”声。
突然,桌子上的电话“丁铃铃”地响了起来,她立刻放下笔,伸手接起电话,语气礼貌:“您好,这里是万安镇罐头厂。”
“我找李振国。”电话那头的女人声音带着点京城腔。
女孩愣了一下,随即回道:“李主管现在在车间呢,请问您怎么称呼?找他有什么事吗?”
“我是他爱人陈淑萍,麻烦你让他接一下电话。”电话对面的女人语气温和地说。
“哎呀,是婶子啊!”李红英瞬间松了口气,声音也亮了几分,“我是大营村李振生家的大闺女,李红英,您还记得不?小时候您还给我梳过辫子呢!”
电话那头的陈淑萍顿了顿,象是在回忆,片刻后才笑道:“红英啊!你怎么也来罐头厂了?”
“我之前在村里当代课老师,待遇不是很好,就托了哲哥的关系,来厂子里当会计了。”李红英的声音透着一股欢快劲儿,“婶子,您稍等一会儿,我这就去车间叫振国叔来接电话。”
“好,麻烦你了。”陈淑萍应了一声,挂电话前,心里突然冒出一丝羡慕,脑海里不自觉地闪过一句话: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她在京城纺织厂工作,对工厂里的情况很清楚。
普通工人的工作强度普遍很大,以前忙的时候,纺织厂的女工要三班倒,不仅要熬通宵,还要忍受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声和漫天飞舞的棉絮,工作环境恶劣。
相比之下,会计的工作环境就舒适多了,每天在办公室里记帐、核算,不用干繁重的体力活。
尤其是近几年普遍上调工资后,会计的工资涨了不少,比普通女工的工资高出一大截。
在她们纺织厂,想当会计的人挤破头,能坐上这个位置的,大多都是有背景的人。
不知过了多久,电话里传来李振国的声音:“喂,我是李振国。”
“他爸,是我。”陈淑萍连忙应道。
李振国听出是妻子的声音,笑着问:“媳妇,找我有啥事儿啊?这会儿打电话过来。”
陈淑萍尤豫了一下,语气有些为难:“确实有点事儿,你那边说话方便吗?”
“方便,我这会儿刚从生产线下来,旁边没人,你说吧。”李振国的声音顿了顿,似乎察觉到妻子的不对劲,微微蹙起了眉头。
“哎————”陈淑萍轻轻叹了口气,随后把王婷可能要出国留学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丈夫。
李振国听完,先是沉默了几秒,随后问道:“这事老二知道吗?”
“知道,婷婷已经跟老二说了。不过,老二担心婷婷一个人在国外不安全,不太赞同她出国。但我姐和我姐夫怕眈误婷婷的前程,一心想让她出国留学。”陈淑萍语气无奈地说。
李振国又问:“那你是怎么想的?”
陈淑萍有些无奈:“这事太突然————我也没个主意。”
李振国说道:“要我说,你还是劝劝大姐和姐夫,还是别让婷婷出国了。一个女孩子家,孤身一人在国外,太不安全了。”
陈淑萍却有些顾虑:“话是这么说,但我怕眈误了孩子的前程。万一以后孩子后悔了,埋怨咱们咋办?”
李振国沉默了片刻,突然说道:“媳妇,你还记得张玉红吗?”
陈淑萍愣了一下,随即叹道:“哎,好端端的,提她干啥?”
李振国没管妻子的情绪,继续说道:“当年她那个知青丈夫回城的时候,说好了一年内就把她和孩子接去bj,结果她等了三年,连一封信都没收到。
后来日子实在过不下去,只能带着孩子改嫁了。
这还是结了婚、有了孩子的情况,而且两地距离也不算特别远。
婷婷要是去了国外,以后回不回来都不好说,我觉得这事不能这么办。”
陈淑萍听了,也跟着叹气:“你说的也是。咱们当初撮合两个孩子在一起,也是盼着他们能好好的,谁能想到会出这么个事儿。”
李振国语气严肃地说:“既然是咱们介绍两个孩子认识的,这事咱们就得管,至少得把话说清楚。”
他顿了顿,又叹道:“要是婷婷真不声不响地出国了,以后我哥和我嫂子问起来,我咋跟他们交代啊?”
陈淑萍无奈道:“可我姐现在一门心思盼着婷婷出国,觉得这是给家里长脸的事儿,估计咱们说的话,她也听不进去。”
李振国皱了皱眉,说道:“不管她听不听,咱们作为两个孩子的媒人,都得把这事摆到台面上说清楚。她要是听劝,那最好:要是不听,以后两个孩子真出了矛盾,她也别来怪咱们没提醒。”
“行,我听你的。”陈淑萍不再纠结,点头应道。
“那我先把厂里的活安排一下,尽快回一趟家,把这事解决了。我先挂了啊。”李振国说完,就挂断了电话,脸上却依旧带着愁容。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一阵汽车引擎的声音,由远及近。
李振国走到窗边,撩开窗帘一角往外看,只见一辆白色轿车开进了厂区。
他心里“咯噔”一下,暗道:这孩子估计是坐不住了,八成是来找我拿主意的。
车间内,谢厂长也听到了汽车声,从办公室里走了出来。
看到李哲从车上下来,他立刻笑着迎了上去,热情地说:“李总,您来了!”
李哲从口袋里掏出一盒烟,递给谢厂长一支,笑着说:“在广播电台做黄桃罐头宣传gg的事,我已经联系妥当了,十月十五号,广播电台就会开始播放咱们公司的gg。
谢厂长,招聘销售员的事进展得咋样了?”
谢厂长接过烟,夹在耳朵上,连忙回道:“李总,都谈好了!那些人都特别乐意添加咱们公司,早就盼着了,随时都能来上班。”
李哲低头看了一眼手表:“gg播放之前,铺货的工作必须完成,时间挺紧张的。您能不能现在就把招聘的销售人员叫过来,咱们今天就把销售的具体工作定下来?”
“没问题!我现在就去联系他们!”谢厂长撂下一句话,就推着旁边的自行车匆匆离开了。
李振国见状,从屋里走了出来,走到李哲身边,问道:“谢厂长这是急急忙忙地去哪了?”
李哲把刚才和谢厂长的对话简单跟李振国说了一遍。
李振国听完,心里的石头稍微落了地,松了口气说:“原来是这么回事,我还以为有啥急事呢。”
李哲话锋一转,问起了生产的事。“二叔,这几天生产酸黄瓜罐头还顺利吗?有没有遇到啥问题?”
“挺顺利的,一切都按部就班,没出啥岔子。”李振国笑着回道。
李哲点点头,说道:“二叔,您去车间把手里的活安排一下,一会儿咱们一块跟新招聘的销售员聊聊,也认识一下。”
“好嘞,我这就去。”李振国应了一声,转身往车间方向走去。
一个小时后,谢厂长骑着自行车返回了罐头厂,身后还跟着两男一女,三人都穿着朴素的外套,手里提着简单的布包,看起来精神头很足——三人都是万安镇罐头厂以前的销售员。
这三个销售员是按照李哲的要求挑选的:年龄都不超过三十岁,嘴皮子利索,做事勤快肯干,而且都有多年的销售经验。
谢厂长把自行车停在办公楼门口,带着三人往楼里走,一边走一边低声叮嘱:“你们应该都认识李总吧?一会儿见了他,态度要躬敬,但也别畏畏缩缩的,大大方方的就好。
另外,李总这个人比较务实,最看重工作态度,你们说话做事都得踏实点。”
“好的,谢厂长,我们记住了。”三人纷纷点头应道,语气里带着几分紧张和期待。
谢厂长走到一间挂着“好滋味公司经理办公室”牌子的门口,抬手轻轻敲了敲门。
“进来。”办公室里传来李哲的声音。
谢厂长推开门,带着三人走了进去,侧身对李哲介绍道:“李总,这就是我新招聘的三名销售员。”
“李总好!”三名销售员异口同声地打招呼,目光落在李哲身上,带着几分敬畏。
李哲放下手里的文档,抬起头打量着三人:走在最前面的男子,约莫二十八九岁,穿着一件蓝色的卡其布外套,头发梳得整齐,脸上带着几分干练,一看就是常年跟人打交道的。
中间的男子年纪稍小,大概二十五六岁,穿着灰色的夹克,身材微胖,脸上带着笑容,看起来很亲和,让人容易产生好感。
最后的女子,二十四五岁的样子,穿着一件米色的针织衫,扎着低马尾,高高瘦瘦,算不上很漂亮,但有股灵俐劲儿。
“你们好。”李哲站起身,做了个请坐的手势,笑着说:“别站着了,坐下说话吧,旁边有沙发。”
随后,李哲从办公桌抽屉里拿出一包中华烟,拆开后给给两个男销售员分烟,又对着女销售员问:“你会抽烟吗?”
“谢谢李总。”女销售员也接过烟,熟练的点了一根。
李哲自己也点了一根烟,走到沙发旁坐下,吸了一口烟,缓缓问道:“你们以前都是在万安镇罐头厂做销售的?”
“是的,李总,我们在厂里做销售都有四五年了。”三人中年纪最大的男子率先回应。
谢厂长在一旁提醒道:“你们三个先各自做个自我介绍,把自己熟悉的业务范围跟李总说说。”
张鑫立刻点点头,看着李哲说道:“李总,我叫张鑫,以前是万安镇罐头厂销售科的副组长。
我主要负责跑市区的销售渠道,像百货商场、供销社还有副食品市场,我都跑遍了。跟那些商场、供销社的负责人都很熟,沟通起来会很顺利。
而且这些渠道都是老百姓日常购物的主要场所,复盖的人群广,销量也有保障。”
接着,中间那个微胖的男子也开口了:“李总,我叫王超,家是杨马村的。
我对万安镇周边乡镇的代销店和农贸市场特别熟悉,以前主要就是跑这些地方。
那些代销店的老板、农贸市场的摊主,我都认识,知道他们的进货须求,铺货应该没问题。”
最后,那个女子说道:“李总,我叫马姗姗。我以前主要负责连络商品批发商,就是把咱们厂的罐头批发给各地的食品批发商,借助他们的销售网络,把产品卖到外地去,扩展外地的市场。
像周边的县城、乡镇,还有邻市的一些批发商,我都有联系。”
李哲一边听一边点头,心里对三人的业务范围有了大致了解,随后开口说道:“咱们公司的情况,你们应该也听说过一些,之前主要是做罐头出口苏联的生意,国内市场基本没怎么涉及。”
他吸了一口烟,继续说道:“现在公司多生产了一批黄桃罐头,打算开拓国内市场。
之前我也听谢厂长说过,万安镇罐头厂以前在国内销售上遇到过困境,主要问题还是罐头品牌知名度太低,老百姓不认可,所以销量一直上不去。”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这次联系了廊方市广播电视台的朋友,通过他的关系,拿到了广播电台黄金时间段的宣传gg。
这个月十五号,就会正式播放咱们公司黄桃罐头的gg,到时候整个廊方市的老百姓都能听到。”李哲说着,目光扫过三人,观察着他们的表情。
见三人都露出期待的神色,李哲继续说道:“距离gg播放还有十二天,我希望在这十二天里,咱们公司的黄桃罐头能在廊方市的主要销售渠道都铺好货。
你们在铺货过程中要是遇到什么困难,都可以跟我说,咱们一起想办法解决。”
三名销售员对视了一眼,张鑫先开口说道:“李总,因为我们以前就跟这些销售商打过交道,关系都比较熟,十二天的时间铺货,问题应该不大。
不过有个情况得跟您说一下,根据我们以前的经验,罐头在没打开知名度之前,销售商一般都不愿意直接进货,只会同意寄售,而且是一个月一结帐。
另外,如果寄售的罐头在一周内销量不好,他们就会直接下架,换成其他产品。”
“没问题,寄售模式可以接受。”李哲很干脆地应了下来,随后问道:“那你们打算重点在哪些渠道铺货?有没有具体的计划?”
张鑫想了想,回道:“既然gg是在廊方广播电台播放,宣传范围主要是廊方市及周边地区,那咱们铺货也应该重点针对廊方地区。
我觉得可以先复盖廊方市区的国营商店、副食店、供销社,还有周边乡镇的农村农贸市场和代销店。
这样老百姓听到广播后,出门就能买到咱们的罐头,能最大程度利用gg的宣传效果。”
李哲点点头,觉得这个计划很合理,又问道:“薪资方面,你们有什么要求吗?或者说,希望是什么样的薪资模式?”
张鑫和另外两人对视了一眼,随后说道:“李总,我们都是冲着咱们公司的发展来的,薪资方面,想先听听您的安排。”
李哲笑了笑,说道:“既然你们这么说,那我就直说了。
因为销售岗跟普通岗位不一样,收入得跟业绩挂钩,所以基本工资会比普通工人少一些,每个月基本工资是四十元。
不过除了基本工资,还有额外的出差补助和奖金——奖金分四个档次,三十元、六十元、一百二十元、二百元。
咱们公司刚开展国内业务,销售体系还不完善,这段时间的奖金就按你们铺货的渠道数量来定,铺的渠道越多,奖金越高。
等以后公司发展稳定了,工资制度也会再调整。你们要是有什么想法或意见,也可以直接跟我说。”
自从万安镇罐头厂停工后,张鑫他们已经一年没正经工作了,如今有份能糊□的活,还能拿高额奖金,心里早就乐开了花。
三人连忙表示没有意见,还一再保证会好好干,尽快完成铺货,感谢李哲给他们这个工作机会。
李哲又跟三人聊了几句具体的铺货细节,随后谢厂长便带着三人离开了办公室。
李振国一直没走,等办公室门关上,才开口问道:“老二,你婶子刚才给我打电话,说王婷要出国留学?”
李哲点头:“是有这么回事。出国留学本身是好事,但我觉得国外太危险,劝她暂时别去,等过几年国内经济发展起来了,以后出国的机会多的是。”
李振国叹了口气:“王婷回家后,也是这么跟她父母说的,可她父母不同意,还硬拉着她去学校报了名,参加了交换生的留学项目。”
李哲眉头微微蹙起——其实,倒是能理解王婷父母的想法。
别说是这个年代,就算是三十多年后,要是孩子有去美利坚常青藤名校公费留学的机会,做父母的恐怕比范进中举还高兴,恨不得让全天下人都知道。
但这并不符合他的意愿,他并不希望王婷出国。王婷出国留学能得到的东西,他以后同样能给她,甚至能给她更多、更好的。
虽然这想法听起来有些自私,但重活一世,要是连这点“自私”都做不到,那他上一世岂不是白活了?
李振国拍了拍李哲的肩膀:“别着急,明天上午咱们就回京城,你再找婷婷谈谈,我和你婶子去王家问问,就算劝不动,也得把话说明白。”
“二叔,明天不成,天气冷了,蔬菜大棚要盖棚膜了,这件事耽搁不得,我得亲自盯着,得忙过这几天才能回京。”
在李哲心里,王婷的分量确实不轻,可比起自己刚打拼出来的事业,这份喜欢终究还是要往后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