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乐文小说网 > 三国:岭南王的种田日常 > 第三十一章 士家兄弟夜话定南疆

第三十一章 士家兄弟夜话定南疆

交趾丰收,郡中尽是一片欢声笑语。

太守府书房内的烛火,噼啪一声,将正凝神于地图之上的士燮惊醒。

他揉了揉有些发胀的眉心。

窗外,水声不断。

这声音,如今已成了他治下交趾最令人安心的背景。

脚步声自身后响起。

无需通传,能在此刻直入他书房的,唯有血脉至亲。

“大哥。”

三道声音几乎同时响起,带着不同的音色,却同样的躬敬。

士燮转过身,脸上自然地浮起一丝笑意。

来的正是他的三位弟弟。

二弟士壹、三弟士?、四弟士武。

士壹年岁最长,性情也最是沉稳。

已有几分能独当一面的气度,此刻看着兄长眼下的青黑,忍不住道。

“大哥,公务虽要紧,也需顾及身体。夜深了,还不歇息吗?”

士?则更跳脱些,目光早已被案几上那幅新绘的、标注了密密麻麻符号的交州及岭南周边局域图所吸引。

“大哥又在谋划大事了?可是要对荆州那边用兵?”

他年轻气盛,对凌操的练兵成果羡慕不已。

总盼着能真刀真枪建功立业。

年纪最轻的士武,性格略显内向。

虽未说话,却已默默地将手中提着的食盒打开。

里面是一碗还冒着丝丝热气的莲子羹,轻轻推到士燮面前。

这是他来之前特意让后厨准备的。

看着三位弟弟真挚的关怀,士燮心中那因应对各方压力,稍稍松弛了些。

他示意三人坐下。

自己先端起那碗温热的羹汤,舀了一勺送入口中,清甜的味道熨帖着脾胃。

“用兵?还不到时候。”

士燮放下羹碗,回答了士?的问题,目光重新落回地图上。

“刘景升打着‘教化’的旗号,派来一群摇唇鼓舌的儒生,又暗中卡我们的铁器牛马,边境上纵容豪强挑衅,无非是想软硬兼施,让我们自顾不暇,无力北望。”

他手指点在地图上交州与荆州接壤的边界。

“此刻若动兵,正中其下怀。”

“我军新练,虽具雏形,然甲胄兵器尚未齐备,水军更是空白。荆州带甲数万,楼船千百,岂是易与之辈?”

“此时开战,无异以卵击石。”

士?闻言,脸上兴奋稍褪,但仍有些不甘心。

“难道就任由他们如此欺压?那些荆州来的书生,整日高谈阔论,暗讽我交州是蛮荒之地,听得人憋气!”

“憋气?”

士燮笑了笑,看向士?,眼神中带着引导,“?弟,那你觉得,该如何让他们闭嘴?”

“我……”士?语塞,他惯于冲锋陷阵,于此等文事交锋却非所长。

一旁沉稳的士壹接口道。

“许文休先生近日连续开坛讲经,与荆州儒生辩论,屡屡挫其锋芒。交州士子仰慕许先生名望风骨,心更向我太守府。”

“大哥此策,以文对文,高明至极。那些空谈之徒,没了市场,自然灰溜溜离去。此乃不战而屈人之兵。”

士燮赞许地看了士壹一眼。

“壹弟看得透彻。治国安邦,并非只有刀兵一途。文化认同,有时比刀剑更能收服人心。”

“刘表想用文化渗透来瓦解我们,我便用更高的文化标杆来反击。”

“许靖先生,便是我们眼下最锋利的文化之刃。”

他顿了顿,语气转为深沉。

“至于经济封锁,边境摩擦,固然令人恼火,却也是鞭策。逼着我们不得不更快地打通与江东、与海外的商路,逼着我们更努力地钻研技艺,炼出更好的铁,造出更多的船!”

他的目光扫过三位弟弟。

“我们要做的,不是逞一时之勇,而是要继续埋头苦干,种好我们的地,练好我们的兵,打造我们的利器。”

“待我们粮仓满溢,兵甲精良,内部铁板一块之时……”

他的手指重重地点在交趾的位置,然后缓缓向外划出一个圈。

“这岭南之地,乃至更遥远的地方,该由谁说了算,便不是他刘景升能左右的了。”

这番话,说得平静,却蕴含着巨大的野心和绝对的自信。

让士壹、士?、士武三人的呼吸都不由自主地急促起来。

他们仿佛看到了大哥描绘的那幅蓝图。

一个强大、富庶、不再受制于人的士家基业。

士武忍不住轻声问。

“大哥,我们……真的可以吗?中原那么多英雄……”

“中原?”

士燮轻轻哼了一声。

“董卓霸京师,关东诸候所谓‘讨董联盟’,各怀鬼胎,倾刻间便会分崩离析。”

“袁绍、袁术、曹操、公孙瓒……哪一个不是野心勃勃之辈?”

“他们此刻的目光,都盯着雒阳,盯着那个有名无实的朝廷,盯着彼此的地盘!”

“谁有暇顾及这远在天南的交州?”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

“这便是我们的天时!中原大乱,朝廷政令不出雒阳,这岭南之地,已成事实上的权力真空!”

“父亲当年为我们士家攒下的基业,数千忠心部曲,七郡之地盘根错节的势力,便是我们的根基!”

他猛地回身,目光如炬,看向三位弟弟。

“如今,水车、陂塘让我们得民心、积粮草。百工坊、水力应用让我们强筋骨、利器械。许靖先生让我们聚人望、正名分。”

“凌操等壮士让我们握刀兵、保境安民……一切皆在向好。”

“我们所缺的,唯有时间,和一点点……等待风起的耐心!”

书房内一片寂静,只有烛火摇曳。

士壹深吸一口气,率先起身,拱手道。

“大哥深谋远虑,弟不及万一。但有所命,无有不从!”

大哥的眼光和手段,早已超越了父辈的守成,正在开创士家前所未有的局面。

士?也激动地站起来,脸涨得通红。

“大哥!我明白了!我不再急躁!你让我练好兵,我就练好兵!你指哪儿,我打哪儿!”

士武虽未说话,却也用力点头。

看着斗志昂扬的弟弟们,士燮心中欣慰。

他走回案前,手指再次点在地图上几个关键位置。

“壹弟,你性情沉稳,长于协调。苍梧郡乃交州北大门,与荆州接壤,位置紧要。”

“我意让你多加历练,协助苍梧太守处理政务,尤其要密切关注荆州动向,安抚边境民心,可能胜任?”

士壹精神一振,肃然道:“必不负大哥所托!”

“?弟,”

士燮看向跃跃欲试的士?。

“你骁勇善战,便去凌操军中,做个校尉。并非让你去享福,要从底层做起,虚心向凌操学习练兵、战阵之法。”

“我要你将来能独领一军,为我士家镇守一方,可能吃苦?”

“能!太能了!”

士?大喜过望,几乎要跳起来,“大哥放心!我定好好跟凌统领学,绝不给你丢脸!”

最后,他看向最小的士武。

“武弟,你心细缜密,便留在交趾,协助桓邻处理工巧曹与百工坊的一应物资调度、帐目核查。”

“这是我们强基固本的要害,所需钱粮物料浩大,绝不能出半点纰漏,可能做到?”

士武没想到自己也被委以重任,愣了一下,随即白淅的脸上泛起红晕,郑重地点头。

“大哥,我……我一定仔细仔细再仔细,帮桓长史看好家当!”

兄弟四人相视而笑。

士燮拍了拍弟弟们的肩膀,最后道。

“如今之势,于我士家,乃千载难逢之机。”

“中原群雄逐鹿,无暇南顾,正是我们乘风而起之时。切记,戒骄戒躁,沉心发展。”

“广积粮,缓称王。这岭南的天,迟早要变上一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