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乐文小说网 > 三国:岭南王的种田日常 > 第一百二十一章 刘备到来

第一百二十一章 刘备到来

鸣金声仓皇响起,残馀的袁术骑兵如蒙大赦。

再也顾不得阵型,纷纷调转马头,向着来路亡命奔逃。

“追!”

关羽岂肯放过如此良机,青龙刀向前一挥,率领士气正盛步卒衔尾追杀。

虽然步卒追骑兵困难,但溃败之敌已无战心,沿途又被藤甲骑不断用弩箭“点名”,丢下了大量尸体和伤员。

赵云见大局已定,也率部添加了追击。

但他目标明确,并非为了多杀伤几个小卒,而是紧紧盯住了被亲兵簇拥着的陈兰和雷薄。

“陈兰休走!”

赵云清叱一声,白马四蹄腾空。

速度远超寻常战马,如同离弦之箭,直扑敌军内核。

陈兰听得身后马蹄声急,回头一看。

只见那白袍杀神又追了上来,吓得魂飞魄散,拼命抽打战马。

雷薄更是面色惨白,伏在马背上,只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

赵云马快,眼看又要追上,他再次挂起长枪,取下劲弩,略一瞄准。

“咻!”

一支弩箭如同毒蛇出洞,直奔雷薄后心。

雷薄听得恶风,下意识侧身躲避,却忘了自己肩部有伤,动作一滞。

“噗!”

弩箭精准地射入他右肩胛骨,穿透而出。

雷薄惨叫一声,再也支撑不住,直接从马背上栽落下去,生死不知。

陈兰听得雷薄惨叫,更是心胆俱寒,连回头看的勇气都没有,只是伏在马背上没命地狂奔。

赵云见状,知道穷寇莫追,且已重创敌军两员大将,目的已然达到。

他勒住战马,举起银枪,示意停止追击。

五百藤甲骑令行禁止,瞬间停下,重新在他身后列队。

虽然经历一场激战,但队形依旧严整,只是人马呼吸略显急促。

这一场遭遇战,从清晨打到日上三竿,最终以关羽、赵云联军大获全胜告终。

陈兰、雷薄所部三千先锋骑兵,被斩杀、俘虏超过一千五百人,馀者皆溃散。

而关羽和赵云两部,伤亡加起来不足三百。

其中藤甲骑更是仅有十馀人轻伤,堪称一场辉煌的胜利。

当队伍押解着俘虏,携带着缴获的兵甲旗帜,凯旋回到安风津大营时,整个营寨都沸腾了。

留守的士卒和民夫涌到营门,看着得胜归来的英雄,发出震天的欢呼。

尤其是那五百深褐色藤甲骑兵,此刻在众人眼中,已不再是怪异的“蛮兵”,而是带来胜利的“天兵”。

士燮早已得到捷报,亲自站在中军帐外迎接。

看到关羽和赵云并辔而来,他脸上露出了由衷的笑容,快步迎上。

“云长将军,子龙,辛苦了,此战大捷,扬我军威,挫敌锐气,实乃可喜可贺。”士燮大喜。

这一仗,不仅解了安风津之围。

更重要的是,彻底打出了交州的威风,为他接下来的行动,赢得了筹码和尊重。

关羽翻身下马,对着士燮深深一揖,这一次,是发自内心的敬重。

“全赖士使君麾下赵将军与藤甲锐卒神勇,方能如此速胜,关某————拜谢使君援手之恩。”

他身后的刘备军将士,也纷纷向交州军投去感激的目光。

赵云亦下马行礼。

“府君谬赞,此乃将士用命,关将军指挥若定之功。”

当晚,安风津大营杀猪宰羊,犒赏三军。

虽然物资依旧匮乏,但胜利的喜悦冲淡了一切。

空气中弥漫着肉香和酒气,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中军大帐内,气氛更是热烈。

关羽、赵云、以及刘备军中的几位高级将领作陪,与士燮共饮。

关羽心情极佳,难得的话多了起来。

不断称赞赵云武艺高强,用兵如神,更对藤甲兵的装备和战术赞不绝口。

“赵将军那一手枪法,关某生平仅见,还有贵部儿郎的劲弩、短矛,着实厉害,若非亲眼所见,实难相信天下有如此精锐骑射。”

士燮微笑着谦逊几句,心中却甚是欣慰。

经此一役,关羽这关,算是彻底过了。

甚至,可能还赢得了几分超乎预期的友谊。

酒过三巡,气氛愈发融洽。

士燮见时机成熟,便旧事重提,不过这次语气更加委婉和深入。

“云长将军,今日之战,可见袁术军虽众,却并非铁板一块,纪灵麾下亦非全然效死。”

“然其势大,确非玄德公独力可支。燮前日所言,联合吕布之事————”

若是战前提起,关羽即便不翻脸,也必然脸色难看。

但此刻,他刚刚与赵云并肩作战,亲眼见证了“外力”援助的重要性,心态已然不同。

他沉吟片刻,丹凤眼中锐光闪铄,最终缓缓道。

“使君之言,关某细细思之,确有其理。吕布虽无义,然其勇武,并州铁骑之利,亦是事实。若————若其真能与我军同心,共御外侮,或许————或可一试。”

他顿了顿,语气转厉。

“然,若其心怀叵测,关某手中青龙刀,绝不饶他。”

士燮心中大定,知道关羽这里终于松了口。

他郑重道。

“将军放心,燮既提议此事,自有分寸。见过玄德公后我便启程前往小沛,一会吕温侯。”

“必陈说利害,使其知晓,唯有与玄德公携手,方能在这徐州乱局中求得一线生机。若其冥顽不灵————”

士燮眼中也闪过一丝冷意。

“那我交州,亦不会坐视盟友被小人算计。”

这话已是将交州与刘备捆绑,共同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姿态放得极低,诚意十足。

关羽闻言,心中最后一点顾虑也消散了,举起水碗。

“使君高义,关某以水代酒,敬使君,预祝使君小沛之行,一切顺利。”

“敬关将军!”

帐内气氛,至此达到高潮。

夜深席散,众将各自回营休息。

士燮与赵云并肩走在回帐的路上,夜风带着胜利后的微醺和一丝凉意。

“子龙,今日辛苦你了。”士燮看着身旁爱将,温声道。

“分内之事。”

赵云语气平静,“经此一战,刘备军中对府君与我等,当再无隔阂。只是那吕布————”

“吕布是一头猛虎,更是一个赌徒。”

士燮望着夜空中的疏星,目光深邃。

“他如今困守小沛,看似穷途末路,实则内心骄傲不减。对他,不能一味示好,亦不能过于强硬。需得让他看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以及————不容拒绝的实力。”

他顿了顿,嘴角勾起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

“今日安风津这一仗的消息,想必很快就会传到小沛。你说,当吕布知道,刘备得到了一支如此强力的外援,他会作何感想?”

“是更加忌惮,还是————看到了联手对抗更强敌人的可能?”

赵云若有所思。

“府君是想————借今日之战绩,作为与吕布谈判的筹码?”

“不错。”

士燮点头。

“空口白话,难以取信于吕布这等人物。唯有展现出让其正视的力量,我们的提议,才会被他认真考虑。”

“过几日的小沛之行,子龙,你与我同去。让这位飞将军,也见识一下,我交州俊杰的风采。”

“云,明白。”赵云沉声应道,眼中毫无惧色。

夜色渐深,安风津大营的喧嚣逐渐平息。

士燮与赵云刚回到帐前,还未入内,便听得营寨南方传来一阵由远及近的急促马蹄声。

听动静,人数似乎不少,打破了夜的沉寂。

两人对视一眼,皆有些讶异。

此时已是深夜,若非紧急军情,怎会有大队人马赶来?

很快,营门处传来一阵骚动,火把光芒晃动间,隐约可见一队风尘仆仆的骑兵涌入营中。

为首一人,身形不算高大,却自有一股沉稳气度。

即使在昏暗的火光下,那对标志性的硕大耳朵也清淅可见,不是刘备又是谁?

“是玄德公。”

士燮低声道,脸上露出些许意外,随即化为了然。

“看来下邳军务虽繁,玄德公心系前线,还是星夜赶来了。只是————比预料的晚了些。”

两人快步迎了上去。

刘备显然也看到了士燮和赵云,立刻翻身下马,将马缰扔给亲卫,快步走来。

他面带倦容,甲胄上沾着夜露,但眼神依旧温和明亮,看到士燮,脸上便绽开笑容,远远便拱手道。

“士使君,备来迟一步,未能亲迎,恕罪恕罪。”

他身后的孙乾、简雍,以及一员豹头环眼、燕颔虎须的黑脸猛将也纷纷下马。

“玄德公何出此言,军情紧急,燮岂敢劳烦玄德公远迎?”

士燮连忙还礼,语气恳切,“倒是玄德公星夜弛骋,辛苦了。”

关羽此时也闻讯赶来,见到刘备,抱拳道:“兄长。”

刘备上前握住关羽的手臂,用力摇了摇,目光扫过关羽,又看向士燮和赵云,眼中满是感激。

“云长,士使君,赵将军!安风津大捷,我已听闻。”

“若非使君与赵将军神兵天降,慷慨相助,我军危矣,此恩此德,备,铭感五内。”

说着,竟又对着士燮深深一揖。

士燮赶忙扶住。

“玄德公万万不可,同为大汉臣子,理当相互扶持。更何况,曹操势大,乃你我共同之患,相助玄德公,便是相助燮自己。”

这时,旁边的张飞按捺不住,声如洪钟地插话道。

“大哥,你就是礼数太多,士使君,俺老张听说了,你手下那白袍小哥,”

他铜铃大眼瞪向赵云,很是好奇。

“带着几百个穿藤甲的兄弟,把纪灵那厮的先锋杀得屁滚尿流?好家伙,真是好家伙,回头定要跟俺老张好好说道说道。”

他性子直爽,最佩服有本事的人,此刻看赵云是越看越顺眼。

赵云面对张飞这莽撞却真诚的夸赞,微微欠身,不卑不亢。

“张将军过誉,云愧不敢当。全赖关将军坐镇,将士用命。”

刘备笑着拍了拍张飞的骼膊。

“翼德,不可无礼。”

又对士燮道,“使君莫怪,我这三弟性子急了些。诸位,帐内叙话如何?”

众人自然无异议,重新回到中军大帐落座。

亲兵重新奉上热水。

坐定后,刘备解释道。

“使君见谅,备本该昨日便到,奈何临行前,下邳城内一些琐事缠身,加之探报说小沛方向似有异动,故耽搁了些时辰,让使君久等了。”

他语气平和,但士燮却从中听出了一丝不寻常。

“小沛异动”这四个字,显得格外意味深长。

“玄德公言重了,正事要紧。”

士燮不动声色,顺着话头问道,“却不知小沛那边,吕温侯近来可还安分?”

刘备轻轻叹了口气,眉宇间掠过一丝阴霾。

“奉先————唉,实不相瞒,自其寄居小沛以来,虽表面恭顺,然索要粮草军械甚巨,麾下并州狼骑亦时常与本地军民发生摩擦。”

“前几日,更有其麾下将领魏越,纵兵劫掠了附近一处村庄,虽未伤人命,却引得民怨沸腾。”

“备正为此事头疼,处置轻了,恐失民心,处置重了,又怕激怒奉先,致使联盟破裂————”

他这番话,既是诉苦,也是巧妙地告诉了士燮。

他与吕布之间的关系,并非铁板一块,甚至隐患重重。

士燮心中了然。

刘备这是在为后续可能的“联合”设置前提,也是在试探自己的态度。

他沉吟道。

“吕温侯性情如此,确难约束。然其勇力,确是对抗曹操、袁术不可或缺之力。燮斗胆进言,小不忍则乱大谋。”

“对于此等摩擦,或可严惩犯事士卒,抚慰百姓,但对温侯本人,还需以安抚为主,至少————在击退当前大敌之前。”

他看了一眼刘备的神色,继续道。

“至于粮草军械,我交州此番北上,除援助玄德公之外,亦备有一份薄礼,或可暂解温侯之需,以示我等结盟共抗强敌之诚意。”

刘备眼中精光一闪。

士燮这话,不仅理解了他的难处,更提出了实际的解决方案,甚至愿意分担一部分“成本”。

这份姿态,让他心中的戒备和疑虑又消减了几分。

他感慨道:“使君深明大义,思虑周详,备————佩服。只是要累及使君破费了。”

“玄德公客气,此乃燮分内之事。”

士燮摆摆手,话题再次回到内核。

“经此安风津一役,袁术锐气已挫,短期内应不敢再大举进犯。然曹操在兖州虎视眈眈,绝不会给我等太多喘息之机。

“燮意,待安顿好营中事务,便尽快启程前往小沛,与吕温侯一会,陈说利害,务必促成三方联手,共御曹贼。

“不知玄德公意下如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