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雨,女,刚过二十五岁,是一位活跃在豆瓣和微博的影视评论博主。
她因犀利毒舌的文风和对电影精准独到的点评,积累了不少忠实粉丝。
最近,改编自饶雪蔓同名小说的电影《左耳》在网络上热度拉满,连带著微博热上了好多次。
话题词从“刘煜跳擦边舞”到“左耳剧组快本营业”,再到“苏有鹏转型导演首秀”,轮番轰炸网友的关注。
作为原著党兼网际网路內容从业者,李欣雨当然不能错过这个“蹭热点”的绝佳机会。
坦白说,起初她对这类“青春疼痛”题材並不抱太大希望。
毕竟这两年不少同类型影片都落了俗套,“打胎”、“出轨”、“失忆”等等无聊的元素。
但架不住粉丝群里天天刷屏要她去看,主要是是她还是比较吃刘煜的顏,再加上里面的推广曲《陪你度过漫长岁月》也非常火,她还是买了首映场的票。
“我倒要看看,苏有鹏这位『蟹老板』导演到底能拍出点什么来。”
她打开豆瓣,隨手翻了翻短评,好坏都有。
有人大讚刘煜演技在线、顏值能打,是教科书级別的校园男神:
也有人怒批剧情狗血、人物行为动机莫名其妙,一出青春版甄传。
还有人说马总纯演得太骚气,太贱了,就会祸害良家妇男。
李欣雨对著电脑屏幕撇撇嘴,指尖在键盘上敲下一句:“看过再说。”
对她而言,別人的评价永远只是参考,自己的眼睛和感受才最真实一一哪怕最后真的是烂片,也能写出一篇吐槽文博读者一乐。
影院的灯光暗下来时,她从包里掏出笔记本和笔,这是她多年来的习惯,遇到戳人的台词或画面,总得记下来才安心。
龙標过后,海浪声先一步钻进耳朵,紧接著是一片蔚蓝的海。
荧幕上的陈都琳穿著一身蓝白校服,妈妈站在门口塞给她一份早餐,她一边接过来一边跑出门。
旁白缓缓响起:“医学上说,左耳靠近心臟
”
李欣雨在本子上画了个小耳朵,心想:“果然,左耳的设定是重点。”
镜头转到校园,陈都琳是个性格温吞、略有自卑的女孩,左耳天生失聪。
她跟著表哥胡厦骑车上学,红旗在后座飘扬,上面写著“决胜高考”。
突然,一个少年出现在校园的门口。
阳光落在他的肩膀上,刘煜回头一笑,那一刻仿佛整个世界都静止了。
陈都琳呆愣住,重心不稳摔倒在地。
影院里女生低声惊呼一片。
“啊啊啊刘煜太帅了!”
“这也太像小说里的校园男神了吧!”
李欣雨勾了勾唇角,心想这或许会成为电影的名场面,手指在本子上写下一句:
“刘煜回头一瞬,照亮一生。
剧情推进到“坏女孩”马总纯的登场。
波浪长发、大红唇、一身渣女妆容,在灯红酒绿的酒吧中翻起舞。
“是马鳃纯!这妆容好好看呀!”
前排的女生惊讶地低语。
“听说这段舞刘煜教的,他俩还特意排练了很久。”
“哈哈哈,刘煜还挺妖嬈的!”
李欣雨听著身边人的窃笑,嘴角也不自觉弯了起来。
她记下这场戏:马总纯的这个妆造和舞蹈,但確实抢眼,有可能会火。 她在一眾清纯高中生中显得格外“危险”一一也正因如此,她能轻易攻陷刘煜的防线。
接下来是青春片標配:篮球赛、打架、爱情初萌·—-热血与荷尔蒙交织。
欧毫和刘煜脱掉球衣的那一刻,全场气氛被点燃。
女生发出连串惊呼,李欣雨甚至还听到咽口水的声音。
李欣雨低头写下一句:“腹肌是青春电影的通用货幣。”
隨后剧情急转直下,马总纯在欧毫的唆使下接近刘煜,两人从青涩的拉手,
到酒吧的墮落,再到马总纯將“黑料”撒上网上,刘煜从学霸男神沦为全校眾矢之的。
电影院里议论声骤起。
“马总纯好贱。”
“欧毫才是混蛋吧,自己有创伤就毁別人?”
李欣雨没有参与议论,她在纸上写下:
“青春,有时並不是自我选择,而是命运的推。”
隨著马总纯的车祸、陈都琳针对欧毫、陈都琳与欧毫的和解、欧毫的懊悔与赎罪。
陈都琳和欧毫两人在马总纯的墓碑前,《左耳》进入情感高潮。
欧毫询问了陈都琳,马总纯最后说了什么。
陈都琳沉吟了一阵告诉他:“我爱你,但是我们都对不起刘煜。”
欧毫痛哭流涕,是的,他害死自己最爱的女人,也害了一个与非常无辜的刘煜。
整部电影像一场青春祭奠仪式,將每一个角色推到痛苦的十字路口。
“原来好女孩和坏女孩的界限,从来不是绝对的。”
她在笔记本上划了一条线,又添了一句:“就像左耳听不见,却能装下最隱秘的心事。”
电影尾声,学校中两人跟班主任询问刘煜的近况。
从班主任口中的得知刘煜竟然一直在匿名往学校帐户打一笔钱,专门用於学生的性教育和心理辅导。
两人心中非常的愧疚,当年陈都琳是旁观者,欧毫是施暴者。
《如约而至》的旋律响起,刘煜在学校天台遥望昔日旧人,眼神里盛满了复杂的情绪。
“人生里看似偶然却又必经的告別,无约而至,无人可免。”
这句歌词像一把钥匙,打开了观眾心底的某扇门。
有人悄悄低头拭泪,有人轻轻嘆气,李欣雨也沉默了许久。
散场灯光亮起时,所有的人都没有离场,因为大家都知道后面有著彩蛋。
此时萤屏上出现了当时刘煜他们当时第一天进组时,刘煜因为“破冰游戏”输了之后的表演。
只见刘煜抱著吉他席地而坐,对面就是陈都琳。
他目光深情的唱著《几分之几》:
“那一天你走进了我的生命”
“谢谢你成为了我的几分之几”
不少的人之前都没有落泪,但是在看到这里的时候没有绷住,就像是电影中两个刘煜和陈都琳再次相遇一般。
他唱了自己心声,也唱出了陈都琳的心声,两个人都是对方生命中的光,也是对方中的几分之几。
李欣雨静静的听著这首歌,合上笔记本,封面被指尖无意识地蹭出了一道浅痕。
她掏出手机,在粉丝群里发了条消息:
“《左耳》不算神作,但或许,每个有过兵荒马乱青春的人,都能在里面找到一点影子。”
消息刚发出去,就弹出一连串回復,有人问她欧毫和刘煜谁演得更好,有人纠结马总纯的结局太意难平,还有人说想起了自己当年藏在日记本里的名字。
李欣雨笑了笑,起身走出影院,晚风拂过脸颊时,她仿佛听见了十七岁那年,自己对著风说的那句没头没尾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