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六国来说,这可能还真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这时候的白起还没有磨练出杀神的尖锐锋芒,对于六国来说,不过是个再寻常不过的将领罢了。
秦胜接着道:“六国此次合纵抗秦,就算不能灭了秦国,若能将她打残,对六国也是百利而无一害。”
楚易安一脸欣慰的看着秦胜,眼泪汪汪:“我家小胜子就是优秀啊,通过书里这么浅薄的描写还能看得这么透彻。”
秦胜:
秦淮书没忍住笑了一声,跟着调侃道:“对啊,我家小胜子从小就这么优秀。”
秦胜:
秦胜翻了个白眼:“你俩真的够了。”
楚易安咳了一声收了笑:“夸你呢,真的。”
她跳过这个话题,继续说书。
六国大军压境的消息传到咸阳,几乎是顷刻便引起了恐慌。
六国商人们争相收拾东西准备逃离,老秦人们纷纷组建队伍扛着农具要与联军拼命。
宣太后柔和又不失刚强的一系列政策飞快下发下去,行之有效的制止了这种从各地升起来的暴动。
不止如此,在秦昭王担心白起过于年轻不能领兵,怕落败时,宣太后更是力挺白起。
她告诉嬴稷,每一场战争都有风险,并不是必须有必胜的把握才能出兵。
若说之前在书里并没有如何描写宣太后的智慧,到这里几乎是将她的智慧和胆魄尽情的展现了出来。
这不只是一个有头脑的女人,她清楚的知道秦国要面临什么。
在嬴稷拿不定主意的时候,她敢站出来担风险拍板做决定,重用白起这个年轻的将领。
刚做下决定还没下命令,白起就被人从外头抬了进来,简直吓得几个人心都差点跳了出来。
生怕白起有个好歹。
好在白起只是出去探查军情过于劳累,很快便醒了过来。
与众人一番商议后,宣太后将自己的马给了白起,送他回蓝田大营。
白起飞身坐上那匹红马,火速出宫。
六国联兵攻秦,大部队都来了,齐王却悄悄率领二十万大军攻打宋国去了。
甘茂给他提供了新的思路。
攻打宋国怕其他国家趁势攻打齐国,也怕秦国从中作梗。
那你们打起来,我不就能安心灭宋了吗?
我简直太聪明了。
秦胜:
秦淮书:
兄弟俩几乎是同时闭了闭眼,所以他把局势搞成这样,就是为了灭掉宋国?
难怪对齐王来说这一仗输赢无所谓,他一开始的目的就不是秦国。
能灭了秦国最好,灭不了也无所谓,啃下宋国他就赢了。
只是这样一来,驻守在函谷关外的六国联军,要乱了。
谁能看着宋国这块肥肉被齐国独吞?
这时候攻打宋国,齐王真不怕联军回过头来攻打齐国吗?
收到消息的孟尝君面色惨白,当即决定违反王令,领兵撤出。
齐国大军趁着夜色悄悄撤了,孟尝君留下断后,却又听到秦军袭击三晋的消息,喜得差点跳起来。
魏赵韩三国与秦国纠缠,根本顾不上齐国,他怎么能不开心?
于是立马率人支援三晋,只是一出去就遇上了白起亲自带领的几万人马,三国军队被杀得血流成河,他又带着齐军溜了。
如同一只狡猾的狐狸,欺负白起人手,不能歼灭齐军主力。
天光大亮,函谷关外早已没了联兵。
要么死在秦军利刃之下,要么早已逃之夭夭。
一场灭国大战被白起利用智慧和勇猛化解了去。
这一战不仅守卫了秦国,打出了大将白起的赫赫威名,更是开启了他正式走向神坛的传奇人生。
只是这一战也彻底把山东六国打成了一锅粥。
战争一结束各家纷纷派人来齐国要求瓜分宋国土地,否则他们将举兵攻齐。
明明是联兵讨秦,你卖了我们去打宋国,置我们于不顾,让我们二十四万大军全军覆没,怎能让人不生气?
但齐王嚣张得很。
非但把那些特使全给打了出去,还放言我在这等着,你来打我呀。
旬日快马急报:赵魏韩楚联兵四十万,要攻打齐国。
秦胜:
秦淮书:
第235章 小路啊,这就是你的不是了
虽然齐王很无耻,但这仗到底也没打起来。
山东六国没打,白起和魏冉却精心策划了一场针对魏国的突袭。
趁着他们大乱,这时候偷袭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于是白起率领大军夺下了魏国大大小小六十多座城池,并设河东郡,白起因此受封上将军。
随后他又南下攻楚,在极短的时间内便拿下了楚国长江上游的土地。
江水浩浩,大军乘船而下,直逼郢都。
几乎是一夜之间便将郢都拿下,楚怀王不得不带着众臣迁都。
眼瞅着好不容易稍微安定下来,秦国却派来特使,邀请楚怀王武关三十里外议和。
楚怀王欣然前往,然后便被带到秦国关了起来。
在楚人的帮助下终于有了那么点离开的希望,谁知却死在了秦军的包围之下。
楚怀王死去的消息很快传回楚国,年迈的屈原痛苦不堪,投江自尽。
楚易安一口气说完,稍微松了口气。
盯着秦胜奋笔疾书,写了好一会才停下。
今天晚上的内容看得秦胜感慨挺多的。
秦国从防守到主动出击,白起这个年轻的将领未尝一败。
不管是他的军事才能还是在战场上表现出来的勇猛都给了他很大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