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乐文小说网 > 我一绿茶绑定人夫系统?不合适吧/夫君吸男我吸女,满城男女打光棍 > 第278小章

第278小章

张仪赶忙回去找了司马错。

司马错深知武将只能用一朝的道理,他得辞官才能保全自己。

连司马错都要走,张仪想了想后,也觉得他已经不适合再留在秦国。

他这样的人只有嬴驷能用,新君上位他要是不走,只能跟新君相互掣肘,与其如此,还不如早点离开。

打定主意后张仪很快呈上了辞官书,任凭嬴荡如何挽留都毅然决然的离开了咸阳,归隐去了。

至此,大秦帝国第二部 的内容到此结束。

秦胜看了眼天色,尚且还早,只是嬴驷都死了,嬴荡即位了,秦胜觉得今日的内容已经差不多。

正想放下笔时,楚易安忙道:“别急,咱再写一位,这位死得快,很快就能写完。”

秦胜:

秦胜噎了一下:“有多快?”

楚易安嘿嘿笑了笑,没有回答,而是赶忙说起后边的内容来。

秦武王嬴荡即位后,封了他的老师甘茂为丞相,兼任上将军。

下令攻打韩国宜阳,等打通三川后,再攻打洛阳周王室。

在这场大战中,白起充分展现了自己的谋略和智慧,一举攻下了宜阳,随后请秦武王驾临宜阳,东进周氏。

嬴荡来了后升白起为前军副将,代行使主将职权,其他人也都按功封赏。

随后嬴荡下令发兵洛阳。

虽然到了洛阳,但是嬴荡并没有立即攻打,而是先去拜见了周王。

在与周王喝酒闲聊时,嬴荡看着那九口大鼎问周王,九鼎神器有多重?

少年周王告诉他,没有人知道鼎的重量。

嬴荡大笑,不知道多重?一试便知,于是大步走到了九鼎前,要将九鼎搬回咸阳。

秦国两位孟勇的大力神先后上去举鼎,却无一人成功不算,还送了性命。

雍州大鼎就这么伫立在那里,上边都是鲜血。

这一幕看得围观的人惊愕骇然。

嬴荡亲自上前,要举鼎扬威。

所有人都劝他三思而后行,连白起也在劝。

可惜怎么劝都不听,秦武王上前大吼一声,将鼎举起来半尺,缓缓向上。

这一幕看得围观的人都震撼不已,可举起来的鼎却在此刻轰然落下,切向他的大腿,全场骇然。

这血腥的一幕是所有人都没料到的,可又好像,又有所预料。

白起和甘茂立即围了上去,将嬴荡交给甘茂后,白起让人守住城门,不许任何人进出。

甘茂下令班师回朝,黑色的铁蹄大军停止了前进,整个洛阳都在祭拜那口雍州大鼎,真乃神器,护佑周王。

尽管尽了所有努力,但是嬴荡还是死了。

只是在死之前,撑着一口气他做好了最后的安排。

首先是传位庶弟嬴稷,可嬴稷还在燕国,白起需得先去将人接回来。

随后封白起为主将,还将兵符交给了他。

这位秦武王在位仅四年时间,对于他的举鼎而亡,后世评价很多。

有人骂他莽夫,也有人说他是为了争回秦国的尊严。

可不论何等缘故,他都已经死去,在位四年之内好似也没能留下太多东西,只有他举鼎而亡的事迹广为流传。

楚易安的声音戛然而止,这位大秦帝国创作以来活的最短的秦国君王在历史上好像就留下了那四个字。

秦胜和秦淮书都有些不知如何评说。

离谱吗?

离谱。

讲逻辑吗?

不是很讲,毕竟正常的逻辑不会有人想到要去举那么重的鼎。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让人好生唏嘘。

可很多不讲逻辑的事往往更容易发生在现实生活里,话本子的创作需要逻辑,但是现实不需要。

看秦胜和秦淮书都在走神,楚易安敲了敲桌子,把二人的魂儿唤了回来。

楚易安眼睛弯了弯,指了指桌上的纸,道:“来吧,附上庄子的大作,《逍遥游》。”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第222章 你怎么知道你不行?

写完了《逍遥游》,时间已经过去了好一会。

天色也已经不早。

秦胜和秦淮书看着那篇著作,都被庄子这奇诡的想象震惊的难以说出话来。

尤其是文中所描绘的那句‘其翼若垂天之云’,真的好似将人们带入了那个世界一般。

还有这篇文章所使用的独特的语言风格以及表达方式,也充满了浪漫色彩。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更是形象的形容了生命的局限性。

可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

最主要的是这篇文章所倡导的超越世俗束缚,不依赖外物的绝对自由的境界,才更该值得人们反思。

庄子好似在借这篇文提醒世人,不要被名利束缚,不要被功名所累。

应该保持内心的自由和超脱。

从来没有什么文章给过秦胜这样的震撼,内心那些不开心的,苦闷的情绪,好似都在读到这篇逍遥游时一点点退了下去。

他看向楚易安,突然很想知道像逍遥游这样的文章还有多少。

可他也知道,这世上像庄子那样的人毕竟是少数,世人大多追名逐利,鲜少有真正淡泊名利之人。

很多人嘴上喊着淡泊名利,实则是自身才华受限根本得不到重用,苦闷之下无奈的宣泄罢了。

可庄子真的有一种超脱世俗,还能回过头来提醒众人的豁达超脱之感。

不是装的。

秦胜看向秦淮书,秦淮书也皱着眉沉思,显然也是在思索这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