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休时间的教室里只剩下周阳、张远和他三个人。窗外阴云密布,为这个本就诡异的故事增添了更多阴森氛围。
周阳摸了摸下巴,若有所思。作为转校生,他对青藤高中的各种传说都充满好奇。
上次探索废弃教学楼的经历虽然惊险,但最终揭开了林小满死亡的真相,让校长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就这样,四人探险小队再次集结。
接下来的几天,他们分头收集关于祠堂的资料。
周阳负责向高年级学生打听传闻,陈昊利用体育生的身份从保安那里套话。
张远在图书馆查阅校史,苏雨晴则通过她当老师的父亲获取学校平面图。
周五放学后,四人聚在空教室里汇总信息。
四人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历史与现实似乎在这一刻产生了某种奇妙的联系。
周六晚上七点半,周阳提前来到约定地点。初秋的夜晚已有凉意,后山在月光下显得格外阴森。
那座传说中的祠堂隐藏在山腰的树林中,只能隐约看到一角飞檐。
周阳正想回应,陈昊和张远也到了。陈昊背着一个大包,里面装着绳索、工兵铲等工具;张远则拿着一个自制的电磁场检测仪,说是能探测灵体活动。
四人沿着杂草丛生的小路向山上走去。月光被树影割裂,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随着海拔升高,周围的温度似乎下降了几度,呼出的白气在空气中清晰可见。
确实,除了四人的脚步声和呼吸声,山林中竟没有一丝虫鸣鸟叫,仿佛所有生物都刻意避开了这片区域。
终于,他们来到了祠堂前。那是一座典型的清代建筑,青砖灰瓦,门楣上挂着块斑驳的匾额,依稀可见\"庄氏宗祠\"四个大字。
门前一对石狮子已经残缺不全,长满青苔。最引人注目的是,祠堂大门上交叉贴着两道封条,上面盖着学校的公章。
不到一分钟,那把生锈的老锁应声而开。四人交换了一个紧张又兴奋的眼神,周阳深吸一口气,推开了沉重的木门。
一股霉味混合着某种说不清的陈旧气息扑面而来。周阳打开手电筒,光束照亮了祠堂内部。
正厅中央是一张供桌,上面空空如也,后面的神龛里也没有牌位,只有一层厚厚的灰尘。
墙壁上挂着几幅残破的字画,内容已经难以辨认。
灰尘上确实有几串脚印,看起来比较新,应该是最近几个月内留下的。脚印通向祠堂后方的一扇小门。
周阳点点头,四人小心翼翼地跟着脚印前进。小门虚掩着,推开后是一条狭窄的走廊,两侧是几个小房间,可能是当年的厢房。
他们决定从左边的房间开始检查。第一个房间空空如也,只有墙角堆着些腐烂的木头;第二个房间像是书房,有一个倒塌的书架,地上散落着几本霉烂的线装书。
三人围拢过来,借着灯光看到纸上写着:
字迹潦草而有力,墨迹深深浸入纸中,仿佛能感受到书写者的愤怒。
他们继续检查第三个房间,这里似乎是卧室,有一张腐朽的木床和一个衣柜。
周阳打开衣柜,里面竟整齐地挂着一套清朝官服,颜色已经褪去,但依然能看出曾经的华贵。
他的话没说完,外面走廊上突然传来清晰的脚步声——\"咚、咚、咚\",缓慢而沉重,像是穿着厚底靴子的人在行走。
四人惊恐地对视一眼,周阳做了个噤声的手势,悄悄靠近门边,从门缝往外看。
走廊上,一个模糊的人影正缓缓走过。那人影穿着长袍,头部低垂,看不清面容,但周身似乎笼罩着一层淡淡的青光。
周阳的血液瞬间凝固。那人影走到走廊尽头,突然停下,缓缓转头——正对着周阳所在的房门!
走廊尽头是一扇紧闭的门,陈昊用力撞开,四人跌入一个狭小的空间——这是一间密室,中央放着一口漆黑的棺材!
更可怕的是,棺材盖是打开的,里面空空如也。密室的墙上贴满了发黄的纸页,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字。
外面的脚步声越来越近,苏雨晴迅速关上密室门,周阳和陈昊推过一个沉重的柜子抵住门。
四人顾不得外面的威胁,迅速浏览墙上的内容。这些纸张保存相对完好,上面详细记录了庄昆如何被同乡蔡韦陷害的过程:蔡韦借庄昆的关系入朝为官,却暗中贪污受贿,事情败露后嫁祸于庄昆;买通狱卒对庄昆严刑逼供;最后伪造自杀现场
周阳快速用手机拍下墙上的文件,然后环顾密室,发现棺材旁的地板有一块松动。他掀开地板,露出一个黑洞洞的通道。
四人一个接一个钻入通道,周阳最后下去,刚盖上地板,就听到上方密室门被撞开的巨响。
通道狭窄潮湿,四人只能弯腰前行。走了约莫十分钟,前方出现微弱的光亮,爬出去后,他们发现自己已经到了后山的另一侧,距离祠堂已有几百米远。
周阳想起官服衣柜里的石灰包和密室里保存完好的文件,突然明白了:\"有人在帮庄昆保存这些证据可能是他的后人,或者是知道真相的人。
四人沉默地走下山,每个人都心事重重。他们无意中发现了一桩尘封百年的冤案,而庄昆的灵魂似乎仍在世间徘徊,等待沉冤得雪。
更令人在意的是,蔡韦的后人——蔡副校长,与这一切有什么关联?又意味着什么?
回到宿舍后,周阳辗转难眠。窗外,一轮血月高悬,后山的方向似乎传来若有若无的哭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