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乐文小说网 > 楚汉争霸,你再造大秦? > 第121章 典农都尉,太仆改制,马政之要!

第121章 典农都尉,太仆改制,马政之要!

”农事为国之根本,民无以果腹,则国将亡。”

“诸卿以为如何?”

环视众臣,赢斐表情认真的问了句。

“彩!!!”

子婴等人无一不为这句话感到惊艳,天下兴亡不过是庶民、黔首求活而已,人人都能吃饱饭,他们自然不会心生怨怼,究其根本,还是无以果腹导致。

“孤欲置典农都尉,掌管屯田事宜,三品,秩两千石。”

“屯田?”

一众秦国重臣都有些摸不着头脑,唯独治粟内史张苍似乎想到了什么,脱口而出:“始皇帝使蒙恬将十万之众,北击胡,悉此河南地,因河为塞,筑四十四县城,临河,徒适戍以充之,王上莫不是要效仿此举?”

“啊?”

子婴等人不约而同的看向赢斐。

“大致相差无几。”

背负双手,赢斐幽幽道:“光靠黔首、庶民缴纳赋税支撑国库,恐不足以为用,新爵制实施之后,国中青壮多有参军者,从中遴选优异者,方可进入地方士卒、边军、京军。”

“目下,边军四大营,京军中尉署、卫尉寺、郎中令,地方县兵、郡兵,满额合计503600兵,实则,除了北地军团、蓝田大营外,陇西大营、西岐大营并不急于满员。”

“秦国徭役除了一年之中须得在本郡县服一月劳役,还有年满17岁的男子一生之中要服一年的戍役,即兵役,这些人贸然送至地方郡县,或者是边塞,无异于糟践人命。”

“因而,孤欲召他们在地方屯田垦荒,所得除吃用之外,尽数上缴至国库,由治粟内史统管,屯田器具包括耕牛、型、筒车、水车等,悉数由少府、太仆供给,如此一来,单单是每年屯田上缴的粮食就足以满足边军、京军及地方军支出。”

“彩!!!”

治粟内史张苍大声赞叹道。

“王上英明。”

子婴、冯敬、夏侯婴等人直接拍起了赢斐的马屁,军屯之举无疑是为秦国解决了最为重大的财政开支,国家赋税收入将完全应用于建设地方及准备统一天下。

“许征。”

此时,赢斐目光投向了农家在太学的唯一一个博士。

“王上。”

许征意识到了他的想法,心中隐隐透着期冀,那可是三品高官,掌管全国军屯事宜。

“孤命你为典农都尉,统管屯田事宜,典农都尉署置典农令二人,四品,秩一千二百石,郡置典农校尉,五品,秩千石,县置典农司马,六品,秩八百石,其下有典农使,七品,秩六百石,典农功曹,八品,秩四百石,典农吏,九品,秩二百石。”

“典农都尉署一应官吏允你自决,农家学子优先,太学七十二博士永远有农家一席,日后,从太学通过考核的农家学子除进入治粟内史署、地方郡府、县衙,皆纳入典农都尉署。”

“国尉、少府、治粟内史、太仆配合你在全国推行军屯,一年之内,孤希望屯田达十万顷,产粮至少千万石,三年之内,屯田要达到五十万顷,产粮超过五千万石。”

注视着许征,赢斐沉声叮嘱道。

“请大王放心,臣要是做不到,提头来见!”

许征退后一步,叩首接下这一道诏书。

身为农家当代巨子,他最想要的无疑是让农家发扬光大,这一点,秦王已经满足了他,太学七十二博士永远有农家一位,农家学子直接进入典农都尉署,他又怎能不为秦王效死命!

“始皇帝在位时期,从田间地头的农人那里总结了轮作法,制作轮作图谱,由地方官员推广,还有农具改良,使得秦国的农业生产领先关东列国,奠定了一统天下的基础。”

“孤希望你可以放开目光,不单单注意农家学子,还有田间地头的农人,秦国的散官不只是授予做出贡献的匠人,还有农人,改进农具、耕作方法,培育良种,提高产量,这些都可以成为他们被授散官的标准。”

“只要是于国有益,孤不吝赏赐,你可明白?”

没有人比赢斐更知道创新往往来自于经验,农家学子擅长理论,农人擅长实践,二者要是可以结合在一起,对于农业的发展无疑是有着难以分说的促进作用。

“唯!!!”

许征从这番话中看出了秦王对于农事的重视,信心倍增。

子婴、夏侯婴、张苍等人这才发现这位年仅18岁的秦王与秦国历代先君乃至始皇帝都不同,他的目光不仅长远,且能防微杜渐,从小处着手放眼到天下,这是任何一个君主都做不到的优点。

鼓励匠人、农人,甚至为此专门设立了官署,这已经超过了始皇帝、夏商周、三皇五帝,这才是真正的开创之举,跟着这样的君主,他们随时随地能感觉到自己在突破过往的一切。

“夏侯婴。”

“你本是沛县司御(负责养马和驾车的官职),颇具勇力,有领兵之能。”

“孤让你担任太仆,可有想法?”

“王上。”

突然被叫名字的夏侯婴有些惊慌不已,太仆再怎么样也是九卿之一,二品重臣,他又怎么会有意见。

“莫慌。”

赢斐温和道:“太仆源起周王室仆御制度,《周礼》载其掌王命传达与车驾礼仪,春秋置,掌国君的舆马和马政,大秦统一天下后,太仆执掌御用车辆制造、祭祀牲畜供应及边郡牧养,下设属官分管车马厩苑。”

“九卿之中,太仆最是分量轻,甚至可以说没有多大的权力,你难道就没有一点改变的意思?”

“王上。”

夏侯婴有些明白了,秦王似乎并不是在责难他,而是想要改变太仆寺。

“孤以为太仆真正的职责不在于掌国君的舆马,而在于牲畜畜养及马政,前者关系到国人农耕、畜力及肉食补充,后者关系到骑兵,无一不是国之命脉所在。”

“卿掌厩牧、辇舆之政,总乘黄、典厩、典牧、车府四署及诸监牧,行幸,供五路属车。凡监牧籍帐,岁受而会之,上驾部以议考课。”

“太仆属官置少卿一人,三品,秩两千石,太仆丞四人,四品,秩一千二百石,分掌四署;仆令,五品,秩千石;监长,六品,秩八百石;功曹,七品,秩六百石;主薄,八品,秩四百石;典事,九品,秩二百石,其下诸吏依职责定秩,食俸禄。”

“乘黄署掌国君辇舆诸事;典厩署掌马政;典牧署掌诸牧杂畜,车府署掌国君以下辇舆诸事。”

接着,赢斐一股脑的把太仆寺改制的想法说了出来。

“咯噔!”

太仆夏侯婴听得目定口呆,以往九卿之中最为悠闲的太仆经过这么一调整,简直是大变样。

乘黄署、车府署分别是掌管国君车驾,王族、官员车驾,真正有所侧重的是典厩署、典牧署,一个管全国马政,一个管全国牲畜畜养,这才是太仆寺权力增长点。

“王上可是想由太仆寺引路,推动全国畜牧发展?”

左相子婴试探着问了声。

“恩。”

微微点头,赢斐意味深长道:“函谷关外,孤与项羽一战,天下人看得一清二楚,骑兵取代战车成为战场上的机动兵力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秦国对于骑兵的应用并不能说盖压列国。”

“关东诸国之中,河北、中原不缺马,代地、燕地、辽东能够从塞北购入良驹,燕赵骑兵本就不俗,秦国要是不抓紧一些,怕是会被列国甩在身后。”

原历史中,项羽组建了三万精锐骑兵,于彭城一战击溃56万刘邦联军,名震天下,现如今有秦国这一强敌,西楚对于骑兵的重视绝对会超过原历史,这可不是一件小事。

中原、河北一马平川,恰恰是骑兵纵横弛骋的天下,要是单纯的步卒,除非是重甲兵,否则,拦下骑兵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原历史的彭城之战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

“王上考虑的不只是这一点,还有农事,重型、曲辕型、高转筒车、龙骨水车想要大规模应用,对于牲畜的要求非常多,至少要满足一户人至少拥有一头牛,这都是大难题。”

典农都尉许征举一反三,一下子说出了太仆寺改制的根源,马匹、牲畜两大症结。

“原来如此!”

夏侯婴大致听懂了,主要就是马和牲畜。

“选育良马,这是一件持之以恒的事情,华夏并不缺马,南方马匹普遍矮小,擅走山地,不适合作为战马,江淮、河北、关中马匹相对高大,历来是中原各国战车、骑兵的重要坐骑。”

“然而,列国骑兵以战国时期为例,燕国、赵国、秦国骑兵最为强悍,秦骑战马来自陇西、河套,赵骑战马来自塞北战马,燕骑战马来自辽东,可见优质的战马都不在华夏。”

“以往,大秦的战马主要来自商人,多以乌氏为先,这种情况在对付关东列国时,确实没什么太大问题,始皇帝时期的秦国是天下最为富庶之国,关东六国如何匹及?”

“可现在不一样,秦国百废待兴,西楚占据了淮泗之地,齐国亦不受战火侵袭,富庶不亚于秦,同样都是从商人手中购买战马,秦国未必能占据优势。”

“最重要的一点在于秦国的目光不单单放在中原,还有塞北,匈奴人的强势崛起成为华夏最大的威胁,我们必须要确保马匹持续供应,否则,根本无法与匈奴人争锋。”

目光如炬,赢斐沉声道。

历朝历代的产马区无外乎中原、河北、西南、西北、塞北、东北六块,其中,中原、河北培育的马种相较于西南,略显高大,作为骑兵坐骑是不合格的,后世王朝充其量当做驮马,西南的马主要是蜀马(四川马)、滇马(大理马),适应山区环境,在崎岖的山道上行走,如履平地,有西南小国借此组建骑兵,更多的还是当做畜力、驮马使用。

东北马种又称辽东马,适应严寒气候,后世多个王朝都是以此崛起,例如:

契丹(辽)、女真(金)、清朝,还有一些小国霸主,高句丽、渤海国等等。

塞北马种主要是草原马,体型略小,耐力极强,适合长途奔袭,匈奴、突厥、鲜卑、蒙古等草原部族都是以此崛起,草原马尤以漠东马种、漠南马种最为出色,漠东马种即乌珠穆沁马,唐朝的突厥汗庭侍卫军、成吉思汗的近卫怯薛军及清朝的皇室御马都源于此。

漠南马种主要是阴山马,生活在阴山以北的马种兼具体态壮硕、耐力强的特点,白羊部、楼烦部乃至秦国的北地骑兵都是以此马为坐骑,从而对抗匈奴人。

眼下,控制着漠东草原的东胡几乎为匈奴吞并,匈奴人掌握了漠东、漠北,麾下不缺优良战马,骑兵愈发强势,这对秦国无疑是最大的威胁。

西北马种函盖了河曲马(青海)、河西马(甘肃马)、西域马(伊犁马),三种马的特点几乎雷同,体大协调,骨量充实,筋腱强健,性情温驯,宜作为重骑兵坐骑。

河西马分为两类,一种是祁连山东的河西走廊培育出的马种,被称为月氏马,另一种则是河套马,包括生活在贺兰山(银川)、陇山(六盘山)地区的马种,秦国最大的乌氏马场就在陇山,后世的党项骑兵便是以河西马为坐骑,创建了西夏国。

河曲马主要是生活在黄河上游、祁连山西的高原地带,吐谷浑曾以波斯草马与河曲马培育出了青海骢,日行千里,被称为龙种,羌人坐骑多为河曲马。

西域马包括乌孙马、大宛马,主要指的是生活在西域地区的马种,乌孙马即生活在伊犁盆地乃至天山南北的马种,后世称之为伊犁马,大宛马即汗血宝马,后世称之为阿哈尔捷金马。

“唯。”

众人面色严肃,对这番话深以为然。

大秦统一天下后,特地创建了北地军团,以蒙恬为上将军,征伐匈奴,可见草原之害。

ps:秦制,一顷等于100亩,一石等于120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