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乐文小说网 > 我的一九八五 > 第八章 万美元一台

第八章 万美元一台

第一六六八章 1500万美元一台

“董事长,算上这么多年的研发费用,一台浸没式光刻机的成本大概是4200万元,我们定价多少合适?”

会见后,魏建国和钱国培陪着孙健回到董事长办公室,两人有重要事情要请教,也知道董事长每次来都有重要事情要交待。

虽然孙健不管bsec的日常事务,不在bsec拿薪水(拿了也白拿),一个月左右才来一趟,但董事长办公室常年有人负责做卫生。

“魏总,既然我们率先研发成功65n制程工艺,就不能好事了那些财大气粗的晶圆厂,我建议定价1500万美元一台。”

按照如今的汇率计算,1500万美元相当于万元人民币,一台相当于赚8200万元!

1500万美元一台听起来很贵,但孙健没有狮子大开口,前世在网上看过一则报道,一台asl早期生产的二手浸没式光刻机被国内一家晶圆厂买了回去,花费7500万元人民币,原价肯定超过3000万美元!

作为光刻机龙头gca的老板,孙健对光刻机的定价机制一清二楚,gca先研发出最先进的制程工艺,就能赚到高额垄断利润!等nikon研发成功相同制程工艺的光刻机,gca就开始大幅降价,不给对手赚取暴利的机会。

半导体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推动整个产业的不断革新,一步先步步先!没有哪家半导体公司敢停下来,由于光刻机在90n制程工艺上被卡住了,tel、ad和国智cpu也无法升级换代。

由于bsec和asl都投入巨资研发浸没式光刻机,特别是投入了数亿美元研发157n方案的asl果断止损,集中全力同台积电合作,开发浸没式光刻机,tel和ad等美国半导体大厂预测二年内研发成功,tel和ad重新启动最新一代处理器的研发。

135n波长光源的euv激光器研发成功和 gca euv原型机亮相,虽然光刻机发展的瓶颈问题被完全解除,但gca宣布,短时间内无法研发成功euv光刻机,大家都将眼睛盯在134n波长光源的浸没式光刻机上,预测占据全球光刻机技术实力第三位的asl会率先研发成功制程工艺65n的浸没式光刻机。

2002年6月,pgca半导体公司投资15亿美元建成了一条12英寸晶圆、90n制程工艺的半导体生产线,其中购买光刻机(20台90n和40台180n制程工艺的光刻机)花费6亿美元,占40;基建成本花费45亿美元,占30。

当初,gca生产的90n制程工艺的光刻机刚问世时,tel、ib、ti、ad和hp先后从gca定购了一条价值25亿美元(包括基建费用)的12英寸晶圆、90n制程工艺的半导体生产线。

采用bsec生产的半导体设备建设一条12英寸晶圆、65n制程工艺的半导体生产线,一般需要20台65n制程工艺的浸没式光刻机和40台90n制程工艺的光刻机,按照一台65n需要1500万美元,一台90n需要500万美元计算,合计需要5亿美元;按照光刻机占到半导体设备价值的40计算,设备总价值125亿美元;按照基建成本占到总投资的30计算,需要535亿元。

一条12英寸晶圆、65n制程工艺的半导体生产线的总投资需要1785亿美元,其中设备总投资125亿美元,这条半导体生产线所需的设备,bsec如今都能自己生产或能在国内买到,不担心别人卡脖子。

重生者苦心积虑,前后布局了18年。

bsec下辖光刻机半导体研究院、光刻机公司、硅片制造公司、光刻胶公司、刻蚀机公司、离子注入机公司、热处理公司、芯片封装公司和芯片检测公司。

术业有专攻!

bsec当初还将单晶硅、光源材料、激光器、金属材料和光刻气体等243项技术攻关项目,交给了中科院、华清、燕大、哈工大、国科大、华中大学、沪海硅片制造厂、冰城光源材料厂、金城激光器制造厂和金城金属气体生产厂等56家国企和民企,购买对方的专利技术,成立合资公司,同厂家签订了长期供货合同。

2001年4月,htic投资1700万美元入股了俄罗斯ikro旗下的金属材料和光刻气体公司(占股25),保障了bsec所需金属材料和光刻气体的长期供应和价格稳定。

曙光通讯集团入股蔡司曙光光学仪器股份公司(占45),光学镜头也有备选方案。

到了孙健这个层次,买全球卖全球是最佳选择,但作为国内公司,不得不准备好备胎。

嘿嘿……

魏建国和钱国培都笑了,在生意场上,精明的孙董事长从来都不是善茬,如今全球光刻机的市场规模一年也就350台左右,五家平分,一家不到80台,只卖光刻机早就饿死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去年,虽然全球半导体行业复苏,但全球光刻机产业受制于90n制程工艺的瓶颈,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额只有223亿美元,其中光刻机销售额只有60亿美元,不到30,专家预测今年全球半导体设备的销售额有可能超过300亿美元。

一旦bsec浸没式光刻机推向市场,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额将会出现爆发式增长。

“魏总、李副总,我们一边申请公司发明专利,一边组织员工加班加点生产,我代表pgca半导体公司预定一套65n制程工艺的半导体生产线,其中20台90n制程工艺的光刻机交给gca生产。”

pgca半导体公司是由peng(占60)和gca(占40)投资成立的中美合资公司,peng和gca都是上市公司,法人兼董事长孙健也要兼顾gca投资者的利益。

“好的,董事长!”

bsec和gca的身后老板都是孙董事长,两家既是竞争对手也是合作伙伴。

“魏总,一旦通过专家组鉴定后,我们要在第一时间电话告知汤普森先生,将134n波长光源的激光器和浸没式光刻系统专利技术卖给gca。”

1993年8月,gca同bsec签订了磁悬浮式双工作台系统专利和arf准分子激光器专利互换协定,bsec如今拥有的134n波长光源的激光器是在arf准分子激光器专利的基础上研发的,按照双方签订的专利技术转让协定,专利技术也属于gca,但浸没式光刻系统专利技术属于bsec。就像gca研制成功多项磁悬浮式双工作台系统专利技术也属于bsec一样。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