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克托!”米格的声音带着哭腔。
埃克托难以置信地抬起手,原本透明的骨节正在重新变得坚实。
他看着那座突然变得光芒万丈的桥,又看向桥那头灵堂里的小小身影,眼框里的魂火剧烈地闪铄着。
他试探着迈出一步,脚尖落在花瓣桥上,传来温暖的触感——那是他阔别了几十年的、属于家的温度。
……
这届文代会从10月30日开幕,将持续到11月16日,期间参会人员需要参加大大小小的各种会议。
不过在听说编辑部收到徐峰的新作后,主编金近还是趁着间隙回来了一趟。
他对于这个年轻人寄予了非常高的厚望,因此也很好奇他的新作写的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听说文章在刚送到编辑部的时候,把不少编辑都给看哭了。
看来又是一部佳作啊!
“《寻梦环游记》!”
在花费40分钟时间翻阅完整部小说后,金近忍不住出声赞叹道。
“这部小说写得真好,它打破了死亡的恐怖滤镜,用“死亡不是终点,遗忘才是”的内核思想,诠释了亲情的永恒与生命的意义,既能让成年人的产生共鸣,又能让孩子理解爱与告别。
怪不得徐峰会说这是一部同样适合成年人阅读的儿童文学,这话果然不假啊!”
“这次大会,矛盾先生刚刚强调了作家的创作一定要多元化,而不是配合政治工作,只要是写“伤痕”“文哥”,都盲目地拍手叫好。
我看现在年轻一代里,在多元化这方面,就属徐峰做的最好,他的作品无论是先前的《山楂树之恋》,还是现在的《寻梦环游记》,从来没有追寻过所谓的文流。
而是写着各种有趣,有意义,且老少皆宜的故事!
要是象他这样的年轻人能再多一点,咱们华夏文坛的未来也就更有希望了!
只可惜这部作品出的时间晚了点,要是早个两个月,估计这次他也有机会收到文代会的邀请!”
听着主编停不下来的赞美之语,刘庭化却是附和地点点头,一点都不觉得为过。
因为《寻梦环游记》写得真的很好,有趣,有意义,阅读门坎还很低,即使是不谙世事的小孩,依旧能够感受到这个故事的魅力。
它完全配得起这份称赞!
至于该怎么去定义这位创作风格多变的作家呢?
刘庭化想了想,觉得他之前提出的“人民文学”这个概念放在他身上确实是无比地贴切。
无论是《黑猫警长》,《山楂树之恋》,还是这回的《寻梦环游记》,他的创作从来不是服务于某部分群体,也不是为了迎合某些人的喜好。
他是真正地服务于大众,让每个人都能从他的故事里感受到文本的魅力。
他写出来的故事,真的就是纯粹的“人民文学”。
刘庭化已经迫不及待地希望12月1日能早点到来了,他很期待读者在看到这部作品后会有什么反应。
到时它所造成的轰动,怕是不会比《山楂树之恋》小!
“那金编,这回这篇文章,定价多少合适?”
“千字五元吧!这篇文章值得这个价!”
金近点点头说道,如果说上回给《黑猫警长》千字4元的定价是为了千金易马骨的话,那这回的千字5元,可真就是实打实的了。
而此次审稿,让金近更加兴奋的一点在于,在《山楂树之恋》大获成功的情况下,徐峰不仅真的愿意继续创作儿童文学,还能写出如此优秀的一篇文章,这让他悬了好久的心终于能安放下来了!
华夏儿童文学领域,真的是要出一位大家了!
……
千字五元的定价并没有出乎徐峰的预料,毕竟以《寻梦环游记》的质量,拿这样的定价完全是理所应当。
要是他此刻的名气能更高一些,拿到更高的定价也并非是什么稀奇事。
至此,《寻梦环游记》的内容也就到此告一段落了,接下来就等着下个月月初刊登发表了!
而在周六傍晚,徐峰便骑上自己前段时间刚买的自行车,往燕京工业家属楼骑去。
二者直线距离倒是不远,有辆自行车代步后,更节省了不少通行时间。
骑了大概25分钟后,徐峰便抵达了目的地,朱霖姐已经在那等着了,她今天穿了件红色的毛衣,脸颊不知道是被冻着了还是怎么,看起来微微有些泛红!
她瞧着徐峰骑着自行车驶来,远远地还敢多瞄上几眼,近了反而还不好意思地错开了眼神。
每回见着对方,总觉得他又变好看了不少!
这样有才华,样貌还出众的男生,也不知道在学校里招多少小女生喜欢呢!
朱霖忍不住想到。
“朱霖姐,你怎么在这站着呀?现在天气凉,风大,别给冻感冒了。”
靠近后,徐峰关心地说道。
“你第一次来,怕你找不到位置,走吧,我带你过去!还得再往里头走走!”
朱霖忙说道,一想到待会他就要跟自己父母见面了,心里却是越来越紧张了。
这……这算是见家长了吗?
不不不,我跟小峰清清白白,只是普通朋友关系,他只是上门做客而已,怎么能算是见家长呢?
她往前走了两步,却发现徐峰没有跟上,扭头一看,发现他正笑嘻嘻地看着自己。
“上车吧朱霖姐,咱少走两步!”
“不……不用了吧?”
朱霖没太好意思,但徐峰却是直接忽略了她脸上的那几分羞红,骑到她身边继续说道。
“没事的姐,上来吧!”
在徐峰的撺辍下,朱霖最后居然真的鬼迷心窍地坐了上去。
当她意识到自己真的坐在徐峰的自行车后座上,跟着他一块往前驶去时,她觉得自己一定是疯了。
不然她怎么会做出这等“胆大妄为”的举动来。
而徐峰倒是没怎么在意,慢悠悠往前骑的时候,还在笑呵呵地谈天说地呢。
脑子已成浆糊的朱霖只能“恩”“好”地回应着,心里第一次觉得从家属楼门口到自己家楼下居然是如此地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