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乐文小说网 > 红楼梦之花袭人准姨娘上位记 > 第233章 芍药醉语兆姻缘,理事冷眼观炎凉

第233章 芍药醉语兆姻缘,理事冷眼观炎凉

我们几人围着,又是推唤,又是挽扶,好一阵忙乱。

史大姑娘这才悠悠转醒,那双往常明亮如秋水的眸子,此刻蒙着一层惺忪的薄雾。

她茫然地看了看围着的众人,又低头瞅了瞅自己满身狼藉的花瓣,方才恍然记起醉卧之事。

想她素日最是阔朗,此刻因多罚了几杯,竟显出这般娇嫋不胜的女儿态来,脸上不禁飞起两朵红云,反觉羞赧起来,忙不迭地挣扎着起身。

“可算是醒了!”李纨奶奶松了口气,温言道,“快随我们回去喝口热茶,这石凳上潮气重,仔细睡了头疼。”

湘云讪讪地笑着,由我们搀扶着,脚步还有些虚浮,一同回到红香圃中。

小丫头们早已备好了温水手巾,她略擦了脸,又连饮了两盏酽酽的浓茶。

探春姑娘忙命人取来那冰凉的醒酒石,亲自递与她,让她含在口中。一时,又催着她喝下小半碗酸笋鸡皮汤。

几番下来,湘云脸上的醉红才渐渐褪去,眼神也清亮了不少,只是眉宇间还带着几分宿醉的慵懒。

我看着她又恢复了精神,心下稍安,却又不由得想起她方才那句“宜会亲友”的呓语。

这“会亲友”,在闺阁女儿家,往往与那“于归之喜”相连。

瞧着她此刻模样,虽有些狼狈,却另有一种海棠春睡醒后的明媚。或许,那冥冥中的好日子,真的不远了吧?

这念头一闪而过,我却不敢深想,只默默将一碟她素日爱吃的藕粉桂花糖糕往她面前推了推。

这边伺候着湘云,那边探春姑娘已吩咐人拣了几样清爽的果菜,给凤姐儿送去。

不多时,凤姐儿也打发平儿送了几样精致的点心过来,算是礼尚往来。

宝钗、黛玉等人略用了些点心,便不再围坐,三三两两散开。

有的依旧坐在厅内闲话,有的倚着栏杆看那池中锦鲤争食,有的则走到廊下,对着那一片如霞似锦的芍药指指点点,各自寻了舒服去处,说笑声此起彼伏,却不复先前那般喧闹。

探春姑娘兴致极好,便拉了宝琴姑娘在一张小花梨木炕桌上下起围棋来。

宝钗姑娘和岫烟姑娘安静地坐在一旁观战。

而林姑娘和宝二爷,却悄悄踱步到不远处的一簇盛开的芍药花下,两人挨得极近,低着头,不知在唧唧哝哝说些什么体己话儿。

阳光透过花叶缝隙,在他们身上投下细碎的光斑,那情景,倒像是一幅天然的工笔美人图。

就在这时,方才离去不久的林之孝家的,又引着一个面色惶恐的媳妇走了进来。

那媳妇约莫四十上下年纪,穿着一身半旧不新的青缎掐牙背心,愁眉苦脸,连头也不敢抬,到了厅前台阶下,便“噗通”一声跪倒在地,朝着里面“咚咚”地磕起头来,那声响,听得人心头发紧。

偏生探春姑娘正凝神棋局,她的一块棋眼看被宝琴逼入绝境,正算来算去,思忖着如何做活那两个眼。

她全神贯注,一只手伸在棋盒里,无意识地抓弄着那些冰凉圆润的黑白子,对阶下的动静竟是充耳不闻。

林之孝家的垂手站了半日,见三姑娘毫无反应,脸上不免有些尴尬。直到探春因思索太久,觉得口燥,回头想叫茶时,才猛然看见她们。

“林妈妈去而复返,是有什么事?”探春放下手中的棋子,端起茶盏,语气平和地问道。

林之孝家的这才如蒙大赦,忙指着阶下那磕头不止的媳妇回道:“回三姑娘,这是四姑娘惜春屋里小丫头彩儿的娘,如今在园子里当差。只是她这张嘴,很是不好,惯会搬弄是非。才我刚在外头听见她又在混说,细细问了几句,她说的话……奴婢都不敢学给姑娘听。依我看,这样的人,断乎留不得,竟要撵出去才是正理。”

探春听了,眉头微蹙,却先问道:“这样的事,怎不回大奶奶?”

林之孝家的忙道:“方才来的路上,顶头遇见大奶奶往姨太太那边去了,我已回过明白了。大奶奶说,既姑娘在这里,就叫回姑娘裁夺便是。”

探春沉吟片刻,目光转向一旁正安静观棋的平儿,又问:“怎不直接回二奶奶?”

平儿闻声抬头,她心思玲珑,知道探春是不愿越俎代庖,处置凤姐儿手下的人,便笑着接口道:“依我说,也不必特意去回二奶奶了,没得扰她清静。我一会儿回去,顺带说一声便是。既然林妈妈查实了她嘴不好,惹是生非,那就先撵了出去,等太太日后回来,再回明定夺也不迟。”

她这话,既全了探春的脸面,也给了凤姐儿足够的尊重,处理得滴水不漏。

探春闻言,点了点头,道:“既这么着,就按平姐姐说的办吧。”说罢,她的注意力便又回到了那胶着的棋局上,仿佛刚才只是处理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林之孝家的得了准话,这才带着那连连谢恩、又面如死灰的媳妇退了出去。

这一切,虽发生在厅前,但那边的林姑娘和宝二爷站得近,想必也听了个大概。

只见林黛玉望着探春的方向,轻轻对宝玉说道:“你家三丫头,倒真是个乖人。虽叫她管着些事,倒也一步路不肯多走,分寸拿捏得极好。若是那起差不多的人,早就要作起威福来了。”

宝玉却摇了摇头,低声道:“你哪里知道。前些时你病着,她里里外外干了好几件大事呢。连这园子,也都分派了人管理,如今便是想多抬一根草也不能了。又蠲免了几件重叠的开支,单拿我和凤姐姐作筏子,禁约别人。她呀,最是心里有算计的,岂止一个‘乖’字了得。”

黛玉听了,若有所思,轻叹一声:“要这样才好。咱们家里,也太花费了。我虽不理庶务,但平日里冷眼瞧着,心里默默算计,总觉是出的多,进的少。长此以往,若不趁早省俭,只怕日后必有后手不接的那一天。”

她这话,说得极轻,却像一粒小石子,投入我的心湖,漾开圈圈涟漪。连不懂外务的林姑娘都看出了这隐忧……

谁知宝玉听了,竟浑不在意,朗声笑道:“凭他怎么后手不接,横竖也短不了咱们两个人用的就是了!”

他这话说得天真,却也带着一种不谙世事的残忍。

林姑娘听了,脸色微微一变,看了他一眼,那眼神复杂难言,竟什么也没再说,只默默转身,径直向厅内宝钗姑娘那边走去,寻她说话去了,留下宝玉一人站在花下,有些莫名所以。

我看着这一幕,心下黯然。

宝二爷他,何时才能真正明白这“后手不接”四个字的分量呢?而这满园的欢声笑语,又能持续到几时?

连史大姑娘那“宜会亲友”的喜兆,在这隐隐浮现的家族阴云之下,似乎也蒙上了一层说不清、道不明的阴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