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第三次十字军东征以来,海外诸国在东方所面对的局势越发糟糕。在伊教徒的压制下,他们的疆域不断收缩,几乎被挤压至狭窄的沿海地带。
但是,这次有人抓住了蒙古西征的机会,借着蒙古军队入侵的大势,与小亚美尼亚王国一起,安条克公国得以一举光复其诸多领土。
毕竟,蒙古人是那么强大,已知未知的世界都被他们征服,小小的埃及,必然无法阻止灭亡的命运。
然后,他们没想到的是,居于弱势地位的埃及方面,却主动发动了进攻。
配重投石机投出的石块划破天际,重重砸在一座具有典型海外风格的堡垒城墙上。伴随着马穆鲁克士兵整齐的欢呼,早已伤痕累累的城墙轰然倒塌,等侯多时的马穆鲁克士兵蜂拥而入。
一名军事奴隶高举盾牌,全然不顾城墙上射下的箭矢,即便身旁的战友接连倒下,步伐也未曾有丝毫动摇。快步穿过缺口,他毫不意外的迎面遇上了法兰克人组成的盾墙。
马穆鲁克持续不断的猛攻早已暴露了主攻方向,守军已经严阵以待,而进攻者也对此心知肚明。所以,没有任何人为此慌张,只是按照预定的节奏开始厮杀。
那名军事奴隶张弓搭箭,箭矢精准的射入盾墙的缝隙之中,其后顿时传来一声惨叫,盾墙上出现了一个微小的缺口。正是这微小的缺口,成了盾墙瓦解的开端。其他马穆鲁克士兵也纷纷将箭矢射向此处,即便城墙上的弩手不断放箭,他们仍毫不退缩,更不闪避,全凭身上甲胄硬扛。
纵然不时有战友被射中间隙与薄弱处倒下,也不能让他们的脚步挪动分毫。
终于,盾墙崩溃了。马穆鲁克士兵如狼似虎的冲了进去,拉丁人在箭矢之下士气宛如风雨飘摇,他们的阵线在倾刻间溃散,战斗迅速演变成单方面的屠杀。
马穆鲁克成功冲进了这座安条克公国的堡垒,不出意外,堡垒将会迎来不可避免的陷落。
“是吗?穆斯坦西尔居然一声惨叫都没有发出吗?”
堡垒之外,刀剑林立的素檀大营中,一名身披板条甲、头戴缠裹头巾的尖顶盔的男子,对部下带来的消息如是说道。
此人甲胄的金光颇为显眼,头盔更是镌刻着先知的教悔,任谁都无法忽视其存在。
更引人注目的是,此人金发碧眼,面容带有明显的混血特征,甚至残留着几分罗斯人的痕迹。
“真是可惜,他若是留在埃及,本应该有更大用处,这可惜了这位硬汉了。”
他继续说道,引得了身边众人共鸣,甚至还有人流泪,对伊教世界失去一位如此坚定的抵抗者而悲伤。
但是此人的亲信都明白,在心底里,他肯定为这个远比看起来棘手的家伙死在东方而高兴,还多半在心里物色新哈里发的人员。
“拜巴尔斯素檀,攻破这座堡垒后,还是按照老规矩处理吗?”
一位将领上前询问,也说出了这位英武之人的身份,马穆鲁克的素檀,埃及的统治者,从奴隶到素檀的拜巴尔斯。
“当然按照老规矩,屠杀所有人,再移平城堡,烧毁房屋,毁灭掉所有田地。”拜巴尔斯的语气里有些不耐烦,“我已经强调过不知道多少遍,还是说,你们在幻想得到土地?”
将领慌忙解释,拜巴尔斯却只是如观小丑般注视着他,眼中满是毫不掩饰的讥讽。直到对方几乎磕头求饶,拜巴尔斯才挥手命其退下。
不远处,源自罗马时代的水渠旁,埃及的工程师已开始指挥抓来的役夫拆除这些维系当地农业的命脉。农夫们自然不愿毁灭这赖以生存的根源,但是在刀剑面前,他们的不愿无用且可笑。
看望着水渠被毁,拜巴尔斯心中的压力稍减。为煽动伊拉克的叛乱,他耗费了无数心血,然而一切居然就那样落幕。
他甚至不惜让已臣服的尼扎尔派叙利亚分部听命于实力大损的波斯总部,为调动贝都因人的支持更投入了大量资源。然而诸多谋划,最终只落得这般结局。
要说唯一的成果,也就大沼泽宣布站在他们这边。但问题是前些日子才传来消息,在蒙古人的重压下,大沼泽内部爆发了战乱,据说哈桑部落的首领们已全部殒命。
思绪发展至此,拜巴尔斯的额头青筋凸起。冷静,冷静,拜巴尔斯,他这样告诉着自己,想想你的经历,你的部族被蒙古人赶出东欧的家乡,你还被卖到埃及当奴隶,但这一切你不是都熬过来了。
而且你不仅获得了自由,还反客为主,成为了埃及的统治者。
都是因为那个瓦西里。终于,埃及素檀缓和了下来,想到了导致众多布置几乎付之一炬的那个家伙。真没想到,他的这位“老乡”,居然可以做到如此成就。
是的,拜巴尔斯是自东欧而来,他是一个祖上有着罗斯血统的库曼人。也正是因此,瓦西里的崛起,对他来说有些别样的意味。
尤其是在知晓,瓦西里也是被鞑靼人逼得逃亡至此时,拜巴尔斯更是心思复杂。都是因为鞑靼人在机缘巧合之下逃到了南方,但是他们也走上了不同的道路,这人还把他的计划搞砸了。
不过,拜巴尔斯也没有纠结太久,命运这个东西本就很难说,要是形势不同,没准他们身份都会互换。
而且说到底,他的损失也不是很大,主要是用尼扎尔派叙利亚分部的人手,还有花费了一些资源。
相较之下,他更在意阿八哈在巴格达做什么,他最初本以为这位大汗之子是为清算相关人员罪责才前往伊拉克,但是现在收集的确保看来,他显然有别的心思——
算了,继续等吧,他相信尼扎尔派可以为他带来足够的信息。现在,他要做好眼前的事。
正在拜巴尔斯思绪万千时,正被围攻的堡垒主堡上升起了他的旗帜,这代表整座堡垒都是他的0
真是遗撼,拜巴尔斯心想。这座由十字军骑士修筑的堡垒采用了当下最新技术,虽然耗资巨大,但是既壮观又实用,而他却要亲手将其摧毁。
虽然遗撼,但拜巴尔斯不会动摇这个选择,唯有彻底消灭了十字军,他才能心无旁贷的去对抗蒙古人。
十字军,必须灭亡,他们必须从这片土地彻底消失。
耶路撒冷王国的首都,提尔。
自失去耶路撒冷以来,所谓的耶路撒冷王国实际已缩水为以提尔为中心的政权。
但对提尔本身来说,自耶路撒冷流亡而来的贵族和民众反而促进了城市的发展,而且随着双方和平的降临,它还成为了基督徒与伊教徒最重要的贸易窗口,基督教世界的朝圣者亦在此登岸,前往圣地朝拜。
各个军事修会皆把总部修建在此,都创建了坚固的堡垒,来自基督教世界各地的口音都会在此响起,甚至连伊教徒都在此地拥有一席之地。
这一切使得它反而在这个十字军运动衰退的时代越发繁荣,与伊教徒之间紧密的贸易关系更是使得城市的居民坚信,伊教徒绝对不会杀掉他们这只下金蛋的母鸡。
所以,当北方又来了一群寻求保护的难民,还带来了马穆鲁克攻城略地的消息时,城市的慌张只维持了很短的时间。
毕竟,那是安条克公国的事,而非耶路撒冷王国,耶路撒冷王国可是伊教徒的好朋友,他们还在蒙古人入侵时帮助了伊教徒,那弯刀只会砍到站错队的安条克人脑袋上的—一他们当年可还是开除了那个愚蠢的安条克大公的教籍的。
连十年前带着十字军前来支持圣地,征服埃及的法国国王都被不少提尔市民抱怨。若非他的行为,王国肯定会和伊教徒的关系更好,不少人也不会被这场战争所波及。
而于格看着那些难民,内心五味杂陈。
他才来到这座城市一周,就见识了三波难民了。这样下去,基督徒在东方的生存空间会越来越小,小到对方抬手就可以轻松灭亡他们。
他必须快点前往巴黎。这个念头出现在于格内心的下一刻,就被他给按了下去,就算他再急,也只有船到了之后才能出发。
然后,他开始用此前的经历转移视线。
在瓦西里面见了阿八哈后不久,于格就迎来了阿八哈的召见。这时,他正好得到瓦西里的消息。于是,法国骑士不顾伤口痊愈,前去觐见了汗国的继承人。
为了这一日,他准备了太久太久。不过,很奇妙的是,在面见阿八哈前他很紧张,见了之后反而心静如水。
都到了这一步,那还有什么紧张的呢?
面对这位汗国举足轻重的人物,于格阐述了他关于蒙古人与十字军合作,一同消灭埃及素檀国的想法。
于格尤其为阿八哈介绍了他那位虔诚的国王陛下路易九世:若是能够向这位伟大且虔诚的君主展现足够的诚意,他定然会发起一场伟大的十字军东征。
阿八哈听得很认真,期间都没有插几句话,然后,干格听到了那他曾经只在梦中听话的话语。
“于格——爵士,你的意见很让我满意。一直以来,我都想和西方的天主教势力联合针对埃及的异教徒。但是,对干如何与西方势力打交道,我们是严重缺乏经验的,正是因此,才导致了许多失败的沟通。所以,爵士,我有意委托你作为汗国的全权大使,带着汗国使团前往巴黎拜见你口中的路易王,说服他再发动一场十字军东征,你有信心完成吗?”
于格当然是忙不迭答应了阿八哈的要求。于是,他就获得了阿八哈的一系列任命,成为了汗国使团的首领。
这支使团主要由蒙古人与亚美尼亚人组成,前者还好,对他们来说这只是前往远方的任务,更在意这一行能够捞到多少钱,但是后者就对现状尤为不满。
毕竟,此前可一直是他们主要负责蒙古人与公教徒之间的交流。现在突然被一个不知哪儿冒出来的拉丁人占了位置,可不是不满吗?
但是,他们再不满也没有意义,因为这是阿八哈的意志。
不过,他们也不忘时刻盯着于格,想要从他身上挑出来毛病。这也使得于格更加警剔,一刻不敢放松。
就这样,于格告别了瓦西里,来到了提尔。
在耶路撒冷国王与教宗特使沟通之后,表示他们会调集一支舰队护送使团前往法国。
然后,他们就等了一周。好在特使已经保证,船明天就可以到。
而在提尔的所见所闻,使得于格对上船已经急切到了极点,所以此刻哪怕是回忆完这些点点滴滴,焦率依然存于心中,于格不由得思索起到达巴黎之后,应该做些什么。
对于阿八哈选择自己前往巴黎的原因,于格是明白的,这位殿下想要避免一切因外交习俗的不同而造成的冲突,不谈虚的,只谈实的,可谓是诚意满满。
阿八哈的诚意还体现在他给了于格一笔巨额的活动经费,表示让于格支配。还表示只要能够成功,花光这笔钱也是值得的。
这对于格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有了这笔钱,只要合理的使用它们,一定可以达到想要的效果的。
于格想到了他那位虔诚的国王,在这个世人都对信仰,对十字军运动越发淡漠的时代,他依旧保持着数百年前十字军战士的热诚。
若非如此,国王也不可能前去远征埃及。即便失败,也充满荣耀。而且惨败可没有影响国王的威望,反而当得知国王被俘时,民众还集结起来想要去拯救国王一虽然在集结起来之后由于失控,就被贵族剿灭了。
只要给国王展现出蒙古人的诚意,他一定可以让陛下行动起来的。于格想到。
然后,他不由自主想起了那个美妙的梦:十字军与蒙古人一同击败了异教徒,把耶路撒冷解放了出来。
干格没想到,他距离这个梦,居然已经那么近了。
所以,他发誓一定要拼尽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