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的一双比赛中,清河一中有一个重大调整。
根据赛前情报和分析,他们判断武汉外校的二双相对薄弱,是可能的突破口。
为了集中优势兵力,在提交的出场顺序上,将原本安排在二双的陈阳/赵玥组合,提前到一双出战,而孙浩/张昊则后撤至二双。
这个“田忌赛马“的策略意图明确:用己方最强的双打组合去冲击对方相对较弱的二双,力求稳稳拿下那一分。
至于一双这场硬仗,尽力而为即可。
果不其然,武汉外校的一双组合,经验老道,配合娴熟,整体实力明显占优。尽管陈阳和赵玥拼尽全力,陈阳的网前抢网和赵玥底线穿越屡有精彩表现,但对手凭借更稳定的发挥和关键分上的沉着,还是以6-3, 6-4的比分连下两城。
大比分被扳成1:1平。
张盛:“好的,观众朋友们,第一双打的比赛结束了。清河一中的变阵未能奏效!武汉外校的一双组合凭借更胜一筹的整体实力,直落两盘取胜,将大比分扳平。”
刘梦:“陈阳和赵玥打得很顽强,尤其是赵玥,比赛虽然未设性别限制,但历届的全国大赛都几乎看不见女选手的身影。她在底线对抗中丝毫不惧男选手的力量,她的线路选择和手感非常出色。”
张盛:“但武汉外校的组合确实更强。他们的发球和网前压迫性让一中组合很难受,而且几乎不犯不必要的错误。你看这个关键分,30-40,陈阳网前有一个半机会球,但对手的回球质量太高了,还是被他们保发了。”
刘梦:“实力上有差距,这是客观存在的。一中组合已经尽力了,他们打出了自己的特点,但想要爆冷,还需要一点运气和对手的失误,可惜今天对手发挥得太稳定了。”
张盛话锋一转,将话题引向更深的战术层面:“其实从战略角度看,清河一中这个变阵虽然在这场比赛中失利,但他们的内核目标可能并不在一双。他们很可能为确保在随后的二双对决中,由孙浩/张昊去冲击他们研判的对方相对薄弱的二双,拿下计划内的那一分。”
刘梦表示赞同:“是的,这是一种典型的战略取舍,或者说‘兑子’战术。用自己弱的点去抵消对方最强的点,然后在自己占优的战场上决胜负。现在压力来到了二单的陆也身上,他必须取胜,将大比分改写为2:1,这个战术布局的价值才能真正体现出来。否则,整个战略基础就动摇了。”
张盛总结道:“没错。所以虽然一双输了,但真正的胜负手,现在才刚要开始。陆也的二单,以及随后至关重要的二双,将是决定清河一中这步险棋能否走通的关键。让我们稍事休息,接下来进入第二单打的较量。”
------------------
短暂的盘间休息结束,裁判示意球员准备。
张盛:“观众朋友们,欢迎回来。正如我们刚才讨论的,尽管一双失利,但清河一中的战术盘依然清淅。现在,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即将开始的第二单打比赛上。陆也的发挥,将直接决定他们的策略能否继续推进。”
刘梦:“是的,谁赢下这一分,对之后队友的心态也会有不同的影响。输的一方将将面临‘赢或回家’的绝境,心态会完全不同。”
“第二单打比赛即将开始!由清河一中陆也,对阵武汉外国语学校白志学!”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清河市,陆也家的客厅里,气氛同样紧张。
电视上正播放着央视体育频道的直播。陆母紧握着遥控器,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屏幕,每当镜头扫过球员信道或给到陆也特写时,她都会不自觉地身体前倾。
“老公,你快看,儿子出来了!”陆母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斗。
陆父坐在旁边的沙发上,看似沉稳地端着茶杯,但杯中早已见底的茶水和他半天没动一下的姿态,暴露了他内心的波澜。
他“恩”了一声,目光却牢牢锁在屏幕上那个熟悉又似乎有些陌生的儿子身上。
屏幕里那个穿着专业运动服、在聚光灯下走向球场的少年,与他记忆中那个在书桌前伏案疾书的身影重叠不起来。
满打满算,儿子学球似乎一年都还不到,陆父虽然对职业体育的认知几乎为零,但在他朴素的世界观里,任何技能都需要经年累月的积累,就象读书一样,要一天天、一年年地苦读才能出成绩。
可陆也的表现似乎完全颠复了这个认知,前面陆也参加的宁海站比赛,陆父事后了解了一下,竟然还属于职业赛的范畴。
“陆也这小子,进步是不是太快了?我陆家祖上好象也没出过运动员啊。”陆父思绪飘忽。
当解说员分析着“这一分的重要”时,陆母忍不住握紧了拳头:“哎呀,怎么把这么重的担子都压在我儿子身上”
陆父回过神,宽慰道:“放心,你儿子现在可是王牌呢。”
镜头给到陆也热身时平静的面容特写,陆母的眼圈微微发红:“你看他,一点都不紧张,倒是我这当妈的心都快跳出来了”
央视体育演播室。
张盛:“好的,观众朋友们,欢迎回到全国高中生网球锦镖赛四分之一决赛的直播现场。我们看到双方球员已经就位,第二单打比赛即将开始,由清河一中的陆也,对阵武汉外校的白志学。”
刘梦:“是的,张盛。这场比赛对双方团队来说都至关重要。大比分1:1平的情况下,谁能拿下这一分,谁就将占据绝对的主动权。镜头给到陆也,我们看到他的表情非常平静,这种大赛当前的气定神闲,完全不象一个高一的学生。”
张盛:“没错,这或许与他不久前在itf职业赛15宁海站夺冠的经历有关。经历过职业赛场的洗礼,面对这种青少年全国赛的压力,他的心态调整能力显然更胜一筹。好,猜边结果出来了,白志学选择了率先发球。”
【比赛开始,白志学的第一个发球局】
白志学站在底线后,深吸一口气,将球高高抛起。身体如满弓般舒展,随即猛然发力!一记势大力沉的内角平击发球,时速逼近180公里,直砸向发球区内角。
陆也的反应快如闪电,脚步横向滑步,身体瞬间侧开。他没有选择发力猛抽,而是球拍迎前,手腕有一个细微的包裹和“顶撞”动作,借力打力。网球带着一道平直而迅疾的弧线,又深又重地砸在白志学反手位底线附近。
这个回球落点极深,弹跳后直冲白志学身体。白志学被这记深球逼得后退,反手仓促回球,弧线偏高,软绵绵地落在中场。陆也早已垫步上前,看准来球,正手毫不留情地一记直线抽击,网球紧贴边线飞出!
“15-0!”裁判声响起。
张盛:“漂亮!陆也这个接发球处理得太聪明了!没有盲目发力,而是借力打力,回了一个又深又重的底线球,直接让白志学陷入了被动。”
刘梦:“没错,这个回球的质量非常高,落点压得非常深,完全打乱了白志学的击球节奏,为自己创造了绝佳的进攻机会。”
白志学调整呼吸,第二球发向外角,试图拉开角度。网球带着侧旋向外飞去。
陆也的横向移动快得惊人,大步跨出,到位时重心稳如磐石。在球弹起后向外拐的瞬间,他反手切削迎前,拍面微开,手腕向下一切——“唰”,网球带着强烈的下旋,过网后急速下坠,落在发球线内,弹跳极低。
白志学被迫从底线冲上网前,在低点别扭地捞球,回球又高又慢,落在中场。陆也快速上网,在球弹起后的上升期,正手一记干净利落的直线截击,打在边在线!
“30-0!”
张盛:“切削变化!陆也的战术非常丰富,这个切削又低又转,让白志学上网非常难受。”
刘梦:“而且陆也的随球上网意识很好,截击手感也很柔和,这一分从接发球到上网终结,战术执行得非常清淅。”
白志学脸色凝重,第三球想发力拼一发,但动作有些僵硬,球出界了。二发,他追求稳妥,球速偏慢,旋转也一般。
陆也眼神一凝,侧身、垫步、引拍,动作一气呵成,正手迎前抢攻!“啪!”回球如同黄色闪电,直扑白志学的正手位空档!
“40-0!三个破发点!”
张盛:“二发被抢攻!白志学的二发在陆也这样的接发球高手面前,威胁太小了。”
刘梦:“陆也的出手太果断了,抓二发的能力非常强。”
第一个破发点。白志学一发再次失误。二发,他加了旋转发向内角。
陆也接发球回了一个更深的中路球,将白志学压在底线。白志学正手相持,在多拍对抗中,他显得有些急躁,正手主动变线进攻,追求极致角度,球却遗撼地长出边线!
“破发!ga,陆也!1-0!”
张盛:“love ga破发!轻松拿下第一局。这个开局,完全体现了两人在实力和心态上的差距。”
刘梦:“陆也进入状态非常快,战术执行坚决,而白志学在压力下显得有些急躁,非受迫性失误开始出现了。”
【陆也的发球局】
陆也站在底线后,神情平静。他轻轻拍球,随即抛球,身体舒展,挥拍动作流畅。一记内角上旋发球,弧线饱满,成功进区,弹跳又高又冲。
白志学接发球回中路,质量一般。陆也侧身,让开击球空间,正手引拍充分,转体发力——“嘭!”一记漂亮的side-out(侧身正手打斜线),球速快,角度开,白志学鞭长莫及!
“15-0!”
张盛:“好球!漂亮的side-out!陆也的正手发力动作非常舒展,力量十足。”
陆也第二球,外角发球,角度极刁,直奔边线外侧弹出。白志学脚步刚激活,球已从身边掠过。
“ace!30-0!”
刘梦:“ace球!这个发球角度太开了,白志学完全没有反应。”
陆也继续发球,白志学回球下网。
“40-0!”
局点上,陆也一发追身,白志学勉强挡回,陆也快速上网,凌空截击得分!
“ga,陆也!2-0!”
张盛:“又是一个love ga保发!太轻松了。陆也完全掌控了场上的节奏,发球、接发、底线、网前,各个环节都碾压对手。”
刘梦:“比赛似乎已经进入了陆也的‘舒适区’。他的眼神自始至终都没有变化,这种专注度和成熟度,完全不象是一个高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