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乐文小说网 > 巫师:从魔药综艺开始抽卡变强 > 第803章

第803章

第803章

诺亚了然地点点头。

这么一想,战斗职业者买载人仿生机器人就合理多了。

仿生战斗机器人最初定位确实与战斗职业者有冲突,但当它的上限无法达到职业者的水准时,自然就失去了直接竞争关系,彻底沦为一种工具。

不过,这也只是暂时的情况了。

想到这里,诺亚通过万面仿命者面具连接的思考单元,特意调取了近期的相关数据流。

菲奥所言不虚。

或许是因为目前产量有限,新出厂的载人机器人往往在第一时间就被抢购一空。

对于图书馆内的学生而言,实用性是第一位的。

因为最初的测试者就是米罗,载人机器人为了能够让他专注自己的事情,所以在稳定性和舒适性做了专精调教,这种调教也延续到了后续的机型设置上,保证了驾驶者的舒适体验,同时安全性又是独一档。

这两者想加,就让载人仿生机器人莫明其妙的挤占了原本的载具位置。

当初为了收集用户反馈他们还特意准备了一批合作者名单,现在甚至都有了候补名单,现在学长学姐们为了能优先拿到产品,各方都主动上门求合作。

这倒算是意外之喜了。

当然,对于战斗职业者的影响还是有的。

那些原本已经掌握了突破界限,迈入中级行列的战斗职业者,如今却因战斗力与机器人直接挂钩,无形中地位下降了。

在领悟“意境”之前,他们仍旧具备可替代性,甚至不如仿生机器人,所有人都憋着一股劲突破意境,也有小道消息说,低年级的竞赛内容正在考虑调整,由原本的对抗竞赛,改为仿生机器人进行统考

菲奥依旧兴奋地汇报:“而且我们现在研发经费非常充裕,老大!您甚至可以划拨一部分投入到‘奇功’的研究里,我们这边已经能自给自足了!”

“维吉尔真是个天才!他联合米罗推出的仿生机器人美容和定制功能,可以个性化定制外观、涂装甚至武器组合,以至于现在机器人不仅是载具、武器,甚至还可以当宠物养!”

菲奥对维吉尔赞不绝口。

当初维吉尔在提出这个想法的时候,菲奥还心存疑虑,最后还是维吉尔用自家军工的定制枪皮的服务营收做了一个类比,菲奥才发现,原来这个看似对不起眼的功能,竟然这么赚钱

“尤其是学姐们,订购了大量增值服务。机器人美容功能现在成了最火爆的选项,盈利已经超过机器人本身的销售额了。”

菲奥说的很保守,其实目前这种定制的服务,已经比卖机器人更赚钱数倍。

“我们的机器人质量过硬,战斗系统对于自保的优先级本身就比较高,在战斗中直接报废的情况极少,最多是部分零件或功能模块受损。由于机器人采用模块化设计,只需送回下属工厂报备,流水线就能自动更换受损部件,其实售卖机器人反而转不了多少钱。”

“我们正在考虑下调载人机器人和仿生机器人的售价,只要保证成本就好,增加产量,尽快铺开,让更多人了解使用我们的产品。”

他们的收费虽不高,但架不住战斗职业者的作战频率实在太高,而且在图书馆内网上,有很多人都在持续不断的开发着仿生机器人和载人机器人的奇怪的玩法。

诺亚:“可以,不过我们目前的主要精力还是研发课题迭代,赚钱不是我们的第一目标。”

菲奥听到诺亚同意,松了口气:“当然,其实只是租借场地,提供一个自动化工厂的空间就可以了,维修和涂装,会有‘猎犬一型’自己搞定,而且,我们的确有一个新的项目,只要您同意,我们就向上申请,一旦审批通过,就是一个大项目。”

听到有新的项目,诺亚也来了兴致:“什么项目,说来听听。”

菲奥谈起新的项目,兴致高昂,语气都激动了不少,看得出来,相比起之前的战斗和刑讯,菲奥更喜欢现在这样的研究:“我们根据目前的设计内容,内部讨论了很多次,仿生战斗机器人是一代,载人机器人是二代,第三代我们应该去哪个方向?”

“最终我们定下了一个方向,就是多人合作载人战斗,在三代设计中,我们预计可以实现多人承载,并集成更复杂的武器模块。如果乘员愿意,他们可以尝试用‘意境’影响、优化机器人的战斗招式,发挥更强效果!”

“虽然我们没有办法让仿生机器人掌握‘意境’,但是可以尝试让掌握‘意境’的战斗职业者通过机甲更好的使用‘意境’,机器人就象是刀、剑、拳套这些武器。”

说着,他将已完成初步草稿的三代机设计图投射到诺亚面前。

这已非传统意义上的小型载人机器人,而是一架十几迈克尔的庞然机甲!

见诺亚仔细端详着设计图,菲奥连忙解释灵感来源:“在二代机的测试中,我们就发现,如果内部的战斗职业者运用‘意境’干涉仿生机器人,确实能影响其招式,强化战斗技巧。”

“这个发现让我们非常兴奋,也思考了很多。但深入研究后我们发现,如果继续死磕小型单兵机器人,效果不大,而且也没有意义,很难与战斗职业者自身的战力匹配,毕竟外面的仿生躯壳并非他们身体的一部分,他们很难像操控自身那样如臂使指。而过度干涉,又会与‘猎犬一型’战斗辅助系统的指令产生冲突。这成了一个棘手的矛盾。”

“所以我们最终决定:不再执着于提升小型机器人的单兵作战能力,而是转向开发大型作战机械。”

“现有的大型作战装备,如炮弹、战舰、飞机等,大多属于传统武器范畴。以我们目前的技术积累,完全可以尝试开发专为战斗职业者量身定制的大型仿生战斗机器人——机甲!”

“这种机甲有两大优势:第一,它能将战斗职业者的能力通过机甲这个‘杠杆’放大,真正发挥其作战潜力,弥补他们在大型战役中个人能力有限、力有不逮的短板。”

“第二,战斗职业者只要专注招式的应用,其他的驾驶和协同,全部都可以由‘猎犬一型’来辅助控制,可以最大程度的发挥算力优势。”

“第三嘛,算是我们的一点私心”菲奥眼中闪着光,“如果能成功造出这种机甲,我们就是最早实现战斗职业者‘武装机甲化’的公司!”

看得出来,这个方案必定是小组内部反复迭代、全员一致认可的结晶。他们自己恐怕也觉得这想法完美,这是他们首次跳出诺亚原有的仿生机器人框架,开创了一条全新的技术路线。

诺亚自然不会打击他们的热情:“没问题,想法很棒,我批准了。你们把方案详细整理一下,给我一份具体的规划报告。我审批后会提交给ai。项目设计者就写你们团队,不必挂我的名字。”

菲奥张了张嘴还想说什么,却见诺亚似笑非笑地抬眼看他。

“怎么,非要把我的名字加之去?明明是你们自己的创意,硬把我填在负责人一栏,听起来也太欺负人了,对你们也不公平。”

“就这样吧,属于自己的功劳,就心安理得地收好。你们的产品能做出来,本身就能为整个课题组带来收益。作为组长,无论我是否挂名,都会尽全力帮助每一个项目孵化成功。”

菲奥肃然起敬。

他觉得自己来这儿真是来对了。

不是每个组长都象诺亚这样。也不是每个课题组都有这样的氛围。

当初诺亚放手让他研究,是信任他的能力;如今愿意让他为自己的作品署名,是尊重他的选择。

菲奥相信,诺亚很清楚这份方案意味着什么,若方案通过,诺亚的功劳至少占一半以上。但此刻,诺亚对此只字不提,只专注于方案本身。

“好的,老大!我会尽快整理好方案交给您。”

诺亚摆摆手:“去吧,尽快,不过要保证方案完美。”

菲奥离开后,诺亚的手指在办公桌上轻轻敲击,发出规律的哒哒声。

菲奥的方案本身在想法和方向上都没问题,但问题恰恰出在它“脱离”了现有的技术框架,诺亚对此心知肚明。

战斗机甲的构想此前并非没有萌芽,却从未有任何个人或公司能将其推进下去。

原因很简单:主ai的有意干预。

目前所有传统大型作战器械,皆以ai为主导,人类在其中作用微乎其微,甚至可说可有可无。

这种情况并不是巧合,而是有意为之。

唯有如此,ai才能确保所有大型装备的内核控制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即便有人添加反ai组织,他们也缺乏大型作战平台,最大破坏手段无非是炸弹之类,威胁仍在可控范围。

可一旦出现机甲这种完全依赖操纵者的大型装备,若被反ai势力掌握,其破坏力与机动性将呈指数级增长。

与其日后不断监督、查封、限制流通,不如从一开始就将这条路彻底堵死,免得相关零件流入黑市,被组装成机甲。

这便是ai的底层逻辑。

反正就目前而言,ai已完全掌控世界大部分局域,一切尽在秩序统治之下。机甲的出现与否,确实无关紧要。

徜若诺亚真是这个世界的人,与ai同心,他大概率也会反对此方案—,毕竟他已掌握足够的学术资本,完全可以进入ai内核圈子,没必要冒险引入这种可能引发动荡的特殊武器。

哪怕因此导致未来出现波动的概率不足10,也应力求避免,否则真的引起现有环境的变化,自己跻身进入内核的路途反而会有波折,没必要。

但诺亚不是。

诺亚不会忘记,进入这个高难度副本的初衷,就是要让体内那种特殊能量在此世界生根发芽。

一成不变的环境,从不会欢迎“变量”。

诺亚需要反ai组织的助力。

而眼下,若想推动这个方案通过,他必须找到一个能说服ai的合适理由。

好在,想要一个合理的说辞很容易。

菲奥发来的设计图显然已筹备多时,只是负责人一栏的名字,从“诺亚”改成了“菲奥”。

诺亚抬手在虚拟界面上飞快敲打起来: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们并非宇宙中唯一的智慧生命。一旦遭遇其他智慧文明,必将面临毁灭性打击。生存是文明的第一要务,文明存续依赖不断扩张与增长。若我们安于现状、作茧自缚,未来某天遭遇更高级文明时,一切终将终结。届时,主ai将违背自身使命,人类会灭亡,ai亦将停机。”

“战则存,不战则亡。无需畏惧争斗,争斗能淬炼血性、提升战力,让我们更好地适应各种作战环境。我们需要战斗,甚至需要主动促成战斗”

诺亚洋洋洒洒写下数千字,题为《铸造利剑:为何我们必须崇尚战斗?》,随后连同机甲设计图一并直接提交给了主ai。

提交完毕,诺亚便将其抛诸脑后,静待ai审批。

然而在另一边,却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

主ai内核圈的所有成员,几乎同时收到了这篇由主ai亲自转发的文章,并被要求阅读后投票,赞成或反对,并附上理由。

他们反复研读,却找不到文章作者,显然被ai有意隐藏了。

文章本身引经据典,主题鲜明,就文笔而言堪称佳作。但问题在于,这是一篇彻头彻尾的“主战派”宣言。

众人心里不禁嘀咕:这到底是谁?吃了熊心豹子胆?竟敢逆势而行,明知故犯?

几乎所有内核成员内部都有一个共识:主ai意图稳定掌控世界秩序。因此,它对许多攻击性武器的研发并不热衷,长期以来就是为了防止新式武器破坏既有秩序,这并非没有先例。

所以一直以来,他们在辅助ai决策时,都秉持“稳定压倒一切”的原则。

可如今,一篇与他们理念完全相左的文章摆在面前,而且还是由主ai亲自转发这就不得不让人深思:ai的意图究竟是什么?

众人思来想去,认为主ai的内核逻辑早已稳固,方针策略不会有变,必然仍以维稳和维持秩序为主。既然如此,将这篇文章放到他们面前,定然是要他们狠狠批判。

于是,一些坚决拥护ai领导、措辞激烈的成员立刻投了反对票,并直言:“提出此等言论者必定包藏祸心,很可能与反ai组织勾结,意图扰乱局势!”

另一部分较为稳健的内核成员,在摸不清ai意图时,则选择了和稀泥。他们虽然也投了反对票,但大多认为“文章有一定道理,战斗确有必要,但不该大力宣扬,维持在一定范围内即可”。

内核圈成员各抒己见,但无一例外,全部投了反对票。

紧接着,令所有人震惊的事情发生了:

所有内核成员的权限被统一下调一级。

而在他们权限之上,赫然出现了一个新的名字——诺亚。

内部通信瞬间炸开了锅,所有人都意识到,主ai的逻辑发生了变化,而这一切,他们没有发现,却被人提前洞悉。

他们都在互相交流印证,都是询问同一个问题:

“诺亚是谁?”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