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乐文小说网 > 乱世姑娘:穿越女走三国 > 第31章 前路微明

第31章 前路微明

夜色如墨,将易京城彻底吞没。将军府议事厅内的灯火早已熄灭,白日的喧嚣与暗涌似乎也随着将领们的散去而暂时沉寂。然而,那份弥漫在空气中的紧绷感,却如同夏日雷雨前的低气压,沉甸甸地压在心头,挥之不去。

赵云并未返回自己的营帐,也未如往常般去巡视城防。他独自一人,踏着清冷的月色,来到了易京城墙之上。夜风拂动他未曾卸下的白色战袍,带来远方旷野的草木气息,也吹不散他眉宇间凝结的沉重。

救援北海,对抗肆虐的黄巾馀孽,保护一方百姓。这与他内心坚守的“仁”道不谋而合。比起留在易京,卷入与刘虞日渐激烈、是非难辨的内耗,甚至可能被迫执行更多有违本心的军令,前往青州,反而能让他手中的枪,指向更明确的“义”之所在。

更重要的是……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了城西那片在夜色中静谧的街区。“清墨医馆”的灯火想必早已熄灭,那个被困于方寸之间的女子,此刻是否安眠?还是同他一样,在黑暗中辗转反侧,查找着一线微光?

公孙瓒那日在厅上那不容置疑的“安排”,彻底断绝了她凭借自身力量离开的可能。这座城池,对她而言,已从暂时的庇护所,变成了华丽的囚笼。若他赵云一走,谁还能在公孙瓒的威压下,护她周全?谁还能在她遭遇不公时,为她据理力争?

他不能将她独自留在这里。

这个念头一旦升起,便如同荒原上的星火,迅速燎原,变得无比清淅和坚定。他必须带她走。不仅仅是为了兑现那句“不愿见你涉险”的承诺,更因为……他无法想象,将她独自留在这危机四伏、且主公已明显对她心存控制之念的孤城,会是怎样的后果。

然而,如何带她走?公孙瓒虽同意他领兵援救北海,但绝不会轻易放走林薇这个他眼中的“瑰宝”。公然提出带她同行,无异于直接挑衅主公的权威,不仅计划会立刻夭折,他和林薇的处境都会变得更加危险。

他需要一个理由,一个能让公孙瓒无法拒绝,至少是难以当众驳斥的理由。

赵云的目光深邃,望着漆黑的天幕,脑海中飞速盘算着。医术……北海……黄巾围城……伤患……疫病……一个个关键词在他心中碰撞、串联。渐渐地,一个模糊的计划开始成形。这个计划很大胆,甚至有些冒险,但似乎是目前唯一可行的机会。

他需要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向公孙瓒提出这个“建议”。而在此之前,他需要先与刘备有所沟通。今日厅上匆匆一瞥,他对那位素有仁名的刘玄德印象不恶,但此事关乎林薇安危,他必须更加谨慎。

第二天清晨,天色未明,易京城便在一种异样的躁动中苏醒。公孙瓒虽同意了借兵,但拨付给赵云的兵力,果然如预料般,仅有区区两千,且多为新卒,装备亦不算精良。反倒是刘备带来的千馀平原兵,虽人数不多,却透着百战之馀的沉稳之气。

赵云并无怨言,平静地接下了兵符印信。他深知,这是公孙瓒的又一重制约。兵力寡少,任务艰巨,成功了,是公孙瓒用人有方,慧眼识珠;失败了,则是他赵云能力不济,正好借此彻底将他边缘化。

点兵、整军、调配粮草……一应事务繁杂而紧迫。赵云忙碌了一个上午,刚得片刻闲遐,便有亲兵来报,刘玄德公与关、张二位将军前来拜访。

赵云心中一动,立刻整理衣甲,亲自迎出帐外。

只见刘备依旧穿着那身半旧的戎服,面带温和笑意,与昨日并无二致。关羽手持青龙偃月刀,丹凤眼微眯,气势沉雄;张飞则瞪着一双虎目,好奇地打量着赵云和他身后的营寨。

“子龙将军,叼扰了。”刘备率先拱手,语气诚恳,“昨日府中仓促,未及深谈。备与二位贤弟,特来拜会将军,商议援救北海的具体事宜。”

“玄德公客气了,云亦正有此意,快请帐内叙话。”赵云侧身相请,态度不卑不亢。

几人进入军帐,分宾主落座。陈到奉上清水——军中条件简陋,并无茶水。

“子龙将军昨日慨然应允,挺身相助,备感激不尽。”刘备再次致谢,目光真诚,“北海情势危急,孔文举乃海内名士,若有不测,实乃朝廷与百姓之损失。将军勇武仁德,能得将军相助,此行必能成功。”

赵云微微欠身:“玄德公言重了。救援孤城,扶危济困,乃分内之事。云既受命,自当竭尽全力。”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继续道,“只是,云有一事,需先向玄德公说明。”

“将军请讲。”刘备正色道。

“主公拨予云的这两千兵马,多为新卒,战力有限,恐难当正面攻坚之任。”赵云语气平静,并无抱怨之意,只是在陈述事实,“若要解北海之围,需智取,不可力敌。云之意,我军当以精骑为先锋,穿插迂回,袭扰敌军粮道,乱其部署,再寻机与北海守军里应外合,方有胜算。”

刘备闻言,眼中闪过激赏之色,连连点头:“将军所言,深合兵法!备亦作此想。我二弟云长、三弟翼德,皆万人敌,可充先锋。平原儿郎,虽久疏战阵,亦愿听候将军调遣,绝无二话!”

关羽抚须颔首,表示认可。张飞则大声道:“赵将军,俺老张听你的!你说打哪儿,俺就打哪儿!”

赵云心中稍安。刘备兄弟不仅没有因兵力寡少而轻视他,反而主动表示配合,将指挥权交予他手,这份信任与气度,确实非同一般。这与他在公孙瓒麾下时常感受到的猜忌与制衡,形成了鲜明对比。

“既如此,云便僭越了。”赵云也不推辞,当下便与刘备等人详细商讨起行军路线、可能的敌情以及初步的战术构想。他发现,刘备虽自称“兵微将寡”,但对青州地形、黄巾各部势力分布竟颇有了解,言谈间思路清淅,往往能切中要害。关羽沉默寡言,但偶尔开口,必是精辟之论。张飞虽性情粗豪,于战阵之事却也有其独到的敏锐。

一番交谈下来,赵云对刘备兄弟的印象愈发好了起来。他们并非徒有虚名的汉室宗亲,而是真有匡扶之心与实干之才。尤其是刘备,那份发自内心的仁厚与对他人的尊重,在乱世诸候中实属罕见。

时机差不多了。赵云话锋一转,状似无意地提起了另一个问题。

“玄德公,还有一事,云颇为担忧。北海被围日久,城中粮草恐已匮乏,更兼战事惨烈,伤患必众。黄巾肆虐之处,往往尸横遍野,极易引发瘟疫。若我军抵达之时,城中已生疫病,恐未战先乱,救人反成害人。”

刘备闻言,脸色顿时凝重起来,他显然也虑及于此,只是苦无良策。“将军所虑极是!备亦常为此忧心。奈何军中医者匮乏,善治时疫、处理大量伤患者,更是凤毛麟角。若真如此,只怕……唉!”他长长叹了口气,忧形于色。

关羽亦是蹙眉,张飞则烦躁地挠了挠头:“这却如何是好?总不能眼睁睁看着百姓病死饿死!”

赵云见时机成熟,便顺势说道:“玄德公不必过忧。云或有一法,可解此困。”

“哦?”刘备眼睛一亮,急切道,“将军有何良策?快快请讲!”

赵云沉吟道:“易京城中,有一医者,名曰林薇,字清墨。不知玄德公可曾听闻?”

刘备摇了摇头,他初来乍到,确实不知。

赵云便简要将林薇在界桥救治伤员、主持防疫、开设医馆之事说了一遍,自然略去了她的来历和与公孙瓒的冲突,只重点强调其医术之精,尤其擅长外伤急救与疫病防治,活人无数,在幽冀一带颇有“神医”之名。

“……此女医术,确有独到之处,尤擅处理战伤与防治时疫。若得她同行,北海城中伤患可得妥善救治,亦能防范瘟疫于未然。于我军而言,亦是多一重保障。”赵云最后总结道,语气力求客观平静。

刘备听完,脸上已满是惊喜与期盼:“不想易京竟有如此奇才!若真能得这位林先生同行,实乃北海百姓之福,我军之幸也!”他站起身,对着赵云深深一揖,“还请子龙将军设法,务必请得这位先生出山相助!备代北海军民,先行谢过将军!”

关羽和张飞虽对一女子是否有如此能耐将信将疑,但见大哥如此郑重,也纷纷抱拳:“有劳赵将军!”

赵云连忙扶起刘备:“玄德公快快请起,云定当尽力。只是……”他面露难色,“林先生虽居易京,却并非军中之人,且性情……颇为清冷,不慕权贵。主公虽看重其才,亦是以礼相待,未曾强求。如今要她远赴险地,恐非易事。需得从长计议,寻一个妥当的由头,方可请动。”

他这番话,半真半假。既点明了林薇的价值和独特性,也暗示了请她出山的难度,更将公孙瓒的态度模糊处理,为后续的“建议”埋下伏笔。

刘备闻言,理解的点了点头:“高士自有风骨,理当如此。一切但凭子龙将军周旋。若能成行,备必以师礼待之,绝不敢有丝毫怠慢!”

得到了刘备的认同和支持,赵云心中计划的第一步已然达成。他需要借助刘备“求救者”的身份和汉室宗亲的大义名分,来增加说服公孙瓒的筹码。

送走刘备兄弟后,赵云并未停歇。他立刻前往将军府求见公孙瓒。

府衙内,公孙瓒正在听取关靖关于粮草调配的汇报,见赵云进来,他挑了挑眉,语气听不出喜怒:“子龙,不去整军备战,来此何事?”

赵云抱拳行礼,沉声道:“禀主公,末将已与刘玄德公商议过进军方略。然有一事,关乎此次救援成败,乃至我军安危,末将思之再三,特来禀报主公,请主公定夺。”

“哦?何事如此重要?”公孙瓒似乎来了兴趣。

“末将担忧,北海被围日久,城中恐生疫病。”赵云将之前对刘备说过的那套说辞,更加详细地陈述了一遍,尤其强调了瘟疫一旦爆发,对于攻城军队和后方稳定的毁灭性打击。“……刘玄德公亦深以为然,言其军中缺乏良医,对此束手无策,深恐救人不成,反折损兵马,有负孔北海所托。”

公孙瓒听着,眉头渐渐皱起。他久经战阵,自然知道瘟疫的可怕。界桥之战后,若非林薇竭力防治,他的伤兵营只怕早已十不存一。

“你所言不无道理。”公孙瓒沉吟道,“然则,你有何良策?”

赵云抬头,目光坦然地看着公孙瓒,说出了他蕴酿已久的建议:“末将以为,可派一精通医术、善防疫病之人随军同行。一则,可安抚刘玄德公,显我幽州相助之诚意;二则,可保障我军将士,避免非战斗减员;三则,若北海果然生变,此人或可力挽狂澜,救民于水火,届时,天下人皆感主公之仁德,刘幽州辈,更显无能!”

他顿了顿,观察了一下公孙瓒的神色,见其并未立刻反对,才缓缓说出了那个名字:“城中林薇林清墨,医术通神,尤擅此道。若得她随行,此行安危,可保无虞。且她并非正式军职,以客卿身份相助,亦不算我军正式派遣,进退皆有馀地。”

帐内一时寂静。关靖捻着胡须,若有所思。公孙瓒的目光锐利如鹰,紧紧盯着赵云,似乎想从他脸上找出任何一丝私心。

赵云坦然与之对视,眼神清澈,仿佛提出的只是一个纯粹出于公心的最佳方案。

良久,公孙瓒忽然发出一声意味不明的轻笑:“子龙……你倒是为她,寻了个好去处。”

赵云心头一紧,但面上依旧平静:“末将是为大局考量。林先生之才,困守于一医馆,实乃明珠蒙尘。放之于外,既能解北海之危,亦可扬我幽州威名,更可让天下人知主公求贤若渴、胸怀广阔。一举数得,何乐而不为?”

他刻意避开了“放走”这个词,用了“放之于外”,强调这是对公孙瓒有利的布局。

公孙瓒站起身,踱了几步。他确实舍不得放走林薇这个“瑰宝”,但赵云的话,也确实打动了他。将林薇派出去,既能应付刘备,博取名声,又能暂时解决这个让他和赵云之间产生裂痕的“麻烦”。最重要的是,林薇并非正式脱离他的掌控,只是“外派”执行任务。待北海事毕,他依旧可以将其召回。而且,以此女之能,或许真能在青州闯出名堂,届时,他公孙瓒“慧眼识珠”、“善于用人”的名声,岂不是更响?

至于赵云……将他与林薇一同打发去青州,既全了与刘备同窗之谊,又眼不见心净,正好可以让他专心对付刘虞。若他们能在青州建功,功劳少不了他公孙瓒一份;若他们失败甚至战死……那也只能怪他们时运不济。

权衡利弊之下,公孙瓒发现,这似乎确实是一个于他无损,甚至可能有利的选择。

“罢了。”公孙瓒停下脚步,挥了挥手,语气带着一丝施舍般的倨傲,“便依你所言。着你持我手令,去往清墨医馆,命林薇随军出征,负责医护事宜。告诉她,此乃军令,不得有误!待北海解围,需即刻返回!”

“末将遵命!”赵云心中巨石落地,抱拳领命,声音沉稳,唯有袖中微微攥紧的手指,泄露了他内心的激动。

他终于,为她争取到了这来之不易的一线生机!

拿着公孙瓒的手令,赵云几乎是片刻未停,直奔城西的清墨医馆。此时已是午后,医馆内依旧有零星的病患,李医官和张医官正在前堂忙碌。见到赵云突然到来,两人都有些意外,连忙上前见礼。

“赵将军?”

“林先生可在后堂?”赵云无心寒喧,直接问道。

“先生在的,正在整理药材。”

赵云点了点头,大步穿过前堂,径直走向后院。

后院中,阳光通过枝叶洒下细碎的光斑。林薇正背对着他,蹲在地上,仔细分拣着晾晒的草药。她穿着一身素净的青色布裙,头发简单地挽起,露出纤细白淅的脖颈。小蝶安静地坐在一旁的小凳上,摆弄着几根草茎。

听到脚步声,林薇回过头。看到是赵云,她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讶异,随即恢复了平静,站起身,敛衽一礼:“赵将军。”

她的脸色比前几日似乎更苍白了些,眼底带着淡淡的青黑,但眼神依旧清澈沉静,如同古井无波。

“赵叔!”小蝶见到赵云,倒是眼睛一亮,小声唤了一句,带着显而易见的亲近。

赵云对小蝶温和地点了点头,目光随即回到林薇身上。他深吸一口气,将手中的绢帛手令递了过去,声音低沉而清淅:“清墨姑娘,主公有令。”

林薇微微一怔,接过手令,展开细看。当她看到“随赵云部出征青州,救援北海,负责一应医护事宜……军令如山,不得有误……”等字句时,她的手指几不可察地颤斗了一下。她抬起头,看向赵云,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惊,以及一丝深藏的、不敢轻易表露的期盼。

“这……将军,这是……”她的声音有些干涩。

赵云迎着她的目光,郑重地点了点头,确认了手令的真实性。他上前一步,压低了声音,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音量说道:“机会难得,易京非久留之地。北海需要你的医术,那里的伤患和百姓,或许比易京更需要你。”

他没有明说,但她瞬间听懂了他话中的深意。这不是一次普通的征调,这是他为她争取来的,脱离眼前困局的机会!是离开这座囚笼,前往一个可以真正自由施展医术、践行济世理想的天赐良机!

巨大的冲击让林薇一时有些恍惚。几个月来的压抑、不甘、绝望,在这一刻仿佛找到了一个宣泄的出口。希望的光芒,如同刺破乌云的阳光,骤然照亮了她沉寂已久的心湖。她看着赵云,看着他深邃眼眸中那不容置疑的肯定与鼓励,一股热流猛地涌上眼框,让她鼻尖发酸。

她迅速低下头,借由整理手令的动作,掩饰住瞬间失控的情绪。再抬头时,她已恢复了惯常的冷静,只是眼尾微微泛红,声音却异常坚定清淅:

“民女……林薇,领命。”

短短几个字,重若千钧。这不仅是对公孙瓒军令的回应,更是对赵云这番苦心安排的承诺,也是对她自己未来道路的决择。

赵云心中长长舒了一口气。他知道,她明白了。

“大军后日清晨出发,时辰紧迫,姑娘需尽快准备。”赵云提醒道,“可携带必要药材与器具,一应辎重,我会安排人手协助。王婶与小蝶,可随行照料。”

他考虑得如此周全,连小蝶和王婶都安排在内,让林薇心中最后一丝顾虑也烟消云散。

“我明白。”林薇点头,“定不眈误行程。”

事情既定,赵云不便久留,又交代了几句关于出发时间和集结地点的事项,便告辞离去。他还有许多军务需要处理。

送走赵云,林薇独自站在院中,手中紧紧攥着那份轻薄却意义非凡的绢帛手令。阳光照在她身上,暖意融融,驱散了连日来萦绕不散的阴冷。

她抬起头,望着湛蓝如洗的天空,深深吸了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的药草清香,此刻闻起来,竟带着一丝自由的味道。

离开易京,前往陌生的青州,前途必然充满未知与艰险。但比起困守于此,等待不可测的命运,她宁愿去闯,去拼,用自己手中的医术,在更广阔的天地里,搏一个未来。

而引领她走上这条前路微明之途的,是那个始终沉稳如山、默默为她遮风挡雨的身影。

她转身,看向一直安静待在一旁、睁着大眼睛望着她的小蝶,脸上露出了一个久违的、带着释然与决心的笑容。

“小蝶,我们去收拾东西。阿姊带你去一个新的地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