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
这三个道号起的真好,朗朗上口。
李承乾开门见山说道:“孤派人找你们过来,是看中你们能控制炸炉的本事,想让你们研制威力更大的炸炉之物。”
“这种威力巨大的东西,孤将其称之为火药。”
火药?
三位道长听到这个词眼,他们的脸色微微一动。
想到炸炉的场景,己经散发出来的那股味道,他们发现太子起的火药名字十分贴切。
顿了顿。
李承乾接着问道:“你们弄出来的炸炉之物,材料是不是硝、硫和木炭?”
三位道长面面相觑一番,脸色看起来无比震惊。
原来太子殿下也知道具体的材料!
看来太子殿下心里己经有底,叫他们过来,也不是为了问他们拿火药配方。
松溪子拱手应道:“回殿下,正是此三物,其大致的量为,一两硝石,三两硫,以及五两木炭。”
“不过这燃爆的威力不大,而且材料极其昂贵。”
当前除了木炭便宜一些,硝石和硫十分昂贵,而且还不是有钱都能买到。
如果太子只是为了燃爆一下,那要浪费的钱可就多了。
李承乾微笑着说道:“其实最好的比例,是7两硝石,1两硫和1两炭,而且硝石和硫都要经过提纯。
“提纯的办法很简单,除了溶解过滤外,下一步是采用蒸馏去除杂质。”
提纯?
溶解过滤?
蒸馏去除杂质?
这三名道长仿佛听天书一般,脸上充满了迷茫之色。
李承乾也知道他们不懂,于是把过滤和蒸馏的原理和方法,跟他们详细说了几遍。
弄明白后,这三位道长的脸上也露出恍然大悟之色。
原来如此!
怪不得他们之前按照配方弄的炸炉,并不是每次都能成功,原来还跟硝石和硫的纯度有关。
紧接着李承乾又把火药燃爆的原理,跟他们详细地介绍一遍。
说完后。
李承乾沉声说道:“孤说的东西不一定全对,很多只是孤的推测,你们必须要进行大量的试验。”
“孤也会派遣工匠和木匠配合你们,你们得自己多琢磨。”
“需要什么材料和人员支持,孤统统满足你们。”
他对火药的了解只是冰山一角,不过大致的比例和提纯倒是知道,后续就是让这三位道长不断试验。
背靠朝廷这个庞然大物,研制火药的材料并不缺。
李承乾接着说道:“只要你们能把火药制作出来,孤在洛阳或者长安,赏赐给你们一套三进三出的宅院!”
“每人赏赐千贯,子孙可门荫出仕!”
什么!
研制出火药就能赏赐千贯,以及获得一套大宅院的赏赐!
子孙还能门荫出仕!
三位道长听到太子殿下给他们许诺的诸多好处,他们的脸色激动地通红一片。
拼了!
就算豁出这条老命,也要把火药给做出来!
他们本就是玩爆破的高手,现在又听太子殿下传授的新技术,这下心里更加有底。
激动片刻。
三位道长纷纷躬身行礼道。
“殿下放心,贫道一定会把火药给做出来,威力绝对会让您满意!”
李承乾微微点了点头,随后微笑着说道:“你们先下去歇息,孤这段时间会陆续把材料和人员给你们送过去。”
这三位道长再次躬身行礼,这才跟着太子亲卫离开大殿。
等他们离开后。
李承乾轻声说道:“正伦,派人把周边州县的硝石和硫都集中起来,给这帮道长送过去。”
“从将作监和军器监调集30名工匠,让他们去协助那帮道长。”
“派遣50名士卒守着那帮道长,研制炸药乃是绝密消息,谁要是传出去诛九族!”
火药可是划时代的神物,只能掌握在他手上。
要是被门阀世家之人得去,后果不堪设想,他们可能会滋生出无数野心。
“臣遵旨!”
杜正伦躬身行礼后,脸色凝重地走出乾阳殿。
过了片刻,李承乾又朝封师进下令,让他把工部侍郎杜荷叫进来。
等了大半个时辰,杜荷才匆匆忙忙跑进大殿。
自从工部尚书跟随陛下去泰山封禅,工部的大小政务又落在他的头上,他处理政务的能力也提高了不少。
一番躬身行礼后。
李承乾轻声说道:“杜荷,派人去找硝矿和硝田,孤需要大量的硝。”
“派人去寻找墙硝,所有的花销由东宫承担。”
找硝石?
难道太子殿下要炼丹?
当前硝石的最大用处,就是用于炼丹,除此之外也没有其他妙用。
愣住数息。
杜荷连忙拱手应道:“殿下放心,臣这就回去安排工部的官吏去找硝矿硝田。”
“好。”
李承乾点了点头。
他又跟杜荷叮嘱了几句,这才挥手让他下去安排。
麾下的一众幕僚,进步最大的人就是杜荷,这小子从一个纨绔子弟,变成了能独自处理工部政务的官吏。
让杜荷再历练数年,也能胜任工部尚书的职位。
接下来的时间,李承乾除了批阅奏疏外,大部分时间都放在研制火药上。
为了让三个道长和一众工匠快速入手,李承乾还亲自去上林苑,跟他们演示蒸馏和过滤。
有了李承乾的加入,火药的研制速度大大提升。
李承乾潜心于研制火药时,李世民在泰山南麓完成封祀坛祭天仪式后,成功率领文武百官登顶泰山。
在太常卿李靖的主持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封禅仪式。
随着李世民在降禅坛祭祀皇地祇仪式完成,百官、藩王和番邦的使臣,纷纷跪地拜贺。
“恭贺陛下登封告成,上答天心,下安黎庶!”
“今泰山垂佑,西海归心,愿陛下承此圣功,福寿绵长,永固鸿基,西海臣服!”
“愿大唐山河永固,岁稔年丰,社稷绵长!”
“大唐万年,陛下万年!”
降禅坛上。
李世民笑容满面道:“诸位爱卿平身,泰山封禅福泽万民,你们亦能得到上天庇佑!”
数千人再次跪地行礼道。
“谢陛下!”
封禅仪式结束后,李靖站在降禅坛的登阶处,宣读大赦天下的圣旨,
而李世民则眯眼看了一眼上苍,脸上露出一抹激动的神色。
“终于登泰顶封禅!”
回想起前三次封禅被魏征劝阻之事,李世民低声呢喃道。
“魏征啊魏征,你要是能多活几年那该多好!”
“封禅少了你,有些美中不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