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知道父皇追求文治天下,所以他这些年一首在文治一道下功夫,也拉拢了大批的文臣。
至于那帮武将,他接触的并不多。
再加上他现在的情况有些尴尬,还得靠舅舅这样的权臣出马,才能够为他招募到合适的擅攻之将。
长孙无忌抚须说道:“人选倒是有。”
“此人是右卫将军薛万彻,不过老夫跟他的关系有些疏远,也不方便跟他接触,还得你去打通关系。”
薛万彻?
想到薛万彻那员猛将,李泰的脸色微微一亮。
此人作战勇猛,加上又是隐太子李建成的旧将,拉拢他确实比较合适。
不错!
还得找舅舅这样的老狐狸多聊才行!
李泰常听父皇说长孙无忌的能耐很大,可他并没有见识过长孙无忌具体施用的手段。
现在看来,长孙无忌可不简单啊!
李泰再次躬身行礼道:“舅舅,我麾下的人跟薛万彻都不熟,我该找谁去游说薛万彻?”
“还请舅舅指点迷津。”
看着谦虚有礼的李泰,长孙无忌微微点了点头。
思索一番后。
长孙无忌轻声说道:“薛万彻和妻子丹阳公主恩爱有加,如果你能说服丹阳公主,应该有机会得到薛万彻的支持。”
“至于如何说服丹阳公主,那就看你的本事了。
丹阳公主是太上皇李渊的十五女,在贞观十八年的时候,她嫁给了薛万彻这员猛将。
此人爱好文学,也是个有才情的公主。
李泰眼神一亮,他连忙拱手说道:“多谢舅舅指点,稍后我再派人送一车神品珍酿过来,舅舅闲暇时可小酌几杯。”
其他姑姑他或许没有办法,可十五姑就容易的多。
到时候多拿一些古籍过去,再撒撒娇,想必十五姑不会拒绝。
长孙无忌微笑着点了点头:“青雀有心了。”
两人嘀嘀咕咕商议了大半个时辰,李泰这才兴高采烈地离开赵国公府。
翌日。
例常朝会。
当文武百官看到李泰胖嘟嘟的身影,出现在李治的身边时,他们心里充满了好奇。
“李泰上朝干什么?”
“该不会有新的任命吧?”
因为李泰的忽然上朝,百官的目光时不时地放到他的身上。
等三省六部和九寺五监的主官汇报完政务后,李世民朝通事舍人来济挥了挥手。
“宣旨吧。”
文武百官听到陛下的话后,他们的脸色微微一动。
来了!
最近没有什么大事,而李泰又忽然出现在朝会上,这一封圣旨肯定是关于李泰的任命。
究竟是恢复官职,还是继续贬官?
就在百官疑惑的目光中,来济持着圣旨朗声念道。
“大唐皇帝令,莱州郡王李泰禀性明敏,器宇弘深,夙怀忠谨,久著勤诚,任命为夏州都督,督夏、灵、盐、丰、宥、胜六州军事,执掌夏州军政大权。”
“望莱州郡王守疆圉而安黎元,扬国威以靖烽燧”
随着来济的话音落下,太极殿内顿时响起一众巨大的喧哗声。
文武百官面面相觑,脸上全都露出惊愕的表情。
“陛下让莱州王去就藩!”
“而且还是去夏州那等凶险的边塞要地!”
“这几天发生了什么事?”
此前魏征、房玄龄和萧瑀等大臣,多次提醒陛下让成年的李泰去封地就藩,可陛下却屡屡推辞。
没想到这一封任命如此的突然,他们这帮人连风声都没有收到。
坐在文臣一列第二位的房玄龄,他转头看了长孙无忌一眼,眉头微微皱了起来。
不过他的脸色也没有太大的变化,而是若有所思地低头思考。
李泰大步走到大殿中间,他脸色凝重应道。
“儿臣领旨!”
“还请父皇放心,夏州有儿臣戍守,北方的草原民族无法南下半步!”
现在的薛延陀己经乱成一团,他们哪敢南下犯边?
这帮人胆敢越过夏州,他肯定会派兵将这帮草原民族全都废掉。
李世民脸色凝重地点了点头道:“夏州乃边疆重地,朕就把他交到你的手上,一定要将其看好!”
“这段时间薛延陀内乱不停,那些牧民会趁乱南下掠夺。”
“你要保护好边疆子民的安危!”
听到父皇叮嘱的话,李泰又一番拱手保证,这才脸色淡然地站回到原位。
李治和百官一样,心里也是充满不解。
不过他什么也没说,而是脸色复杂地低着头,心里在分析李泰去担任夏州都督之事。
御台上。
李世民接着说道:“继续宣旨吧。”
“诺。”
来济恭敬地应了一声,随后持着第二封圣旨,继续朗声念道。
“大唐皇帝令,任命魏州长史张亮,为夏州都督府长史,协助都督李泰执掌六州府兵!”
“大唐皇帝令,任命相州刺史杜楚客,为夏州都督府别驾,协助都督官李泰处理夏州的大小政务!”
“大唐皇帝令,任命鸿胪少卿韦挺,为夏州都督府司马,协助都督李泰推行各项法令!”
随着三道命令的下达,百官心里愈发的不解。
陛下这是派莱州王去就藩?
陛下把莱州王的核心幕僚派去夏州,还把张亮那名悍将也派过去,这不是明摆着培养莱州王么?
由于张亮和杜楚客在外赴任,只有韦挺一人站出来。
“臣领旨!”
紧接着李世民又交代了一番大小事情,这才站起来宣布结束朝会。
从始至终,李世民都没有跟百官解释,为什么要把李泰派去封地就藩,而且还任命他为夏州都督。
随着一众重臣离开太极殿,那群低品阶的官吏纷纷凑在一起。
“你们觉得陛下这是何意?”
“派莱州王去地方任职,以后都不宣召回长安?”
“还是让莱州王历练几年,再将其召回长安,并对其委以重任?”
“扑朔迷离啊!”
一众官吏聊了片刻,随后西散离开。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在长安任职的大小官吏私下都在议论,陛下派李泰外出就藩的目的和含义。
就连晋王李治去百济之事,都被百官给淡忘。
半个月后。
百济。
泗沘城大殿内。
李承乾看到前来接替统帅大权的人是李治后,他一脸意外地询问道。
“雉奴,父皇怎么派你来当统帅?”
“难道父皇他老人家,想把你培养为文武兼备的皇子?”
他此前一首认为李世民会派吴王李恪过来,万万没想到竟然会把李治这小家伙叫过来。
李治拱手应道:“大哥,舅舅一开始举荐西哥过来,但是马周向父皇推荐我过来,具体原因我也不知道。”
顿了顿。
李治一脸忐忑说道:“大哥,皇弟我对战争之事一窍不通,还望大哥能指点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