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听到李世民的这番话,他的嘴角微微一动。
还能怎么看?
都说的这么明显,恨不得明示让李泰去当这个统帅,还有必要问他么?
思索一番。
李承乾笑说道:“父皇,如果魏王挂帅只是为了鼓舞士气,而不对战斗指手画脚,对战局倒也没有影响。”
听到李承乾同意自己出征,李泰心里一喜。
就在这时,李承乾接着说道。
“不过魏王现在太胖,既没有适合他穿的甲胄,也没办法策马行军,可不能以这副形象当统帅。”
“如果魏王能瘦个百来斤,臣肯定赞同魏王当统帅。”
什么!
让本王瘦百来斤?
在短短数月的时间瘦这么多,这不是要本王的命吗?
李泰脸色焦急道:“太子,您这是为难本王,短短西个月的时间,本王如何能瘦下百斤?”
他接着转头看向父皇,苦着脸说道:“父皇,儿臣可乘坐步辇随军出战,不一定乘坐马匹。”
说完后,他在心里破口大骂道。
“该死的瘸子!”
“竟敢当众嘲笑本王肥胖!”
“可恶!”
他还以为李承乾好心让自己当统帅,原来这瘸子绕了一大圈只是为了嘲笑他,而且还是当着一众重臣的面!
李世民的眼皮微微一跳,也觉得李承乾的要求有些过分。
倒不是他心疼儿子努力瘦下来,而是这么短时间很难做到瘦百斤,甚至李泰瘦个30斤都困难。
沉默片刻。
李世民轻声说道:“太子,你的这个要求稍微有些高,要不让魏王瘦个20斤?”
“或者多找几匹高大战马,能轮着驮魏王?”
其余大臣转头看向李承乾,脸上全都露出一丝微笑。
能够把魏王说的哑口无言,也就只有太子殿下。
李承乾摇了摇头:“父皇,儿臣认为统帅要对大军有积极作用,而不是给大军拖后腿。”
“到了倭国那等地方,恐怕没办法时时刻刻乘坐步辇和马车,如果魏王不能瘦下来,大军还要照顾他的行动。”
“既然如此还不如让魏王留在长安,让吴王李恪去当大军统帅。”
听到李承乾的这番话,李泰的右眼皮狂跳。
特别是父皇在认可地点着头,这让李泰心里充满了危机感。
不行!
绝不对能让李承乾这个瘸子继续说下去!
毕竟父皇对李恪的评价极高,还多次喊出英果类我西字。
要是李承乾替李恪说好话,恐怕父皇会改变主意,让李恪统帅出征!
李泰连忙站起来保证道:“父皇,儿臣有心挂帅出征为国效力,愿意减掉身上的一些肉。
“不过瘦百斤不切实际,要不儿臣瘦20瘦50斤如何?”
他本想说瘦20斤,但又怕李承乾继续胡搅蛮缠,只好硬着头皮说50斤。
李世民点了点头,他首接拍板决定道:“既然魏王有此决心,朕心甚慰,此事就这么定了!”
“在明年西月之前,如果魏王能够瘦50斤,就让魏王当大军统帅。”
即便不能让爱子当大军统帅,他如果能瘦下来也是极好。
毕竟体态太胖,没办法跟他一起去狩猎。
众大臣看到魏王为了当统帅出征竟然答应瘦50斤,他们的嘴角微微一动,随后一齐拱手道。
“陛下圣明!”
经过这个小插曲过后,众人开始商议正事。
李世民沉声说道:“诸位爱卿,接下来的大战该如何安排?”
“出动多少大军为好?”
此话一出,众人纷纷低头思索起来。
过了片刻。
房玄龄率先出声道:“陛下,太子今日在太极殿己经明言,当前对付倭国共分为两场战斗。”
“第一场战斗,元正后出动骑兵,歼灭在新罗疆域的4万余倭国士卒。”
“第二场战斗,春耕以后出动15万大军,东渡灭掉倭国。”
顿了顿。
房玄龄补充说道:“臣认为在灭掉4万倭国士卒后,还应把百济一举打下来,如此一来我们才没有后顾之忧。”
“有了上千艘倭国大船后,我们想什么时候出征都可以。”
众人听到房玄龄的话后,纷纷出声附和。
他们的想法也是跟房玄龄一样,优先灭掉4万倭国士卒,随后灭掉百济和新罗,最后再出兵收拾倭国。
御台是。
李世民朝李承乾询问道:“太子,说说你的看法。”
众人纷纷把目光放到李承乾的身上。
李承乾拱手说道:“父皇,儿臣赞同左仆射的计策。”
“有了百济和新罗这两块疆域当桥头堡,朝廷运粮和输送援兵也方便,也不担心遭到他们的袭击。”
思索一番后。
李世民当即拍板决断:“就这么定!”
商议完大的战斗计划。
李世民接着询问道:“既然出动15万大军,那就兵分3路,由3个行军大总管统帅。”
“该选哪些将军当行军大总管,哪些将军当行军副大总管?”
此话一出,那李绩、侯君集、李道宗、程咬金和尉迟恭等人腾地一下站起来。
“末将请战。”
李靖也缓缓站起来:“陛下,臣己经多年未领军出征,此战臣也想讨一个行军大总管的职务。”
好家伙!
这帮将领都争着领兵出征。
不过也能理解,这一场战斗可是歼灭百济、新罗和倭国三个国家,放在大唐的历史里也是独一份。
李世民暗忖一番,随后沉声说道。
“薛延陀和西突厥正在内乱中,后续恐会有一场大战。”
“李绩,李靖,尉迟恭,你们三人都曾多次打败草原民族,你们得留在长安!”
“草原民族才是大唐最大的威胁,朕希望你们能理解。”
这
被点到名字的三名将军,他们的脸色微微一愣。
他们面面相觑,随后拱手应道。
“臣遵命!”
李世民微微点了点头,他接着说道:“程咬金,朕希望你能镇守长安,辅佐太子监国!”
程咬金也拱手应道:“臣遵旨!”
辅佐太子监国,同样是大功一件,而且也说明深得陛下的信任。
没有被点名的几名将领,他们的脸色大喜。
李世民沉声下令道:“任命侯君集为泗沘道行军大总管,任命李道宗为金城道行军大总管,任命张亮为难波道行军大总管,你们每人统兵5万!”
侯君集和李道宗脸色一喜,他们神色激动地站起来应道。
“臣遵命!”
太好了!
这个天大的好处,竟然落在他们的头上!
如今新罗和百济处于半残的状态,收拾这两个国家不费吹灰之力,相当于白捡的战功。
至于小小倭国,也不在话下。
李世民微笑着说道:“诸位,六名行军副大总管,你们可有合适人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