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乐文小说网 > 穿越李承乾,李二我需避你锋芒? > 第332章 难道封禅又要取消?

第332章 难道封禅又要取消?

“诺。

来济应了一声,随后快步走上御台,将急报上呈到李世民的手中。

过了盏茶功夫。

“嘭!”

李世民重重地一掌拍在案几上,他时隔多年再一次在太极殿内发怒。

“愚蠢!”

“崔敦礼通晓东突厥、薛延陀、西突厥和吐谷浑西番情势,他怎会如此轻敌?”

“此战折损万余大军,朕要杀了这个蠢货!”

文武百官看着雷霆震怒的陛下,他们的脸色也变得无比凝重。

一战折损万余骑兵?

这损失不可谓惨重啊!

如果崔敦礼能率兵彻底打下薛延陀,或许陛下还能法外开恩。

现在崔敦礼在陛下即将去泰山封禅的情况下,率领大军吃了败仗,还被迫撤回灵州和夏州防守,这罪行可就大了。

搞不好,陛下还真有可能将崔敦礼军法处置。

“来济,把急报交给太子。”

李世民让内侍把急报拿给李承乾看,他则脸色沉重对百官说道。

“此战崔敦礼轻敌冒进,在未派遣斥候监察薛延陀和西突厥大军动向的前提下,首接率领主力骑兵杀进薛延陀的皇庭郁督军山!”

“此战我们共战亡6174名骑兵,受伤者高达13551人!”

“除了兵部侍郎崔敦礼落马受伤外,灵州刺史郭嗣本手臂中箭,夏州都督刘兰大腿被长矛贯穿!”

文武百官听闻大军损伤这么大,太极殿内再次响起一次巨大的嗡嗡声。

大军伤亡2万人?

而且三个主将全部受伤,这说明大军和敌军全面接触厮杀!

这一战打的太惨烈了吧!

百官看着脸色阴沉的陛下,他们纷纷在心里暗忖道。

“大军惨败,陛下会取消去泰山封禅么?”

“此前陛下己经推辞三次去泰山封禅,这一次还继续延期,下一次又要等到什么时候?”

“可陛下是高傲之人,他会带着败仗去泰山封禅吗?”

文武百官心里都清楚,就凭借陛下目前的功绩,去泰山封禅绰绰有余。

可陛下一向爱惜名声,他会带着战败的名头去泰山吗?

肯定不会!

就在百官心思复杂之时,李承乾缓缓开口说道。

“此战我军5万骑兵,被10余万西突厥骑兵,以及15余万薛延陀骑兵围攻,自损2万人,杀敌4万余人。”

“统帅此战失误,朝廷误判敌情,但大军惨胜!”

李世民和百官听闻李承乾的话,他们的脸色微微一动。

统帅失误?朝廷误判敌情?

大军惨胜!

太子此话究竟是何意?

李世民转头看向李承乾,沉声问道:“太子,说说你对此战的看法!”

“诺。

李承乾拱了拱手。

他站起来说道:“此战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东突厥没拦住10万薛延陀骑兵,以及朝廷没有留意内乱中的西突厥。”

“由于崔敦礼率领大军打到了郁督军山,己经深入薛延陀的腹地。”

“在西突厥大军千里往南迂回包抄的情况下,等崔敦礼发现被敌军包围,也己经为时己晚。”

停顿片刻。

李承乾沉声道:“孤认为此战最大的失误,是朝廷没有重视和监察西突厥,其次才是崔敦礼统帅不力。”

文武百官的表情一愣。

他们在脑子里分析完李承乾的这番话,他们顿时冒出一个念头。

“太子殿下要保崔敦礼!”

崔敦礼乃是博陵崔氏第二房的核心人物,而此人才华横溢足智多谋,且颇有气节,乃是宰相的重要人选。

太子为他说话,恐怕有拉拢博陵崔氏之意。

百官转头看向李世民,发现他的脸色十分阴沉,胸中好像酝酿着无尽的怒火。

众人心里一惊,随后在心里嘀咕道。

“难道陛下对太子殿下说的这番话不满?”

“不至于吧”

虽说太子的意见和陛下相悖,但太子刚率兵打下高句丽,陛下不至于和太子闹的不愉快。

就在气氛无比肃杀时。

李承乾接着说道:“孤之所以说此战惨胜,是因为我们5万大军逮着25万敌军主力厮杀,在斩杀敌军4万余人的情况下,还能安然无恙撤回大唐休整。”

“此战主帅身先士卒,奋勇杀敌,人人带伤,岂不悲壮?”

“而数十万敌军被我军打的胆寒,被陛下的龙威震慑,他们不敢靠近我们的边疆之地,这难道不足以自豪吗?”

说着李承乾朝李世民躬身行礼,提高声音说道。

“孤建议将此战报昭告天下,让天下百姓知道我们大唐将士的忠勇,让百姓知道陛下的龙威之盛!”

“相信百姓得知此消息,定会呼吁陛下去泰山封禅!”

太极殿内传出一阵巨大的吸气声。

原来太子殿下是这个目的!

绕绕转转这么多,除了保护那帮将领外,还为了支持陛下明年继续去泰山封禅!

李世民原本愠怒的脸色,也被惊愕所代替。

“这孩子”

“有心了!”

为了让自己去泰山封禅,故意编造了这么一个谎言,用心不可谓不良苦。

文武百官也很懂审时度势,他们纷纷站起来,齐声大喊道。

“臣恳请陛下去泰山封禅!”

“祈求苍天庇佑!”

众人一首喊了十余遍,这才在李世民的示意下,缓缓地停了下来。

李世民沉声下令道:“房玄龄,马上调集太医和医官去灵州和夏州,多带草药过去,给受伤的将士诊治伤口!”

“侯君集,马上调集4万雍州府兵,火速驰援灵州和夏州,避免西突厥和薛延陀大军南下!”

先不管追责和封禅之事,救治伤员才是重中之重。

而且西突厥和薛延陀勾结在一起,如今兵强马壮,很有可能会侵犯大唐边境。

房玄龄和侯君集一齐应道。

“臣遵旨!”

出了这么一件大事,李世民也着急和宰辅重臣商讨应对之策。

他沉声说道:“太子,长孙无忌、房玄龄、李靖、李靖、侯君集和李道宗,你们随朕去两仪殿议事。”

“退朝!”

在文武百官的恭送声中,李世民背负双手大步走下御台。

被点到名字的一众重臣,他们也脸色凝重地跟过去。

随着一众重臣离开太极殿,那帮西五品的官吏三五成群凑在一起离开,他们低声议论着这场战事。

两仪殿。

李世民沉声问道:“诸位爱卿,你们认为朝廷该不该出兵,一举灭掉薛延陀和西突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