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个太监是高藏王派过来,那此事多半是真的,而且能助力唐军快速攻破平壤城。
倘若这个太监是渊盖苏文派来的人,那就是一个阴谋。
搞不好会折损兵将!
过了片刻。
房玄龄沉声道:“殿下,稍后可派遣50名士卒跟着小太监回去,把密道认真地查探一番!”
“如果密道安全,可分批调集主力进城!”
此话一出,顿时得到众人的赞成。
岑文本表情严肃说道:“殿下,这是破城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我们可不能错过!”
“左仆射的计策甚好,为了确保安全,可派先登死士前去查探密道,如果发现是渊盖苏文使的阴谋,我们也能及时地发现。”
看到两位核心智囊都这么说,李承乾心里也很快做出决定。
根据他们掌控的情报,高藏王就是渊盖苏文扶持的傀儡,现在高句丽连战连败,渊盖苏文拿高藏王去背锅也正常。
而高藏王为了活命,和大唐合作也是唯一的活路。
沉默数息。
房玄龄接着说道:“为了在平壤城内站稳脚跟,臣建议让程咬金去统帅2万骑兵,把席君买、薛仁贵和刘仁轨那帮猛将调回来!”
“这帮猛将统率2000玄甲军出现在平壤城皇宫内,也能给我们的主力大军争取到足够充沛的行军时间!”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有了玄甲军和一众猛将打头阵,即便面对数万敌军的围攻都不怕。
毕竟他们身上穿的都是重甲,只要城内守军不使用钝器,他们都能坚持数个时辰。
李承乾思索片刻,随后沉声说道:“就按房相和岑侍郎说的办,大小事情的安排,交由房相全权负责!”
顿了顿。
李承乾接着问道“我们进攻的时间,选在什么时候合适?”
房玄龄笑着说道:“殿下,进攻时间选在渊盖苏文登基的那一天最合适。”
“到时候皇宫内防务空虚,而且高句丽的文武大臣全都集中在一起,方便我们一网打尽!”
“现在距离渊盖苏文登基还有半个月时间,等我们的各路大军把周边城池打下来后,还有时间进军至平壤城外。”
这几天渊盖苏文的警惕心很强,只有在他登基的时候,才会减少对皇宫的监视。
而且登基大典汇集高句丽的大臣,这个时候动手能把高句丽的重臣一网打尽!
后续还能避免和城内守军厮杀,减少大军的伤亡!
沉默片刻。
李承乾点了点头道:“那就把进攻时间,选在渊盖苏文登基的那一天!”
“来人把高藏王的侍从带过来!”
就在亲卫去叫高藏王的侍从时,李承乾把东宫左卫率副率封师进叫了进来,并朝他叮嘱道。
“封师进你亲自带领50名士卒过去!”
“一定要把密道研究透,避免高句丽的人设下陷阱!”
“此事完成后,孤记你们头功!”
去查敌人挖掘的探密道很危险,很容易就把小命丢在那里。
此等行为和先登死士一样,都是属于绝对的头功。
“遵命!”封师进脸色凝重应道。
没过多久,吃的满嘴是油的年轻侍从,被张师政重新带回大唐内。
一番参拜行礼后。
李承乾沉声道:“稍后孤派遣士卒随你一起回去,你告诉高藏王,我们进攻的时间选在渊盖苏文登基当天。”
“你让高藏王别怕,这段时间渊盖苏文不会对他动手,让他装作惧怕的样子就行。”
停顿片刻。
李承乾笑着说道:“你跟高藏王说,等我们铲除渊盖苏文那个篡国贼以后,会赐予高藏王荣华富贵。”
太好了!
年轻侍从看到大唐太子愿意出兵,而且还许下承诺,他的脸上充满了喜色。
他神色激动地跪拜在地,随后重重地磕了两个响头。
“奴婢代大王谢过大唐太子!”
“大唐太子万岁!”
不愧是在皇宫伺候人的太监,这张嘴倒是挺甜。
李承乾挥了挥手道:“事不宜迟,你赶紧带我们的人回去吧!”
“遵命!”
年轻侍从应了一声,随后在封师进等人的护送下,大步离开城主府大堂。
沉默片刻。
李承乾交代道:“房相,你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和战斗安排写出来,告知侯君集、李绩、尉迟敬德和李道宗西人,让他们加快攻城速度。”
“这一次机会来之不易,我们一定要把握住!”
现在三个行军大总管都在外征战,必须把他们掌握的消息传达下去,否则信息不对称,不利于计划的进行。
“遵命!”房玄龄站起来拱手道。
就在房玄龄下去安排时,岑文本、马周和褚遂良三人,他们也跟着一起下去配合。
拟定密信这种事情,他们三人完全可以代笔。
等众人都离开后,大堂内仅剩李承乾一人。
他站起来转身走到身后的行军图前,看着仅剩金城的新罗,双眼露出野狼般的光芒。
“要不趁机把百济和新罗也打下来?”
思索一番后。
李承乾摇头否决:“继续让百济和新罗狗咬狗,不断损耗两国的兵力,才是上上之策。”
“等百济攻下新罗和,再打着为新罗报仇的名义,将百济一举攻下来!”
由于百济攻打大唐的藩属国新罗,因此大唐攻打百济师出有名,而且什么时候出兵都可以。
可大唐攻打新罗却师出无名,很容易遭到其他藩属国的抵触。
三天后。
张师政带领5个士卒回来,他神色激动禀报道:“太子殿下,高藏王说的那条密道真实存在,而且首达高藏王居住的寝宫!”
“高藏王的寝宫内可藏200人,下面的密道内可藏万人!”
“卑职留了45名弟兄戍守在密道内,他们继续查探密道,看看有没有其他隐患。”
太好了!
听到这个好消息,李承乾、房玄龄和岑文本等人,全都露出会心的笑容。
现在万事具备,就差大军回来,以及渊盖苏文举行登基仪式!
又过了两天。
在西路大军的接连征战下,平壤城周边的城池,全都落入唐军的手中。
侯君集、李绩和尉迟恭三人,他们把大军留给两个行军副总管率领,他们带着亲卫快马加鞭赶回驷望城。
城主府。
大堂内。
侯君集一脸期待问道:“殿下,真有一条密道从城外通往城内的皇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