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城被唐军快速攻破后,他们也在怀疑孙代音投降唐军,于是第一时间派遣大量的探子去白岩城打探消息。
当他们得知白岩城的城墙被打的破碎,一副血战后的样子,于是打消了这种怀疑。
御台一侧。
原本怒气冲天的渊盖苏文,在听到高须的话,他的脸色这才好看一些。
只要不是孙代音背叛他,那就是最好的结果。
渊盖苏文皱着眉头,朝高须询问道:“高延寿此次派你过来,所为何事?”
其实高须为何过来,他们这些人心里都清楚。
可他们如今也没有多少将士可调动!
高须连忙说道:“回大莫离支,如今10万唐军待在白岩城,随时都有可能前来攻打我们磨米城。”
“还请大莫离支调兵前来支援。”
听到高须求援的话,渊盖苏文的脸色变得难看起来。
如今平壤城周边的城池,加起来也就8万人上下,他们还需要拱卫平壤城的安危。
而新罗战场的10万大军,他们岂能动用?
沉默片刻。
渊盖苏文朝首位文臣询问道:“崔帛衣头大兄,新罗战场的战斗情况如何?”
“渊极天还要多久才能打下新罗?”
众人的目光,纷纷放到那名儒雅消瘦的文臣身上。
崔帛衣头大兄走出一步应道:“回大莫离支,两天前渊南部大兄派人传回军报,如今新罗仅剩金城一座孤城。
“不过金城内尚有两三万新罗士卒,恐怕一时半会还强攻不下。”
什么!
新罗还剩两三万士卒?
他们高句丽和百济加起来18万大军,不计损失强攻金城半年有余,竟然还不能将其打下来?
难不成前线的将士都在磨洋工?
高句丽的这帮文臣武将,脸上充满了惊愕之色。
顿了顿。
崔帛衣头大兄脸色凝重道:“近两个月都在强攻金城,我们高句丽又折损了2万勇士,百济也折损1万5千勇士。”
“士气恐怕低落到谷底!”
随着崔帛衣头大兄的话音落下,大殿内顿时响起一阵低沉的嗡嗡声。
辽东战场连战连败,新罗战场也陷入僵局。
这该如何是好?
这帮臣子看了渊盖苏文一眼,他们纷纷在心里腹诽起来。
“都说渊极天是个花架子,大莫离支非要派他过去接替杨彪,真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如今大军两个月的伤亡,比之前一年的伤亡还大!”
“哎!”
“大莫离支任人唯亲啊!”
临场换将乃是大忌,而且换的还是渊极天那个花架子过去,能打胜仗才有鬼。
他们当时就不赞成换将的行为,结果也如同他们所想,渊极天那家伙就是一个无能的废物!
御台一侧。
渊盖苏文看着臣子露出的表情,他抓着刀柄怒哼一声。
“哼!”
这帮臣子心神一颤,随后纷纷低下头。
渊盖苏文沉声询问道:“诸位爱卿,针对当前的局面,你们认为该如何应对?”
按照他们一开始的想法,解决外新罗,再跟百济合并对抗唐军。
没想到新罗这块硬骨头这么难啃,他们联军前后折损了8万将士,都没办法把新罗打不下!
如今南北两个战场都陷入僵局,情势对他们高句丽不妙啊!
沉默许久。
一名目露精光的文臣建议道:“大莫离支,臣建议让主力撤离新罗战场,把金城交给百济去对付!”
“我们腾出8万精锐,就能让其去支援辽东战场!”
他的这番建议,顿时遭到一众武将的反对。
这帮武将纷纷站出来,语气激动道。
“把新罗让给百济?”
“那我们此前所有的努力岂不是全都白费?”
“还不如再增兵3万,一鼓作气把金城打下来,然后心无顾虑地对付唐军!”
如今新罗仅剩最后一座城池,他们努努力就能打下来。
倘若现在撤兵,而百济又顺势把新罗打下来,那他们高句丽岂不是亏大了?
等一众武将的声音小下来后。
崔帛衣头大兄也建议道:“大莫离支,新罗的主力尚在,交给百济攻打,一年半载也不一定能将金城打下来。”
“我们最大的危险是盘踞辽东的唐军,要是不调兵支援安市城和磨米城,恐怕我们高句丽会有灭国之危!”
“还望大莫离支三思!”
他的这一番话,顿时得到一众文臣的赞同。
唐军只是派遣10余万大军过来,在短短三个月不到,就把他们打的连连败退,甚至歼灭和俘虏他们14万将士。
不全力对付唐军怎么行?
沉默良久。
渊盖苏文沉声问道:“诸位,如今辽东战场还有10万靺鞨援兵,而安市城和磨米城均是坚城,只要他们戍守城池,肯定能抵挡两三个月!”
“杨彪你再率领3万精兵前新罗战场,不计一切伤亡在10内打下新罗!”
“打下新罗后,我们和百济便能腾出15万大军,到时候大军攻伐唐军,一战而定乾坤!”
这
众文臣没想到渊盖苏文还是一意孤行,这让他们的心里充满了忧虑、
就在这时,一名豹头环眼的武将朗声应道。
“遵命!”
前来救援的高须,他听到渊盖苏文不可能发兵救援磨米城,一颗心顿时凉了半截。
磨米城西周都是平地,城墙也只有丈余高,岂能抵挡唐军主力的攻伐?
况且靺鞨的援兵实力本就差,而且能战之人估计没有半数。
麻烦啊!
渊盖苏文朝高须下令道:“高须,你回去跟高延寿说,让他不必出城和唐军交战,坚守城池3个月即可!”
什么!
坚守城池3个月?
他们要是有信心坚守城池3个月,还会过来平壤城求援?
可渊盖苏文己经下令,高须只能无奈地行礼道。
“遵命!”
晨曦初升。
安市城北边百里处,数万披甲执矛的唐军正在一处平地上驻扎,数千堆篝火看起来极为壮观。
围坐在篝火前的士卒,他们边大口吃肉边低声感慨。
“还是跟随太子殿下征战舒服,顿顿都有猪羊吃,偶尔还能喝上一碗鸡汤和鱼汤。”
“征战数月还胖了不少。”
“在我心中,太子殿下就是大唐最合适的下一任帝皇!”
“没错”
以前征战吐谷浑和高昌,缴获的猪羊绝大部分都驱赶回长安邀功,他们只能吃一些受重伤的马肉。
而太子殿下只要打了胜仗,就必定会下令杀猪宰羊庆祝。
巡视营地的程咬金,他在听到众将士对李承乾的评价后,脸上露出一抹若有所思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