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李承乾下达的命令,房玄龄和岑文本两人站起来应道。
“遵命!”
有了万余高句丽精壮俘虏,牲畜的驱赶和货物的运输,并不是什么大难题。
加上辽东城内也有千余马车,可以把贵重的金银财物先拉回去。
顿了顿。
李承乾沉声说道:“侯君集,你亲自带领士卒,拆掉西城门口的京观,收殓汉人先烈遗骸。”
“孤要把先辈的遗骸,带回大唐。”
“该让他们落叶归根了!”
这些先辈跟随隋炀帝征伐高句丽,他们的本质是为了收复魏晋故土。
对于抛头颅洒热血的汉人先辈,李承乾始终抱有崇高的敬意。
听到李承乾下达的命令,一众文臣武将脸色凝重地站起来,他们满脸肃静行礼道。
“殿下圣明!”
落叶归根一首都是汉人的执念,特别对于独异族征战的将士来说,他们就怕死后朝廷对他们不管不顾。
尸横荒野,魂归异地
李承乾朝岑文本叮嘱道:“岑侍郎,捷报里你要加上一点,向陛下上谏,在长安建一座英雄纪念碑。”
“到时候让这些尸骨无名的先烈,埋葬在纪念碑下。”
“受大唐万民的供奉和敬仰吧!”
顿了顿。
李承乾接着说道:“如果将士们有名,便将他们的名字雕刻在纪念碑上!”
李承乾的这番话,如同一道惊雷炸响在众人的心神上。
成立英雄纪念碑!
受万民供奉和敬仰!
还要把名字雕刻在纪念碑上!
众将士感觉到自己的身上冒出一层鸡皮疙瘩,他们心里对死亡,好像一下冲淡了许多。
房玄龄高声道:“太子殿下此提议好啊!”
“殿下圣明!”
作为李世民麾下最顶尖的谋臣,房玄龄深知一旦英雄纪念碑立起来,大唐的士卒和子民,一定会更加拥护陛下。
而作为提出者的太子殿下,其在民间的威望也会猛涨。、
众人听到房玄龄的话,再次齐声大喊。
“殿下圣明!”
“愿为太子殿下赴死!”
这帮武将中气十足,他们的齐声大喊,顿时响彻整座城主府。
戍守在城主府外的玄甲军和士卒,他们也高举兵刃大喊。
“殿下圣明!”
随着越来越多的将士参与进来,整座辽东城都回荡着将士们的大喊声。
盏茶功夫后。
神色激动的众将士,这才缓缓地安静下来。
主位上。
李承乾微笑着说道:“诸位今天都辛苦,孤己经下令安排丰盛的宴席,还准备了不少美酒,稍后大家多喝几杯。
“明天晌午,我们再商议下一阶段的战斗安排。”
虽说战斗的时候禁酒,但是像这种历史性的胜利时刻,还是得拿点酒出来助兴。
众将士神色激动地大喊道。
“谢殿下!”
接下来的一个多时辰,唐军都在享用美味的大餐,城内到处都充盈着将士们激动的声音。
至于那帮被关押起来的高句丽军民,他们只能喝清澈见底的粥。
渊净土数着碗里的几粒米,随后将碗重重地砸碎在地上,对着大门外骂骂咧咧道。
“欺人太甚!”
“老夫乃是贵族,又是大莫离支之弟,他们竟敢虐待老夫!”
“快给老夫换肉食过来!”
他好歹也是高句丽的贵族,还主动让将士投降,没想到唐军竟然把他和普通百姓一样对待,这不是虐待他是什么?
听到渊净土骂骂咧咧的话,和他关押在一起的官吏全都撇了撇嘴。
如今大家都成了大唐的阶下囚,谁比谁高贵?
有的吃都不错了,还挑三拣西。
门外。
唐军冷声道:“再有出声喧哗者,杀无赦!”
此言一出,房屋内顿时安静下来。
翌日。
清晨。
李承乾坐在城主府内,看着岑文本连夜写好的捷报。
这一封捷报写的很长,把大军从征伐高句丽以来的所有战斗,全都罗列出来。
除了建议建英雄纪念碑外,岑文本还应李承乾的要求,把苏定方、薛仁贵和席君买等人的表现写出来。
战后封赏除了他们的战功外,还需要他这个统帅的夸赞和认可
看完后。
“岑侍郎,战报写的不错。”
李承乾微笑着夸赞一句,随后在战报后签字盖章。
当前朝中有不少文学大家,譬如颜师古、岑文本、褚遂良和马周等人,他们都能写一手好文章。
李承乾将战报递给岑文本说道:“八百里加急送回长安。”
“诺!”
岑文本应了一声,随后持着战报离开大堂。
晌午。
李承乾在城主府大堂内,再次宴请一众行军大总管和副大总管,而薛仁贵、席君买和裴行俭等人依旧在。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李承乾提高音量道:“诸位,我们接下来商议下一阶段的作战安排,大家有想法大可说出来。”
“遵命!”
众将士应了一声,随后低头思索起来。
打下了辽东城,大家的心情都比较轻松,在接下来的议事中,纷纷踊跃提出建议。
就在辽东酝酿着下一场大战时,倏然,一道厉喝划破清晨的长安。
“八百里急报!”
只见宽阔的朱雀大街上,西名传令士卒骑着快马一路疾驰。
不久,太极殿内传来一阵爽朗的大笑。
“哈哈哈!”
“两个多月连下40城,斩敌7万余人,俘虏敌军5万余人,俘虏高句丽百姓16万余人!”
“太子采用火攻,轻声破掉辽东城!”
御台上。
李世民双手高举着战报,整个人看起来十分激动。
随着李世民的话音落下,大殿内顿时响起一阵巨大的喧哗声。
文武百官面面相觑,脸上充满了惊骇。
两个多月没有声息的大军,竟然己经斩杀和俘虏敌军12万余人,此战岂不是灭掉三成的高句丽主力?
固若金汤的辽东城,竟然被火攻破掉?
而且还是第一次统军作战的太子提议?
这如何做到?
就在文武百官惊愕时,李世民朝内侍挥了挥手,示意他把战报念出来。
半刻钟后。
当文武大臣知晓大军这段时间的战斗后,他们纷纷持着笏板站起来高呼。
“陛下圣明!”
“太子殿下圣明!”
站起来高呼的一帮大臣中,并非所有人都欣喜,像韦挺、刘洎和韦思齐等魏王府幕僚,他们的心情无比沉重。
“该死!”
“照这么打下去,太子岂不是能率领大军打下高句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