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乐文小说网 > 穿越李承乾,李二我需避你锋芒? > 第168章 从此再无人敢作中秋词

第168章 从此再无人敢作中秋词

随着内侍的话音落下,众人纷纷低头品鉴这一首诗。

沉默数息。

一众嫔妃和公主,她们拍着手毫不吝啬地夸赞道。

“好诗!”

“对仗工整,意境深远!”

“越王大才!”

听到众人对李贞的夸赞,身为李贞母亲的燕贤妃,她的脸上顿时露出灿烂的笑容。

母凭子贵,因为儿子李贞出色的表现,陛下近期有意册封她为德妃。

成为德妃以后,她在后宫的地位会更进一步!

李承乾听完李贞作的诗,也觉得这首诗不错。

虽然没法跟那些传世名诗相提并论,但是在这种寻常的家庭聚会里,也算是一首好诗。

“不愧是有名的贤王!”

原历史进程中,武则天想篡权李氏皇族的天下,只有越王李贞和纪王李慎敢起兵反对武则天。

可惜他们独木难支,最后兵败被杀。

李承乾看着双目炯炯有神的李贞,心里对他愈发的欣赏。

就在这时,李贞也抬头看向李承乾的方向。

他先是愣了一下,随后隔空朝李承乾拱了拱手,脸上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

就在这时,李世民也出声道。

“越王作的这首诗不错,有争夺魁首的机会!”

“继续往下念吧。”

内侍微微躬身行礼,他饱含感情,抑扬顿挫地念着每一首诗。

即便念到蜀王李愔作的狗屎诗,他也依旧面不改色。

念了十余首诗后,都没有能引起众人的称赞的好诗。

在内侍停顿的时候,众人低声议论起来。

“后面作的诗,都比不过李贞作的那首诗啊!”

“该不会是李贞夺得魁首吧?”

“运气真好!”

一众信心满满的嫔妃和公主,她们看向李贞的目光充满了羡慕。

魁首可是能获得百金的赏赐,那可是1000贯,折算成零散铜钱为100万文!

这可是一大笔银子!

内侍看到下一首诗,他的眼神微微一亮,随后提高音量喊道。

“这首诗是武才人的大作,其名为《月夜思乡》。”

“寒月照九州,清辉惹乡愁。”

“风摇添离绪,相思入眼眸。”

当众人听完武媚娘作的这首诗后,他们的脸色猛地一变。

这首诗真不错!

从整首诗的结构和意境来看,武媚娘作的诗恐怕比越王李贞作的诗还要好!

不少嫔妃看向武媚娘的眼神,多了几分嫉妒。

李承乾听到武媚娘作的这首诗,也是频频点头。

不愧是千古第一名女帝,除了有较强的政务能力外,个人的才学也如此出众

可惜她太心狠手辣,不能让这样的人掌权。

否则必有祸端!

李世民从内侍手中接过纸张,认真地品读一番,随后抬起头笑容满面道。

“好诗!”

“媚娘的表现,还是一如既往的出众啊!”

听到李世民的夸赞,武媚娘站起来娉婷地行了一个礼。

不过她并没有多说话,而是很快就坐了下去,像个小透明一样,没有做出丝毫争宠的举动。

又过了半刻钟,内侍终于把所有人作的诗都念完。

不出意外,并没有太出彩的诗。

在众人的注视下,李世民把李贞和武媚娘作的诗来回看,过了许久他这才缓缓抬起头。

有结果了!

也不知道谁作的诗能夺得魁首!

还别说,没有李承乾作的那种碾压式的诗,众人第一次感受到竞争的紧张和期待。

“咳咳。”

李世民咳嗽两声,随后高声说道。

“朕宣布,魁首为武才人!”

果然是她!

绝大部分人都偏向武媚娘作的那首诗,她们听到陛下宣布武才人为魁首时,她们并没有太大的意外。

武才人缓缓站起来,她嫣然一笑道。

“臣妾,多谢陛下赏赐。”

别看武媚娘是荆州都督武士彟的次女,自从她父亲病亡后,她们的家财就被兄长武元庆和武元爽霸占。

而且她和母亲杨氏,姐姐武顺三人,也被两个兄长赶出家门。

所以出身名门的武媚娘,她并不算太富裕。

现在有了这么一大笔银子,她以后的生活也会宽裕不少。

等武媚娘坐下来后,高阳俏皮的声音响起。

“父皇,您快看看太子哥哥作的诗。”

“儿臣心里有预感,太子哥哥作的肯定是传世名诗!”

听到高阳吹捧李承乾的话,李泰的眉头微微一挑,心里充满了愤怒。

恶心!

以前高阳还亲口跟他说,最看不惯的就是李承乾那个瘸子,现在一口一个太子哥哥听的他反胃。

其余一众嫔妃、皇子和公主,他们也纷纷催促李世民。

“陛下,让人把太子作的诗念出来吧!”

“臣妾想看看大唐诗仙作的中秋诗,究竟有何不同!”

听到众人的话,李世民也没有犹豫。

他拿起诗词看了一眼,脸色先是猛地一变,随后整个人腾地一下站了起来。

“这这又是一首千古名诗啊!”

“承乾真乃奇才!”

众人看到李世民的反应后,她们心里的好奇更甚。

太子作的诗有究竟多好,才会让陛下露出这副惊讶的表情?

沉默数息。

李世民朗声道:“承乾作的这首诗,名为《水调歌头》。”

啥?

水调歌头?

这个奇奇怪怪的名字,听起来跟中秋佳节也不沾边啊?

就在众人疑惑时,李世民抑扬顿挫地朗声念出来。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随着李世民的话音落下,现场安静的落针可闻。

不可置信!

太子又作出了一首传世名词!

太有才了!

李承乾看到众人夸张的反应后,脸上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

这首《水调歌头》乃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被誉为中秋词中的第一词,乃是中秋词的巅峰之作。

在此后的千年,再无人能作出超越《水调歌头》的词。

沉默许久。

“啪啪”

李世民大力地鼓掌,他的脸上充满激动的表情道。

“好诗!”

“这首《水调歌头》称得上千古第一词作!”

太惊喜!

李世民越是品读这首词,越觉得这首词完美。

其余一众嫔妃和公主,她们也纷纷出声夸赞,把李承乾和这首词一顿猛夸。

坐在嫔妃的人群中,靠后位置。

武媚娘双目怔怔地看着李承乾,她低声呢喃道。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好美的词!”

“太子,你怎会如此才华横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