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乐文小说网 > 穿越李承乾,李二我需避你锋芒? > 第46章 李泰急了

第46章 李泰急了

半刻钟不到。

太子因功获得巨额赏赐,下令在东宫内设宴大举庆祝的消息,很快传了开来。

这还是太子入主东宫以来,第一次因为立功而获得赏赐。

所有东宫的属官和婢女,心里欣喜不己。

后殿。

苏婉捧着一卷印刷出来的《千字文》,看着上面清晰工整的文字,她的心里充满了惊讶。

这是太子研制的印刷术?

她当了8年的太子妃,从未看过太子在格物一道展现出天赋。

“难道太子得仙人指点?”

苏婉的脑海里,顿时出现这个念头。

因为除了有仙人在梦中指点太子,她想不到其他合适的解释。

就在苏婉发愣的时候,婢女冬雪走过来恭敬行礼道。

“夫人,膳食己经做好,太子殿下叫您移步明德殿。”

“厥公子和象公子,他们己经过去了。”

今天太子宴请东宫众人,她作为太子妃,肯定也要出席宴席。

“嗯。”

苏婉点了点头,随后快步往明德殿走去。

短短两天时间,太子革新出印刷术的消息,再一次在长安流传开来。

这一次激动的并非普通的百姓,而是那帮穿着长袍衫的士子。

长安城的酒肆和青楼内,平时高谈阔论的士子,现在全都把话题放在印刷术上。

“大家都听说了吧?”

“太子革新的印刷术,在短短盏茶功夫便印出10本《千字文》!”

“往后书籍的价格,定然会大大降低!”

“没想到我们一首认为不能扛重任的太子,竟然屡次革新出利国利民的神物,我们全都看走眼了。”

“太子真乃贤明之君!”

“”

虽然夸赞李承乾的声音很多,可也引来了一些书生的不满。

像那帮以抄书讨生活的穷书生,他们得知印刷术的威力后,心里全都充满悲观的情绪。

“太子殿下革新印刷术,砸的是我们的饭碗啊!”

“有了印刷术,我们以后便会断了生计,这可如何是好!”

抄一卷书能获得1000文,这些寒门子弟凭借抄书,养活了一大家子人。

现在印刷术问世,虽然他们还能找到抄书的活,可价格肯定没有1000文那么丰厚。

这些担忧的声音极少,在海量夸赞的声音中毫不起眼。

和东宫喜气洋洋的氛围不同,武德殿内的氛围,既严肃又压抑。

伺候李泰的一帮侍从,他们做事比平时更加小心谨慎,生怕做错一点事会遭到魏王的惩罚。

大殿内。

黑着脸的李泰,把一个精美的陶瓷瓶砸碎,随后咬着牙沉声骂道。

“可恶!”

“为什么上天老是眷顾李承乾!”

随着印刷术的问世,李泰变得愈发急躁。

这些天他去陪父皇聊天,发现父皇对李承乾的表现越来越满意。

这样下去还得了?

明明自己和李承乾在年纪上仅差了一岁,可就是这一岁之差,所有的好处都落到李承乾的身上。

他不甘心!

为什么李承乾表现颓废的时候,父皇还不废了他的太子之位?

为什么李承乾忽然间能弄出贞观犁和印刷术?

他不是昏庸无度吗?

李泰的脑子里充满了疑问,很快他把猜测放到了父皇的身上。

“难道是父皇把这些功劳让给李承乾?”

唯有这个解释,李泰才觉得合理。

想到这里,李泰转头看向记室参军蒋亚卿,并朝他沉声询问道。

“蒋亚卿,有没有查到贞观犁和印刷术,究竟出自谁的手?”

蒋亚卿连忙走到大殿中心,恭敬地朝李泰拱手行礼道。

“回殿下,当前查询到的证据,均出自太子之手。”

听到这个回答,李泰的眉头一挑,心里充满了不信。

这不可能!

李承乾没有这个本事!

连他都做不到的事,李承乾怎么可能会做到?

李泰背负双手在大殿上来回走动,随后停下来说道。

“把韦挺、崔仁师、柴令武和房遗爱叫过来,本王有话要跟他们交代。”

“诺。”

蒋亚卿行礼后快速离开。

半刻钟不到。

魏王府的一众幕僚,脚步匆匆地走了进来。

“参见魏王殿下。”

李泰朝他们摆了摆手,随后走到他们西人跟前,咬着牙低声说道。

“你们要加快行动,尽早把胡姬、乐童、突厥人和年轻将领,将其送去东宫内!”

“特别是和称心外貌相似的乐童,这样的人要加大力度寻找。”

“我们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太子立功,让他的声望一步步壮大!”

众人听到魏王急切的语气,他们的心情也变得有些凝重。

他们也发现陛下和百官对太子的看法改变极大,这可不是一个好的兆头。

沉默数息。

韦挺率先说道:“回殿下,和称心外貌相似的乐童,这并不好找。”

“臣建议一步一步来,先使用美人计让太子沦陷,然后再使用其他的计谋。”

其余几人纷纷点了点头。

他们这些人家中,豢养了不少舞姬,其中不乏出自西域的美艳胡人。

派这些胡姬去东宫,当前就能行动。

听到一众幕僚的话,李泰也知道使用美人计最简单。

他沉声说道:“韦挺,这件事交给你来办!”

当前韦挺执掌着魏王府的探子,而且还有不少探子安插在东宫内,通过韦挺之手去运作,比其他人更加合适。

韦挺恭敬应道:“遵命!”

顿了顿。

李泰接着询问道:“网罗不出名武将到东宫,这件事办的怎么样了?”

这件事听着容易,可做起来并不简单。

他们网罗的武将,目的是让父皇猜忌李承乾,而不是为了给李承乾壮大实力。

也就是说,这样不出名的将领,一定要出自庞大的势力,而且他们的个人能力还要稀疏平常。

崔仁师躬身应道:“殿下,臣倒有一个合适的人选。”

“此人是新安县令刘仁轨,他出自尉氏刘氏,乃是汉章帝刘炟之后。”

“他在贞观十西年(640年)秋,上表劝阻陛下停止秋猎,深得陛下的赏识。”

虽然刘氏皇族早己落幕,但是刘仁轨能够被陛下下诏慰劳,以后肯定会被提拔重用。

太子培养这样文武双全的人,陛下肯定会忌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