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后,泥巴坊溪边空地。
“哈!看我的!无敌极霸枪第一式!龙出海!”
虎头稚气未脱却中气十足的喝声响彻溪边
这半个月来,她每日天不亮就拉着祝馀练枪,招式虽还没练会,架子却已经有模有样了。
尤其是喊招时的气势,比枪法精进得还快。
一套招式练罢,她小胸脯起伏着收棍站定。
忽然,小巧的鼻子用力一皱,象是嗅到了什么不得了的味道,眼睛眯成一条缝,手中木棍猛然指向前方。
稚嫩的嗓音陡然拔高,厉声叱道:
“兀那妖魔!竟敢污我人族疆土!还不速速伏诛!”
哗啦啦——
棍子所指之处,一只瘦骨嶙峋的土黄狗正抬着后腿,对着墙根滋水。
被这平地惊雷般的呵斥一吓,小狗一个哆嗦,水线都歪斜了。
它扭过头,瞪着虎头,似乎听懂了后者充满敌意的呵斥,不甘示弱地朝着她“汪汪汪!”狂吠起来。
“哈?!还敢顶嘴?!”虎头小眉毛倒竖,“哇呀呀!孽畜!你改悔罢!”
她学着唱戏里的样子,乱喊了几句,倒提木棍,撒开脚丫子就朝那可怜的小狗猛扑过去。
那凶神恶煞的气势,还真把那只瘦弱的土狗吓着了。
土狗夹着尾巴转身就跑,水流顺着后腿滴滴答答,在地上拖出条歪歪扭扭的痕迹。
于是,溪边出现了这样一幕:
小狗在前面边尿边逃,虎头在后面穷追不舍,木棍乱舞,“哇呀呀”的喊杀声不绝于耳。
祝馀抱着骼膊,看着那一人一狗疯跑,唏嘘不已。
小女帝也到了这人憎狗嫌的年纪了。
他这么大的时候也这样,家里的老黄狗看到他就直摇头,想来也是被折腾怕了。
溪边不远处,虎头的阿和姨姨也看着这场面。
看虎头撵着狗打,闹得鸡飞狗跳、尘土飞扬却自得其乐的模样,两人对视一眼,都忍不住失笑摇头。
罢了,随她疯去。
追着狗跑,总好过跟别家姑娘在泥塘里滚成泥鳅、打得头破血流。
正笑闹间,一声沉闷的号角突然划破天际。
呜——
号角声接连不断,城中的喧闹声都被压了下去。
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抬起头,循着那震魂慑魄的号角声,望向东方天际。
天空上,庞然暗影,正从旭日初升的方向,碾压而来!
它屏蔽了天光,投下的阴影迅速复盖了泥巴坊的破败屋顶,又吞噬过远方的繁华坊市。
“那是…什么东西?”
那暗影越来越近,渐渐显露出轮廓。
“龙!是龙!”
有眼尖的人看清了那狰狞的龙首,失声尖叫。
“不…不对…”
随着“龙”的迫近,人们瞪大了眼睛。
那并非传说中的真龙,而是一座由无数金属、木梁、齿轮构筑成的天空方舟!
巨大的船体如连绵的钢铁山脉横亘苍穹,狰狞的精金龙首俯瞰着下方的城池。
那是独属于大炎帝王的机关龙舟,传闻耗费了国库百年积蓄,集天工阁机关术之大成的绝世产物…
太极宫前,人山人海。
旌旗如林,甲胄生辉。
金甲红缨的禁军列成整齐的方阵,皇帝的仪仗队一字排开,金红色的龙旗在风中猎猎作响。
一道金光自龙舟底部垂落,化作一条足够四架马车并驾齐驱的登天梯,直抵太极宫前。
“陛下驾到——!!”
身着赤色龙袍的老皇帝,在宫娥内侍的簇拥下走出紫宸殿。
身后,是垂首弯腰的文武百官。
老皇帝行至殿门外,脚步一顿,苍老的声音传入殿内:
“朕出巡期间,尔等需恪尽职守,各司其职,切莫懈迨,辅佐太子监国,以安社稷。”
“臣等遵旨!”
满朝忠良异口同声,殿内回荡起山呼海啸般的应答声。
而站在百官之前,身着衮冕的男子亦是躬身道:
“儿臣定不负父皇所托!”
老皇帝似乎对身后的保证并无兴趣,在身边老宦官的搀扶下乘上了龙辇。
自始至终,他都没有回头去看太子和百官一眼。
随着皇帝仪仗的最后一人踏入龙舟,青铜闸门闭合。
龙舟,启程了。
船身在嗡鸣中颤动,周身散发出层层金色光轮,好似天空中升起了第二个太阳。
紧接着,数不清的机关鹰从上京城禁军军营中呼啸而出,密密麻麻地护卫在龙舟的四方,形成一片移动的钢铁乌云。
地面上,集结完毕的禁军随之开拔。
沉重的马蹄和脚步踏得大地隆隆作响,烟尘冲天而起,旌旗遮天蔽日。
即使在泥巴坊里,祝馀都能感受到脚下土地传来的震动。
祝馀眯着眼望着天空那片金光,自言自语道:
“这老皇帝,倒是个场面人。”
大哥当年都没这排场吧?
虎头已经忘记了那只落荒而逃的土狗。
她呆呆地站在原地,仰着小脸,望着天空中那轮散发着光芒的“人造太阳”。
这是她第一次看到皇帝的出行。
那些传说中的天神,也不过如此了吧?
皇帝,就是这样的存在么?
……
龙舟启程,身着储君衮冕的太子与文武百官返回紫宸殿中。
已不是第一次监国的太子环视一周,视线在几个关键位置停留。
他熟练地点名了几位身居要职的重臣,户部尚书卢显,大理寺卿李旭等人皆在其中。
太子对诸位重臣一一嘱咐,内容无外乎是各司其职,谨慎小心。
被点名的官员无不躬身领命,口中称是。
然而低垂的眼帘下,心思各异。
番训示毕,太子挥了挥手:
“都散了吧。”
殿内渐渐空旷,只剩下太子一人。
他走上玉阶,站在龙椅前,看着这张像征着俗世至尊权力的宝座,眼神复杂。
还是皇子的时候,他无数次渴望过这个位子。
可在他当上太子,多次替父监国后,想的却是:
皇兄没死就好了。
这条路,当真如履薄冰!
殿外,文武百官开始三三两两地散去,各自朝着宫门方向移动。
户部尚书卢显和大理寺卿李旭,在人群中,和另外两名官员极其短暂地交换了一下目光。
一触即分。
卢显、李旭等人面色如常,继续随着人流走出宫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