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乐文小说网 > 不是游戏吗?怎么病娇修罗场了? > 第279章 开局一木棍

第279章 开局一木棍

“阿嚏!”

遥远的大炎帝都,紫宸殿内。

正伏案批阅奏章的女帝武灼衣,毫无征兆地打了个喷嚏。

侍立一旁的女官连忙想为她披上御寒的大氅,却被女帝摆手制止。

以她的修为,绝无可能受凉风寒。

这一声喷嚏,肯定另有缘由。

心中存着几分异样,女帝放下御笔,目光望向南方。

今早收到祝馀的消息,说他已经启程,算算时间,现在应该已经进入大炎境内了吧。

南疆使团在边境处落地,正式踏入了大炎的土地

他们顺利通过边关,进入了南部重镇——越州。

镇守此地的,正是大炎镇南军的主帅,还是武氏宗亲。

其修为高深,与苍兕不相伯仲,麾下几名副帅也皆是六境强者,足见大炎对此地之重视。

这位位高权重、手握重兵的皇室老帅,为人却极为谦和友善。

他对南疆使团的到来表示了欢迎,并设下丰盛的宴席款待。

席间气氛融洽,宾主尽欢。

宴毕,按朝廷规制,老帅派遣了一支精锐的镇南军小队沿途护送使团北上。

马车再次启程时,马车内的绛离回头望了一眼越州城,嘴角勾起一抹浅笑:

“这越州城底下,藏着不少有趣的东西呢。”

“是天工阁为大炎铸造的战争机关,”

元繁炽接话道,她对这类造物的灵气波动异常敏感。

“很大一部分都部署在此地。”

“很快,它们就无需再对着这个方向了。”祝馀望着北方的道路,沉声道。

只是如此重大的战略调整,恐怕需要那位“三哥”亲自出面定夺了。

登基才三年,根基又在镇西军的女帝,怕是会把握不住…

……

离上京尚有漫长路途,车厢内虽然温馨,但人多也做不了什么亲密之事。

有些事,她们仍然不肯接受。

祝馀便对几女道:“我先修炼片刻,若有要事唤我即可。”

随即收敛心神,意识沉入了识海深处的系统空间。

纯白的空间里,光屏弹出女帝的背景介绍:

【武灼衣,大炎废太子武烈第三女。】

【出生之年,其父被构陷谋逆,兵败遭废。太子一脉尽数被赐死,唯襁保中的武灼衣被忠仆拼死救出。】

【自幼女扮男装,在上京的泥巴坊长大。】

【任务:保护并教导武灼衣。】

这次没有任何加成,加载完毕后,一道白光将祝馀卷入。

再次睁眼时,他发现自己正倒在一条喧闹的街道旁,穿着破烂的衣衫,身材瘦小。

得,经典小叫花子开局。

但至少这次不是荒郊野外了,有进步。

祝馀还没来得及坐起身,一枚大炎通用的建业通宝“当啷”一声落在了他脚边。

他茫然地抬起头。

一对衣着尚算体面的中年夫妇正站在他面前,眼中带着怜悯,叹息道:

“可怜见的娃儿,去买个热乎的包子垫垫肚子吧。”

说完,两人便摇头走开了。

祝馀看着脚边那枚孤零零的钱币,又低头看了看自己这身行头,嘴角抽搐了一下。

我谢谢你啊…

当他捡起那枚钱币起身时,那对夫妻已经挤入熙熙攘攘的人群中。

祝馀抬起脸,目光所及,皆是高楼玉宇。

朱雀大街笔直如剑,将都城劈作东西两半。

这条直达宫城的主街,宽阔得足以容纳八驾马车并行。

城中楼高百丈,屋檐几乎屏蔽了天空。

更远处还有不少高耸入云的楼阁正在兴建,巨大的灵木骨架直插云宵,不知多少工匠和苦役蚂蚁般在下忙碌着。

巍峨,壮丽。

这里便是上京城,大炎王朝的心脏,人族最繁华的城池。

但在那雕着龙纹的飞檐下,尽是阴影和尘埃。

主街之上,是骑着高头灵马、身着绫罗绸缎的贵人。

而街角巷尾,是蜷缩在阴影里,衣衫褴缕、面黄肌瘦的乞丐。

他们或是眼神空洞麻木,或是卑微地伸着枯瘦的手,向着匆匆而过的行人乞讨。

景和九年。

大炎桓帝统治的末期。

这位皇帝也曾有过励精图治的岁月。

登基之初,内修政理,气象一新。

外拓疆土,扬威西境。

算得上一位合格的君主。

可勤勉了几十年,老了终究没绷住。

“太子谋逆”一事,更是最后一根稻草,彻底压垮了这位迟暮帝王的心气。

景和年间,桓帝沉溺享乐。

修宫殿、造龙舟,一年到头大半时间在外巡游。

大炎三百年攒下的家底,经他这么折腾,竟连京畿之地都出现了乞丐。

祝馀摇摇头,捏紧了手中那枚唯一的铜钱。

他走到最近的一个热气腾腾的包子铺前,将铜钱递过去:

“老板,一个包子。”

包子铺老板眼皮都没抬一下,随手捡了个菜包丢给他。

祝馀接过尚带馀温的包子,又问道:

“老板,请问泥巴坊怎么走?”

“泥巴坊?”老板这才瞥了他一眼,随手往南边一条狭窄破败、污水横流的小巷一指。

“喏,顺着那条臭水沟往里钻,走到头左拐,看到条破烂的巷子就到了。”

说完便不再理会,转身招呼其他客人去了。

祝馀也不在意,拎着那个小小的菜包子,转身便朝那条弥漫着酸腐气味的“臭水沟”小巷走去。

他目光一扫,便看到墙角倚着一根长短称手、略显弯曲的木棍。

顺手捡起,掂量了一下。

嗯,老朋友了,每一把的初始武器。

踩着坑洼泥泞的路面,穿过几条愈发狭窄、堆满杂物的破旧老街。

祝馀听见一阵尖锐的孩童叫骂声穿透污浊的空气,从前方的岔路口传来。

他脚步放轻,循声走近。

只见两拨半大的孩子,两军对垒一般,隔着一条流淌着污水的窄巷怒目相视。

左边那伙约莫七八人,个个穿着打补丁的衣裳,头发用破布条胡乱缠着,脸上糊着泥灰看不清模样。

领头的是个瘦小身影。

明明个头最矮,气势却最足,一手叉着腰,一手指着对面,大声叫骂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