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乐文小说网 > 假少爷被赶回农村带妻儿逆袭人生 > 第754章 把药吃了

第754章 把药吃了

真丝的。

设计得十分巧妙又诱惑。

张玉珠从小可是金银堆里养大的小姐。

虽然三十八岁了,可是肌肤仍旧保养得当,一头大波浪,卷得漂亮又优雅。

她身上更是散发着淡淡的香味。

靠近的时间,窜进鼻尖,撩人心魄。

刘兆胜原本是有点兴致的。

男人么。

除了钱和权,就是裤裆里头的那点儿事儿。

刘兆胜虽然对张富真极其厌恶,但是张玉珠,他却仍旧还是有着一点儿真情实感的。

毕竟,张玉珠可是在他最低谷的是时候仍旧选择了自己。

只是。

当听见她语气欢愉的提起锦绣女装的时候,刘兆胜就象是兜头被人泼了一盆冷水,一下子透心凉。

谢昭。

又是谢家那两兄弟!

这些日子,刘兆胜几乎每天都要听到二人的消息,无处不在,鬼魅似的。

什么,工厂运行了。

再比如,一天下来服装的生产量创下了京都第一。

再要么就就是不少设计学院的学生们都被招揽过去,为锦绣服装厂效力。

生产出来的服装被抢购一空。

连带着女包,都一并成为了炙手可热的产品。

可谓是风头正劲!

更是成为了他的心头大患!

原本就焦躁,可张玉珠似乎半点没察觉,仍旧说个不停。

“那锦绣女装铺子,还真是叫人惊讶!不是我说,那就算是和港城比起来,半点都不逊色!这京都什么时候有这么好的女装铺子?你都没有……”

“好了!”

刘兆胜终于没忍住,低声呵斥道。

或许是他的脸色一下子过于难看,张玉珠终于发现了不对劲。

她皱眉,盯着刘兆胜,“你怎么了?”

刘兆胜深呼一口气,强行压下了自己的情绪,而后扭头看向她,伸手在她裸露的骼膊上拍了拍。

“难得穿了这么漂亮的衣裳,过咱们的二人世界,就别提这事儿了。”

刘兆胜柔声道。

张玉珠闻言,这才哼了一声,有些不满,“那我来这里是为了谁?不就是为了陪你么?你好不容易回来一趟,我和你好好说话你也不陪着,我还有什么意思?”

“我这不是今天特意早点回来就为了陪你么?”

刘兆胜伸手,抚上了张玉珠的圆润,低头啃了下去。

二人相拥,渐渐的喘息声响起,张玉珠原本还想说点什么,最后也都忘记了。

半个小时后。

张玉珠困极了,躺在被窝里,刘兆胜从浴室出来,眼神落在她的身上。

片刻后,他走过来,递给她一杯水。

“来,把药吃了吧,别又忘记了。”

张玉珠正困。

“不想吃。”

她撒娇。

刘兆胜失笑,神色在这一瞬间似乎温柔了不少。

“都这么大了,怎么还这么任性?”

他道:“这可是医生说了,你严重贫血,要补铁,吃了再睡。”

张玉珠这才不情不愿的起来,接了水杯,又接过药,吃了下去。

“这么多年了,明昊还没来找我们。”

张玉珠忽然道。

刘兆胜一愣。

明昊是他们当年的第一个孩子,是个男孩儿,四岁那年出车祸死了。

也就是自打那之后,张玉珠就一直没有再怀上自己的孩子。

这也成了她一辈子的遗撼。

张玉珠眼角有眼泪涌了出来。

刘兆胜接过水杯,放在了一旁的床头柜上,俯身,将张玉珠拥入了自己的怀里。

光线明灭不定。

他的眼神垂在阴影里看不清。

“放心吧,会有的,明昊还会回来的。”

张玉珠低低啜泣着,不再说话。

…………

京都彻底入深秋了。

郊区。

柿子树上的柿子已经开始熟了,黄澄澄的,挂满枝头。

偶尔有鸟雀来啄食,被人吹着口哨赶跑。

树下,马国峰和刘娜两人正在削皮。

一个削皮,一个穿绳挂起来,二人配合还算是默契。

放眼望去,已经挂了满满一个院墙,墙角根儿还堆着一大筐,显然也是等着削皮晒的。

任务又多又重,一股子烦躁的气氛压在两人肩膀上,一时之间沉寂和焦躁弥漫,谁也没开口说话。

二人的服装店关门快两月了。

自从锦绣服装铺子开张之后,二人的服装店就彻底没了生意。

原本想着靠着降价来熬一熬,可这一步棋却彻底下错了。

非但没有挣到钱不说,连带着口碑全都塌了个彻底。

仓库里挤压的货物卖不出去,房租和各种开支都在往外如流水涌。

二人手里的钱刚刚扔进了羊城,准备大干特干翻一番。

只能说人算不如天算。

不。

只能说要怪就怪谢昭!

“嘶!”

削皮刀太快,一下子将手上的一大块肉给削掉了。

刘娜疼得眼泪一冒。

委屈,愤恨,一下子翻滚了起来。

她抬头,看向沉默的马国峰。

以往要是自己受了伤,哪怕轻轻哼一声,他都会第一时间过来关心自己。

可是现在……

“赶紧削吧,趁着天气好,晒点儿柿干,过些天就能卖了。”

马国峰头也不抬,道:“咱们最后的老底儿可都在这里了,要是这些柿子再出事儿,咱们孩子的学费都拿不出了。”

孩子。

提起孩子学费,刘娜原本那一点儿矫情委屈的心思也都彻底没有了。

她随手扯了一块布,胡乱将自己的手指包扎了一下,而后继续含着泪,干起活儿来。

就在二人气氛沉闷诡异时,门外,忽然传来了敲门声。

“是马家吗?”

一个中年男人的声音。

马国峰仍旧没抬头。

他下意识以为是过来送柿子的。

“柿子放门口就行,写上多少斤,名字,我等会儿得空了过秤给你记帐本上!”

这院子是他特意租下来晒柿子的。

这里在明朝十三陵脚下的村子,郊区中的郊区了。

都是守村人,不怎么往外跑,村子里柿子也多。

他和刘娜二人没了工作,服装铺子也没法儿开了。

于是想着过来这边收柿子,自己出人力,加工成柿子干,到时候恰逢年节边上,拿到京都去卖。

还能挣点钱回血。

于是这段时间陆陆续续就有人上门来送柿子。

七分钱一斤。

有利润,就是太苦了。

二人心里头的那点儿心气儿早就磨没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