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乐文小说网 > 我在北极圈当地主 > 第466章 现场

第466章 现场

伸手推开门。

刹那间,一股暖洋洋的温度裹挟浓重烟味,直扑面庞。

逢山下意识眯了眯眼睛,待适应后,才看清工棚里面一片凌乱的景象。

四面靠墙位置摆着一排文档柜,柜子上堆满各种文档和杂物。

中间办公桌上更是杂乱无章,铺满密密麻麻的图纸,有些图纸甚至都掉到地上。

几座电暖炉正满功率工作,橘红色光芒闪铄,持续散发热量。

让整个工棚闷热得如同蒸笼此刻,老李头正对着一名中年人唾沫横飞说教。

突然工棚里涌进一股冷风,老李头猛的扭头,张嘴便骂,“哪个狗日的,进门不知道”

然而,话刚出口一半,就愣住了,看到逢山笑眯眯地站在门口。

老李头刚刚还气势汹汹的表情,一下子变得有些尴尬。

当即放过满头大汗的中年人,脸上带着一脸不爽的神情,大步穿过办公区。

一边走一边扯着嗓子。

“臭小子,你特娘的还知道过来,我还以为你把公路这茬儿给忘到姥姥家!”

“哪能呢!”逢山心虚的干笑。

就在这时,看到刚才被骂得狗血淋头的中年人转过身来。

这才发现原来是大华建筑的设计师任海波。

而任海波则是一脸无奈,客气的朝着逢山点点头,夹起一卷图纸,脚步匆匆离开工棚。

“李,你又骂人了,有什么事情不能坐下来慢慢聊。”萨姆和纳什两人跟在逢山后面走进工棚,看到任海波一脸尴尬模样,萨姆忍不住朝着老李头抱怨道。

“废话,我徒弟,为啥不能骂?他就该骂!象你们老外一样,一根螺栓规格,两杯咖啡能聊几天。”

老李头没好气的白了萨姆一眼,指了指这几乎快没有下脚地方的工棚,大大咧咧招呼道,“自已找地方坐,我这里可不比皇冠领那么舒服。”

说罢,随手柄桌上的几份图纸往旁边一推,腾出一小块地方,一屁股坐上去

逢山并不介意老李头对自己这种阴阳态度。

毕竟人家都退休了,一把岁数还带着工程队,跑到环境恶劣的苔原给自己修路,说两句就说两句呗,反正也不会少块肉。

这么想着,弯腰从办公桌下面找到一把椅子。

椅子上有些许泥土,顺手抹了抹,一屁股坐上去。

坐下后,逢山顺手翻了翻桌上摆放杂乱的图纸。

图纸上密密麻麻各种线条和繁杂数据,只看了几眼,就觉得脑门疼。

逢山微微皱了皱眉头,随后笑着开口问道,“怎么着,听萨姆说咱们这工期要提前半个月呢,

照这意思,这条公路两个月就能完工?”

老李头起身。

从工棚角落翻出一个颇具中国特色的暖水瓶,外壳上印着大红牡丹花图案,很是醒目。

又从旁边盒子里拿出几个一次性杯子。

一边给逢山、萨姆和纳什倒水,一边撇着嘴,满脸不屑说道。

“才两个月算啥呀?”

“就美国佬这苔原公路标准,要是搁在咱国内,连三级公路的边儿都够不上,顶多也就算个村村通水平。哎,不对,连村村通都比不上,国内村村通还得铺水泥路面,就美国佬的破路,直接铺层石子就成了。”

“这么简单?”逢山微微瞪大眼睛,有些惊讶说道,同时拿起水杯,双手捧着,让温暖缓缓传遍手掌。

“你还别不信!”老李头把暖水瓶重重一放,斩钉截铁说道,“要按照咱国家颁布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来衡量,这条公路撑死也就四级公路的档次。”

“就这,还把美国佬宝贝得不行,修条道尔顿公路,可是花了大几亿美金,这不是白瞎钱,国内随便一个建筑公司都能干,还便宜。”

老李头一把抄起放在桌上的防寒大衣,麻利穿上,接着冲逢山扬了扬下巴,“走,带你去工地开开眼,老萨,坐你的车。”

此前两人交谈全程用的都是中文。

纳什和萨姆并不知道他们两人的谈话内容,

要是知道老李头这么毫不留情地贬低美国的修路技术。

萨姆肯定不会给这个老头好脸色看。

因为萨姆一直对美国的基建颇为自豪,觉得属于世界领先水平。

至于纳什,就更不在意了。

美国种种事情跟他这个原住民并没有太大的直接关联。

在他看来,要是真比起来贬低美国的话,原住民对美国吐槽说不定比老李头还要难听得多毕竞美国历史上没少祸害原住民。

这些事情原住民一直铭记在心,对美国很多方面都没理由的厌恶。

走出工棚。

刺骨风雪扑面而来,像无数细小冰针,扎在脸上生疼。

几人连忙弓起身子,顶着呼呼作响的风雪,匆忙钻进皮卡车里。

皮卡缓缓激活,驶出营地。

随着爬上一处缓坡,颠簸车身顿时平稳许多。

逢山下意识隔着车窗向外望去。

狂风呼啸席卷而过,地面上积雪被吹散,一条平整路面逐渐展露出来。

“这就是新路?”逢山忍不住问道,眼中满是惊讶。

老李头听到这话,不禁一笑,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神色,大声说道。

“怎么样,平整吧!不是跟你吹,就咱修的这路面,就算百吨重卡开过来,压上去都不带出问题的,咱这工程质量,那可是杠杠的!”

听着老李头这话,逢山心里明白。

这话里吹牛皮的成分不小。

虽说理论上,让上百吨的重卡走上一趟,路面或许不至于立马出问题。

可要是回归到实际日常通行,就凭用石子铺就的路,又能指望它能撑多久。

想到这儿,逢山转过头,一脸认真看向老李头,“老李,跟我透句实话,就这条路,它实际的使用年限能有多久?”

老李头听到这话,脸色一下子变得有些为难起来。

微微皱起眉头,眼神中闪过尤豫,沉默好一会,才缓缓开口说道。

“按正常使用情况来估算,这条路的使用年限大概为5年。但要是能对交通量加以控制,比如说保持平均日交通量在1000辆小客车以下,这样的话,使用年限倒是还能再延长一些。”

呵呵!

逢山忍不住冷笑一声,心想这话说得挺有水平。

乍一听,似乎还不错,小客车日交通量,可不就是指轿车。

潜意思不就是别让重型卡车上路呗。

这下算是明白过来了。

难怪这条将近200公里长的苔原公路,竞然只需要2个月就能修好。

闹了半天,合著就是个样子货!

逢山不禁撇撇嘴,心里多多少少有点不爽,

说修路钱不用自己掏腰包,可这公路一旦建成,归属可是皇冠领的。

一想到这条公路只能用5年,怎么都觉得划不来。

花了人力物力修这么一条路,没几年就得重新折腾,这不是浪费资源,浪费钱。

“逢,李说的并不全对。”正专注开车的萨姆,突然插句话,眼睛依然注视着前方道路,快速说道,“使用年限只是一个理论标准,道尔顿公路建设的时候,其实并没有设置一个固定使用年限。因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维护和修,才能保证它始终具备良好的通行能力。”

随后萨姆稍微顿了顿,让过一辆狂按喇叭的卡车,抽空转头看向逢山,继续说道,“萨乌公路其实跟道尔顿公路本质上是一样的。只要后续能够进行正常维护,它完全能够使用很多年,绝不是只能用5年这么简单。”

“老萨,我开始有点喜欢你了!”老李头没想到在这个时候萨姆会帮忙说话,咧开嘴笑起来。

这突然表白可把萨姆吓得不轻。

手一抖,方向盘跟着猛的一颤,车子冲到对向车道上,

慌乱之中,萨姆赶紧稳住方向盘,让车子重新回到正确车道上,这时惊出一身冷汗,连忙大声说道,“上帝啊!我可不喜欢男人。”

萨姆惊慌失措模样。

逗得车内其他人忍不住笑出声,紧张气氛也随之缓和不少。

逢山耸耸肩。

觉得再纠结使用年限的问题也没什么意义,便不再提及。

皮卡沿着新公路快速行驶着,沿途一辆辆满载货物的卡车呼啸而过。

每当与皮卡会车时。

卡车司机都会习惯性按下气喇叭,发出刺耳的提醒。

然后,萨姆会善意的摇落车窗,伸出手做出一个友好的国际手势,表示问候。

行驶大概20多公里路程后,前方突然开始堵车。

一辆辆满载砾石的卡车,开着大灯一辆挨着一辆停在路边。

司机们纷纷站在车旁,尽管寒风凛冽,丝毫没有影响他们抽烟聊天的兴致。

“伙计们,剩下的路我们要走过去,我先把车开下路基。”萨姆通过后视镜观察一下后方情况,提醒众人后,驾驶皮卡驶下路基,停在路边一块较为平坦的空地上。

几人推开车门走落车。

凛冽寒风瞬间扑面而来,吹得他们不禁打个寒颤。

然后沿着路基边缘排水沟,迎着风雪向前走去。

此时,天空中雪花愈发密集,给这原本就略显荒芜的苔原公路,增添几分清冷寂聊。

走了大概十分钟。

一阵震耳欲聋的机械轰鸣声传入耳中。

灯火通明的施工现场尤如黑暗中一座灯塔,将极夜天空照亮。

就在这时,前方响起一道发音颇为别扭的中式英语。

“你们干什么的,这里是工地现场,不准靠近!”

紧接着。

一个身着反光马甲的工人,手里提着反光棒,从路旁快步走过来,站定后大声朝他们喊道。

“刘杰,是老子!”

老李头扯着嗓子同样大声回应。

声音在风雪中传得很远,冲破嘈杂环境,让对方认出自己的身份。

听到这熟悉的声音,反光马甲的工人先是一愣。

随后急忙跳下路基,脚步匆匆小跑过来,安全帽上的头灯随着动作晃动,光线在几人身上扫来扫去。

“李总工,你怎么过来啦?”工人一脸疑惑问道,语气中带着几分异。

“今天你是安全员,我过来瞧瞧施工情况。”老李头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挡住直射过来的灯光,眉头微皱,“快把头灯挪开,晃得眼睛厉害。带我们去工地,顺便找四件反光背心和安全帽来。”

“好咧!”

工人应了一声,转身用头灯照亮前方的道路,为众人指引方向。

进入营地后,一行人朝着一间工棚走去。

走进工棚,一波刚干完活的工人正坐在里面闲聊休息。

工棚里弥漫着汗味和烟草味,混合着热气,与外面冰天雪地完全两个世界。

见到有陌生人进来。

工人们只是随意抬眼看了一下,又继续交谈,似乎对这种情况习以为常。

逢山走进工棚,目光迅速在里面大致扫了一圈。

发现工人们一半是国人,一半是老外。

只是那些国人似乎还没习惯极北苔原恶劣环境,一个个被冻得脸色发白,紧紧围在取暖炉旁,

身子恨不得都要贴到炉子上,就差直接抱进怀里了。

反观那些老外工人,倒是表现得颇为正常,悠哉聊着天,吃着三明治看上去丝毫没有受到寒冷天气的影响。

“老李,工人们防寒措施做得怎么样?极北苔原的气候条件,跟咱国内北方可大不一样。”

逢山微微皱起眉头,一脸关切提醒道。

不想因为修路,让工人遭遇危险,甚至丢了性命。

毕竟生命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老李头接过反光马甲和安全帽,一边分给几人,一边认真说道。

“放心好了,咱对施工人员的防寒安排得妥妥当当。每个人都穿戴了三层防寒服,还配备了电加热手套和防寒靴。而且每隔2小时,大家就得进暖房休息补充食物,防护措施做得杠杠的。”

萨姆接过反光马甲,穿上后又仔细调试好安全帽,接口说道。

“没错,在营地我们还布设了风速仪和温度计,并且和阿拉斯加气象站联网。一旦风速超过10

级,或者能见度小于50米,我们马上停止作业,所有人员和设备都会及时撤回到营地,安全这块绝对有保障。”

“那就好,安全第一!”

听到这些。

逢山这才放心的点点头,跟着换上马甲,戴好安全帽。

对于大华公司安全保障方面的安排感到满意。

确保人员安全,修路工程才能顺利推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