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河边,各种冷水鱼在清澈河水中自由自在游弋,见到有人出现,纷纷游到岸边,等待食物投喂。
冯哥说水力涡轮发电机适合皇冠领。
如果有电,那可方便多了。
最起码不用再闻煤油灯刺鼻气味。
逢山思索片刻,拿出卫星电话联系北坡石油公司的萨姆经理。
接通后,简单寒喧几句逢山说明情况。
可惜萨姆经理表示对于水电这方面并不了解,石油公司建筑队主要做土木工程,不过还是给了一个做发电机商人的电话号码。
逢山按照这个电话打过去。
对方得知逢山的询问,立马说自己能做水力涡轮发电机,但需要到皇冠领的河流进行实地考察,如果达不到要求,即便加钱也无能为力。
约好见面时间,逢山感觉轻松一大截,起码用电希望解决大半。
沿着河边漫步,走到菜园。
原本菜园只有半个篮球场大,现在面积增加了一倍还多。
玛利亚和塔米两人抬着改造过的水桶,正在给蔬菜浇水。
水桶是废弃的油漆桶,如今却有了新用途。
在底部打了几个小孔,内部安装了一个挡水板,当桶中盛满水的时候,水压会稳稳压住挡水板,水就不会流出。
当开始浇水时,只需轻轻拿开挡板,水便会顺着小孔缓缓流出。
菜园里蔬菜在两个女孩照顾下,生机勃勃,尤其西红柿和辣椒,那一串串果实,宛如小巧玲胧灯笼,挂在翠绿枝叶间,格外引人注目。
逢山笑笑,随手从黄瓜藤上摘下一根手指长的小黄瓜,国外黄瓜没有刺,表皮光滑,逢山用手搓了搓丢进嘴里。
口感清脆可口,瓜肉带有一丝清甜。
“我随便转转,这些蔬菜你们种的不错啊!”
见逢山摘完黄瓜也不洗直接吃,塔米露出惊慌表情,“khil,这些黄瓜我们上过农家肥。”
农家肥?
不会是。
逢山看向两个女孩,目光中带着询问。
玛利亚点点头,“黑皮先生告诉我们的,在中国种植蔬菜都会用农家肥,这样长出来的蔬菜又肥又大。
“没错,黑皮先生还亲自带我们收集粪便,挖粪坑分解粪便,然后带我们给蔬菜施肥。”塔米一脸认真,指着面前长势喜人的蔬菜,“施过农家肥的蔬菜长的特别好,再过几天就可以采摘。”
“很好,加油!”逢山还能说什么,农家肥都教会了,难怪老外说华人从出生就带有种植天赋,给块土地什么都能种出来。
离开菜地,逢山找到正在选址餐厅和酒吧的詹妮和大卫两人。
“伙计,选的怎么样?”
接过来大眼看去,图纸上营地规划似乎跟以前的不一样。
逢山想到前些日子,通信公司给自己打电话,说是合约机出了升级版本,每个月多支付30美元就能更换升级后的手机。
“营地规划版本升级了?proa?”
相比第一版规划图,升级后的新规划要更为清淅明了。
首先是迷你木屋区,被巧妙的划分成大小不一的住宅区,中间用石子铺成的小路分隔,又将这些住宅区连接在一起。
这样看起来更为简洁有序,而不是象以前那样乱糟糟放在一起。
从住宅区向外延伸,石子路纵横交错,又将营地划分出一个个大小不一的局域。
大卫站在旁边介绍自己的规划思路。
设计成网格化社区,好处众多。”
“首先,它方便管理,清淅的网格布局能让各个局域功能一目了然,无论日常维护还是紧急情况处理,都能更加高效进行。”
“其次,这种布局对以后水电安装施工提供极大便利。网格化设计可以使水电线路的规划更加合理,减少施工难度和成本,同时也能提高水电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
“只是:”介绍完后大卫停顿下来。
“只是什么,有什么问题直接说。”逢山对这个全新规划非常满意,如果能够实现,基本一个小型社区的雏形完成,剩下就是往里面填充各种设施设备。
大卫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khil,我们需要大量人力和物力来进行建设,仅靠皇冠领现在的人数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
嗨!
还以为是什么难事,不就是缺人。
逢山最不担心的就是缺人,基瓦利纳和波因特莱多的是闲人。
现在进入冬季后,极北苔原区的社区村庄基本都处于停滞状态,在家里不是吃就是睡,现在给他们一份包吃包住,还有薪水的工作,老斯旺那帮人眼睛还不得冒绿光。
“人你不需要担心,我给你找来,你负责现场管理就好。”
“老板,这是餐厅需要的物品,很多设备需要从美国本土订购。”詹妮也拿出一份餐厅清单。
清单上罗列着各种餐厅所需的设备,从炉灶、烤箱到餐具,每一项都经过詹妮考量。
“不用给我,直接交给汤姆,让他负责采购。”
逢山摇摇头,既然选择相信,就该放心把工作交给合适的人。
在团队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和责任,只有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才能让整个团队高效运转。
什么事都要让自己操心。
哪还有时间偷懒。
苔原11月中旬,白昼时间只有六个小时。
时光在这短暂白昼里仿佛被压缩了一般,匆匆而逝。
逢山把营地里里外外逛完,下午4点半左右天就完全黑了。
黑暗如潮水般迅速涌来,将大地笼罩。
那最后一抹馀晖消失瞬间,也带走了白日喧嚣与忙碌。
众人回到木屋,围在餐桌边吃着简单晚饭,说着今天的工作成果,温馨的氛围弥漫在整个空间。
昏黄的煤油灯光下,所有人脸庞显得格外柔和。
简单食物散发温暖气息,填补一天疲惫。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分享白天工作,笑声与交谈声交织在一起,宛如一首和谐乐章。
在这个寒冷季节里,这份温馨如同冬日里的一团火焰,温暖每个人心灵。
它让所有人感受到家的温暖,也让大家更加珍惜彼此陪伴。
这时。
木屋门被推开,一股寒风涌进。
伊夫和黛米走进餐厅。
“艾丽卡,有没有想我?”黛米第一时间走到艾丽卡身旁,两人当着众人面亲热。
逢山起身迎接同时,疑惑目光投向詹妮,后者回应一个无奈眼神。
“khil,果树都运回来了,一共2000棵。”伊夫摘掉手套。
“果树回来了。”逢山眼晴一亮,连忙叫男人们出门,去把果树拉回营地。
离开营地范围,河滩气温还是比较冷的,放在机舱怕是一晚上就给冻死了。
四辆雪地摩托车驶出营地,来到机场跑道。
把果树装进雪撬板,马不停蹄拉回营地。
一捆捆用防寒棉包裹的果树苗引来众人好奇,不过对于能不能种活,没人表示怀疑。
营地连蔬菜都能成活,更别提树木了。
逢山拿到果树清单。
500棵抗寒苹果树,蓝果忍冬200棵,8号樱桃300棵、黑凤李300棵、美国柑橘300棵、美洲柿200棵、剩下就是些山楂树、蓝莓树。
这批果树都是汤姆精心挑选耐寒品种,其实在逢山看来,完全没必要,有部落火种保护,基本什么果树都能成活。
时间还早。
逢山打算先在木屋前种上一批,这样既可以充当围墙,又能为木屋增添一份自然美感。
想象未来果树长大,枝繁叶茂,挂满果实景象,逢山心中充满期待。
说干就干,反正晚上也没什么活动。
安排纳什去工棚拿来工具。
男人们负责种树,女人们负责搬运果树。
蓝莓树属于灌木,种在最外围,沿着石子路两旁。
剩下就随便种,逢山带领的男队只管挖坑,至于坑里放了什么果树,全看女孩们的心情。
营地土壤经过火种改良,土质异常松软肥沃,铁锹几下就能挖出一个土坑。
不到一个小时,木屋周围包括员工宿舍区种满果树。
时间尚早,大家决定继续种树。
女孩们抱着一捆树苗,就象巡游活动上的撒花姑娘,脸上洋溢璨烂笑容,穿梭在营地中,随机把果树放在看中的地方。
男人们跟在后面,就在放下果树的地方挖坑种植。
部落火种的火塘周围,逢山特意种了一圈柿子树。
等到它们长大,秋天来临,树上挂满红彤彤柿子,就象一盏盏小灯笼,照亮整个部落。
等从雪板上拿起最后一棵果树,种在泥土里。
众人目光聚焦在这棵新种下的果树上,仿佛在见证一个新的希望诞生。
泥土轻轻复盖果树根部,象是给予它一个温暖怀抱。
夜空中极光摇曳,如梦如幻的色彩在天幕上舞动。
在石子路两旁煤油路灯照耀下,营地散发温暖宁静的气息。
昏黄灯光洒在地面,与夜空中极光交相辉映,营造出一种独特而迷人的氛围。
所有人站在一起,目光中满是憧憬,静静看着刚刚种下的果树。
小树苗在这片新的土地挺直身躯,仿佛在展示它们的生机与活力。
不知不觉,詹妮、玛利亚、艾丽卡、塔米、黛米眼框湿润,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感动。
这些果树不仅仅是植物,更是她们对未来生活的希望,
看着这些果树,她们仿佛看到未来营地的繁荣景象,看到了人们在果树下嬉戏玩耍,看到大家一起分享丰收的喜悦。
“等等!”逢山想起什么,连忙让大家别动,自己转身跑回木屋,等回来是手里拿着一台相机。
把将其固定好,调成定时拍照模式。
调好相机后,再次确认一下设置,然后才放心地回到众人中间。
“来,大家对着镜头一起喊耶!!”
“耶!”
咔!
相机记录下了这美好的瞬间。
在这张照片中,夜空极光摇曳绚丽色彩,煤油路灯散发温暖光芒,刚刚种下的果树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而众人则站在中间,笑容璨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