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和佛家其实没什么本质上的区别,不过是走的路不一样而已。这么多年发展下来,相互交融也相互影响,有不同之处,也有相通之处。”
佛家和道家都讲究随缘,这随缘就是指随顺因缘、顺应机根之缘而定行止。
佛家的随缘是顺势,而道家的随缘是顺心。
所以才走出了两条不同的路。
姜淳于又问:“姚师傅让我去找一个玉葫芦,这个玉葫芦和姚师傅有什么关系?”
“那个玉葫芦是舒欣送给姚师傅的定情之物,姚师傅因为自己道士的身份,给拒绝了。后来,舒欣就死了,老姚去找了三天,连舒欣的尸首都没找到。”
想起往事,林老眼里都是回忆。
当初他和林小七妈走到一起,还多亏了舒欣帮忙。
可惜,好人不长命。
舒欣那么好的人,竟然是五个人中最早走的。
晚上回到房,林老把放着老妻的照片的相框给拿了出来。
相框是他亲手做的,上面的玻璃也是他亲手按上去的。
就连照片,也是他一个个摆进去拍好的。
按照他们老家现在的规矩,人死后应该拍张照片放在堂屋,供着。
乡下人穷,没钱就算了,有钱的就算没照片也给画个像留着。
逢年过节烧香磕头,那是免不了的。
不过这些年闹的厉害,谁家堂屋也不敢供东西,更别说一日三炷香的烧。
林老的身份和别人不一样,很多事情老百姓做没事,他做不行。
所以妻子死后,他就把她的照片弄了相框放在自己的屋里。
那个相框里,除了妻子,还有两人结婚时候的照片,小七出生后妻子病重后拍的全家福,他和战友的照片,妻子和战友的照片。
最老的一张照片没放在明面,而是压在她媳妇遗照的后面,那是妻子少女时候和她四个从小一起长大的闺中好友拍的。
从右往左,分别是柴淑云、魏舒欣、姜淳于的奶奶、他的妻子小七的母亲、赵香巧。
魏舒欣手里有个葫芦,当年她和老姚并肩战斗过,两人也互生情愫。
只是老姚是道士,国破家亡的事情,有些规矩其实也没那么重要。
等老姚想通了的时候,魏舒欣已经死了。
那场战役,血流成河。
老姚活着,其实和死了没什么区别。
他一直责怪自己,要不是他拒绝了魏舒欣,也许魏舒欣就不会死。
他们可能很多革命伴侣一样,结婚生子,一起相伴走完一生。
哪怕是死,也无憾。
林老其实早就隐约猜到两个孩子弄来的这些东西,和玉葫芦有关。
因为小七脖子上的玉葫芦挂了十几年,突然不见了,他肯定要问。
小七是个瞒不住话的人,但是在他面前,非咬死了说是丢了。
丢了就丢了,不过是他亲妈留下的个念想,但是这孩子的神态不对。
后来陆陆续续弄的那些东西,他就是个傻子也明白。
不过是装糊涂。
小鱼去海外,送了好些东西回来。
林老心里怕的慌。
这孩子胆子太大,什么东西都敢往回弄,害的他找借口都不好走。
东西太多了,没办法找借口。
谁都不是傻子。
他虽然和大领导通了气,但是外面还有那么多双眼睛看着。
没办法,他去找了老姚。
自从鬼子被打出去,老姚就去了山上。
就在以前道馆的旧址上建了三间石屋,自给自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