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乐文小说网 > 地煞七十二变我在大唐装神弄鬼 > 第203章 我能成吗

第203章 我能成吗

最终,在那绝对的实力差距与深不可测的陈玄面前,

李渊心中所有的愤怒、不甘都化为了冰冷的无力感。

他如同被抽走了所有精气神,那股属於太上皇的桀驁,瞬间消散无踪。

他缓缓收敛了所有气息,甚至不敢再去看陈玄分身的眼睛,

只是微微佝僂著背,声音乾涩地说道:

“…国师之言,我记下了。告辞。”

说罢,他步履有些沉重地转身,向著內堂之外走去。

那背影,竟透出几分英雄末路的萧索与苍凉。

然而,就在他即將踏出国师府大门时,他却停住了脚步。

仿佛內心经歷了最后的挣扎,

他缓缓转过身,再次望向那依旧静立於內堂处的陈玄分身。

眼中闪烁不甘,问出了那个压抑在他心底的问题:

“国师…你…觉著我真的能…修成那尸解仙吗?”

这个问题,包含了他的野望、仿佛是他最后的精神支柱。

陈玄分身静立原地,並未立刻回答。

片刻的沉默后,他才缓缓开口:

“太上皇,修行之道,贵在顺其自然,水到渠成。过於执著於『成』与『不成』,本身便是落了下乘,易生心魔,反碍道途。”

他微微一顿,目光似乎能看透李渊灵魂最深处的焦灼与阴暗,意有所指地继续说道:

“何为心魔?便是这求而不得的执念,是这患得患失的恐惧,是这不惜一切代价也要达成目標的疯狂…它无形无质,却最能侵蚀道心,引人入歧途,最终万劫不復。这一点,想必太上皇在修炼五狱之法时,已有过切身体会了吧?”

这番话,如同冰水浇头,让李渊激灵灵打了个寒颤。

他瞬间想起了自己为了凑齐五狱人魈,內心的挣扎与逐渐的麻木,

以及力量提升背后那如影隨形的阴冷与躁动…那不是心魔,又是什么?

陈玄分身的话,精准地戳中了他最隱秘的恐惧。

所有的侥倖与疑问,在这一刻彻底消散。

李渊深深地看了陈玄分身一眼,那眼神复杂到了极点,

最终却只不再发一言,猛地转身,周身遁光一闪,

化作一道略显阴鬱的湛蓝色流光,冲天而起,

瞬间便消失在了长安城的天际,径直返回那冷清的太极宫去了。

国师府內,陈玄分身依旧静立原地,遥望著李渊消失的方向,目光幽深,若有所思。

“这李渊…倒还真是让他歪打正著,硬生生把这邪门路子给走通了…”

他低声自语,语气中带著一丝难以言喻的感慨。

其实李渊凭藉那残缺的《五狱尸解法》和虐杀五大人魈积累的庞大阴煞本源,

其阴神雏形实则已然凝聚!

换句话说,无论那所谓的“特殊命格”之人出现与否,

无论他最后一步是否完成,只要李渊身死,

其魂魄都会因其功法特性与积累,

自然而然地转化为“阴神”之体,脱离轮迴,成为一种特殊的鬼仙或鬼神之流。

“那最后一步『向死而生』,寻特殊命格之人『送他一程』…其实並非成败的关键,更像是一种…『优化』与『升华』。”

“若无人『送他』,他自行兵解或寿终,成的便是最寻常的阴神,或许能保有神位,但潜力有限,易受天地规则限制,前途渺茫。” “但若真有那身负特殊命格、乃至秉承某种天命之人,在其功法圆满、气机牵引之下,於特定时机『送他上路』…那么,此举便如同一种残酷的『祭礼』,能將其死亡瞬间爆发的所有能量、怨气、乃至那『送终者』的部分命格气运,都转化为其阴神最初、也是最强大的资粮!”

“如此一来,他所成就的,便不再是普通阴神,而是更接近『尸解仙』的存在,根基更厚,潜力更大,甚至能一定程度上规避某些天道法则的限制。”

换言之,李渊已经成功了九成九。

最后一步,只是决定他“成神”后的起点高低罢了。

“只可惜…”

陈玄分身轻轻摇头,

“他执念太深,已入魔障,眼中只有『大成』,却看不到自己早已半只脚踏入了成功之门。更是为了那虚无縹緲的『最优解』,不惜再来求问我…殊不知,强求本身,便是最大的障碍。”

他不再多想,转身缓步走回桃林深处。

李渊的道,已然註定。剩下的,便是等待那冥冥中的“机缘”,是否会真的降临了。

在千里之外,远离长安城的喧囂与纷爭,陈玄悠然骑乘著青牛牛二,一路向东而行。

地势逐渐平缓,空气中开始瀰漫起一种特有的、湿润而微咸的气息,

那是来自遥远东方浩瀚海洋的问候。风也变得不同,不再是內陆的乾燥或温和,

而是带上了海洋的旷达与力度,吹拂著他的青衫与牛二的皮毛,带来阵阵凉意。

“呵,闻到海风的气息了。”

陈玄微微眯起眼,深深吸了一口气,脸上露出愜意之色,

“看来,离海边已是不远了。”

根据之前白瑾所给的方位信息,那传说中的海外仙山——蓬莱岛,

便需从此地渡海,一直往东而去,隱匿於茫茫碧波与縹緲仙雾之中。

牛二似乎也感受到了环境的变化,发出一声低沉的哞叫,

步伐依旧稳健,却仿佛也轻快了几分。

陈玄並不著急,算算时日,距离那场匯聚四方妖王、

甚至可能引来海外散仙的“百妖大会”召开,尚有数月之余。

时间於他而言,宽绰得很。

他早已打定主意,此番东渡,不打算直接飞过去。

那样,虽便捷迅速,却未免失了趣味,错过了这茫茫东海的万千气象。

“既然来了,总要体验一番这渡海之趣。”

他轻拍牛颈,悠然自语,

“听闻东海浩瀚,时而碧波万顷,鸥鷺翔集,美不胜收;时而则怒海狂涛,乌云压顶,如怒龙翻覆,威势滔天…这般天地之威,若不亲身置於其中,岂不可惜?”

他想要的,正是像一个真正的求仙访道的凡人修士,或是一个好奇的旅人那般,

寻一艘海船,付了船资,隨著船只在这无垠的大海上起伏漂泊,

去感受那帆檣对抗风浪的坚韧,去倾听海浪拍打船舷的轰鸣,

去仰望星空倒映於墨蓝海面的璀璨,

甚至…去经歷那或许会遇到的、足以让凡人船客心惊胆战的暴风骤雨。

於他而言,那並非危险,而是一场难得的身临其境的感受,

是感悟天地自然之力的另一种方式。

“牛二,且慢些走,我们且行且看,寻一处热闹些的渔港或码头,看看有无即將东去的海船,搭个便船。”

青牛通灵,闻言甩了甩尾巴,步伐愈发悠閒,

载著主人,不紧不慢地朝著那海风愈来愈浓的方向行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