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乐文小说网 > 综武:我家娘子是状元 > 第548章 母亲的馈赠,逆道心种魔大法

第548章 母亲的馈赠,逆道心种魔大法

经过李兆廷的劝说,巫行云和李秋水放下恩怨,灵鹫宫之战结束。

只是可怜被李秋水忽悠来的这些妖魔鬼怪,战战兢兢的跪在地上,祈求巫行云饶命,这真的是异想天开。

巫行云何许人也?

怎么可能留着这些叛徒?

有些跪地恳求李兆廷,李兆廷反手一剑砍了他的脑袋,三十六洞七十二岛这些货色,九成九是邪魔外道。

巫行云用生死符控制这些人,逼迫他们上贡,看似是强凶霸道之举,实则维护江湖和平,颇有几分功德。

这不是夸张。

三十六洞遍布世界各地,七十二岛大部分在海外,从驻地赶到灵鹫宫需要耗费数月,一来一回超过半年。

换而言之,这些邪魔外道半数时间用于赶路,三分之一时间用于找寻讨好巫行云的天材地宝、奇珍异兽。

其馀时间用于修行武功。

时间表比高三学生还要满。

哪有时间在江湖中兴风作浪?

这里有人表示质疑,灵鹫宫逼迫无量剑派变成无量洞,这算善举?

当然算!

无量剑派掌门左子穆,人品低劣到让人发指,原剧情中,叶二娘抢走左子穆的儿子,左子穆直接表示:“你放过我的儿子,我帮你抓五个孩子!”

这种垃圾货色,非常适合接受灵鹫宫的管束,免得这货横行无忌。

别管巫行云的目的是什么,从事情结果来看,巫行云是坏心办好事,给这些邪魔外道的脖子上套上项圈。

李秋水对三十六洞七十二岛的邪魔外道只有利用之心,对水红芍的两位弟子观感极佳,讨要了两个人情。

“师姐,师侄,明珠和银珠一直在丹凤轩练武,没做过什么坏事,方才战斗时出工不出力,没造成杀伤,我想讨两个人情,把她们两个送下山。”

“看我做什么?我刚刚把灵鹫宫传给李兆廷,有事你找他商量去。”

巫行云冷哼一声,心说庇护这些孤女数十年,终于能好好休个假。

李兆廷苦笑:“师叔,我不是滥杀无辜的凶残狂徒,银珠,明珠,如果我直接放你们离开,不符合规矩,你们帮我做件事,算作对你们的惩罚。”

银珠吓得两股颤颤,口不能言。

一剑崩山的飞仙剑气,捏死小鸡仔一般杀掉自己视若神明的师父,在银珠心目中,李兆廷是最大的妖魔。

甘明珠颇为大气的问道:“不知有何事能为李大侠效劳?提前说好,我们武功不高,太难的事,做不到!”

李兆廷淡淡一笑:“明珠,你的武功比水红芍也只稍差三分火候,如今水红芍已死,你何必要继续藏拙?

扮猪吃虎并非好事。

很容易把自己变成猪。

你应该听说过,我有六个徒弟,其中五个最是调皮捣蛋,号称五鼠,最近做了些大事,一个个鼻孔朝天。

你帮我教训他们五个。

智慧、武功、长久布局。

各个方面都要教训他们。

免得他们鼻孔翘到天上去。

这里有一卷秘籍,能在一定程度克制他们的刀法,以你的天赋,从缥缈峰赶到中原,应该能把秘籍练成。

教训时间,维持在半年左右。

每隔一月向我夫人汇报一次。

写信就行,不用亲自去汇报。

能做得到吗?”

李兆廷递给甘明珠一卷秘籍。

大名鼎鼎的甘十九妹,李兆廷当然是听说过的,结局刺激太大了。

都说《小鱼儿与花无缺》应该叫做幸存者名单,杀得就剩两个人。

《甘十九妹》更胜一筹。

连幸存者名单都没有。

大结局是男女主角生死决斗,身负致命重伤,浑身是血的抱在一起,最终活下来的唯有见证决斗的银珠。

这种以人物名字命名的作品,至少应该有“幸存者名单”待遇吧?

《无忧公主》,公主活到最后。

《四大名捕》,温瑞安再怎么丧心病狂走火入魔,也没写死他们。

从头死到尾,最后连男女主角都死掉的作品,真他娘的太过刺激。

还有一点让人记忆深刻。

影视剧版的《甘十九妹》,男主角是李元芳,后来转世成燕双鹰。

甘明珠自是不知李兆廷脑中的弯弯绕绕,误以为李兆廷只是让她帮忙历练弟子,不仅能活命,还能得到一卷武功秘籍,傻瓜才会拒绝这种买卖。

甘明珠带着银珠离开缥缈峰。

李秋水返回西夏,虽然李兆廷没写求婚书,但西夏银川公主确实到了该嫁人的年纪,或许可以运作一番。

灵鹫宫都是女眷,打扫屋舍的速度非常快,短短半日便把战斗痕迹尽数打扫干净,重新恢复成云顶仙宫。

水红芍的尸体被梅兰竹菊找到。

武侠世界,跳崖不死,但在身中剧毒的情况下,被雪崩砸下去,萧秋水也经不起这么整,水红芍的尸体被冰棱切割成数块,勉强拼凑半具尸体。

巫行云吩咐一句,宣布李兆廷是灵鹫宫新任宫主,随即去闭关,李兆廷本想跑路,被一大群女人拉住,苦笑着返回会客厅,接受九天九部朝拜。

巫行云并非真的去闭关。

李秋水临走前留下一卷小册子。

上面记录着李兆廷的丰功伟绩。

除了尸山血海、血流成河、流血漂橹的战绩,还有诸多风流韵事。

巫行云这种“纯爱战士”,只觉得两眼一黑,把灵鹫宫送给李兆廷,大半原因是与李秋水赌气,也可以理解为拍卖会喊价,比比谁的价格更高。

你送一个公主,我送三宫六院。

在巫行云看来,李兆廷年纪轻轻便有这般武艺,必然是日夜苦修,再怎么喜好女色,最多就是三妻四妾。

万没想到,这货是真的真他娘的风流啊!巫行云咬紧牙关,想到几个相对比较中性的词汇,心说把灵鹫宫送给李兆廷,岂不是送羊入虎口?

想到李兆廷不情不愿、欲拒还迎的表情,“绝顶高手、孤高剑客”的形象碎了一地,巫行云眼前又是一黑,顿觉天旋地转,有飘然欲仙的感觉。

过不多时,李兆廷来到闭关室。

有几个问题谘询巫行云。

什么叫“娘胎练功的痕迹”?

有关原始天魔的秘密,逍遥派有多少记载?逍遥子去长春谷盗取《天长地久不老长春功》,看到了什么?

这些秘密,别人未必知道,就连无崖子也不知道,巫行云一定知道,因为只有巫行云练的是《长春功》。

看到李兆廷,巫行云冷哼:“还以为你在享受美人!没想到你这家伙没有传闻中那么风流,我这些弟子,都是被父母遗弃的孤女,如果你对某些弟子动了心思,我希望你把她们娶回家做妾,始乱终弃,终归不是什么好事。”

“我长得很象色魔吗?”

李兆廷揉揉下巴上面的胡茬。

剑气扫过,下巴重新恢复光滑。

“你的容貌很有吸引力,在街上抛个媚眼,久在闺阁的大姑娘小媳妇,不说全都被你吸引,六七成还是有的,灵鹫宫弟子久居深山,何曾见过你这等俊俏郎君,更别说你是灵鹫宫尊主,只要你开口喊一句,有谁敢拒绝你?”

“男欢女爱讲求你情我愿,我不是来说这些事的,我有几个问题。”

“问吧!”

“什么叫从娘胎里练武?我小时候体内盘踞一股气机,堵塞经脉,导致自己无法练武,直到十四岁那年。

那一年,我爹上书触怒太后,被判流放岭南,我们中途逃到大理,在大理遇到我师父,气机随之而消失。

从我首次拿起剑,直到今天,不超过十年时间,哪来的娘胎传承?

天下有这种心法吗?

请师伯指点。”

“我也有些问题想问你。”

“您先回答我的问题。”

“道心种魔大法!”

“啊?您再说一遍?我的耳朵是不是听错了?我爹不会武功,我娘是青城仙门的传人,怎么会道心种魔?”

李兆廷心说扯淡啊!

难道我娘是魔门圣女?

这倒是能与刘娥凑一对儿。

刘娥道号“白”,阴癸派传人。

我娘道号“青”,邪极宗传人。

老话说的一点都没错。

物极必反,命曰环流。

一家魔崽子,生出一位大侠。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李兆廷自豪的揉揉下巴。

“确实是道心种魔大法,而且是道心种魔大法各个分支中最逆反、最离经叛道的法门!简直叛逆到极致!

逍遥派也有这种法门。

准确的说,逍遥派的传承仪式,在一定程度上参考道心种魔大法。

无崖子应该向你展示过。

你刚刚给我和李秋水治伤,使用的那些武技,有北冥神功的痕迹。

你应该能猜到吧?”

巫行云熟练地打哑谜。

李兆廷苦笑:“师伯!这个时候就不要打哑谜了,我可不想疯掉!”

“你知道什么是魔吗?”

“离经叛道,丧心病狂。”

“魔门心法有什么特色?”

“损人利己,急功近利。”

“嗯!从魔门的角度而言,最离经叛道的绝学,应该是什么模样?”

“舍己为人,步步为营。”

“一百四十年前,我师父去长春谷盗取武功秘籍,半途遇到一位隐居山林的大魔头,两人展开一场论道。

大魔头是邪极宗上代邪帝,两人讨论的内容,正是道心种魔大法。

我师父有无拘无束的道心。

大魔头有万川归海的魔念。

两人讨论出一种理念。

逆转道心种魔大法的过程,从损人利己变成损己利人,从掠夺他人精气神变成把自身精气神灌注给别人。

把自身当做炉鼎,把自己的精气神变成丹药,用毕生修为成就别人,或者培养死士,让死士们奉献自我。

我打听过,大魔头坐化后,传承被弟子瓜分,一部分流入阴癸派。

有个叫‘赤尊信’的家伙,他继承的传承最多,不仅有道心种魔,还有魔头论道时学会的天山折梅手,赤尊信逆转天山折梅手的理念,从化万般招数为己用变成使用万般兵刃,此人能使用世间一切兵器,最擅长兵刃生克。

说回我师父,我师父根据这场论道补全北冥神功,可以逆转心法,把自己毕生功力,灌顶给下一代掌门。

这是逍遥派掌门的传承仪式。

如果我没猜错,你娘难产而死。

武功很难对抗天命,除非是超脱生死的道心种魔大法,有个人逆转道心种魔大法,把自己全部生命力灌注到你娘体内,但生产时的母亲,怎么可能在乎自己的安危?她心中只有孩儿。

这些功力通过脐带,寄托在你幼小的身体里面,不断淬炼你的体质,随着身体发育,变成最佳练武体质。

耳聪目明,百病不生,过目不忘。

学武功,看一遍就能领悟。

学文化,读一遍就能背诵。

如果你爹不会武功,当年进行这个过程的必然是你娘,拼死生下你,把一切留给你,你没姑负你的母亲。

还有一种猜测。

你爹年轻时学过武功,你体内的气机来自你的父母,相当于把你父母的武道天赋,完全转移到你的身上。

我不建议你找寻答案。

这只会勾起你爹的伤心事。”

巫行云面色略有些抑郁。

一方面感叹伟大的母爱,一方面感叹自己不人不鬼的状态,一辈子感受不到这种感觉,哪还有什么乐趣?

李兆廷宽慰道:“师伯,您收养这么多孤女,您就是她们的母亲。”

巫行云冷笑:“母亲?我只是在培养奴婢罢了!别把我想的太好。”

“君子论迹不论心,如果没有师伯收养她们,她们早就被冻死了。”

“哼!我活了九十多岁,用得着你这小辈安慰?你还有什么问题?”

“您听说过原始天魔吗?”

“我师父年轻时遇到过。”

“您知道多少隐秘?”

“在你眼里,逍遥派的武功或许不值一提,但如果你想斩妖除魔,我建议你看看北冥神功、逍遥御风,顺便去一趟武当派,把天蚕功翻阅几遍。”

“我有位夫人是苗疆圣女,她说苗疆有块石碑,上面记录着阴险歹毒邪异至极的蛊术,六七十年前,张真人在苗疆探险时,偶然见到这块石碑。

张真人用武当心法补全内容,把石碑上的歪门邪道变为堂皇正道。

补全后的心法便是天蚕功。

石碑莫非是原始天魔所留?

当今太后说过,原始天魔早已被人大卸八块,尸体散落在长春谷,长春谷共有九座,每座山谷吸收一部分原始天魔的灵韵,各自蕴养一枚玉胚。

其中一枚玉佩被逍遥子夺走。

逍遥子前辈与我家先祖联手,把这枚玉胚雕琢成了玉玲胧,玉玲胧能保存精神烙印,是逍遥派掌门信物。

师伯,我说的没错吧?”

“刘娥只告诉你这些?”

“还有什么隐秘?”

“我师父告诉我,原始天魔最擅长的武器是刀,昔年曾在西域一刀斩断一座悬崖,留下平滑如镜的山壁。

当今武林,刀客有很多,刀法高手却不是很多,江湖八大魁,绝大多数无人质疑,唯独刀魁一直坐不稳。

源头便是原始天魔。

刀客很难打破自身束缚。”

巫行云打趣道:“幸亏你小子是剑客不是刀客,否则你会倒大霉!”

“逍遥子会不会刀法?”

“会!”

“什么刀法?玉玲胧没有记载,逍遥派传人,似乎无人擅长用刀。”

“那套刀法威能太强,修行者很容易被刀法威能迷惑,变得凶残暴戾,师父把刀法封存,如果你有兴趣,我可以把秘籍送给你,以你的根基,应该能压制心法反噬,想不想看看刀谱?”

“你都这么说了,我若是连刀谱都不敢看,胆子未免太小,先说好,我看一遍就能学会,您千万别后悔。”

“先学会了再吹牛吧!”

巫行云掏出一卷古朴的秘籍,随手扔给李兆廷,李兆廷刚刚翻开,连目录都还没看到,巫行云笑道:“接下来该我提问,你把珍珑棋局摆一遍!”

“破珍珑棋局的是王盛兰!”

“放屁!江湖人都知道,王盛兰是脑子里只有肌肉的女霸王,除非她的破解思路是抄起棋盘砸死苏星河!”

“盛兰的脑子并非都是肌肉!”

“还有什么?酒肉吃喝?”

“当然是我!这叫恋爱脑!免疫一切精神攻击,什么传音搜魂大法、索命梵音之类的招数,对她完全无效!脑子里想着我,无视任何精神幻术。”

“我让你摆棋局!”

巫行云一字一顿,咬牙切齿。

李兆廷不想与九十多岁的老太太一般计较,随手摆出珍珑棋局,在棋局中落下一子,随后静静翻阅秘籍。

巫行云满脸呆滞:“妙啊!原来这就是破解之法!真是妙绝天下!”

李兆廷吐槽:“师伯!这种套路只能忽悠读书不精的废物,苏星河有个徒弟叫什么苟读,号称最爱读书,一天不读书会疯,三天不读书会死,结果都是读死书,书都读到狗肚子里了!”

“李兆廷,你的武功比我高,你看过的书籍,肯定没我看过的多!”

“读书和读死书有本质区别,如果不能明白事理,不能活学活用,就算读书破万卷,也不过是浪费时间。”

“说人话!”

“解法出自《春秋》,典出楚国晋国的鄢陵之战,事实上,这种战术在江湖中非常常见,唐门便是例证。”

“唐门?什么意思?”

“唐门流传数百年,内部分支没有二百也有一百五,全都沾亲带故,管理结构臃肿不堪,早已入不敷出。

想让家族健康的传承下去,必须对唐门进行‘瘦身’,一方面支持旁系离开本宗,在别的州府开宗立派。

一方面借助新生代搞事的机会,把唐门高层,从上到下清理一遍。

最后则是破灭重生计划。

玉石俱焚,主脉全军复没,留下一位天赋最高的种子,让她生根发芽,在唐门废墟中,创立崭新的唐门。

金家也是这种情况。

巅峰期号称‘万福万寿’,金太夫人察觉到子嗣变得骄横跋扈,毫不尤豫让儿孙分家,前后分出十几脉。

师伯难道没见到过?”

李兆廷心说你九十多岁年纪,宗门起伏这种事,见过几百次了吧?

巫行云冷笑:“我管理宗门的方式是用生死符威胁,你觉得我很擅长管理宗门吗?我怎么知道这些破事!”

“您还有什么想问的?”

“王盛兰的性格如何?”

“您想听真话还是假话?”

“先说假话。”

“无崖子命不久矣,王盛兰是他无奈之下的选择,矮子里拔将军。”

“再说真话。”

“王盛兰是逍遥派有史以来最契合逍遥二字的掌门人,就算逍遥子从阴曹地府爬出来,也会让她做掌门。”

“混账!难道我不配?”

“师伯,那边有镜子!”

“难道无崖子也不配?”

“连多角恋都搞不定,整天对着玉像发呆,这种人哪有什么逍遥?”

“王盛兰不也沉迷于你吗?”

“这是王盛兰的本心,她一直都是无忧无虑的状态,李家几十口人,最逍遥自在的就是盛兰和凤凰,她们两个是我的开心果,看到就觉得开心。”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