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哲又看着江壮,说:
“这是你的分管工作,给大家说说。”
江壮副市长说:
“我们已经拟订了相关承诺书,只是没有上会讨论通过。今天既然是闻市长拍板,我就先给大家通个气。”
他翻开笔记本,抽出一张纸,说:
“我们承诺书的内容大致有四条,第一,重建书院古街,修旧如旧,保留原有风貌和居民回迁权;第二,过渡费翻倍,修缮费用政府承担;第三,商户税收减免三年,困难家庭特殊帮扶;第四,成立居民监督小组,全程参与重建过程。所以,大家要忙选举出居民监督小组的成员,直接参与到这项工作中去。具体的人选,你们定、报街道办。”
闻哲说:
“过几天市长办公会通过了,就会以市政府的名义发布公告,在老街门口张贴,接受所有人的监督。”
李守业接过承诺书,手都在发抖,他仔细看了一遍,又递给身边的几位代表,大家看完后都露出了笑容。
年轻夫妻说:
“闻市长,要是真能这样,我们就同意重建!”
抱着孩子的妇女哽咽着说:
“谢谢您,闻市长,您真是为我们老百姓办实事啊!”
闻哲站起身,对着五位代表深深鞠了一躬,说:
“大家放心,我既然说了,就一定会做到。书院街是长宁的文化根脉,你们是根脉的守护者,政府有责任让根脉延续,让守护者安居乐业。”
一场风波,就此解除。
谈判结束后,五位居民代表走出明伦堂,李守业把谈判结果告诉了围栏外的街坊邻居,人群中顿时响起热烈的掌声,刚才的怒气和焦虑一扫而空,大家都围着代表们问长问短,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也慢慢散去了。
闻哲看看手表,已经是下午四点半,老同志们已经在藏书楼呆了将近两个小时了。他忙灌了几大口矿泉水,带着市政府的几个领导,匆匆走到藏书楼。
光向阳在门口见他一脸的从容淡定而来,忙迎上前说:
“怎么样,闻哲同志,解决了?”
闻哲点点头,说:
“大家还是通情达理的,怪我们市政府没有做好工作呀,我要向书记检讨。”
光向阳面露喜色,说:
“多年的老大难问题,你才上任一百多天,怪你什么事?走,我们向老领导们汇报去。”
两人上了藏书楼,向几位老领导汇报了情况。
齐光远拍着桌子叫好:
“闻哲,好小子,有魄力!不搞大拆大建,保住了老街的魂,还解决了老百姓的实际困难,这才是为民办事的好官!”
张老也点头称赞:
“当年我们打仗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嘛,我们的干部就把老百姓的事放在心上。”
安老喝了口茶,说:
“向阳同志,你们做的好呀。不是老百姓难说话,是我们有没有真正为他们着想。只要我们做事有章法,有温度,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光向阳见气氛很好,忙笑道:
“还得请各位老领导为我们长宁书院留下墨宝呀。”
众人又来到“仰止阁”上。
贶老拿起桌上的毛笔,在宣纸上写下“民生为本”四个大字。
安老“文脉永续,国运常胜”。
齐光远写的是“守土有责,初心恒远。”
张克武写的是“实干兴邦。”
贶老笑道:
“我再凑几句顺口溜,今天小闻同志说的事,就以诗为证吧。”
说着,又在一张宣纸上题一首:
“书院千秋蕴墨香,一街烟火阅沧桑。
愿君守得千金诺,不负苍生不负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