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乐文小说网 > 我在美国开监狱 > 第265章 福克斯纪录片拍摄!(万字大章)

第265章 福克斯纪录片拍摄!(万字大章)

第265章福克斯纪录片拍摄!(万字大章)

在初步谈妥合作后。

克劳福德女士的团队便住进了边境监狱周边的旅店里只是由于地处偏,这里的居住条件可谈不上有多好。

“话说,今天下午你们开会的时候,我特意借着上厕所的功夫去看了一眼。

双手手臂比小腿还粗的摄影师哈鲁坐在床上,给大家讲自己发现的事情。

“结果我发现楼层的深处竟然有几间客房!看装修似乎很豪华的样子!”

“是吗?”拍摄团队中兼职杂务的司机肯杨特边给自己倒水边问道:“难道除了狱警,平时有其他人会住在监狱里吗?”

“有可能。”戴着眼镜,扎着两条麻花辫的女编导丹尼斯抱着自己的双腿坐在椅子上:“我路过的时候发现三楼除了会议室,还有一间娱乐室和一间运动室。”

“说不定平时那位典狱长会在监狱里招待客人,让女囚犯陪客人做些见不得人的勾当。”

“啪啪!”

“好了。”拍摄团队的老大,资深记者克劳福德拍手终结了大家的猜测。

她靠在床头柜上,双手环抱起来说道:“我们这次的拍摄任务,是拍摄纪录片《边境危机》,而不是拍摄《监狱秘闻》,所以不要去管那些不相干的事情。”

“凯西姐,但如果监狱三楼的那些房间和边境有关呢?”摄影师哈鲁举手问道。

“恩哼?”克劳福德耸起肩膀:“那当然不能放过。”

“看,我就知道。”哈鲁笑起来。

“凯西姐一直这样,总是会拍着拍着突然就转向了其他的主题。”女编导丹尼斯笑道。

其他人也跟着笑起来。

“行了,别说我了,说说拍摄计画吧。”克劳福德也知道自己有一些奇怪的偏执,但身为福克斯新闻的记者,如果不能把所有真相都报导出来的话,她也没必要当记者了。

听克劳福德这样一说,大家也都收敛起笑容。

“首先,电视台这次给我们的主题,是想要聚焦在非法移民身上,表现出非法移民对美利坚边境的侵蚀。但我觉得这太浅了!”

克劳福德摇头道:“我们需要拍摄出更有深度的内容,尤其是在911事件前后,边境非法移民的数量变化,以及恐怖分子是否会以非法移民的身份进入美利坚,这都是我们需要探讨的点。”

“所以我们要先去采访边境巡逻队,拿到他们每年阻拦非法移民数量。丹尼斯,这件事你和肯杨特一起去调查,明天下午给我结果。”

“明白。”丹尼斯点点头,在本子上记录自己的工作。

克劳福德继续说:“然后是关于监狱方面,我和哈鲁,明天早上去他们的非法移民拘留中心,深入调查一下。”

“哈鲁,记得把微型录音笔带上,不要让对方发现。”

“收到,交给我!”哈鲁点点头。

安排好人员的分工后,克劳福德拍拍手:“大家记住,边境监狱虽然愿意配合我们的工作,但这仅限于浅层调查,如果我们真的涉及到了监狱的内核问题,

比如监狱是否虐待非法移民,非法移民的人身安全,非法移民的医疗保障这些,

我觉得对方一定会翻脸。”

“但我们身为新闻人,就不能被这些外在因素所动摇,因此保持警剔,始终向前。”

“保持警剔,始终向前!”大家齐声说了一句,然后起身开始整理自己的房间。

隔天,克劳福德带着哈鲁来到了非法移民拘留中心。

迪金森站在门口迎接了他们。

“你们好。”

“你好,迪金森先生。”克劳福德脸上带着十分的微笑,和迪金森握了握手“我已经听典狱长说过了,你们要拍摄非法移民拘留中心,对吗?”迪金森带看两人走入了拘留中心的办公室里。

“对,没错。但不是现在。”克劳福德解释道:“我们在拍摄前一般会进行踩点环节,我希望和哈鲁一同进入拘留中心,去看看现场。”

“没问题,没问题。”迪金森点头:“需要我们陪同吗?”

“不,当然不。”克劳福德笑着道:“如果你们一起进去的话,会对那些非法移民造成额外的影响,你放心,我们只是看一眼里面的情况,摄像头会先放在你们这里。”

“好的。”迪金森让人把哈鲁的摄像头抱走。

“小心点,伙计。”哈鲁见自己的搭档被人拿走,有些担忧。

狱警没有说话,只是将摄像头放在了柜子里。

“请二位和我来吧。”迪金森引领着克劳福德和哈鲁来到了一楼,并通过员工信道走到拘留中心门口。

“麻烦二位接受一下检查。”迪金森笑着道:“有很多违禁物品是不能带入拘留中心的。”

“好的,没问题。”

克劳福德很信任福克斯的偷拍设备,毕竟这是记者们吃饭的家伙,平时没少经历检查,但从来没有被检测出来过。

所以两个人坦然的走入检测门。

然而哈鲁的身子刚刚通过,所有人就听到了刺耳的响声。

“嗡嗡嗡!”

看着闪铄红光的检测门,哈鲁尴尬一笑:“哈哈哈,可能是我的皮带里有特殊金属?”

狱警面无表情站在他面前:“麻烦先生把外套和皮带脱掉。”

“好的。”哈鲁老老实实的把外套和皮带递给了狱警,自己则双手拎着裤子站在一旁。

狱警重新拿着外套和皮带过了一下检测门。

没有任何警报声。

狱警走过来,拿着检测仪器在哈鲁的身上来回游走检查。

结果在碰到哈鲁的手表时,检测器亮起红灯。

“麻烦把手表摘下来让我们看一下。”

“呢”哈鲁背后冒出冷汗,因为手表里确实隐藏了一颗微型录音笔。

只是,见鬼!

他们怎么发现的!

从外表来看,手表无论是机芯还是表盘都做的天衣无缝,录音笔完全隐匿在侧面的蓝宝石里,按理来说根本不应该被看出来。

可边境监狱的检测门竟然查出问题!

哈鲁也算是身经百战,却还从未见到如此厉害的检测仪器。

不得已,他只能将求助的自光转向克劳福德。

克劳福德走过来:“怎么了?”

“这个手表有问题。”狱警解释了一句,看向迪金森。

克劳福德拿过手表看了看:“哈鲁,难道是你手表里有什么特殊金属?”

哈鲁无辜摇头:“我不知道,这是我外婆离世前送我的最后一件礼物。”

听到这句话,迪金森笑着道:“没关系,手表的话不碍事,你们只要保管好,别让其他非法移民抢走就行。”

“谢谢。”哈鲁点头,将手表重新戴好。

“那我们现在能进去了吗?”克劳福德问道。

“当然,如果你们在其中碰到任何事情,都可以向狱警求助,如果你们想要出来,也可以通知狱警。”

“好的,谢谢。”

克劳福德带着哈鲁走进拘留中心的大门,当他们四周没有狱警后,两人不约而同的松了口气。

“见鬼,这里的安保措施怎么做的这么严谨?”哈鲁摸着自己的手表,满头问号。

“或许他们采购了什么新设备吧,等我们回去后,正好借这个机会向上面提一下更换设备的事情。”

克劳福德说完,走入由货柜拼装而成的走廊里,前往拘留中心的公共局域与此同时,大门外的狱警看向迪金森:“长官,他们私藏了录音设备。”

“我知道。”迪金森嘴角着笑意:“典狱长昨天和我说,与这帮记者合作就象是与老虎共同呆在一个屋檐下,谁知道这帮家伙什么时候会把镜头掉转过来,以真相的名义出卖我们。”

“但典狱长还说,一味的阻拦,只会让对方更加变本加厉,因为他们拿不到证据,还可以写文章。一张纸一支笔,就足够他们完成一个惊天的谎言。”

“所以我们要配合对方,至少要让他们以为我们毫不知情。”

克劳福德站在公共局域,看着围绕着公告板的非法移民,对哈鲁招招手走上前去。

“种植区急需挑粪工,每天40美元。”

“工地急需搬砖工人,每天45美元。”

“种植区招募机械维修师,每天60美元。”

“监区招募清洗工丶扫地工,每天35美元。”

看着这一排排招募文本,克劳福德有些异。

她还是第一次知道,原来非法移民拘留中心里还有各种岗位提供。

她看其他非法移民都在认真挑选自己的岗位,挑选完毕后,就会来到窗口,

从纸篓里抽出一张纸,用着弹簧的笔记录下自己想要的岗位和姓名,并把纸递交给窗口里的值班狱警。

这样的形式倒是高效流畅,

如果克劳福德不是身处拘留中心,她肯定会认为自己呆在银行里。

但更令她吃惊的是,这些岗位的钱给的工资可不少。

换算下来,时薪普遍都有5-8美元,这和克劳福德印象中的压榨可扯不上关系。

作为一线记者,她很清楚美利坚社会的底层人过得是什么日子。

那些只能靠零工丶苦工生活的家伙,每天的工资也就和非法移民一样。

所以其实边境拘留中心其实很尊重非法移民的人权?

克劳福德没有立刻下判断,在看完公共局域后,她带着哈鲁转身走向更深处边境拘留中心的所有建筑都是靠货柜堆砌起来的。

所以楼梯没有创建在内部,而是在货柜外部。

克劳福德和哈鲁顺着楼梯来到二楼,发现这里都是非法移民的房间。

趁着一名非法移民走入房间,她顺势跟着进入。

下一刻,她便看到了整个房间的布局。

货柜房间内部被简易隔断分成三个局域,每个家庭占据一角,用墙板和铁栅栏门隔着。每一个栅栏门后面都有自家悬挂的帘布,用来遮挡视线。

铁皮墙上则贴着亮色的分区编号,似乎每个家庭都有一个独立编号。

“这里看起来可真拥挤。”哈鲁感叹一句。

但克劳福德摇头道:“已经算是很好了。”

她虽然没有去过其他非法移民拘留中心,但在拿到选题后,她查阅过相关资料,也听过其他同事的口述。

在他们的嘴里,非法移民的生存环境远比想象的更悲惨。

每个人被拘禁在3平米的房间中,吃着远比麦当劳还垃圾的食品,就算生了病也得不到救治。

相比之下,边境拘留中心的管理真的算是出乎意料的人性化了。

这里不象是拘留所,更象是工地的宿舍。

克劳福德刚想走进里面看看卫生情况,突然有一个栅栏门被打开,从其中走出一名抱看洗衣盆的女性非法移民。

“你们是谁?狱警——”她没见过克劳福德,第一时间就想张口喊狱警。

然而克劳福德更快一步,拿出几张美元道:“我们是记者,想找你了解一些情况,可以吗?”

女人迟疑的看了看克劳福德,随后伸手直接把美元拿走,塞入了自己的胸口“你们想问什么?”

“我可以进去吗?”克劳福德试探道“你可以,但他不行。”女人指了指哈鲁,显然是对对方的壮硕体格不太放心。

“没问题,把手表给我。”克劳福德从哈鲁手中接过手表,跟着女人进入了他们家的小隔间里。

掀开一层门帘,隔间内布局映入女记者眼帘。

只见房间内摆放着两个双层铁架床,其中一个铁架床上正趴着两个睡觉的小孩。

“这是你的孩子?”女记者问道。

“没错。”女人给她拿了个凳子:“叫我简就好了。”

“我叫克劳福德。”

“你有什么想问的?”简坐在床边,把手里的洗衣盆放在地上。

克劳福德说道:“我想问一下你们在拘留中心的生活。”

“生活?就象你现在看到的这样。”简摊开手:“虽然有点忙,但至少有事可做。”

克劳福德把手表放在两人之间,开始了正式采访。

克劳福德:“你在这里生活多久了?”

简:“我在这里呆了14天了。”

克劳福德:“记得这么清楚?”

简:“当然,因为我们7天后就要上法庭了。”

克劳福德:“你们是从哪里过来的?”

简:“萨尔瓦多。”

克劳福德:“为什么一定要来美利坚呢?”

简:“那去哪?这里又安全,又能赚钱,听说这里到处都是金山,只要留在这里,我的两个孩子就不愁吃喝了。”

克劳福德:“那你的丈夫呢?”

简:“他在外面的种植区干活。”

说到这,简有些抱怨:“我觉得拘留中心给我们的钱实在是太少了,我听说外面随便找一份工作每天就有上百美元的收入,但在这里,我们赚的钱还得付房租和餐饮费,真是太过分了。”

克劳福德:“所以你觉得拘留中心拿走了本该属于你们的钱?”

简:“当然,这可是我们辛辛苦苦赚来的,不过这话你千万别和狱警说。”

克劳福德:“为什么?”

简:“因为我们还指着拘留中心给我们保释资格呢。”

克劳福德:“好吧,我不会说的,那么你们在这里每天要付多少房租呢·”

十分钟后,克劳福德从隔间里走出来。

哈鲁迎了上去:“怎么样?老大,有发现吗?”

克劳福德耸耸肩,有些无奈道:“有,但是和我们想的不一样。”

“什么意思?”哈鲁不太明白。

“我们先离开这。”克劳福德拉着哈鲁走出房间,顺着楼梯回到了一楼。

看四周无人,她才说道:“简,就是被我采访的那个女人,她认为拘留中心给他们的薪资很低,每天入不敷出。”

“我看工资不低啊?”哈鲁觉得这群人在拘留中心每天还能挣5丶60美元,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是的,但拘留中心的一切都是有成本的。他们需要付房租,饮食也需要额外付钱。”

“什么?”哈鲁惊讶道:“政府不是已经给每一位非法移民付钱了吗?”

“问题就在这里。”克劳福德解释道:“拘留中心一边拿了钱,一边又让他们付房租。”

哈鲁:“那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这角度来报道啊,虽然不是电视台想要的。”

“不,你没有想明白。”克劳福德见哈鲁脑子没有绕过这个弯,说道:“事实上,他们付房租的钱并不是从自己腰包里拿的。”

“恩?”哈鲁一脸疑惑。

“你仔细想,拘留中心提供了工作,非法移民靠工作就能赚钱,然后赚来了钱再付房租,你说这笔房租到底是谁付的呢?”

“呢,是拘留中心!”

“不,是政府。”克劳福德满脸写着对哈鲁智商的无奈:“因为拘留中心是拿着政府的钱,给非法移民支付工资的。”

“原来如此!”哈鲁恍然大悟:“所以这么看,拘留中心根本没有压榨非法移民。”

“没错,但非法移民不这么觉得。”克劳福德说道:“他们认为是拘留中心在剥夺他们的剩馀价值,但我觉得拘留中心这种做法反而更人性化,因为这群非法移民本来就是在违反法律的情况下翻越边境的,我们只能保障他的基础人权,

而不能给他们所有权利。”

既然作为福克斯新闻的记者,那么政治立场显而易见,更偏向于保守派。

哪怕她个人更倾向于保护人权,但是在听到非法移民的描述后,也觉得拘留中心做的没什么问题。

毕竟政府已经出钱让你们免费住在这里了,那你们付出一点劳动力又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再说了,每天的房租,就算是三口之家也只需要50美元,两个人一起去工作很轻松就能赚到这笔钱,又怎么会入不敷出呢?

即便不了解更详细的事情,但克劳福德已经在心里更偏向于为拘留中心说话了。

但身为记者,她当然不能偏听偏信,还是要靠实际情况来进行判断。

于是她文带着哈鲁去询问了其他非法移民,又和几名狱警闲聊了片刻。

当时间来到中午时,他们俩来到餐厅,让狱警帮忙点了两份土豆培根沙律,

边吃着午饭,边讨论上午的调查结果。

“目前拘留中心的房租,三口之家每天50美元,双人房租是40美元,单人房租是30美元。”

“而拘留中心的餐饮,象这样一份土豆培根沙律,需要花费8美元。”

“每天洗澡时间免费5分钟,如果需要额外时间,那么一分钟5美元。”

“至于其他杂七杂八的,基本很少有人付费购买。”

“也就是说,一天赚54美元,就能复盖掉全部的支出。”

克劳福德算完帐后,哈鲁道:“那其实靠工作没办法赚到这些钱。”

“是的,这就是拘留中心的算盘,要么靠技术工作赚的更多,要么就自己付钱。”

克劳福德把土豆泥塞入嘴里:“不过说实话,一天14美元,每个月才几百美元,这笔钱我相信他们付得起。”

“是啊,总不能让拘留中心做慈善吧。”

“所以我们的方向还要改一下。”克劳福德停顿片刻:“我们要把边境非法移民的现状添加进去,把联邦政府以及边境拘留中心如何保障他们人权的措施说出来,让大家知道,如果我们继续纵容非法移民,他们只会得寸进尺。”

“唔。”哈鲁边点头,边埋头苦吃。

咽下嘴里的土豆泥后,他开玩笑道:“我本来以为这里是地狱,没想到这里竟然是天堂。”

“至少对于非法移民来说,这里确实是天堂。”

克劳福德把叉子放下:“下午我们就正式开始拍摄吧。”

“没问题!”

午饭时间结束后,两个人离开拘留中心,回到了办公室里。

“怎么样,两位,准备还顺利吗?”迪金森给两人分别倒了杯水。

“很顺利,感谢你们的配合。”克劳福德紧跟着说道:“不过我想了解一下拘留中心目前非法移民的文档情况,尤其是他们的犯罪记录。”

“没问题。”迪金森拍拍自己的腰间的钥匙:“文档室里全都有,你想看现在居住的非法移民,还是想看从创立到现在所有非法移民的呢?”

克劳福德问道:“现在居住在这里有多少人数?”

“”1200人。”

“真多。”克劳福德觉得自己一行人是不可能把这么多人的文档看完的。

于是问道:“那你们监狱有相关数据统计吗?”

“有。”迪金森如数家珍:“每一周新的非法移民添加后,拘留中心都会根据文档重新统计数据。目前我们手里就有上周的统计数据。”

“那我们能看一下吗?”

“没问题!”

迪金森痛快答应,带着他们来到了文档室的计算机前,给他们看了一下最新的统计数据。。”

看着这些数据,克劳福德心中关于纪录片的轮廓更加清淅了起来。

下午,她带着摄影师哈鲁,拍摄了一系列的素材。

包括狱警工作,非法移民生活,以及用餐等等镜头。

还抓拍到了某位非法移民朝狱警吐口水,然后被逮捕送入禁闭室的画面。

不过一下午的时间还是太过于短暂。

晚上八点,克劳福德回到了旅店,见到了从边境巡逻队采访回来的丹尼斯一行人。

大家聚在房间里,开始讨论。

“怎么样?”克劳福德看向丹尼斯:“详细的数据已经问出来了吗?”

“问出来了!”丹尼斯拿出自己记录的笔记本。

“根据边境巡逻队的说法,全美西南边境在2001年,一整年拦截非法移民的次数约有160万次。”

这里所用的拦截次数并不等同于人数,因为同一个人可能会多次尝试穿越边境,所以拦截次数看起来触目惊心。

如果这些次数都是独立个体,并且边境完全不加以阻拦的话,那很快非法移民便会成为美利坚社会的主流群体,把黑人和白人全都变成少数群体。

克劳福德轻点下巴,觉得这数字已经足够震撼了:“哪些城市拦截的次数最多呢?”

“德尔里奥和拉雷多,去年拦截了20万次。”

“真恐怖。”哈鲁惊呼一声:“这帮非法移民简直就象是蝗虫一样。”

“是的。”克劳福德也把自己得到的数据说了一下。。”

丹尼斯推推镜框:“如果让这些非法移民继续冲击边境的话,很快整个边境就会成为犯罪乐园!”

“是的,所以我已经想好了这次纪录片的标题。”

克劳福德沉吟着把标题说出来:“边境危机:非法移民的代价,你们觉得如何?”

“很棒!”哈鲁第一个表示赞同。

丹尼斯和肯杨特也纷纷举手附议。

这和一开始他们制定的内容其实差不多,只不过在看到非法移民的表现,和各种数据后,克劳福德彻底断绝了以保护非法移民人权为方向的念头。

“好,那明天我们就正式开始拍摄,丹尼斯,你带着哈鲁去拍摄非法移民的素材,我再去找周围的民众采访一下,等晚上我们约典狱长,也采访一下他。”

“好的!”

隔天。

福克斯新闻的拍摄团队一大早就来到了非法移民拘留中心,并根据克劳福德的指示,拍摄了大量相关素材。

无论是非法移民的生活细节,还是他们与狱警的合作,乃至反抗,都被拍摄进了摄象机里。

这其中不乏有非法移民看到摄象机,想要表现自己,主动上前对着镜头自说自话。

好在有狱警的协助,任何想要抚摸摄象机的非法移民们都被拦了下来。

但即便如此,仍然有人试图冲击摄象机。

就比如一个秃头消瘦的男人,他在所有人都不注意的情况下,借着路过,转身冲过狱警的封锁跑到了摄象机面前,吓了哈鲁和丹尼斯一跳。

虽然紧跟着他就被壮硕的狱警搂住腰部,死命的拽了回去。

但这个秃头男人依然顶着狱警的压力,对着摄象机嘶声力竭的喊道:“去你妈的拘留中心!去你妈的美利坚!我要出去!我要吸毒!”

哈鲁果断的把这个画面拍摄下来,如果不出意外,未来剪辑的时候,也会保留这段素材。

这将会成为“非法移民就是社会蛀虫”这一论据的有力证据。

而除了这些糟心的家伙,也有一部分非法移民接受采访表示自己很赞同的拘留中心的管理,他们认为美利坚政府应该多开一些拘留中心,让真正愿意付出劳动的人留在这里,为边境的建设出力。

之后丹尼斯和哈鲁又拍摄了拘留中心的儿童班,这里如同幼儿园一般,分年龄把非法移民的孩子们照顾得很好。

当镜头扫过这些无辜的孩子的面庞时,丹尼斯觉得拘留中心的管理确实无话可说,如果这样都有人觉得苛刻的话,那他一定是个坚定的动保协会成员吧。

总之,在完成了一天的拍摄后,丹尼斯和哈鲁回到了旅店,把存放素材的sd

卡存放好,又回到了监狱的办公室,和克劳福德一起采访边境监狱的典狱长,林德。

“林德先生,感谢您以及拘留中心的配合。”克劳福德再次对男人表示感谢。

“不客气,克劳福德,你们的宣传对我们监狱来说也是件好事。”

林德穿着一身休闲西装,发型三七分,看起来不仅帅气还充斥着精英感。

这是眼下美利坚民众最喜欢的形象。

“所以我们的采访现在可以开始了吗?”克劳福德问道。

林德:“当然,随时可以开始。”

“好的。”克劳福德示意摄象机开拍,自己拿着纸张,把上面的问题一一问出。

“爱德华先生,请问您是出于什么想法,创建拘留中心呢?”

林德嘴角带着淡淡的笑意,回答道:“这个问题如果要追朔的话,可能要到我的父亲了。因为这所监狱是我父亲留下的唯一遗产,拘留中心也是他生前最想做的事情之一。”

“所以我其实是在为了父亲的遗愿而努力经营这家监狱。”

克劳福德惊讶道:“抱歉,我不知道您的父亲已经离世了。”

林德:“没关系,我已经从悲伤中走出来了。”

克劳福德:“所以拘留中心的各种制度,也是您父亲设立的吗?”

林德:“并不是,这是我设立下的规矩。”

克劳福德:“我看到拘留中心内有一个公告板,上面会更新每天的工作,让非法移民进行挑选,还给他们薪资。当初为什么要设立这个机制呢?因为我知道,其他拘留中心似乎没有这样的规矩。”

林德:“因为我们监狱一直秉承的就是劳动改造因犯,在我看来,非法移民和囚犯有很多共同点,比如不守规矩,比如为生活所迫。”

“所以为了让非法移民学会遵守美利坚的规则,我为他们提供了很多岗位,

让他们通过劳动来改变自己在拘留中心的生活,这样既避免了很多无谓的争端,

也能够让边境秩序重归稳定。”

克劳福德:“可这样做的成本似乎比较高。”

林德:“没错,成本很高,无论是人力成本还是资金成本,都比其他拘留中心更高。但我必须要说,虽然拘留中心是一项生意,可它也涉及到了人权问题,

我们不能因为赚钱,就把所有非法移民的人权放置到一边,认为这样做是对的。”

“一味的压榨和拘禁,只会造成非法移民大批死亡,以及更加混乱严峻的边境形势。”

“所以对待非法移民,我们不能放任他们流入社会,我们得让他们学会遵守秩序,遵守法律,把那些潜在犯罪者们全都赶出美利坚。”

在林德接受采访后的几天内,克劳福德与她的拍摄团队顺利完成了这部微型记录片的拍摄,并结束了边境监狱之行,

等他们走后,布鲁斯很快就给林德打来了电话。

“我听说福克斯已经通过了这部微型纪录片的审核,很快会在电视上播出了。”

“再好不过,布鲁斯先生,感谢你的介绍。”林德觉得这位前任aca协会会长人很不错,远比现任协会会长更注重公平。

“哈哈,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鲁斯笑着说道:“我听说这次的aca大会,你的副狱长把休伊特说的哑口无言?”

“那是他自找的。”林德嘲笑道:“aca协会现在已经彻底投向了a的怀抱,重回特勒尔·霍顿时代。”

虽然aca协会就是a创始人特勒尔·霍顿创建的,但既然身为协会,自然要关注整个行业的公平竞争。

所以aca协会在霍顿之后的发展一直都是向着全行业考虑,但没曾想现在a

又重新靠着金钱,控制了aca协会。

在林德看来,这也就是私营监狱行业太小。

如果这个行业能吸引更多巨头进入,估计很快aca协会就会被更公平丶更专业的协会推翻在地。

但私营监狱本身的盈利水平却不足以吸引其他巨头的自光。

a每年的收入也就在十亿到二十亿美元之间。

这个行业的上限其实已经被局限在了这个区间内,所以这也是为什么a董事会一定要针对边境监狱的原因。

如果不能向上突破,那就向下兼容,拢断整个行业,做横向发展。

这是任何行业巨头在巅峰后,都不得不面对的事情。

只是对于边境监狱来说,收入的上限其实并不取决于行业,而是系统决定的只要系统始终能有新的发展目标,那边境监狱的收入就会一直增加。

而听到了林德的话后,布鲁斯无奈道:“没办法,这个行业太小了,就算其他私营监狱不愿意,他们也没有与a平等对话的权利。”

“除了你,你现在所做的一切都在a的预料之外,说不定未来你可以拉起一个新的行业协会。”

“哈哈,布鲁斯先生,那我成立新协会后,肯定还会邀请你作为协会会长的。”

“那将会是我的荣幸。”

挂断电话,安洁莉娜从门外走入。

女秘书今天穿着黑色波点丝袜,搭配紫色短裙与白色衬衫,饱满的胸脯能把纽扣都撑破。

当她走到林德身后,男人自然而然的把头向后放。

“你最近吃了什么,我感觉怎么又大了?’

“是吗?”女秘书低下头,亲了林德一口:“我最近在做健美塑形操,似乎有点效果?”

“听起来真不错,我能旁观吗?”

安洁莉娜咬着嘴唇:“你可以看,但不能上手。”

“我不上手。”林德一本正经:“但我可以用腰。”

“混蛋——”这个单词在安洁莉娜的口中不象是骂人,更象是一种调情的称呼。

林德哈哈一笑,把女秘书揽在怀里。

他问道:“最近奥斯汀的新监狱怎么样?”

“南方监狱?他们已经完成了基础改造,听说下个月就能正式投入运营了。”

“这么快?”林德异:“他们难道不需要审查吗?”

“不需要审查,因为a已经和州惩教局打过招呼了。’

安洁莉娜解释道:“事实上他们从去年就开始改造了,只不过最近才正式宣布而已。”

“暗度陈仓。”林德用四个字总结完毕。

“要不要给他们一点教训?”

“科宁先生特意嘱咐过,不能用阴招—”林德敲敲桌子:“但只要不被发现,他们也拿我没办法,所以去做吧。”

“包在我身上。”安洁莉娜轻咬了一口林德的耳垂,随后离开办公室。

一周之后。

林德收到克劳福德的消息。

纪录片已经制作完毕,即将播放。

并且这次的节目,将会由当家主持人谢泼德·史密斯主持,他的风格严肃严谨,正适合播报这样的纪录片。

而且他在全美有很多拥,许多老白人很信任他。

所以不出意外话的,这期节自播出后,肯定将会引起民众们的探讨。

连带着,边境监狱也会因为节目,而被大家所知晓。

针对系统的知名度要求,林德这段时间已经有所计画,如果这次的播报起到了很好的效果,那么他就可以继续与电视台深入合作,制作全新的节目了。

而就在他满怀期待度过三天后。

福克斯新闻的福克斯特别报导终于播出了由克劳福德团队拍摄的微型纪录片《边境危机:非法移民的代价》。

并很快就在全美掀起了一场针对非法移民的舆论探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