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华山,皇宫大内,养心殿。
“嘿嘿”
龙椅上的朱皇帝,脸色变的阴鸷,嘿嘿冷笑,往龙座上一靠,眼眸里杀气迸发。
“孙贼啊”
“死扑街,还有脸回来啊”
“呵呵”
“看来啊,这个卖国贼,在鞑子哪里,过的很不如意啊”
“”
“自古以来”
“但凡做过汉奸汉贼的,都是民族的败类,汉人的耻辱,都要钉死在历史的十字架上”
“这种人,汉人痛恨之,鞑子又看不起”
“里外都不是人,就是一条死狗,狗奴才,永远得不到,他人真正的信任”
“呵呵”
“格老子,死扑街,就这种狗奴才,还想搞策反,拉拢旧将旧臣”
“他妈的,除非是猪狗脑子,糊涂虫,才会信任孙贼的妖言,蛊惑”
“嘿嘿”
“也好,正好,来都来了,那就却之不恭了”
“朕相信,李晋王是不会放过这个,泼天的好机会啊,熬了几十年,终于可以做个了断”
“临国公,咸宁侯,要是遇到了,估计也都会笑醒啊”
喃喃自语,嘿嘿冷笑,冷眼冷语,朱皇帝是毫不掩饰,自己对孙可望的杀意和痛恨。
如果说,吴三桂是满清入关,灭亡明朝国祚的千古罪人。
那么,这个孙可望,也是差不多的,同样是亡汉人衣冠的千古罪人。
当年,李定国两蹶名王,破衡州,下两广,把满清鞑子杀胆寒了,一度想放弃西南六省。
那个时候,就是孙可望暗中搞事,扯李晋王的后腿,无法使出全部军力,去追击干死满清鞑子。
也就是那个时候,深感绝望的顺治狗皇帝,才派出阴险老辣,德高望重的洪老狗,围死大西南。
但是,也就只能围死困死,做不到攻入大西南,彻底的剿灭永历王朝。
毕竟,大西军的战斗力,是有目共睹的,经验丰富,又经过正规的整编,有纵深和钱粮。
最后,永历王朝之所以崩盘,被满清杀入大西南,还是因为这个孙贼,汉人的大奸贼。
先是反叛,引发了大西军的内战,内斗内耗。
失败以后,又叛逃满清鞑子,出卖永历王朝所有的朝廷机密。
钱粮情况,兵马分布,文武群臣,前线大将,山川关隘等等。
那个时候,永历王朝刚刚结束内部叛乱,完全还没有缓过神来。
冷不丁的,就被抓住机会的满清鞑子,十几万精锐,杀进了大西南,焉能不崩溃啊。
当然了,现在,龙椅上的大明朱皇帝,其实也是一个间接受益者,否则也没的机会。
但是,身为一个后世穿越者,正统的华夏人。
他有理由痛恨孙可望,就跟那个吴三桂一样,恨不得剁碎了喂野狗,死无全尸。
“这样吧”
“阿仁,把消息透露给三个大将军”
“朕说的,让他们各凭本事,赚取孙贼的头颅”
“告诉他们,无论是谁,只要剁了孙贼的狗头”
“朕都会赏赐千金,御赐子爵,美女十名,珠宝玉器若干”
“先到先得,机会难得啊”
“朕不要活着的孙贼,除了头颅,其他的剁碎了喂野狗”
“死扑街,华夏的千古罪人,汉人之耻辱,大叛贼”
“清狗子,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不杀不足以祭奠惨死的亡灵,忠贞义士,芸芸众生”
说着说着,狠辣的朱皇帝,已经是咬牙切齿了,寒气逼人。
汉贼,降将,卖国贼,自古有之,那个朝代都不会少,后世也差不多。
当然了,蓝星地球,外面也有不少的。
美丽奸,英奸,法奸,德奸,熊奸,地球人都是差不多的德性,哪家都少不了。
同样,朱皇帝的麾下,也有不少这类杂碎,因道侯就是典型案例。
但是,有一些人,确实是十恶不赦,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不配做汉人。
吴三桂,孙可望,洪承畴,影响力太大,那是要断汉人的衣冠国祚,剁碎了都不为过。
所以说,朱皇帝是第一次,下了悬赏令。
御赐侯爵,赏赐千金,美女珠宝,一个都不会少。
他要拿这种人的头颅,去祭奠那些亡灵,更要威慑整个华夏,做大汉奸的下场,不得好死。
“至于湖广的清军,锦衣卫做的很好”
“所有的情报,都要经过反复的比较核验,相互印证,才能得到最真实的东西”
“没事的”
“湖广的绿营兵,丁壮衙役越多,大江南就越空虚,越是有利于东征北伐”
“这个阶段,本朝拼杀丁壮民夫,是不会害怕的”
“嘿嘿”
“东南亚,中南半岛,有的是土着猴子,要多少有多少,量大管饱”
说到湖广战场,丁壮民夫,朱皇帝的脸色,就缓和了不少,杀气也收敛了。
确实是好事啊,这个战略,还是毒士金光提出来的。
现在,半年时间已过,确实是收到很好的效果,达到了大明的战略目标。
湖广鏖战,这是好事啊。
精锐军队,绿营衙役,丁壮民夫,死的越多,大明的东征北伐,阻力就越小,就会越顺利。
反正,短时间内,大明是不会吃亏的。
去年,大西南土司围剿战,朝廷虏获了一大堆土司杂兵,这些都是战斗力啊。
发配到湖广前线,既能消耗满清的实力,也能消除川滇黔的反叛隐患,一举数得啊。
现在,朱皇帝又学会了一招,从东南亚列国藩属国,抽调丁壮民夫了。
反正,也不用太多,几百上千,意思一下,就能收集上万的战斗力。
派到前线去,既能补充大明军队的消耗,也能削弱东南亚列国的国力。
长此以往,那些藩属国,肯定也是怨言一大堆,生出了叛逆之心。
到时候,大明强大了,又有了更多的借口,出兵讨伐,攻城掠地,灭国占疆土。
这时,矗立在下面,一动不动的丁仁,待朱皇帝发泄完了,才躬身回应道:
“末将领旨”
“待会亲自去办,绝不会耽搁”
身为皇帝的心腹大将,天子亲军的领头人,他非常了解皇帝的秉性。
朱由榔,王皇后,尚可喜,甚至是满清的顺治,都是朱皇帝的手笔,丁仁亲自操作。
他妈的,这里面的事情,哪一个拿出来,不得吓死人,肝胆俱裂啊。
如今,大明的所有文臣武将,都知道朱雍槺是武夫皇帝,英明神武,明君圣君。
帝王心术,够胆够勇,霸道霸气,老谋深算,野心勃勃。
唯有丁仁,才是真正了解朱皇帝的阴狠毒辣,为了权势皇权,不择手段,视人命如草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