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乐文小说网 > 重生1977,我竟成了家中独棍 > 第472章 回归正轨

第472章 回归正轨

团圆饭是傍晚结束的,李家人都各自散去。

李华麟和叶婉清久别胜新婚,干脆把俩孩子丢给爸妈看着,小两口回家度蜜月去了。

于第二天一早,李华麟前往江省外贸局,跟赵振业和孙向前几人汇报了一下工作,便请了个长假。

出差回来不得休息嘛,尤其是访美学者去国外,小三年了,

鉴于李华麟的优秀表现,孙向前大笔一挥,直接给了3个月的假期,

但要求是,如果单位有需要,必须以单位工作为主,如果有领导想要谈话,也必须牺牲假期赶回单位。

李华麟领了三个月的假期,拒绝了孙向前要安排局内欢迎宴的提议,他自费在滨海国际饭店定了三个大包间,

把业务处的大半同事,还有局里几个领导都请了过去,大家提前过了一个小年。

聚会结束,三个月的长假就算是彻底开启了,但李华麟依旧没得消停。

首先,省长和省委书记要见他,李华麟得去,顺带着准备引资到滨海,在北区建大学的事也跟省长说了。

省长得知李华麟现在掌握着13门外语,还要在家乡建校,那是喯都没打就同意了,直接打电话给市长,让他划地皮。

李华麟跟着省长办公室闲聊了一上午,又去市长办公室闲聊一下午。

这让很讨厌官场交际的李华麟,着实头疼了好一阵。

不过还好,市长直接在李华麟选定的范围内,划给他8000亩地的区域,

并且很隐晦的暗示,学校先建着,既然是国际化的私立大学,那就别考虑范围,超了再批。

但由于这是建私立学校,手续很麻烦,所以地皮先划了,各种手续还要一个个去弄。

各种领导哄完了,李华麟又得马不停蹄的赶去闫家岗机场,二龙山,帽儿山等地,

视察国际物流中转区,影视基地和度假村的进展。

还别说,基建大国办事就是效率,仅仅不到两年的时间,闫家岗机场附近的国际中转站已经成型了。

内部厂区是空的,早已建好,就等着往里面运机器了,家属大楼清一色八层起步带电梯。

外墙刷的那叫一个白,就是样子一般般,但内部全都是红砖和钢筋混凝土的,纯实心,嘎嘎结实。

这种规模的住宅楼别说住人了,就算洪水来了也冲不垮,地震来了都够呛能塌。

总得来说,闫家岗机场东侧5000亩荒地已经圈起来了,内部厂区和住房等设施几乎完备,还差最后的零散活,

冬天不宜施工,估计来年开春了,冻土开化了,用不到三个月,骄阳物流中转站+一体式灌装厂就能开业了。

工厂这边一直都是赵洪根带人盯着的,没什么技术含量,

可二龙山景区,工程就缓慢太多了,一年才盖了个雏形,还是改了拆,拆了盖,反反复复争吵不休。。

按理说,二龙山依山靠水,又有各种树林,不论是就地取材还是土地规划,都是特别简单的活。

坏就坏在,李华麟想要的是完整版的秦都咸阳,而不是现在的咸阳市。

想要完全复刻1比1的咸阳城,那难度不亚于登天!

通常情况下呢,老学究们,尤其是搞历史的老学究们,那对待专业的态度,那叫一个较真!

从门口到廊道的踏板要几块,人行街上的碎石要什么模样,大门大户的门框应该用什么木,皇宫的大门又朝哪开

在骄阳按照日新聘用历史系教授来做参谋,一两千的日薪啊,那真是捅了历史大拿们的老窝了。

上到国家认可的历史系教授,下到阴暗中的盗墓家族,哪个圈子里没几个牛人?

你盗墓犯法吧,赚那仨瓜俩枣的还要提心吊胆,就算你是德高望重的历史系教授,一个月的工资有一百五十块吗?

骄阳高薪聘用秦汉历史学教授,对待南北派的老把头也放开了招聘条件,一天最低薪酬1000美金你心动不?!

听好了,是两一千美金,不是人民币!如果你不要美金,也可以折算成外汇券或者是等价值人民币。

薪酬诱人吧?来报名的人多了去了,那得考核吧?

由江省省长亲自请来的顶尖大学的历史学教授,当监考,专门搜罗国内秦汉历史的学者,不按身份。

初试,复试,再加考核,三套系列下来,全国这么一划拉,用了四个半月,这还是一直压缩时间的结果。

想想看,都是各自领域的大拿,一众历史学家谁服谁啊?单就设计蓝图这一块,一群人又开始争吵不休。

好不容易统一了蓝图,又发现当下的建筑师们根本设计不出来那种韵味。

得,继续全国邀请顶尖建筑师,一天最低薪酬500美元!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又是两个月过去,全国超九成顶尖建筑师,那是齐聚滨海。

别的不说,单就一天养着这些人的工资,就绝对是个天文数字,

但周基眼睛都没眨一下,对外就一个字,我要的是秦朝的咸阳,一个让人看着,就感觉自己回到了秦朝的咸阳!

我要这咸阳城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完全复刻秦朝咸阳城的样貌,修不好就拆,直到完全复刻为止!

得,尽管大老板要求精益求精,可每天高薪压着,谁敢偷懒?偷懒就被刷下去,可就不能一个星期一个万元户了!

于是乎,咸阳城的设计图画了修,修了画,不断有教授们绞尽脑汁,把想到的元素融入进去。

别的不说,单就设计城池的草纸,就需要本地印刷厂不间断供应,

最后设计出的完整城池图,设计图单重量就超过2百斤,分镜头过千张!

从选人到选地址,画设计图,这就用了差不多八个月的时间,

而二龙山秦咸阳城的建设,现在也就是挖了个地基,分部好每块区域该建设什么,

等到来年开春土地解冻,估计还要建设至少一年,或者更久。

骄阳在滨海一共落地三个大项目,闫家岗中转站即将完工,二龙山咸阳城还要摆烂一段时间,

至于帽儿山国际度假中心,这个东西都是按照地貌设计,相对简单一些,

但为了要建设出不同风格,截至目前,也就完成了四分之一的样子,估计要彻底完工,还需要一年。

三处工地都巡查完毕,李华麟对自家产业的进度,也大致有了些许了解,便一头闷在家里,哪也不去了。

小别胜新婚,又是三年这么久,李华麟现在只想在家陪着孩子和老婆,安安稳稳的过完年,过完假期再说。

1987年的春节是1月29日,已经躲到帝都的赵家和萧家,在小年后就赶了回来。

赵雅琴得知肖家河赵家回来了,也拉着李国忠从军区大院搬了出来,回家住,三家天天凑在一起好不热闹。

时间转瞬,华夏国的新年钟声刚敲过,于大年初一一早,李华麟就接到了纽约打来的电话。

张锦墨只有一句话:就在昨天,美国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一天之内暴跌 50832 点,跌幅达 226。

预想中的黑色星期一终于来了,比原历史早了半年不止,只可惜李华麟不在纽约,无法切身实地的体会到股民们的绝望。

对于国际股市什么时候彻底崩盘,李华麟在引流入香江时,就已经知道所谓的股灾一定会提前。

具体提前到哪一天,或者是随时随地崩盘,这是不可预知的。

不过早在回国前,李华麟和林紫嫣就针对全球股灾,做了相对的策划和安排。

首先,先把日本地皮套一遍贷款,能贷多少贷多少,全部转到纽约骄阳账户。

骄阳账户里只留下日均现金做周转,其它收益连同林紫嫣转来的钱,全部冲进信托账户内。

一旦美国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一天之内跌幅300点以上,

不管那个时候张锦墨在干嘛,一定要按照提前准备好的公司名称,

狂吞苹果、可口可乐等蓝筹股,同时做空标普期货,不管之后有何变动,就是屯着不松口。

都说穿越者有先知先觉,可就算是穿越者在很多事情上,他明知道答案也是无能为力!

骄阳外贸是空产业,只要手里握着合作商,哪怕公司大楼没了,它依然可以牵动国际贸易,所以它不怕股灾冲击。

至于骄阳其他产业,有一个算一个,就算受冲击了,也能短时间内恢复供血,毕竟都是实体行业。

所以面对随时都能爆发的全球股灾,李华麟即便身在华夏,躺在床上看电视,也可以稳坐钓鱼台。

前提是,张锦墨不背叛他,一切按照他的决策来!

对于张锦墨,李华麟完全信得过,不然也不会让他掌控着骄阳的资金流。

之前李华麟要从纽约提前回来,说白了也是要躲纽约的那些高层,很怕他们用利诱的手段,逼迫他转变国籍。

老李家祖孙三代都丢到战场上了,要是到了李华麟这里,全家里唯一的男丁变了国籍,李国忠能拿菜刀剁了他。

当然了,李华麟自己也没有改变国籍的想法,毕竟作为华夏人,他还蛮自豪的。

但纽约的产业总该有人打理,月如就算现在听话,以后呢?或者说她到了李华麟无法掌控的那一天呢?

不想自己的企业被图做嫁衣,李华麟只能舍弃一些东西,比如说自己最喜欢的妹妹。

李华麟不可以改国籍,但老李家六个姑娘,李华舒就没这个顾虑。

把股份代持丢到李华舒的身上,一方面让她感受一下掌管一个大企业的疲惫感,另一方面也能加速她成长。

不管未来李华舒走到哪一步,股份代持还在,李华麟都有机会收拾烂摊子。

重要的是,李华麟在纽约期间,他真的发现李华舒变了,变得成熟了,所以他才决定股份代持计划。

之后李华舒毕业后从政,不管是拉选票还是做公益,身下有自己的实体企业,走到哪里都是香饽饽。

一个演电影的都能混上加州州长,那李华舒这个有了绿卡,又转变为美国公民的美籍华人,评选个州长啥的可以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总统不敢想,李华麟也知道李华舒没那个本事,但若是有生之年选个州,评选个州长当当,未必不能实现。

到时候李华麟也有的吹,自己培养出一个美国州长

好吧,那都是说辞,李华麟真正的目的,就是想通过股份代持,让找到他的那些美国官员,去找李华舒。

他们能给李华麟什么丰厚的条件,一样也会给李华舒,这就足够了。

李华麟也相信,等自己一年之后再回纽约时,李华舒一定足够成长为他期待的模样。

毕竟,同样是双胞胎,他这么优秀,妹妹再差能差哪去?

1987年的3月,对于滨海原历史来说,是灾难性的一个月,因为这个月死了很多人。

或许很多人都不记得某厂粉尘爆炸事件,但李华麟仍然记得,他之所以这么早提前回国,就是要改变某种结局。

眼看着时间临近,李华麟便安排叶婉清,

以保障亚麻制品出口质量稳定性,排查生产环节安全隐患对出口履约的影响为由,调查了滨海纺织厂。

果不其然,该厂的粉尘污染极其严重,各种排风管道设备老旧,已经严重影响了该厂的正常运行。

可即便如此,滨海纺织厂依旧在生产各种布料,在努力完成对纽约的外贸订单。

生产出的东西,质量自然没得说,也挑不出毛病,

可单以粉尘和通风管道为由,勒令滨海纺织厂停业整改,厂长也不干,毕竟每天都有工作指标的!

没办法了,李华麟只好通过市局的一些领导施压,将此消息转达给劳动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等政府机构。

上面施压了,下面干活那叫一个麻溜痛快,各部门当天就组织了一批领导,去了滨海纺织厂各种检查。

检查结果果不其然,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继续工作下去搞不好会引起粉尘爆炸!

厂长自然是不想停工的,但架不住十几个部门的封条一贴。

贴上简单,想撕下去难,先整改吧,什么时候能把工厂内的安全隐患都处理干净了,再开工!

国营企业啊,哪受过这委屈,滨海纺织厂的厂长就想找人诉苦,一问才得知是市长亲自开口整改!

得,市长开口,多少钱也得整改啊,于是乎,滨海纺织厂开始了大整修,就连外贸订单也转给了其他纺织厂。

世界上有太多因果效应,李华麟也不知道自己这么做,能不能强行逆改滨海纺织厂的命运。

不管怎么说,作为穿越者,还是滨海的穿越者,但凡谁有能力,都不想看到历史悲剧重演

时间如梭,时间来到5月中旬,三个月的假期就在甜蜜蜜中度过,李华麟不得不复工了。

第三科室不可能同时存在两名科长,对于李华麟的职位调动,孙向前早有了安排。

就在李华麟复工的当天,便开了一个表彰大会,表彰李华麟在访美期间的表现,还展示了他一皮箱的证书。

这些证书呢,李华麟只留下了几个比较喜欢的,剩下的都被孙向前给“征收了”,

专门在江省外贸局一楼大厅,弄了一个名人展示区,目前就一位,李华麟。

李华麟一个新人有啥可展示的呢,孙向前就把李华麟带回来的证书,全都封存到展柜里了。

从13门外语优秀高级,到40门旁听课程全优,到哥伦比亚大学代课教授认证证书,全美唯一华人编剧证书等,

零零总总加起来一百多个证书,摆满了整个展柜,

里面还有李华麟写的末元英雄录,十里八村俊后生的出版书籍,还有部分在滨海时,登的报纸头条。

当然,也少不了李华麟的生平事迹,15岁考上大学,市级文科状元,19岁进入江省外贸局,

又在外贸局立了多少功劳,访美期间又为国家和家乡带动多少外贸订单等

好吧,就那么大一个展厅,李华麟自己逛了一圈,都觉得自己好牛逼的样子又觉得孙向前也太能吹了。

有了铺垫,李华麟职位直接从正科级跳到了正处级,与冯玉刚职位并列。

一山不能容二虎,尤其还是业务处这样的地方,李华麟上来了,那就有人要退下去。

以冯玉刚的资历,看似下跳到滨海市外贸局做副局长,主抓财务去了,实则是明降暗升,极有油水的职位。

冯玉刚调走了,没有觉得被欺压,反而美滋滋的,因为他调走的代价可以名正言顺的娶赵秀秀了。

值得一提的是,三年了,李华麟去纽约三年了,自家孩子都能打酱油了,冯玉刚还在这跟赵振业打游击呢!

赵振业家里没儿子,那对几个闺女是看得极重,

冯玉刚三十多岁了,要是盯上差不多岁数的姑娘也就算了,偏偏盯上了他的小女儿。

小女儿赵秀秀跟冯玉刚差着十几岁呢,这让赵振业怎么忍?!

但架不住冯玉刚能说会道啊,把赵秀秀忽悠的团团转,险些气死了老父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又是三年时间打游击,

这次把冯玉刚从省局调到市局去,顶他位置的还是自己徒弟,赵振业心里多少有些对不住。

眼看着自家闺女和冯玉刚就差生米煮成熟饭了,赵振业一咬牙一跺脚,就这么遭吧!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有冯玉刚这么一个贼,天天惦记着赵秀秀,他赵振业又能防多久?!

所幸冯玉刚这人秉性不坏,赵振业也认了,实在是不认没办法!

李华麟自然不知道赵振业为了安抚冯玉刚的情绪,连自家宝贝姑娘都给卖了。

平心而论,李华麟早预料到自己回来之后,肯定要旱地拔葱,但他没想到自己把冯玉刚的位置抢了。

虽然冯玉刚嘴上念叨着明降暗升,是油水差,可从省局调到市局,哪怕官职升了,一般人也不愿意这么干

工作回归正轨,李华麟现在是处长了,还是业务处最年轻的处长,自然是有独立办公室的。

此刻,他坐在宽敞的办公室里,就那么靠在椅子上,感受着阳光拂面,多了几分困意。

这一段时间以来,李华麟在极力克制着自己的欲望,在纽约可以天天雪茄洋酒,

但回了国内,就算是兜里有钱,也不能铺张浪费关键是很多东西也买不到。

老妈做的菜嘛,肯定是没郭师傅做的好吃,甚至比起来差远了,

但郭师傅就算是大厨,他也做不出来家和妈妈的味道。

纵然李华麟在外面混的风生水起,但他最喜欢的,还是坐在办公室里晒太阳,

有事忙工作,没事就摸鱼,工资照常发,领导不会管,同事间和睦,这才是打工人的理想生活。

“哎,还是这年月好,姑娘们都不知道什么是520和521,我即便不给婉清买礼物,她也不会不开心。”

“嗯,都5月份了,滨海纺织厂还在整改,也算是变相避开了悲惨命运吧?”

敲门声打断了李华麟的思绪,业务处第三科室副科长陈诗清,笑眯眯的推门而入,见李华麟在闭眸养神,便问道:

“领导,晒太阳呢?”

“有话就说。”

李华麟收回了搭在桌沿的双腿,就那么玩味地打量着,笑眯眯进来的陈诗清。

大学同学啊,又一起共事多年,熟的都不能再熟了,每当陈诗清出现这种表情时,就是憋着坏呢。

“是你让我说的,那我就说了啊!”

陈诗清进了屋,反手便把办公室的门反锁,然后凑到了李华麟的对对面,一字一顿道:

“小麟麟,处里不是要扩建科室吗,你把我抽调出去,单独带领一个科室呗?”

“你要换科室?这事咋不跟婉清说?!”

李华麟拉开抽屉取出小铝盒,拿出大白兔奶糖给陈诗清分着,不由蹙了蹙眉:

“别跟我说多年同学加姐妹,你们闹别扭了!”

陈诗清接过大白兔,就那么闷闷不乐的撕着糖纸,多了几分欲言又止,但还是摇了摇头道:

“婉清在我心里,那就跟自家妹子一样,咋可能闹别扭。”

“就是吧,我觉得第三科室现在,似乎用不到我了,婉清的工作能力太强了,什么事情都可以一手抓。”

“现在我在科室里,每天除了发呆就是发呆”

“华麟,我也想证明自己,可一直跟在婉清的身后,我只能是个影子,你懂我这种苦吗?”

“你和婉清是两口子,我是没拿你们当外人,才来找你的,我没跟婉清说,就是怕她瞎想。”

“事实上不止我有这种想法,思琪也有,但她不好意思来找你,我好意思!”

“行,你不用说了,我明白。”

李华麟打断了陈诗清的絮絮叨叨,蹙眉道:“处里的确要额外增加科室,但重要性肯定不如前几科室。”

“现在前几科室都是老人担任负责人,你就算去新科室当负责人,也是很靠后了,确定不后悔?”

陈诗清轻咬着嘴唇,似乎陷入了犹豫,最后重重点头道:“老娘来都来了,不后悔!”

“别一副慷慨就义似的,又不是去打仗!”

李华麟多了几分哭笑不得,遂继续道:

“那你先回去吧,等这边科室扩张的文书一到,我就给你安排新科室。”

“到时候呢,把第三科室的订单给你分一些,别闲着。”

她对着李华麟比了一个加油的姿势,走过去开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