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乐文小说网 > 重生1977,我竟成了家中独棍 > 第434章 别着急,开胃菜后才是正餐!

第434章 别着急,开胃菜后才是正餐!

项目在落地签之前,要考察吗,用,当然用!

接下来的一个月内,江省业务处的科员们分成了两拨,

一波在宁省和林省业务处同志的帮衬下,依旧推进北交会的工作,

该布置现场的布置现场,该接纳参展商的接纳参展商,随时应对北交会的开幕。

另一波以叶婉清和第三科室为主,带领周基团队的众人,参观省内一个个工厂,将签定的项目做交接落实。

周基很想做甩手掌柜,将工作全部丢给叶婉清,但架不住身边一群“狼”在虎视眈眈,

只能每日忍着无聊,带着林初瑶和孟子玲二人跟着叶婉清和李星宇到处跑,这体重再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蹭蹭涨

值得一提的是,孙芳是9月6号抵达滨海的,同行的还有1200件二手设备。

这些设备一到滨海,还没来得及运送到北交会的仓库呢,就被一波波的本地厂商,开车拉走了大半。

眼看着手中二手设备越来越少,孙芳也不打算将设备运到北交会仓库了,

索性跟本地领导一合计,在火车站附近腾下一间仓库,用来临时存储剩余二手设备,

到时候本地的厂家要来取货,就凭票取,省了来回运送设备的麻烦,也减少设备在运送途中的颠簸。

孙芳抵达滨海了,周基差点没感动哭了,总算有了主心骨,

这可是骄阳的首席财务官,别看年岁还不到30,身高不足1米6,长得一副娃娃脸,一笑下俩酒窝。

每天甜食零食不离口,总喜欢穿大一号的西装装御姐,却没有丁点的御姐范。

但她的学历却是杠杠滴,正经的oxford aster of philosophy enoics(牛津大学经济学哲学硕士),

当初,周无命为了给李华麟凑纽约的班底,

可是通过霍家的关系,花了大代价,才把准备读博的孙芳,给硬生生挖到香江。

严格来说,孙芳还是霍秀秀的远房表姐,也算半个霍家人。

当初挖孙芳,除了高薪,李华麟也曾许诺,之后让孙芳在纽约读博,这才把她忽悠到纽约。

事实上,孙芳到了纽约后,带给李华麟的惊喜是大大的,

近百个财务要忙很久的账目,对于孙芳来说只是扫一眼的事,

剩下的时间全用来吃甜点和打电动,根本没有一点首席财务官的自觉。

但即便孙芳再怎么像个小孩子,平时还有点小任性在骄阳内部,也没人敢小觑她一丝,

就因为骄阳如果缺了她,财务方面一定会一团糟,甚至是半瘫痪。

这不是开玩笑,而是骄阳内部300名财务一致的想法,

在别的方面,你可以小觑孙芳,但在财务方面,孙芳就是骄阳无可争议的no1,

除了李华麟和月如、疤四、孙老几人,任谁见了都要尊称一声孙姐,或者芳姐,这是对她能力的绝对认可。

这次北交会外派,李华麟是不准备把孙芳派出来的,但架不住山鸡苦苦哀求,没孙芳没主心骨。

没办法了,李华麟只能揪着心,把“小萝莉”孙芳派出来,陪同山鸡,也是怕山鸡把40亿的项目搞砸

叶婉清是没见过孙芳的,也根本没想到眼前身高比她还矮一些的“小萝莉”,竟然是40亿项目的真正负责人!

与周基要在明面上撑场面不同,孙芳的工作就是用她堪比计算机的大脑,用来纠正项目落地时,存在的各种数据细节。

只有把项目中那些不起眼的数据全部纠正了,才会让国内和骄阳都双赢。

40亿的大项目落地滨海啊,那报纸都要夸张到天边了,

某天,赵雅琴闲来无事看到报纸,看到了报纸上周基和本地领导们的合照,还以为自己看眼花了。

这不是叶婉清的远房弟弟,自己的干儿子山鸡吗,啥时候变周基了?

她不信邪的拿着报纸找到叶婉清,好奇追问山鸡咋还上报纸了,差点把叶婉清吓昏过去。

她这段时间太忙,都忘了之前山鸡来过家中,给她送了几块金表,还认赵雅琴当干妈的事了!

仔细回想下,山鸡当初只在家里待了几天,除了自家人,也就只剩下萧家和赵家人见过山鸡了。

山鸡的身份绝对不能暴露,没办法,叶婉清只能忽悠赵雅琴,说天底下长得像的人很多,周基是周基,山鸡是山鸡。

尽管赵雅琴半信半疑,但想到香江的混小子和纽约的大商人,这俩人不可能存在关系,便也没再深究!

但不管怎么说,赵雅琴认出了山鸡,还是给叶婉清敲响了警钟。

当天上午,叶婉清带山鸡逛本地企业时,就把这件事说了。

提起赵雅琴,山鸡满眼的想念,要不是眼下身份不对,他真想带着礼物登门,再尝一尝干妈做的红烧肉。

滨海不能久待了,继续待下去难免不会暴露身份,万一身份暴露,叶婉清就要倒霉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为了尽快将剩下的项目落实,山鸡干脆退居幕后,将项目落地的事全权交给孙芳几人。

孙芳知道山鸡随时有暴露的危险,也变得认真了几分,天天跟着叶婉清几人全省的跑,不敢偷懒。

终于在10月中旬之前,将20亿的项目彻底落地滨海。

20亿的项目只是个说法,并不代表项目落地后,价值就真的只有20亿,而是远超20亿的!

这其中包括技术转让,易货贸易,都是有溢价的,

尤其是技术转让,江省为了彻底承包下来,原本8亿的美金,最终敲定9亿交割。

这看似多花了1亿美金,但对于江省来说,却是大赚特赚!

首先,骄阳对待300项技术的说法是,谁都可以买,但买一份,你就掏一份钱,不限制数量。

技术我不限量,前提是你们必须在骄阳的手里买,如果非骄阳购买商手中出现技术,那就是违规,要摊大责任的!

但滨海花了9亿把300项技术落地,这之后项目再怎么转让,那就是滨海的事,跟骄阳没半点关系,因为彻底买断了。

半价转让给林省和宁省,两个省就是9亿买技术,滨海的9亿就回本了,还有其他省份的折扣技术转让呢?!

好吧,滨海高层本以为大赚的买卖,上级开口了,300项技术滨海买了之后,要全部一折转让给其他省份。

也就是说别人只要花一个亿就可以在滨海这里买到价值9亿的300项技术,因为是国内交易,所以用华夏币结算。

且有的省份不需要那么多技术,可单独选买技术,都按原技术的一折购买,美金变华夏币!

好嘛,算上汇率,算上折扣,滨海花9个亿美金购买的300项技术,转手就要白菜价共享给其他省份。

有苦难言吗,也不算,9亿美金按汇率差不多等于27亿华夏币,27亿华夏币的技术,又要按照一折转让给其他省份,

这看似是赔钱的买卖,但架不住国内省份多啊,虽然不能每个省都花27亿华夏币购买滨海的300相技术,

可就算拆开来卖,数量上来了,滨海也是绝对赚钱的!

当然,好事不可能让滨海全占了,那其他省份能乐意吗?!

27亿买项目可以,可各个省份都穷,我们没钱买咋办,拿东西抵债,我赊账可以吧?!

于是乎,关于技术转让这一块的利益,滨海真的算是无私奉献了,

有物资的,那就技术换饱和物资,没钱的没物资的,那就白纸黑字欠条盖章

关键当下各省都穷啊,最后滨海的财务部门一核算,技术都转让出去了,换回来的钱款和物资加起来都不足8亿华夏币!

倒是各种欠条能攒了几箩筐,可这玩意短时间内也要不回账,甚至最后能不能要回来都两说

原本应该借着项目转让可以大捞一笔,结果换回来的全是欠条,江省的领导们一合计,吃哑巴亏吧,谁让咱们是老大哥呢

但不管怎么样各省份都用欠条在滨海赊了技术,嘴上不说,心里也要感念滨海的情,毕竟这是人家花美金买回来的!

订单方面,一共4000份代工订单,看似订单数量不多,但实际订购数量却是海量的,且滨海不能独占。

大半个月的时间,省委书记召集了省内,大中小企业的负责人来滨海开会,

按照各工厂的实际产能,将1500份,价值115亿美金的订单平摊了下去。

以前只有定点的大型国企才能接外贸订单,现在很多大集体,国营工厂买到了技术,又更换了设备,也能参与到其中。

历时一个月,时间来到1985年10月20日。

20亿的核心项目光速落地,包含8亿的技术,实际花了9个亿买断,又分到115亿的代工订单,05亿的二手设备。

值得一提的是,骄阳跟滨海签定40亿项目落地,之后滨海给其他省份分赃,周基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默认了。

项目结束,周基并没有着急回纽约,而是把孙芳,林初瑶,孟子玲,argaret carter这些核心人员派了出去。

让她们在叶婉清的牵线下,跟北方几大重工的负责人碰面,询问他们的设备所需,和跨国贸易产能。

又是一个月的收集数据,周基将该数据传真回纽约,骄阳总部一个星期后回复,

某几大重工需要的大型机械设备,在纽约找不到二手淘汰的,但全新的定制下来,价格绝对比从德国和苏国购进,便宜太多。

且重要的是,国内需要的一些技术,都是纽约中大型企业中的核心技术了,想引进,骄阳只负责中间人,帮两方牵线搭桥。

关于定点代工方面,周基直接替骄阳拍板,未来两年,每年会额外给滨海三大重工,每个工厂3亿元的代工项目。

具体代工什么,等之后周基回了纽约,纽约那边会专门再派人来,跟滨海的重工负责人进行交接。

好吧,此消息一出,各省刚刚离开的领导们又酸了,

连续三年,三家重工每年3亿美元的额外代工订单,这就是一年9亿美元!!!!

这还不算完,周基更是以骄阳负责人的身份,跟江省外贸局签订了一份长达5年,每年至少5亿美元的项目订单!

未来五年内,骄阳将单方面从江省购进含水果,蔬菜,大米,玉米,土鸡,土猪等果蔬食材订单,

滨海这边要在闫家岗机场附近设置定点的中转仓库,然后按照一年12个月备货,

这些食材和水果,都是骄阳旗下的饭店和超市所用,所以食材和水果必须要保证质量,绝对土生土长的家乡味。

且为了新鲜,骄阳会约定时间走空运流程,将定制的水果和蔬菜运到纽约,及时更新至餐厅和超市柜台。

奢侈,绝对的奢侈大户,用货机一年12个月来滨海选购新鲜食材?

这多新鲜啊,地里长的土疙瘩,或许做梦都想不到,自己有一天会坐飞机,去纽约还特么出国了。

江省的领导们都被周基的大手笔震惊了,原来40亿项目只是开胃菜,这不是笑话!

除了食材选购,骄阳还要在闫家岗机场附近投资建厂,将纽约最先进的真空技术和罐头包装技术,引进到滨海。

这项目是骄阳自己的产业,滨海市市长二话没说,就在闫家岗那片大荒地,给骄阳划定了30亩地的范围,

之后这块地将起建北三省最大的食品包装工厂,将滨海本地的水果和蔬菜进行二次加工,然后走空运运往纽约。

周基在记者招待会上是这么说的:“我们骄阳手中掌握着全美远超10万家,中小型企业的购进订单。”

“未来掌控的公司也会越来越多,且不再限制于美国,甚至英国,澳大利亚,韩国,德国都会有我们骄阳的分部扩展。”

“我们想在滨海投资建厂,是看好了这里的白山黑水,民风淳朴,也想把黑土地的味道扩散到全世界,让世界都认知滨海。”

仅仅是这么一句话,就彻底霸榜滨海日报,整个滨海市的人民都看到了周基的野心。

有人鄙夷,认为这是美帝主义在窃取国家利益,国家应该尽早打住,将这种心术不正的商人撵出去。

更多人却看到了滨海的发展潜力,如果滨海政府真的围绕闫家岗机场附近,开发各种大型企业,

那未来滨海的本地产品,或许真的会走向全世界!

这其中,都在翘首观望的各省领导们更酸了!

他们本以为周基带来的项目落地了,这来北交会的工作就完事了,没想到他还憋着大招?!

想在闫家岗机场附近建造中转仓,还要引进真空包装技术和最先进的封罐技术,这是要把滨海当老家了?!

消息传到帝都,国务院的领导们紧急开会,最终派遣外贸部副部长方建业赴滨海,与王守国共同组织后续项目事宜。

好家伙,这消息一扩散开,各省领导们刚回省内,屁股还没捂热呢,又齐刷刷的买车票,再返滨海。

任谁都看得出,上面的领导很看好骄阳,打算扶持它在滨海落地,

一旦这么个国际企业落地滨海,那就代表国家之后的政策,很可能不会过度倾斜沿海城市,而是把滨海囊括进去。

呵呵要是真到了那一步,滨海还会缺外汇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