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
今天正值周日,又因天气下雨湿冷。
年轻有志向的大学生们,大多并未选择外出游玩,观赏京城的秋景,亦或是缩在宿舍暖被窝。
而是跑到图书馆安静的看书学习。
纪庆兰、张纯、杨梦珊一寝室人,同样如此。
早晨吃完饭后,就早早占据图书馆三楼靠窗的位置。
一边看书学习,一边还能在闲遐之馀,欣赏窗外烟雨蒙蒙的景色。
纪庆兰托着下巴,不自觉就沉浸其中,失神恍然。
风声呼呼裹挟着雨水拍打在窗户上,发出砰砰的细微声响。
窗外茂密的树梢上,落下枯黄的叶子,晃晃悠悠的飘落大半片天空。
有种安静到能听到叶片落在积水上,泛起涟漪的声音。
女孩心中也随之触景生情。
那张平日里无忧无虑的包子脸也不禁生出几分惆怅萧索之意。
“一晃眼都大四了啊,时间过的真快……”
她静静凝望着窗外,心中叹息道。
都说秋天是离别的季节,大四上学期的她们又何尝不是处于学业的秋呢?
这是秋与秋的双重相迭。
在不算遥远的未来,她们这些好友就将离别。
且已有一人早已提前离去,在离去的这一年多里,就已经让她们三人生出如此多的难舍复杂之情。
好在瑞雪会经常写信回来,给她们这些最要好的朋友。
不过自今年四月开始,那边就再也没有往回寄信了。
一开始她们还以为瑞雪只是学业繁忙,亦或者在新环境中结交了新的朋友,无暇他顾。
或许过段时间,她就会寄信回来,给她们这些曾经的朋友。
但大家等了将近半年,赵瑞雪那边至今也没有半点消息寄回来。
怎能不让她们担忧,伤心呢?
一是怕她在国外出了什么事。
二是或许随着时间的推移,曾经的友情已然淡忘了吧?
大家是这样认为的,不过纪庆兰不这么觉得,她不相信瑞雪是这样的人。
她隐隐觉得是因为程开颜。
三月份瑞雪寄回来一封信,关于程开颜的,后来四月份程开颜也去了东京,和瑞雪一起拍摄了《情书》。
大概是那次,他们之间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吧?
念及此处,纪庆兰不禁咬紧牙关,心中对程开颜此人,升起不知恨还是厌烦的复杂情绪。
这段时间,她常常在夜里总是梦见那一年的春天,那个高挑,清冷出尘的姑娘,穿着深灰色的大衣,站在雪中纷飞的舞台上出演那个痴情的角色。
也正是那次出演,才令其疼到了骨子里,决绝的选择了出国留学。
她在梦中就情不自禁的红了眼睛,担心那个姑娘在异国他乡受委屈被欺负。
她想,若非是她们偏要找到程开颜改写剧本,偏要让那个姑娘出演,或许事情不会到现在这一地步。
“瑞雪……是我们对不起你,但我们跟程开颜是两码事,你讨厌他归讨厌,为什么不给我们写信了?”
“你在那里过得怎么样?”
纪庆兰心中思绪纷飞,眼中流露出一抹淡淡的哀伤。
“噔噔噔……”
一阵皮靴踩在地板上的声响传来,最后停留在纪庆兰的身边。
凳子挪动,一道身影落座在身旁。
纪庆兰转头看去,是新室友孟丽雯。
她不是很喜欢这个新室友,倒不是人不好,而是因为孟丽雯占据了瑞雪的床位,占据了她们之间原本属于瑞雪的位置。
这让她有些不舒服。
“怎么了?”
孟丽雯拍了拍身上的雨水,将手中书放在的桌面上,随口问。
“没,没什么。”
纪庆兰轻轻摇头,目光却落在桌面上的那本书上,“这是新一期的收获吗?”
“对啊,刚才在楼下冒着雨抢了好久才抢到的呢!因为这一期里面有程开颜老师的新作品!大家知道后都抢疯了。”
孟丽雯是程开颜的书迷,时隔快一年,终于见到程开颜的新作品,脸上露出喜悦期待的笑容,和纪庆兰说话的语气声调也拔高了些。
“真的假的?”
一度让坐在他们周围的同学听见了,纷纷侧目侧耳,面露惊喜之色,立马有女生起身追问。
“那当然了!你看,赎罪,程开颜着。”
孟丽雯拿起书翻开目录,手指指着目录上清淅的几个大字。
“还真是!”
“我不想学了!”
“走走,我们也赶紧去买一本。”
周围的学生们一阵骚动,期间不止有一个学生收拾东西起身离开了图书馆,要去买书。
“赎罪?”
纪庆兰脸上倒没有因此生出多少对程开颜出新书的惊喜和意外。
但听到这个名字,眼中划过几分诧异和冷漠。
虽然不知道书里写的什么,但这个混蛋的确该给瑞雪赎罪。
“能让我看看嘛?”
纪庆兰压下心中的好奇,轻声询问。
“行啊,庆兰你把这周的作业给我抄吧,明天要收假了。对了,你快点看哦,我也好想看小程老师的作品。”
孟丽雯倒是挺豪爽的答应了,不过要用作业来还。
纪庆兰皱了皱眉,她的学习成绩挺不错,也用功,自然她看不惯孟丽雯抄作业的情况。
但想到《赎罪》会不会和瑞雪有关,她还是答应了下来。
“给!庆兰你真好。”
“呵呵。”
纪庆兰将书拿到手,不急不慢的翻到第一页,赎罪二字出现在面前。
她认真的阅读起来,不过故事剧情,并不符合她最开始想的那样,这部作品和赵瑞雪并无半点关系。
但也是讲述民国时期,一个富家大小姐和穷小子佣人的爱情故事。
青梅竹马,一同出国,回国后虽因些许矛盾渐渐生疏,但后来又相互明悟心意走在一起,但在即将走到一起过生美好生活的时候,异常飞来横祸,让男主人公蒋明正深陷牢狱之灾。
这场牢狱之灾的罪魁祸首,就是二人疼爱的妹妹曹含玉,还有曹家一家人。
为此二人分开数年之久,一场战争随之而来,蒋明正参军上了前线保家卫国,在凶残的敌人,冷冰冰的炮火,腐烂的尸体,泥泞的战场种种折磨下,蒋明正依旧咬牙坚持,为了洗清冤屈,为了那句承诺,为了光明正大的回到心爱之人的身边……
“亲爱的,我们缘分未尽……”
……
“庆兰?吃饭去。”
孟丽雯推了推身边的纪庆兰,准备叫她一起去吃午饭,却看到女孩红肿盈着泪水的眼眸,迟疑道:“怎么了?庆兰?”
“没,没事。”
纪庆兰抬起手腕抹了抹眼泪,摇摇头道。
“很感人吗?小程老师的作品。”
“有点,大概又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吧。”
纪庆兰想到书中曹雅南在森林中跑动的身影,浓绿色的丝绸礼裙在阳光下象水波般起伏的画面,这样形容道。
“凄美的爱情……居然是爱情故事,真好,我觉得小程老师很会写爱情,估计全国能比得上他的都没几个。”
“走吧去吃饭。”
寝室众人起身离去,去食堂就餐。
中午回寝室大家都在睡午觉。
纪庆兰也没有歇着,抱着书靠在枕头上,借着窗外阴亮的光线阅读着。
等到他将整部作品看完,此时已经五点多了。
看完整部作品的她,也终于明白这部作品的真要要表达的什么了。
并非爱情,爱情只是一部分。
真正令人神似的是,当伤害已然造成,当赎罪的对象不存在,赎罪还有意义吗?
尤其是像文章中的曹含玉,在晚年的作品中,创造属于已逝去二人的幸福,以此完成赎罪。
但这种虚构的赎罪,没有任何意义,只是赎罪者的自以为是,只满足了赎罪者内心的安宁和道德感而已。
那么……
纪庆兰心中陡然象一道闪电划过的夜幕,壑然开朗。
她隐隐意识到一个问题。
《龙猫》是过年时期刊登的,《赎罪》十一月刊登,十月份,九月份肯定完稿了。
简单推算一下,也就是说……
这部作品主要的创作时期,其实是程开颜和瑞雪在日本的时候。
他们二人的之间有发生过什么?
才促使程开颜写了这样一部作品?
会不会程开颜也做过像文章中曹含玉,这样毫无意义的赎罪呢?
显然若真如此,程开颜也只为了满足他内心的缺憾和安宁,更会将瑞雪伤得更深,更彻底,因此断绝了他们的往来。
恐怕这才是事情的真相吧?
“呼……”
纪庆兰神情凝重,仰头靠在床头的铁质栏杆上,深吸一口气,语气无比冰冷的呢喃着。
她决定要找的程开颜旁敲侧击一下,探寻下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了。
“程开颜,要真是如此……我是不会放过你的。”
……
第二天早上,纪庆兰已经将书还给了孟丽雯,早上上了一节课,她就去找程开颜,不管是教室,还是办公室都没有找到,让她锻羽而归。
第三天,她找人打听到了程开颜的课表,终于在中午十二点放学,蹲守到了程开颜。
“程开颜!站住!”
纪庆兰对教室里随着人群走出来的那道熟悉身影,冷喝一声。
“纪庆兰?”
程开颜陡然听到呼喊,抬头看去,惊讶道。
“跟我过来!”
纪庆兰推开堵在门口的年轻人,来走到他的面前,不由分说的拉着他出来,走到一个空无一人的教室里。
二人面对面,纪庆兰冷冰冰的视线打量着这个穿着保暖大衣,气色红润。
明显这个混蛋,日子过得很好。
纪庆兰心里又开始不爽了。
“怎么了?你找我有什么事吗?”
程开颜纳闷的问,这姑娘怎么忽然来找我,眼神还冷冰冰的,象是看到仇人一样?
“没事就不能找你吗?”
纪庆兰不咸不淡的回怼了一句。
“当然可以啊,我们是朋友,随时可以找我,走吧先去吃饭,我请你,咱们边走边聊。”
看得出来这个姑娘肯定有事情找自己,但一时间说不出口,程开颜索性招呼她一起去食堂吃饭。
“行。”
纪庆兰神色稍缓,点头同意了。
二人在路上边走边闲聊,主要是学业还有生活方面的事情,气氛倒也缓和了一些。
“说起来你现在也大四了吧,明年毕业后,有什么打算?”
“具体打算还没有,不过我打算继续深造。”
“考研究生?”
“差不多吧,不过我想出国。”
“出国?跟……”
程开颜听到这话,有些吃惊。
“恩,跟瑞雪一样。”
纪庆兰将程开颜没有说完的话说出口,她意识到瑞雪似乎在程开颜这里,也逐渐成了一个不愿轻易提及的名字。
“到食堂了,你去占位置,我去买饭,你想吃什么?”
程开颜岔开话题,询问道。
“红烧肉吧,好不容易宰你一顿。”
经过一番闲聊,纪庆兰的态度缓和了一些,开玩笑道。
“没事,随便吃。”
程开颜笑着点头。
“唉……”
事实上纪庆兰也明白,那是程开颜和赵瑞雪之间的事情,轮不到自己来管。
他们两个都是很不错的人,但偏偏结果不好,只能归咎于命运使然了。
不一会儿,程开颜端着饭盒回来了。
二人相对而坐。
“恭喜啊,这两天新作品发布,我看学校里的同学们都在看你的作品。”
纪庆兰咽下一口红烧肉,幸福的眯起了眼睛,随后开口道:“昨天夜里我们女生隔壁寝室都在连夜讨论蒋明正和曹雅南,还有曹含玉他们三个人之间的恩怨情仇,尤其是这个结尾太让人惊艳了。”
“恩,那你呢,有看过没有,我这边还有一些样刊可以送你一本。”
程开颜笑着点头,问道。
这姑娘人挺活泼开朗,但家境其实并不好,在京城过得还是相对拮据的。
“看完了,不过你能送一本的话也行。”
“恩,一会儿我拿给你几本,也分给杨梦珊张纯她们。”
“好。”
纪庆兰点头答应,只是说到这里,二人之间似乎没有话题,变得有些沉默。
“那个……”
纪庆兰有些尤豫的开口。
“有什么事情可以直说,不要紧的。”
程开颜温声道,他是真心把她当做朋友。
“瑞雪最近有没有给你写信?”
纪庆兰抬头看着他,沉声问道。
“瑞雪?没有。”
程开颜心中一疼,摇头道。
“没有嘛?”
纪庆兰瞳孔骤然一缩,有些恍惚失神,脸色凝重的说道:“我们这边也是,之前还经常给我们写信,最近半年一封信都没有。”
“最近半年?”
程开颜心中咯噔一下,也跟着陷入沉默。
二人低头吃着午饭,饭后他带着纪庆兰回了办公室拿了四本《收获》给她。
临分别前,程开颜忽然喊住纪庆兰:“赵瑞雪那边,我会寄几封信过去的,她应该没事,你不用太担心。”
“好,谢谢。”
听到程开颜的称呼,纪庆兰心中暗叹一声。
“没事。”
程开颜摇摇头,他心里明白,造成这一切后果的都是自己的任性。
……
十一月五日。
巴金老先生在上海文坛思想阵地的《文汇报》上,发表了一篇名为《赎罪,一部中国最成熟的现代主义文学小说》的评论。
文章中这样说:“《赎罪》的伟大,在于它既是一个关于成长与错误的动人故事,也是一部关于叙事、记忆与真相的深邃元小说。
程开颜没有给出廉价的救赎,而是通过其无情的结局,让读者与曹含玉一起,直面人类处境中最令人痛苦的真相:
有些伤痕永远无法愈合,而文学,或许是我们面对这一深渊时,所能拥有的最勇敢、也最悲泯的回应。”
此篇迅速引起了上海文学界的高度关注。
一部最成熟的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巴金老师对程开颜何等的盛赞,让不少文坛前辈愤愤不平。
“不愧是大才子,赎罪我已经看过了,写的很好,尤其是结局的翻转,还有元小说的利用。”
“呵呵,什么最成熟,问过的王蒙老师了吗?”
有人赞同,也有人嗤之以鼻,一场文学界的舆论交锋在《文汇报》这个全国闻名的文学阵地上展开了讨论。
从赎罪中的民国阶级与爱情的凄美故事,到关于民国时期淞沪会战国军将领的英勇战斗,壮烈牺牲,再到对于曹含玉这个人全方位的批判和分析……
十月八号。
上海着名作家茹志鹃老师在《文学报》上,发表文章《如何正确看待《赎罪》中的曹含玉》:
“我们不应止步于对她童年错误的愤怒,也不应简单地被她一生的谶悔所完全打动。
她是一个集“罪犯”、“谶悔者”和“艺术家”于一身的复杂个体。
从最开始的资产阶级大地主家,非黑即白,不谙世事的小女孩,到初步成长认识到自己错误,却胆怯不敢道歉。
最后到晚年,通过小说来表达自己的幻想——蒋明正姐姐、自己与他们重逢的场景,幻想他们原本该有的幸福生活。
虽然这只是她美丽的幻想,但这是她赎罪的唯一方式,也是她的美好向往。
此时,年迈的曹含玉已经抛弃她陈旧的等级观念在精神境界升华了自己。
很多人认为,她的赎罪毫无意义,永不可能完成,但正因为她知道自己的赎罪不可能完成,作为作家唯一的办法就是让他们的幸福在书中永存。
至此赎罪其实已经完成。
最后我想说她不是一个值得喜爱的人物,但她是一个值得深切同情和严肃思考的人物……”
一时间这股从上海刮起了的风,逐渐席卷全国。
同时关于新一期的《收获》上刊登了国内文坛有名大作家程开颜的新作《赎罪》这件事,也渐渐地扩散开来。
全国各地的书店都能明显的感觉到平日里购买《收获》的人变多了,起码是平时的三倍,很多书店抢都抢不到一本《收获》。
这些人大多是年轻人,知青,大学生,高中生等等。
根据上海发行局汇报给收获的统计,短短一周内,收获的销量就已经来到了将近三十二万册。
直接打破了全国有史以来的最高发行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