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乐文小说网 > 大明:我是朱祁镇,开局土木堡 > 第85章 消息抵京,各方反应

第85章 消息抵京,各方反应

居庸关。

土木堡大胜的消息快速的从居庸关穿梭而过。

留下了阵阵的欢呼声。

让建平伯高远长松了一口气,此战大胜,尽管他没上第一线,可有了擒获罗通之功。

他在接下来的论功行赏中,绝对不会被忽视。

等士兵们庆祝完,为了确保最后的胜利果实不被夺取,他再次下达了严格警备的命令。

居庸关作为京师的最后一道防线,任何时候决不能放松警剔。

而随看报捷的骑兵接近京师,此时正直京师城门开门之时。

当报捷士兵狂呼着‘土木堡大捷,阵斩两万’的消息从城门口冲过,留下一片狼借。

可无人关注地上的狼借,京师人谁不知道,八百里加急,谁敢阻挡,哪怕是不小心撞死你,都是你的错。

更别提阻挡,任何敢阻拦者都是杀无赦,还是三族一并杀绝。

“刚刚那骑兵喊的什么?”

“好象是土木堡大捷,阵斩两万,这土木堡在哪呀?”

“你问我我问谁呀,陛下万岁呀,狠狠的教训了一次瓦刺,我看看他瓦刺还敢不敢南侵我们了。”

“就是,陛下万岁,陛下圣明。”

“等陛下班师回朝的时候,在下一定要去看看我大军的风采。”

“同去,同去!”

不提百姓的反应。

当捷报传进宫中之后,孙太后脸色狂喜,再次下令赏赐了所有的奴婢。

同时消息也四分五裂的快速的扩散开来。

此时正值上朝时间。

奉天门人潮拥挤。

朱祁钰端坐在一旁,听着一群人就一个小问题来回的扯皮。

他也不插言。

从麻峪口大捷后,他就直接切割和文臣的所有联系。

他听着文官的争吵,有点出神。

耳边隐约的听到八百里加急,土木堡大捷!的呼喊声。

朱祁钰眼神一睁,盯住奉天门门口。

朱祁钰的一举一动都在大臣的关注中。

很快他的动作就被文武百官所发现,于是大家纷纷闭嘴,想听听到底是什么吸引了王的眼球。

“土木堡大捷,阵斩两万,也先在逃!”

“土木堡大捷,阵斩两万,也先在逃!”

骑士不予馀力的大喊,这是朱祁镇特意吩咐的。

消息一定要快速的扩散开来,这样能避免一系列问题。

就算对手想要出手,也无法从舆论上下功夫。

“王殿下,八百里加急!”有禁卫走进来汇报。

“本王听见了,传,立刻传骑士上殿,本王要亲自接见!”朱祁钰脸色闪过一丝暗淡,没有机会了,再也没有机会。

不过很快就调整了过来,脸上布满了笑意。

很快一名身背杏黄三角旗,上书‘急”、“速”两个大字骑兵被禁卫带了进来。

“参见王殿下!”

“讲,速速将你知道的消息说来!”

“是,殿下,土木堡大捷,我军阵斩两万瓦刺骑兵,也先在逃,正在追铺中,此次大战我军大胜,陛下不日将班师回朝。”

“咿呀!”

“斯!”

文武百官倒吸了一口凉气,然后不自觉的发出了惊叹声。

就连早有准备的朱祁钰都不由得感叹,他这皇兄真的是给了所有人一个惊吓呀。

“大明万岁,陛下万岁!”

于谦最先反应过来开口道,紧跟着便是一群人高呼。

这时候不呼就是不合群。

尽管一部分人心里不舒适,可依然不敢表现在明面上。

“各位,陛下大胜,回京在即,今日后本王将不理任何事,紧急事物请用六百里加急传递给皇兄,其馀事物各位自行处理,不能扶择者,请等皇兄回来后再行处理。”

说完,王就背手走出了奉天殿。

留下一群面面相的文官。

“王尚书,你看

有文官问道,这正主都走了,这朝会好象没有必要继续下去。

就算他们吵翻天,最终也得不到结果。

王直瞪了一眼眼前人,淡淡的道,“行了,既然如此,那就依照惯例各自处理事务,有什么拿不准的递上来,送给陛下决断。”

“是!”

王直乃是文臣第一人,他开口其他人也没有反对。

于是乎朝会匆匆结束,离开奉天殿,大部分文官都在三五成群的讨论朱祁镇的大胜。

只有少数的文臣,脚步匆忙,仿佛有很多的事情要迫不及待的处理。

而此时的锦衣卫,全显得空荡荡的。

马顺独自一人坐在大厅中,听到捷报,嘴上不由自主的露出了笑容。

接下来就应该锦衣卫大展身手。

说不一定他马顺还能重现锦衣卫洪武时光的风采。

“报,王直大人刚回到府上,闭门谢客!”

“严加监视,决不能有任何的遗漏。”

“请指大人放心,我们已经撬开了他府上奴婢的嘴,他府中的一举一动,都已经在我们的监视之下。”

“恩,不错,下去吧,继续监视!”

“是,大人!”

“报,金濂府邸有异动,工部尚书王叠前去拜访,两人商谈了一个时辰后,王叠才离去。”

“可有具体消息?”

“暂无,金濂府邸戒备森严,我都未能靠近。”

“继续监视,叮嘱两人,看看他们还会接触到哪些人,一定要把详细的名单记录。”

“是,大人!”

马顺听完汇报,快速的记录起来。

看完名单后,问道,“来人,去问问,礼部尚书胡淡和兵部左侍郎于谦的监视为何没有回报?”

“是,大人。”

半个时辰后,马顺拿到两人的监视情报。

看了两眼后,眉头紧皱,这两人的表现和他的预期可是大相径庭,特别是礼部尚书胡淡,他既然坐镇礼部,开始处理皇帝回京后的礼仪问题。

同时开始筹备午门献俘的仪式准备工作。

于谦更是,坐镇兵部,开始处理各项挤压的事务。

如果没有之前的证据,马顺一定认为两人是大明的大忠臣。

想了想,马顺没有添油加醋,反而一五一十记录下来,传递给朱祁镇,在他看来,这种事情只有伟大的皇帝陛下才能决断。

至于王府的情报,从昨天前,他就不再负责。

“大人,东厂的人在外面等侯。”

“他们来干什么?”马顺皱了皱眉,现在的东厂规模不大,但两个情报机构,基本互相看不上对方。

“不知道,悄悄前来,应该是”

“传!”马顺脸色顿时变了变,悄悄前来,就足以说明了很多东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