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乐文小说网 > 大明:我是朱祁镇,开局土木堡 > 第四十八章 阿刺知院的交代

第四十八章 阿刺知院的交代

“不是的,大明皇帝陛下!”阿刺知院看了一眼朱祁镇脸色后,才敢继续道,“我等守在草原上,半个月后,也先将承诺我的粮草交付给我后,我看您没有率大军进攻草原的打算,便准备西撤,返回部落。

但没等我离开。

也先再次找到我,希望联合我入侵宣府,然后埋伏陛下您!”

“这一次也先给出了什么条件?”朱祁镇问道。

后续的事情他其实已经大都知道了。

“回皇帝陛下,也先这次许诺除开之前的粮草物资翻倍外,还将辉特部划归我管辖。”

“这条件可比上一次优越了许多,也先可谓是出大血了,辉特部可是有五万人马的大部落,那你不怀疑也先比你收获了更多?”

“当然,但明人只认可也先,我等想联系明人,他们都不认可。”

“那你知道是何人联系的叶先?”

“不知,不过我知道是来自你的京师?”

“你确定你不知道?“朱祁镇冷声的问道,这阿刺知院还想留一手。

“回大明皇帝陛下,我真的不知道。”阿刺知院感知到朱祁镇怒火,急忙道,“我只知道他们来至京师,至于何人派遣,只有也先知道。”

“那朕留你有何用?”朱祁镇冷冷的道,他才不相信阿刺知院一点都不知道。

“来人,将阿刺知院带下去,交给锦衣卫严加审问!”

“皇帝陛下,皇帝陛下,我知道,我知道,我知道他们带来的马市协议,上面有你们明朝大臣的签名。”

朱祁镇真的愣了一下,马市协议,他要是记得没错,从正统十一年开始,他就下令减少马市交易,目的就是为了防止瓦刺做大。”

看样子这群人的胆子真的大的很,他都还没成为留学生,就敢背着他重新修改边关政策。

“那你说说,上面都有谁的签名?”

“回大明皇帝陛下,臣恳请率瓦刺西部以及中亚一部内附明朝”阿刺知院趁机提出了自己的条件。

“说!”朱祁镇冷声道。“再不说立刻送你去见锦衣卫。”

阿刺知院被朱祁镇的声音吓了一跳,急忙道,“上面有吏部尚书王直、礼部尚书胡濙、刑部尚书金濂以及工部尚书王卺。”

“没有其他人的签名吗?”

“没有,只有这几个名字,这还是也先为了安抚我才给我看了一眼。”

“真的没有吗,比如户部尚书刘中敷?”

“没有。”

“你好好想想,这个应该有!”

阿刺知院愣了愣,依然摇摇头,“回陛下,这个真没有。”

“真的?”

“真的,陛下!”阿刺知院肯定的道,“上面总共只有四个人的名字,不过”

阿刺知院仿佛回忆起了什么。

“不过什么?”朱祁镇追问道。

“上面有一枚印章,当时问过也先,也先只是说大人物的,但具体是什么人不知道。”

“你没认出印章是谁的?”

“没有,我不太熟悉你们明朝内部的印章。”

“那如果朕再次看到那个印记,你能否认出来?”

阿刺知院尤豫了一下后才道,“应该问题不大。”

“还有什么没有交代的?”

阿刺知院想了想摇摇头。

“那朕来问,宣府杨洪在这次事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还有你是如何和朕大军内应联系。”

“回大明皇帝陛下,我们从草原再一次入侵宣府后,被鹞儿岭守军发现,也先下令主动退出长城。

可不久后,也先便下令继续原路进入,这一次进入,全程畅通无阻,明朝的军堡好象在这一段时间内全部失去了作用。”

“那长沙沟的粮草如何说,何时开始汇聚的粮草?”

“回大明皇帝陛下,我不知道,也先安排人将所有的伤兵转移至此的时候,我才知道这里面有巨量的粮草和各种药材等物资。

也先告诉我,其中有一半都属于我的,让我加强防守,所以我派出了两千步卒驻扎在此地。”

朱祁镇点点头,看样子这个地方应该是走私的一个汇聚点,从舆图上来看,刚好地处宣府中央地界,无论从哪个方向出长城都比较方便。

“那长城外的牛羊呢,你为何不说?”

朱祁镇冷叹一声问道。

“我我”阿刺知院顿时慌乱了,他都不知道明军既然发现了他囤放在草原上的牛羊都发现了。

那可是他阿刺知院部落的私产,也是他能否翻盘的底气。

“来人,将阿刺知院带下去,好好的审问一番,朕要知道他所知道的一切。”

“是,陛下!”大汉将军应答后,不顾阿刺知院的挣扎,拖着阿刺知院就出了营帐。

送走阿刺知院。

没等朱祁镇喝上茶水。

营帐外有人大声通报,“陛下,永顺伯薛绶求见!”

“宣!“

朱祁镇特意的看了一眼天色,来的很快,一个时辰就带着部队从长沙沟赶到了麻峪口。

“参见陛下,陛下躬安?”

“朕安!来人赐座!”

“多谢陛下!”

一套流程走完,朱祁镇这才开口问道,“速度很快,兵马安排好没?”

“回陛下,已经安排好,在城外驻扎了。”

“长沙沟可有斩获?”

“回陛下,有少数骑兵逃至长沙沟,被臣等俘获,已经严加看关起来。”

“英国公,你说说,这长沙沟应当如何处置?”

“回陛下,这里地理位置偏僻,地处鹞儿岭和麻峪口之间,不易被发现,臣建议在此地设立一军堡,负责传递边关信息。”

朱祁镇微微摇头,他倒是没想过设立什么军堡,毕竟明朝的军堡已经够多了,再增加,也只是徒耗兵力。

况且麻峪口距离长沙沟不到二十里地,距离太近,根本用不着。

“设堡的事情,后续再讨论,朕想问这么多的粮草器械,应当如何处理?”

“回陛下,臣建议,将所有的粮草除开留给北方几大军堡当着口粮外,其馀粮草应当全部运抵怀来卫,当着后续宣府大军粮草储备。

其馀器械、铁器、盐等全部运回京师。”

朱祁镇点点头,这也算是一种处理方式。

要不然总不能让一万大军每天待在那看着粮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